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主榻(重生)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挥墨染蝶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9 KB   上传时间:2020-12-11 18:49:46

  如今好了,使臣的队伍改道而行,一路避开党项人的地盘,显然是出了矛盾。党项人与剑南道接壤,他们担心的就是大华与党项联手。所以,和亲的事情,是不会有了。

  房相如如释重负,想着要将此事告诉给她,叫她宽心,可是却不知怎么开口。

  约她出来,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夏夜已深,一天星斗,不是见面的时候,更何况她听了自己的话,多日留在禁庭内,倒是很少见到了。

  可是若是见了面,他又有些担心,倘若她一个激动的扑了过来,又该怎么办?

  回想上辈子,她对他是多么的避而不见,就算两人在回廊擦肩而过,她也故意躲着他的问候倨傲地匆匆应一声就走。一直以为,她是对他的严苛执政有几分害怕才这样,毕竟他曾经那样的弹劾她的靡费。

  可是如今……

  房相如自省起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才会引发的她变成这样,居然搞得他有点……怕她了。

  那日,她那个“行不行”的问题忽然莫名其妙地飘进念头里,叫房相如冷不丁地打了个寒颤。她那张势在必得的脸映在眼前,如此猖狂!

  他摇了摇头,唇边却是淡淡笑着的,提笔在纸上书写起来,想,和亲这事情就算结束了,不论怎么说,他答应保她无恙的事情也做到了。至少,带着这点感激之心,她总可以对他好点吧?

  写完信,装在密闭的信封中交由高内侍送往宣政殿,只称做是曾经弘文馆公主遗留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批注,务必交给公主。他将信递过去后,忽觉手中空落落的,一如那日她的手在他手心中溜走。

  也不知怎么,想起那柔软的手的触感,他心头一跳,然后几乎被自己这可怕的想法惊到。房相如对着一轮宫月徐徐舒气,多奇妙的感受,直到现在都觉得重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上辈子得知李漱鸢死后,他辞官回乡,一年半后感染了很重的风寒,或许是多年的劳苦伤及心脉,又或是什么不可说的心病,总之他就那么走了。

  如今又重来一次,总觉得生命真是月满盈亏的轮回着,可是想起从前,还是有些伤感——毕竟,从前的那个李漱鸢已经死了,死于一杯鸩酒。如果,真的有轮回,她现在又会去了哪里?此时在干什么?是否安好呢?

  然后房相如发现今夜的自己有点不像自己了,变得像那些御用文人一般,有点过于感怀伤逝。有些事情不能细想,否则人困顿在其中,不得解脱。想到这,房相如叫来中书省的值夜内侍,备席歇息了。

  ——————————

  李漱鸢发现重生后的自己越来越爱睡懒觉,一夜一夜睡得很实,或许是知道这辈子要抓住谁的手,有了目的,有了勇气,所以每一日都过得很充实。拿到信的时候,她才刚醒不久,日头上了大半,前殿的朝会也已经散了。看完了信,她高兴的喜上眉梢,倒不是因为和亲的事情,而是房相如第一次给她写了封信,就算只有一列字。

  没人知道公主为什么心情这么佳,她抬头问道,“周给使,现在几时了?今日的廊下食散了吗?”

  那头说还没有,“公主今日起的早些,圣人才放仗不久。众臣正在廊庑用膳。”

  公主道甚好,坐在案几前,朝上头一道点心一指,笑道,“这盘金银夹花平截我最喜欢,送去政事堂给三省令官吧!”

  房相如与窦楦和崔侍中正谈着半个月后的大典,门口有内侍忽然提着食盒报导,“列为相公,天子赐食至。”

  三人施礼谢过,布食后正要举筷子,忽然有个陌生的小内侍出现在门口,显然不是前殿的人,只听他尖声道,“列为相公,公主赐食至——”

第32章

  中书令, 尚书令, 和门下侍郎听后面面相觑,以为耳朵出问题了。

  传话的内侍提着食盒被三位国臣盯着有些尴尬,原是一直在宣徽殿当差, 没在前殿侍奉过什么大人物,忽然被公主安排了找破天荒的差事,也不知为何特意选了没什么经验的他来。

  崔侍中困惑地打量了一下内侍, 侧头问道, “请问给使, 是哪位贵主送来的?”

