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1985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元月月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99 KB   上传时间:2021-01-02 11:07:34

  林和平又等五分钟,才喊周建业进来,“要不要去拿点药?”

  “不用!”周建业把两碗姜汤喝完,热得脸通红也没敢大意。毕竟,秋冬季节乃疾病高发期。

  上午十点左右,周建业没再打喷嚏,才跟林和平一起去副食品厂买菜。

  午饭后,周建业去部队,傍晚回到家,林和平已做好饭。

  今天没做焖面、炸酱面,而是豇豆鸡蛋盖浇面和莲藕排骨汤。

  莲藕排骨汤是给周建业做的,林和平担心她夜里再卷被子,周建业的感冒加重。

  周建业不知她所思所想,饭毕消消食,回来洗漱一番,周建业就把枕头放到床头。

  林和平眉头微蹙,想让他睡床尾,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随后想想现在睡床尾,过几天冷了,还是得让周建业跟她睡一块。

  冬天她再卷被子,周建业就不是冻感冒,得烧成肺炎。

  林和平想到这一点,到床上把她的枕头往南边移一点就躺下。

  周建业惊讶,“竟然没让我滚去那头。”

  “你很想去?”林和平转向他。

  周建业不想明天当着新郎新娘的面打喷嚏。否则,小吴准以为他故意的。

  “不想。但我有话要说。”周建业道,“你夜里乱抓我的被子,我迷迷糊糊把你按在身边,明天别怪我故意的。”

  林和平摇头,“不会。睡觉前我给自己个心理暗示,今晚睡着什么样,明天起来还是什么样。前提你别使坏。”

  周建业转身背对着她。

  林和平哼一声,跟他背对背。

  第二天早上,俩人脸对脸。

  周建业不等她开口就伸出手,“我对天发誓,昨晚就没醒。”

  “我说什么了?”林和平吼他一声,就把他往外推。

  周建业嗤一声,胡乱穿上外套出去洗漱,因此没注意到林和平的表情很不自然。只因林和平想起她半夜嫌冷,摸到热乎乎一堵墙,不由自主地移过去了。

  现在醒了,床上哪有什么墙,多半是摸到周建业的胸膛,自然不敢跟周建业叨叨,端是怕周建业也有印象。

  家属院安全,同床的人值得信任,周建业不有意为之,夜里绝不会醒。

  可惜林和平不了解他,因为心虚,直到参加完小吴的婚礼,林和平都没敢再跟个怼王似的,周建业说一句她怼一句。

  周建业跟她嘚啵嘚啵习惯了,她突然变安静,周建业反而不习惯,“怎么了?中午都没听你说一句话。”

  “我在想下次能不能元旦过来。”言多必失,林和平不敢说半真半假的话,只能扯到食品厂,“回去就得找人盖宿舍。”

  周建业对林和平也没了解到她哼一声,就知道她想说什么的地步,信以为真,“岳母同意,我没意见。”

  林和平瞪他一眼,转身回卧室。

  周建业跟进去,“这就收拾衣服?”

  “现在天短,我跟丰收说四点回去。”林和平抬起腕表,周建业看过去,快两点了。

  周建业不好拦她,看到她的提包,眼中一亮,“那两盒东西还在包里?”

  “什么东西?”林和平顺着他的视线看到提包,心中忽然一动,脸瞬间变得通红通红,掏出来塞给周建业,“赶紧扔了。”

  周建业抬手扔书桌上。

  林和平皱眉,“扔出去!”

  “大白天往哪儿扔?”周建业反问,“怕你娘问这东西怎么不留着用,就不怕院里的邻居看到后问我?林和平,我发现你这女人特自私,只想——”手里多出一叠钞票,把周建业余下的话拍回去,“给我钱干什么。”

  林和平:“存起来,到首都再取出来。”

  “到首都?这边存的好像只能在这边取。”

  林和平前世这时候没什么钱,没干过在这边存钱,去首都取钱的事,“那怎么办?”

  “带现金过去。”周建业道。

  林和平下意识问:“那得多少?”

  周建业:“那得看你到明年年底能赚多少。”

  林和平想赚很多很多。

  农历八月十八,上午,林和平命厂里的工人把用的油乎乎的案板、盆、烤箱等物清洗干净,她骑车去县里。

  工人们得知林和平向县长汇报工作,一个赛一个紧张。

  在编的工人担心县长把林和平调回计生办,把他看中的下属调过来,再把食品厂搞得跟三个月以前一样,半死不活。

  清河村的这些人担心县长得知林和平后招的人都是她亲戚邻居,训林和平。

  事实上他们所担心的事都没发生。

  林和平把属于县里的那部分分红给县长,县长误以为尾款,一个劲说县里固然没钱,也不差这几天,让林和平收回去,用来扩大生产。

  林和平一听就知道他误会了,“这是第三季度分红。”

  “分红?”县长意识到分红是什么,惊呼:“你投进去的本钱收回来了?”

  林和平点头,“是的。”

  县长看了看不甚薄的信封,难以置信,林和平又是租店面,又是请送货工人,又是打广告,不过月余不但把本钱收回来,还有富余。

  过了许久,县长找回自己的声音就问:“接下来是不是要盖厂房,招更多工人?”

  “厂房是要盖几间,再招几个工人。但不多。”林和平实话实说。

  县长:“那也很多了。钱给县里,你拿什么盖厂房招工?”

  林和平:“厂里自己买材料,找我们村的建筑队修建。农村人工便宜,花不了多少钱。那笔钱我留下了。这是账册。”说着把账簿推过去。

  县长抬抬手,“你办事,我放心。”

  林和平忍不住笑了,“这里的每一笔支出都是厂里的会计写的,我也是大致看一眼。您让县财政所的同志查查,有什么不对,或者乱的,跟我说。我告诉他。免得他不懂,下次还那么写。”

  县长这才想到有家食品厂好像有个会计,“我回头给他们。林厂长,照此下去,是不是用不了五年,有家食品厂就能把整个青潭镇带起来?”

