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老公自宫前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41 KB   上传时间:2020-11-03 18:48:30

  如果教众病死、横死,就说他们不够虔诚,避劫失败。

  总之,一旦有好事,全是白莲教给的,所谓入教避劫。如果有坏事发生,都是教众自己的问题,不虔诚,和白莲教无关。

  金莺地位尊贵,长的又美,教主赵全有心利用她来扩大白莲教在塞外的影响,就故意说她与白莲教有缘分,说她身上有无上老母的血统,遂封她为白莲教圣女。

  白莲教有自己的神灵世界观,分为三层。第一层就是无上老母,也就是女娲娘娘,宝卷上记载“古佛出现安天地,无上老母立先天”,女娲造人,也是创世之主。

  第二层就是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他们三个是无上老母,也就是女娲派到人世间解救人类的使者。白莲教教主赵全就自诩为燃灯佛转世。

  第三层就是佛教、道教、甚至儒家的孔子,戏剧和话本里的孙悟空等等,都是第三层的神灵。

  如果稍微懂一点点佛学和道家甚至儒学,都能看白莲教核心三层神灵观是多么荒唐可笑,丝毫禁不起推敲。

  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最底层、人数最多、目不识丁的普通人而言,白莲教的教义却是通俗易懂,符合他们对神灵世界的想象和理解,所以无论朝廷如何清剿、打压,始终都有信徒追随,生生不息。

  金莺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不信什么女娲血统、入教度劫之类的鬼话,对白莲教圣女这个位置也毫无兴趣,但是她抵挡不住可以有正当理由看外面世界的诱惑。

  身为草原的女子,女人的地位和牛羊差不多,是部落的财产。当上白莲教圣女的金莺可以为白莲教和俺答汗效力,不远万里,执行刺探大明情报的任务,以此来拖延婚期,不要像姐姐们那样早早的嫁人生子。

  十四岁的金莺来到了京城红袖招,以一曲胡旋舞惊艳全场,成为花魁娘子,开始她的女间谍生涯,婚期一推再推,一直到鄂尔多斯部的未婚夫忍无可忍,一再去丰城的白莲教总坛要未婚妻回来。

  鄂尔多斯部势力强大,家族源于古老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时代,成吉思汗死后,他的遗物分别摆放在八个白色帐篷里,白帐篷的发音就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家族世代守护灵账,以成吉思汗的守灵人而闻名。

  俺答汗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所以鄂尔多斯部落的拥戴至关重要,为了稳住这个部落,俺答汗也要求赵全赶紧把外孙女金莺召回来。

  两方压力,赵全没得办法,就飞鸽传书,要**殿——也就是红袖招老鸨打着出卖金莺初/夜的由头,让金莺自赎其身,退出白莲教,赶紧回去结婚。

  金莺和老鸨都在演恶毒鸨母逼迫花魁娘子卖身的戏码,但是天真的汪大夏不知道啊!金莺原本只是一句戏言、渴望救风尘、得自由的假话,汪大夏信以为真,把亡母的嫁妆田都卖了,借钱给金莺赎身。

  鄂尔多斯部这边的未婚夫担心教主再次找借口拖延,干脆和教主一起不远千里来到京城,亲自把未婚妻带走,不想再横生枝节了——虽然草原对女人贞洁没有中原这样看重,但是未婚夫不想让金莺在青楼里做事,当不卖身的清倌也不行!

  所以,未婚夫其实和教主先后脚来到京城的,未婚夫来到什刹海找未婚妻金莺、替她还给汪府赎身的钱。教主则来到头条胡同的万货商行,打算带着商行最近从王恭厂蚂蚁搬家出来的火器返程。

  他们约定,把各自的事情办完之后结伴而行,回到丰城,却不料教主这边被锦衣卫盯上了,瓮中捉鳖,只有教主一人逃出来。

  教主投靠了金莺他们,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翟衣、诀别信和毒/药备好,要信使送到积水潭红袖招,要**殿自尽,一来是为了壮士断腕,保全白莲教,二来,是为了保护金莺汗廷郡君的特殊身份。