  小内侍垂头紧张地回道, “是宣徽殿永阳公主。”

  话音一落, 房相如心里咯噔一声, 默默低了下头,抿着嘴伸出食指一下一下地轻点着木案, 有些不自在。只听旁边窦楦大大咧咧道,“既然是永阳公主的,我们收下也无妨吧?”

  崔侍中却有些犹豫,“今日御史台的人也在……若是被他们那帮人揪住不放, 再扣上个有辱官缄的帽子, 你我三人日后如何立足呢……”

  “诶——”窦楦不以为然,摆摆手,朝内侍那头挤了一眼,道,“永阳公主为陛下掌上明珠, 一向公主做什么,陛下也甚少管之。如今公主好意,看我们辛苦,送点吃食到政事堂,也无其他事,何来不妥呢。如果拒绝,倒是弗了人家一片心意了。”

  崔侍中似乎有所动,眨着眼看向房相如,寻求他的意见,“房相,您觉得这……”

  “公主赐食至——” 人在紧张的时候就容易破音,内侍如立火坑,鼓足了勇气又喊了一次,显然他很为难了,哭丧着脸道,“列为相公,求您领走吧。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只是一盘金银加花平截的蒸物。您们不领走,叫咱如何与公主交差呢?”

  房相如当然了解她的脾气,如果这蒸物真的原封不动的拒绝回去了,怕是她猜也猜得出是他出言阻止的。

  再说了,上辈子她不是也做过这种事情吗?趁着廊下食的时辰里,托人给他送点心吃,内侍就那么无所顾忌地通报进政事堂,更是直接点名道姓地喊道,“公主赐食房相”,叫他当着这两位同僚的面差点下不来台,更不用再细品人家惊愕疑惑的眼神了。

  他那时候怎么做的来着?依稀记得他直接回了一张条子,塞进食盒里叫那人送回去了,吃食自然是婉拒了,顺带提醒她四个字,“公主慎言”。

  回忆消散开来,房相如握拳停在唇边轻轻咳了一下,避开窦楦与崔侍中的目光,还是开口了,沉沉道,“莫要为难这小内侍了。既然是公主的赏赐,还是领了吧。监察御史管的是官员当街骑马吃饭,如今这是政事堂,吃食与廊下的都不一样,想来他们找不到什么话可说。”

  从未有过公主往这政事堂送吃食的先例,可宰相居然绷着脸同意了。那两位见房相如起身谢赏,于是也跟着起身,徐徐环袖接下来食盒后,待内侍走了,三人才起身回位。

  房相如将食盒放在案几上,踌躇一会儿,才啪啦——一声把盖子打开,见里头除了一碟精巧的金银夹花平截和蘸料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他以为的什么公主手书,或是字条之类的传话,实属多虑。宰相不经意地松了口气,总算她这次没当众给他写什么私传的条子,不然被窦楦这个大嘴巴瞧见了,怕是难办。

  崔内侍看了一眼蒸物,笑了笑,推辞道,“我就不与二位吃了。我一向吃蟹黄不适,吃完,手臂就起红疹子,只能是无甚口福的。”

  “这才夏初,就有蟹子可以吃了吗?” 窦楦朝那盘蒸物探头,摇着头感叹起来,“托公主的福,我念这蟹黄的味道整整一个冬天了!今冬家仆去河边挖螃蟹,却都是无籽的,没什么滋味。” 说着,自顾自地举起筷子就往盘子里伸。

  谁想,还没夹住,忽然啪——的一声被另一双筷子打开了,他顺着那方向看过去,见房相如有点不大乐意,窦楦眨着迷茫的眼不理解,“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不是你同意的领赏吗?现在又不叫人吃?”

  房相如垂下长睫,不动声色地将酱碟从食盒中拿出来摆在自己案几上,眼睛也不看他,淡淡道,“人家公主说过这碟金银夹花平截是给你的了吗?”

  窦楦愣住,觉得这个房六要故意和他不对付,反问道,“公主也没说是给你的吧?”

  呵,不说,就不意味着如此了吗?宰相回答的很谨慎,道,“你和公主又没什么交情,她送你做什么?你是弘文馆教过她,还是私底下她找你求过帮忙。”

  窦楦惊讶不已,“永阳公主私下找你做什么呢?” 说完,揣袖子撅了撅嘴,喃喃道,“还'人家',两个月前要我替你给陛下那递奏牍弹劾公主的,不也是你吗?难道,你……”

  只听房相如忍不住干咳两声,说没什么别的事,只是帮公主解决了一些学问上的困惑罢了。天知道他牺牲多少!房相如然后一招手,叫内侍上前将食盒领走,“回了公主,多谢赐食。”

  窦楦不甘心,拉住内侍的袖子又问道,“公主到底说没说这吃食给谁的?”