  “能是能,您想过经济腾飞后所面临的问题吗?”林和平问。

  县长以前没敢想,看到林和平赚钱的速度,县长敢大胆畅想,“老百姓富裕,家家户户奔小康,实现我党伟大目标啊。”

  “错!”林和平上次过来,好像看到办公室里有张青苗县地图。往四周看看,果然在东边墙上找到青潭镇,“您请看这边。”

  县长纵然很疑惑,以为她又要说什么惊天大事,还是很给面子地走过去,“青潭镇怎么了?”

  “青潭镇位于青州市东南,处于青州市下游。”林和平指着地图,“据我所知,上面这几个县有造纸厂、印刷厂,好像还有化肥厂,一旦有家食品厂腾飞,需要的纸箱、包装纸越来越多,这些工厂是不是要生产更多纸箱?”

  县长点头,依然不知她要说什么。

  “污水排到下游,排到有家食品厂前面的河里,有家食品厂还拿什么做吃的?”林和平又问。

  县长仔细想想,“污染就治理啊。”

  “人喝到被污染的水源全病了,老百姓都没钱看病,不能工作,经济停摆,县里拿什么治理?”林和平道,“咱们现在虽然穷,但有绿水青山。不做食品生意,可以去省里请几个农林专家,让他们帮咱们看看青苗县适合种什么。

  “适合种草莓,我们可以把这里打造成草莓生产基地。可以搞养殖业,我们就可以跟肉联厂联系。不论做什么,只要人好好的,水草肥美,气候宜人,依然能富裕。不过晚几年罢了。为了眼前的利益,搞什么先污染再治理,才真的要完。”

  青苗县没有像样的企业,县长还没想这么远,听林和平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你是想让我们向上面反映,把污染严重的工厂搬了?”

  “不是,也没必要,劳民伤财。”

  县长更不懂了,“那是?”

  “污水毒气先处理再排出。”林和平说着,又指着青潭镇,“您向上面反映时,可以跟上面说,您和书记打算把青潭镇打造成一个食品小镇。”

  县长:“全是加工食品的?”

  林和平点头。

  县长越发不理解,“青潭镇到处是食品厂,你就不怕有家食品厂的东西卖不出去?”

  “我怕的是青苗县只有有家食品厂一个工厂。有竞争工人才有紧迫感,工艺才会上去。食品厂多了,需要的烤箱多,制作烤箱的工厂才会把工艺提上去。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食品。这是良性发展。

  “青潭镇的人以前不做,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有家食品蹚出一条路,县里不规划,不出三年,青潭镇大街小巷依然会涌出许许多多大小作坊。周围市县的人想批发零食倒卖,首先会选青潭镇。要贵的上档次的,去有家食品厂。要便宜的,就去小作坊。不出青潭镇,买遍各种食品,周围的县市眼热也没用。”林和平说着,停顿一下,“到那时您极有可能已在市里,或省里。”

  县长被最后一句逗笑了,“就别给我画饼了。具体让我们怎么做?”

  “国外有一个地方,就是现在国内很多知识分子向往的那个国家的一个市,大气污染到什么程度,您知道吗?”

  县长摇头,“你知道?我这是问了句废话,你不知道也不可能问我。”

  “死亡人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75%的人患上红眼病。”

  县长倒抽一口凉气。

  “我没有吓唬您,您没听说过,是咱们这边落后,偶尔知道一点,还都是好的。不好的就算传到这边,人们不信,也不会到处说。”林和平担心他不信,“我之所以跟您说这么多,是我亲眼见过。我以前的同事有海外关系,因为得病的人太多,她亲戚迟迟住不上医院,特意飞回来看病。”

  县长不禁问:“为什么不去别的市?”

  “他们买的保险只能在当地报销。去别的地方,比往来机票还贵。”林和平不知国外现在什么情况,县长更不可能知道,仗着这点,林和平继续说,“我说那么多也是有私心,不想我美丽的家乡污水横流,逼得我不得不放弃有家食品厂,去别的城市谋生。”

  听到“放弃”二字,县长心里咯噔一下,“书记今天有事没过来,我回头就把你说得这些向他汇报。”

  “还有一件事。”

  县长:“还有哪里?”

  “不是哪里。我没那么多有海外关系的前同事。”林和平笑了,“我个人认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个标语有点扯。要想富,应该先修路。”

  涉及到计划生育,县长的表情变得很微妙。

  林和平就当没看见,“有家食品厂需要的鸡蛋以及鸭蛋黄都是找清河村的村民买的。我打算让我们村的人多养些鸡。离食品厂远的,不能卖给食品厂,养的鸡下的蛋,以及在海边弄得海蛎子等物,除了弄到镇上也只能送到镇上。

  “县里今年把路修好,明年拿几个季度分红,就可以买个公交车到乡下。老百姓拎着鸡提着蛋到县里,他们能多赚点钱,县里的人也能买到更便宜的农产品,外省投资者看到咱们这里的路况以及公交,县里不让利,他们也会把工厂安在青苗县。”

  县长想象一下,不禁感慨,“林和平同志,你这个饼不是一般的大。”

  “能列入县五年计划里面吗?”林和平问。

  县长不好意思笑了,因为没钱,丁点大的计划,县领导班子都觉得异想天开,哪敢有什么五年计划啊。

  林和平:“我觉得您还得带人下去实地勘测。”

  县长点头,“听你说完,是得去。因地制宜,才有可能共同富裕。”

  “您这样说,我就不用担心哪天一觉醒来,工人打出来的水是黑色的了。”林和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1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