  当积水潭振聋发聩的爆/炸声一响,所有知情人都被灭口,教主知道他们这群人安全了。

  次日,教主的通缉令贴遍全城,但是教主赵全男扮女装,扮作粗使婆子,跟着金莺他们出了城——未婚夫是扮作西域商队进城的,他们有全套真的通关文书,出行没有阻碍。

  就在教主顺利出城的同时,锦衣卫还在京城里大海捞针的找他呢。殊不知最大的鱼早就跑了。

  商队到了丰城,教主回到白莲教总坛你,继续当教主,同时下追杀令,追杀出卖白莲教的传头军师吴典用,还放了重赏,谁杀吴典用,就赏银千两,并得传头之位。

  约过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个人揭了追杀令,把活的吴典用带到白莲教总坛。

  正是熟人丁巫。

  虽然丁汝夔病死狱中、丁巫被怀疑是白莲教、到了众叛亲离的落魄境地、即将被遣返时神秘失踪等等都传到了丰城白莲教这里,起初教主对叛逃的丁巫还是半信半疑。

  直到吴典用破口大骂丁巫言而无信、把他当冤大头、利用他的狡兔三窟逃到丰城,却打着过河拆迁、卖友求荣的恶毒主意时,教主相信了丁巫。

  因为叛逃的丁巫是靠着吴典用压箱底的本事、千辛万苦来到丰城的。就像孙悟空取经似的,若无九九八十一难,他叛逃的“诚意”就会不足。

  何况,丁巫是昔日兵部尚书丁汝夔之子,这样的人背叛大明,投靠白莲教,也显示白莲教教化之功,所以,教主杀了吴典用,用他的人头祭**殿等教众在天之灵,将丁巫封为新传头,并带到汗廷,在俺答汗那里邀功请赏。

  丁巫的叛逃无疑是狠狠打了大明的脸面,俺答汗热情欢迎丁巫,赐了官职和宅邸奴婢。

  丁巫跪谢赏赐,出去之后,他却看到了金莺走进了俺答汗的大帐!

  看着丁巫惊讶的眼神,教主赵全得意的金莺的身世和曾经当过白莲教圣女的往事告诉他了,“……圣女退出,重回凡尘准备婚事。就立刻迎来你这个新传头,我白莲教人才济济,生生不息啊。”

  丁巫大骇,遂将此事写了密信,要锦衣卫在丰城的暗桩立刻送到京城。

  看到丁巫的密信,汪大夏犹如被人隔空狠狠打了一巴掌,一开始,他本能的否认,“不可能,是不是两人长得相似?或者是双胞胎,对,话本都是这么写的,肯定是幼年离散的双胞胎。”

  但是陆炳的回答让汪大夏回到残酷的现实,“她叫做金莺,其实是金鹰,鹰是草原猎人捕猎的工具,从蛋壳里孵出来,自幼就开始驯化,叫做熬鹰。训练好的鹰放出去捕猎,捕猎完毕,就会飞到主人的肩膀上歇息,绝对的忠诚。”

  “金莺就是帮助白莲教**殿收集情报的圣女,她身为红袖招花魁,这些年不知从大明探得多少情报。只是因她是郡君的特殊身份,卖色相不卖身而已。所谓找你借钱赎身从良,不过是她婚约将至,必须要回去履行婚约的借口罢了。”

  “她就是一只捕猎情报的鹰,你却借钱给她赎身,如果你没有加入锦衣卫,我们对你不了解,很可能会怀疑你里通外国、暗中加入了白莲教。”

  无论是通敌还是白莲教,这两个罪名都足够将他抄家灭族。汪大夏不知不觉在鬼门关了走了一遭,侥幸的同时,一种被欺骗、被羞辱的羞耻感给他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差一点点就自取灭亡了。

  陆炳见他这个样子,不好继续批评他,说道:“我是相信你的,你本来为了行善、救风尘,谁曾想是农夫遇蛇,幸好这蛇还来不及咬人,就被我们赶跑了。你要记住这个教训,行善积德是好事,只是以后要摸清对方的底细。这件事我给你兜住,但不能有二,这必须是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犯这种错误。”

  作者有话要说:  俺答汗(借用西游记里的一句话,俺老孙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四舍五入就是俺答,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好很好记住了?俺答汗就是一个叫做俺答的部落联盟首领(汗)。

  另外,上一章出现陈妈妈,我的老读者们都晓得是什么意思,明朝把姨妈巾叫做陈妈妈。但是我没有考虑到新入坑的读者,没有在文下标注,这是我的失误,所以在这一章和上一章都补充了注释。以方便大家理解剧情。

  明·冯梦龙《双雄记·胡船透信》:“[小净]还有两顶巾儿。[内]也没了,做陈妈妈用了。”

  《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 :“又将那第三个抽斗扭开……又有两三根‘广东人事’,两块‘陈妈妈’,一个白绫合包。

  金莺潜完丁巫潜,大家互相潜伏。

第103章 捞人

  幸亏遇到陆炳这种豁达护短的上官, 否则一般上官是扛不住的,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停职彻查,确定他不是敌国奸细。

  即使确定他当初是因天真被金莺欺骗救风尘, 但是从此锦衣卫是不敢用他了, 他会前途尽毁, 别说升官发财, 能够回家继承父亲的爵位自保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自打汪大夏加入锦衣卫, 一路顺风顺水, 青云直上,如今遭遇重大一击, 汪大夏毕竟年少气盛, 短暂的挫败之后, 立刻化愤怒为力量, 说道:

  “多谢陆大人相助, 标下识人不清,中了白莲教的美人计。全城通缉教主的时候,标下以为金莺和红袖招因赎身之事闹翻, 还借钱给她赎身,所以想当然的以为金莺和**殿无关,就没有去金莺家中搜查, 错失良机。”

  “后来她和未婚夫出城回乡结婚时,还曾经写信与我道别,当时魏大夫落水生病, 标下忙着照顾她,就没有理会,派家丁去送了一份程仪。现在想想,我那时又错过一次抓住教主的机会, 如果我亲自去送行,说不定就看出教主就藏匿在她处。”

  “两次机会,标下都错过了,求陆大人再给标下一次机会,让标下去丰城,将白莲教圣女金莺抓回京城。”

  陆炳问:“你抓金莺作甚?她已经退出白莲教,不再是圣女了。圣女必须保持圣洁,终身不能嫁人。若要嫁人,必定先退出。此时她应该忙着举办婚礼,嫁到鄂尔多斯部。”

  汪大夏说道:“金莺是奇喇古特部首领的女儿、她还是俺答汗的外孙女、鄂尔多斯部的未婚妻,她既然如此重要。我们用她作为筹码,来交换白莲教几个首恶,尤其是那个掌管火器的铁牛。”

  “万万不可!”陆炳吓出一身冷汗,年轻人就是猛啊,不考虑全局和后果,“金莺身份尊贵,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这样做很有可能会掀起两国的战争,大明现在忙着和沿海的倭寇打仗,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无力一南一北两线作战。”

  汪大夏急道:“总不能就这样让教主跑了啊。这样,标下去丰城,假扮教众,找机会刺杀教主赵全,建功赎罪。”

  年轻人就是敢想,陆炳说道:“白莲教根基深厚,你杀了赵全,还会有新的教主,那些教众依然会跟随白莲教。”

  汪大夏说道:“丁巫已经是四大传头之一了,他也深得俺答汗器重,让他当教主,这样就能掌握王恭厂丢失的九百件火器所在。”

  陆炳还是摇头,“你太急躁了,丁巫刚刚当上传头,还是以追杀令的功劳,他立足不稳,如何当得教主?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如今丁巫已经打入敌营,凡事还需听他的意见。他正在查火器的踪迹,你不可以擅自行动,打断他的计划。”

  汪大夏三次建议皆被拒绝,急的双拳紧握,“难道我犯下如此大错,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等丁巫的消息?我良心不安,实在坐不住。”

  年轻人虽然毛躁了些,但勇于承担责任,孺子可教也。陆炳说道:“你才干了四个多月,我都干了三十九年,过年就干满四十年整了,很多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你需要学会沉住气,静观其变,找准时机再动手,一旦动手,就全力以赴,一击必胜。人不可能永远都不犯错,年轻时犯错,总比年老了犯错强,又刚好有我给你兜着,没事的,你牢牢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做事小心一些。”

  汪大夏正欲再自荐其他亡羊补牢之法,陆炳的亲卫进来了,“大人,岑港战报!”

  大明军队这些年一直与倭寇在西南沿海作战,西北边境和俺答汗时不时的摩擦和小冲突相对于沿海一带倭寇的作乱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大明朝廷在北方以维/稳为主,整个国防开支都往南方歼灭倭寇上倾斜,这是重中之重。

  大明军队和倭寇争夺舟山群岛和岑港已经持续多年了,对手从以前的大海盗汪直、徐海,到现在的毛海峰,就像清理虱子似的,一批又一批,旧倭寇除掉,新倭寇又和倭寇残部同流合污,卷土重来,大明沿海百姓年年遭遇倭寇烧杀抢掠,痛苦不堪。

  经过多年努力,大明水师也在战争中磨炼出了胡宗宪、俞大猷这样的强将,终于把将倭寇合围在岑港,打算一举歼灭,此时与倭寇的战争已经到了决定胜负的关头。

  汪大夏也晓得厉害,遂立刻闭嘴。

  陆炳看着岑港的战报,刚开始还算平静,而后越看越连脸色越沉,眼里迸出一股杀气,手里的战报都瑟瑟发抖。

  汪大夏虽然不知战报的内容,但是从陆炳的脸色来看,岑港之战,怕是有些不好了。

  果然,陆炳看到最后,暴怒,将战报往桌子上狠狠一摔,“胡闹!都这个时候了,还玩什么欲擒故纵!这玩脱了吧,反胜为败,多年心血,毁之一旦!”