  方才的对话内侍听得一清二楚,都是一会儿要一一禀告公主的,这时候突然被叫住,只好低声道,“回尚书,公主没有说特意给谁,只是说请政事堂的三位一同品尝。”

  房相如抿了抿唇,眼见窦楦喜上了天,听他道,“瞧瞧,你以为你和'人家'交情好,可是人家搭理吗?真以为公主单独赐食给你啊。”

  这话说的房相如怔怔的,同样是赐食,上辈子她只是单单给了自己,这次却不一样了。从重生回来到现在,被她占过多少次便宜,在她那吃过多少次哑巴亏了?他为她筹谋和亲的事情周旋了多久,想了多少种后路?这种事成答谢的时候,她有一个字不提,连盘食物都要他和别人争。

  然后宰相忽然可怕的发现,在这种事情上计较的模样,越发不像他自己了,难不成是这几日太忙,自己的脑子也出了问题?

  再看向窦楦,只见他气人的筷子毫不客气地伸进盘子里快速夹走四个,扬头道,“崔侍中不吃,咱俩对半分,你不吃,我就都吃了。”

  房相如端方地坐在那看他,简直不可理喻,他瞥过头懒得再争,只好拿走自己那份低头吃了。

  ——————

  暑气渐渐上来,廊下食的餐食从羊羹甜粥换成了凉水拔过的冷面。这日,房相如只吃了发的两个梨子便不大饿了。

  宰相厌热,人吃得若是太饱,容易发汗,身子衣裳就不清爽。

  “我不吃了,”房相如擦了擦手,起身离去前对窦楦冷淡道,“方才你就虚窥我的这份,我说你怎么如此能吃?大典在即,你稍微留意点衣冠形貌行不行?好歹也是尚书令,来日含元殿迎劳使的时候,本相身后跟了一个胖子……”

  那头自然是不乐意的,喂了一声,“你为何说话如此伤人?这几日看你都针对我似的……”

  谁都有浓得化不开的心事,宰相也不例外,可惜这到底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再和口中的那个胖子争论,房相如负手出了政事堂,正要回中书省复看鸿胪卿递过来的单子,甬道上忽然见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见到他后,远远地朝他行礼。

  “子彦?你怎么来了?” 他走过去,朝中书省一拂袖,问道,“为何不进去等?”

  宁九龄讲话总是温润有礼的,他垂了下眼,然后才淡淡笑道,“房相,愚就不进去了,父亲若是看见了,怕是要责怪的。”

  房相如不说话,只是奇怪地看他,半晌他才无奈地微微扬头,看破似的问道,“某知道了,君是为公主而来。”

  宁九龄吓了一跳,愣愣地望回宰相,然后道,“让房相笑话了……” 他上前一步,又继续道,“其实,愚只是想问一句公主如今可大好了?父亲不告诉愚,愚只能来问房相,毕竟您是公主的少师……”

  房相如心里不是滋味,负手望着天,才发现自从上次甬道碰上之后,他自己也很久没有见过她了。这殿中内省与她呆的宣徽殿其实不过是一道宫墙相隔,里头是内禁,他进不去,可也不见她跑出来。

  “其实某已经不做公主的少师了,抱歉……” 房相如也帮不上忙,可看着子彦这副样子实在觉得不争气,于是扯开话题道,“君的父亲对君寄予厚望,君是知道的吧?儿女情长之事,莫要太过沉迷。”

  宁九龄说愚都知道,然后房相如敏锐的发现他那眼神显然暗淡下去,额角的淤青还有浅浅的痕迹,看来是被他父亲好生教育了一番,宁九龄道,“公主说她没什么朋友,把愚当作一个朋友……其实,今日也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想问候一下。”

  房相如见他有些颓然,大概是真的有些内疚,于是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公主她,一直在内禁休息,前些日子,某见过她一次,活蹦乱跳的很,君大可放心。”

  宁九龄面露欢喜,长揖一礼,“既然公主大好,愚也就安心了。多谢房相!”