  陆炳一面说,右手控制不住的抖起来了,这是中风的前兆。

  吓得护卫赶紧拿出药丸,汪大夏端来热水化开,喂给陆炳吃药,又去叫宋御医。

  陆炳吃了药躺下,汪大夏用魏采薇那里学来的按摩手法,给他按遍全身,还反问来劝道:“陆大人啊,您刚才还反复教育标下不要着急、慢慢来、等待最好时机,怎么教训标下时大人说的一套一套的,到大人自己身上,就急得要中风了呢?大明和倭寇打了多少年了,不差这一战,输了就输了,下次再战,大人莫要着急上火,身体要紧啊!”

  陆炳是他们所有人的坚实靠山,不能倒。尤其是汪大夏得知金莺是汗廷白莲教圣女和汉廷郡君之后,若无陆婷给他兜着,他要赔上全家性命,陆炳这个保护伞就更重要了。

  陆炳躺在榻上直叹气摇头,“你才干了四个月,大明打了几十年了,耗费军费无数,即将收网之时,却因两个大将指挥失误,让倭寇从岑港跑了。就像你说的,跑就跑了,再打便是,倭寇此次元气大伤,应该不难再打,可是朝廷官员纷纷弹劾胡宗宪和俞大猷两个大将,要治他们死罪。”

  “胡宗宪还好,他常年给严世蕃送钱,有严世蕃当保护伞,属于严党,严世蕃给他出了计策,要他责任全部甩给俞大猷。胡宗宪照做了,如今俞大猷一个人抗下岑港之战的所有责任,被夺去官职,被押送到兵部牢房里关着,论罪当斩,大明还没歼灭倭寇,就要处死自己的大将,我如何不急?”

  汪大夏听了,暗自腹诽:严世蕃这人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啊。把甩黑锅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把庚戊之乱的责任全部甩给丁汝夔,丁汝夔在死牢坐了十年。现在又教胡宗宪把岑港战败的责任甩给俞大猷。真是个甩黑锅高手,同样的计谋百试不爽。

  初生牛犊不怕虎,汪大夏给陆炳出馊主意,“陆大人惜才,不想失去俞大猷这样的将才。大人干脆去皇上里给俞大猷说情去,皇上看在您的面子上,定不会治死罪。”

  陆炳说道:“不可能。其一,是皇上下旨将俞大猷问罪,打入兵部死牢。其二,我和俞大猷素来关系就好,我是嘉靖十一年的武进士,他是嘉靖十四年的武举人,他中举时我是考官,当时就对他十分赏识,从此成为知己好友。我和俞大猷关系太好,反而不好说情。皇上会以为我故意偏袒他。”

  汪大夏还不放弃,“俞大猷除了您,还有其他靠山吗?大人们联起手来,还怕保不住俞大猷?”

  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汪大夏不提还好,一提陆炳只觉得中风又要复发了,“你有所不知,俞大猷中武举人之后,我将他引荐给现在的亲家之一、也就是内阁大学士徐阶,徐阶也很欣赏俞大猷,经常提拔他,可以说徐阶就是他的后台。严世蕃和徐阶又在朝堂上经常政见不和,两人有时候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我这两个亲家,最近几年素来不和,严世蕃要胡宗宪把责任全甩给俞大猷,也是想借机斩断徐阶的一个臂膀啊。如果俞大猷不是徐阶的人,恐怕还好一些。”

  陆炳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加入严家和徐家,两个亲家在朝堂上斗法,殃及池鱼。

  这下把汪大夏这种向来乐观的人都说郁闷了,如此说来,俞大猷得罪的人其实是严世蕃,这下必死无疑了。

  陆炳正犯愁呢,陆缨风风火火的赶来了,把陆炳吓一跳,“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永平府协助司礼监选秀吗?”

  陆缨说道:“听到我师傅战败、要革职查办的消息,我就立刻把选秀的事情交给手下们去做,独自一人连夜赶回来京城,我回了趟家里,要李宜人(也就是她的生母)给父亲带来一些好东西。”

  “把东西抬进来!”

  随着陆缨一声令下,十几个陆家家丁抬着五个沉重的箱子进来了。

  陆缨把五个箱子全部打开,里头散发出来闪亮的光芒几乎要闪瞎汪大夏的眼睛。

  汪大夏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我的乖乖,里头全部都是黄金!

  陆缨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道:“这是一千两黄金,李宜人说现在只能拿出这么多,已经把家里的黄金都搬空了。父亲赶紧拿着一千两黄金去贿赂严世蕃,现在只有严世蕃能够救我师傅。”

  作者有话要说:  汪大夏还需成长,跟着陆家父女就是长见识,拿着黄金去捞人

第104章 以后一定

  陆炳家里当然不止一千两黄金的财富, 只是突然一下子拿出库房里所有可以动用的黄金,可谓是大手笔了。

  陆炳问女儿:“你说要用,李宜人就给你了?”

  陆缨说道:“我说父亲要用。”原来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假传“圣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3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老公自宫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