  宰相淡淡一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却陷入了怔忡。李漱鸢她到底是个什么?叫一群人围着她乱了阵脚。子彦若是知道,公主还打算把他送的的那颗参转送出去,怕是要难过的吧。

  她从得封号之后直到现在,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大概她总是不知道珍惜。如果换作是他自己呢,若是送她的东西叫她转手再送旁人……想到这,房相如感到隐隐心痛,大概到时候他是真经不住这份打击的。

  人既然知道自己内心太脆弱,就学会了自保。为了不受伤,干脆想都别想,避重就轻是他擅长的事情,感情若是有了软肋,那才叫棘手。

  每次夏季都过得有些漫长,长安的夏不似秋那么宜人,好在入了夜之后才转为微凉,叫人得以喘息。

  六月中,终于等到了大典的那天。

  陛下自登基以来,头一次突厥来使觐见,更难得的是为求和而来,总算天下有太平日子了。

  使臣的队伍换上了中原大华的服饰,由典礼官引自东堂阶下等候。迎劳使立在门西,得典礼官通报后,再与人层层报到含元殿,又由陛下应准奉见。

  迎劳使接过队伍,徐徐带着穿过层层宫门,过御桥,上复道,立于含元门。

  通事舍人安排诸位就位后,由门下省崔内侍主持仪式,奏请警卫宫禁就位,迎外宾。

  大华皇帝戴通天冠,深红色的直领袍,威坐于明堂之上,下列群臣,宰相为首,皆着典服,比起常服朝服更加华美。房相如立在首位,紫色大科绫及罗,腰勾玉带配金鱼袋算袋,戴进贤冠。

  使臣及其队伍在外跟随迎劳使和通事舍人后,献突厥牛羊马,西域香料珠翠等,令献舞姬二十人。崔侍中念“有制”,陛下有赏,赐布帛丝绸茶叶等。

  朱邪兹谢过,与队伍跟随典礼官在殿外一一稽首,得允觐见大华皇帝。

  一踏入含元殿,两列的百官纷纷注视着这位突厥使臣的到来,然而更多目光更是集中在他身旁那位年轻的突厥皇子。

  窦楦在房相如后头低声道,“你看见他了吗?是个难对付的人啊!”

  房相如没有回答,然而眼神也望了过去,却不自觉刚好和那位阿史那思力对视一眼。只见他弯唇一笑,似乎很是不屑。

  宰相心下微微一惊,随后立即警惕起来,看来,曾经与陛下在五陇阪见到的那个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头狼了。

  “臣代表突厥王携三皇子觐见大华陛下,愿与大华修两境之好。”

  陛下点头应准,叫典礼官念典制词后,另叫九王李睿替接下突厥使书并呈上御前。阿史那思力看了一眼九王,像看个对手那般。而这一切又被房相如瞧在眼里,未来怕是真的要交在这两位手里。九王貌容温润,而阿史那思力显然是个硬骨头。

  房相如站在那揽着袖子冷眼看着,这位突厥三皇子,倒是个危险的人。

  ——————

  前朝各方角逐,可内禁却是热闹得很。晚上办迎外宾的酒宴,内禁的女子都张罗着穿戴,好凑一凑这场热闹。

  晚上歌舞正盛的时候,漱鸢坐在华亭里赏月。

  房相如再三叮嘱过她,含元殿的大典不要去,难免出了岔子。眼下虽然无人再说和亲的事情,可是她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听一听他的话,不去就不去了。

  含元殿的丝竹管弦隐隐约约飘到这来,更显得月华寂寂。冬鹃刚巧染了风寒,被送到小屋子修养了。只有幼蓉挑着盏宫灯陪着,眼见公主一杯又一杯地独酌,却也不好相劝。

  “唉。” 漱鸢自己斟了一杯花酿,夏季的晚风还是有些凉的,她打了个小颤,抬眼望向灯火通明的含元殿,酸涩道,“你说,那里头好玩么。”

  大大小小的宴会参加了不少,好玩不好玩自然她心里有数。这场热闹是瞧不见了,漱鸢真是觉得可惜。如此良辰美景,旁人都在那头觥筹交错,可她自己却在这可怜兮兮地落单。

  “幼蓉,去给我拿个薄衫来吧,有些凉。” 她遣她走,见她踌躇,于是道,“去吧。宫里我还不熟悉么。丢不了。”

  幼蓉见公主穿的的确单薄了,抿了下嘴,只好留下宫灯转头跑回去了。

  华亭在含元殿与内禁的回廊之上,旁边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花圃,陛下看着不错,于是保留了下来,一到夏天,里头的绣球花香得醉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主榻(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