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老公自宫前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41 KB   上传时间:2020-11-03 18:48:30

  “当然不是了,其实还有……但是……”汪大夏难堪的抓耳挠腮,好像头上长了虱子似的,眼神还总是往陆缨的房门瞟,欲言又止。

  李宜人明知故问,“怎么了?”

  “这个……忠诚伯刚刚仙去,晚辈现在还不敢说出口,何况,此事还轮不到晚辈开口,得晚辈的父亲才有资格。”汪大夏站起来,扑通一声跪在李宜人面前,“晚辈的心意,宜人应该知道的,晚辈就在忠诚伯灵前发誓,此生定不会负了陆缨,若有违誓,天打雷劈,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李宜人心道,汪大夏这小子倒挺有诚意,孝期不能议婚,但是他已经尽量证明自己的心意了,何况今日连陆千户都上了门。

  “你起来说话。”李宜人说道,“我并非嫌贫爱富、攀龙附凤之人。只是,三年过后,陆缨都二十一岁了,你能等吗?”

  汪大夏说道:“有什么不能的,三年之后,晚辈刚好十八岁,正是成家立业之时。到时候陆三爷(就是陆绎,排行老三,前面两个哥哥夭折)过了孝期,去锦衣卫衙门当指挥佥事,晚辈正好羽翼丰满,可以当陆三爷的左膀右臂。”

  李宜人心想:这样也不错,汪大夏就相当于上门女婿,是陆家在锦衣卫的帮手,忠诚自不必说,他在陆家眼皮子底下做事,想必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懂事听话长的又帅,遇到这样的女婿就收下吧。

  汪大夏见李宜人神色有所松动,赶紧“煽风点火”,“只是,晚辈现在在锦衣卫毫无根基,不能服众,也不晓得新来的朱指挥使是什么脾气。晚辈还需请陆缨出山,忠诚伯虽去了,但是锦衣卫的人很多人还是想着忠诚伯,陆缨回去衙门,大家有个主心骨,自会向着陆家靠拢,人心不至于散了。”

  “晚辈发誓,一定不让陆缨累着,如果有什么危险,晚辈冲在前面,绝对不会让陆缨以身犯险。三年之后,孝期一到,陆三爷去锦衣卫当指挥佥事,到时候还请李宜人成全晚辈和陆缨。”成全晚辈和陆缨各自的选择。

  对于汪大夏把陆缨请回锦衣卫衙门当个吉祥物般的存在,李宜人心动了,只要陆缨不要总是以身犯险,愿意孝期满后肯乖乖嫁人,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你在这等一等。”李宜人出了暖阁,拿出钥匙,打开了陆缨的房门。

  作者有话要说:  宁可相信天下有鬼,也不能信汪大夏的破嘴。看评论,有些读者还不知道如何参与抽5万晋江币的抽奖活动,统一回复一下,只要截止到9月18日零点,本文订阅满90%的读者就自动参与抽奖,会有1000个读者中奖,金额是随机分配的,看谁运气好啦。

  定下90%,是因为有时候系统会延迟,导致明明订阅率为100%却无法参加抽奖的情况,所以我把订阅调到了90%,这样基本上就不会误伤了。

第156章 开工啦

  陆缨终于被放出来了。

  她就像逃离魔窟般急切的和汪大夏假装暧昧的出了门。

  李宜人看着两人的背影:好般配啊, 一对佳儿佳妇。

  其实汪大夏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只是他的不负陆缨和李宜人所理解的不负完全不一样,所以怕鬼的他也敢对天发誓。

  陆缨低声道:“你怎么知道我被困在家里了?”

  汪大夏说道:“魏大夫猜的, 她一直很担心你的差事保不住, 昨天就对我说如果你一上午都没有去锦衣卫衙门, 八成就是被扣在家里学女红强扭性子准备三年后当贤妻良母了, 这并非你所愿。所以她要我过来, 不惜一切代价救你出去, 包括牺牲色/相。不就是逼你嫁人吗,我可以给你挡三年, 这三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总有转机的, 魏大夫说了, 永远不要丧失希望, 一定有转机。”

  原来是魏采薇!果然还是女人最懂女人的困境。

  陆缨又问:“你是怎么把你爹和木指挥都骗过来上香的?”

  汪大夏说道:“不是骗,是稍微引导了一下。我就对父亲说,若不是忠诚伯出手帮忙, 父亲的千户爵位怕是保不住。我又对木指挥使说,若不是忠诚伯跟吏部尚书吴鹏打招呼,您就当不了指挥。忠诚伯去世, 你们得送上一份丰厚的奠礼,去陆府祭拜。他们两个都说有心来上香,但无奈官职低微, 不敢上门,我说自己在陆府有几分薄面,我来引荐,他们就跟着我来了。”

  汪大夏这张油嘴, 两边都信以为真。反正孝期不能论婚嫁,都无法说破。

  看着陆缨紧绷的脸,汪大夏想要轻松气氛,打趣道:“没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陆统领怕娘。”

  陆缨说道:“你不也照样被你爹满大街追着打,你敢还手吗?”在汪大夏还是北城四害纨绔时,汪千户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汪大夏摇头,“不敢,我还怕我爹闪腰,明明是他打我,我还要背负不孝的罪名。”

  陆缨叹道:“我们都一样。”

  陆缨骑马狂奔,将不开心甩开,汪大夏拍马都赶不上,两匹马一前一后进了锦衣卫衙门,陆缨飞身下马,把缰绳扔给马夫,看到阔别一个月的值房,陆缨顿时神清气爽,吩咐道:“把他们都叫过来,商议一下接下来的差事安排。”

  “是!”汪大夏拿了一面铜锣,边敲边吆喝,“陆统领回来啦!”

  铜锣洪亮,汪大夏嗓门大,两者相加,不一会,清冷的值房嘈杂的就像哄闹的菜市场,吴小旗等手下们都闻声而来。

  陆缨头戴白色四角唐巾,穿着素服,脚踏麻鞋。若要俏,一身孝,陆缨把素服穿出了翩翩少年郎超凡脱俗之感。她瘦了,但是眼神依然坚定。

  回来就好,原本人心浮动的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因为除了汪大夏,所有人都以为陆缨是陆炳的私生子。如今陆炳一死,私生子当然不会受到家族待见,又听说陆炳的嗣子陆绎封了指挥佥事之职,守完孝期就要来当差,到时候正统嗣子一来,锦衣卫那里有私生子的立足之地?

  陆缨有本事又护短,爱护手下,他们都愿意跟着她干,并不介意她是个私生子,可是如果陆缨退出锦衣卫,他们又能效忠谁呢?

  陆缨回来了,一切照旧,众人一个个兴奋不已,齐齐拜道:“标下见过陆统领!”

  这一声“陆统领”差点逼出了陆缨的眼泪,陆缨咬了咬唇,将眼泪逼回去。还好我没有放弃!

  “各位请坐。”陆缨抬了抬手,“我请了一个月的丧假,这个月多亏各位替我分担差事,才不至于耽误公事,各位辛苦了。”

  众人齐齐道:“不辛苦!”

  陆缨说道:“马上要到月底,账房要清账,你们有什么需要报销签字的,都拿过来,我先把此事处理完再说正事。”

  还有这等好事!一来就报销!跟着这种体恤手下的统领办事就对了!

  汪大夏第一个举手,“我有,我攒了好多。”

  就在陆缨签字签到手软时,新来的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也在值房里处理公务,他听到了喧哗声,问亲卫,“外头什么事情?”

  亲卫出去打听,说道:“回大人,那个私生子回来了。”

  朱希孝笔触一滞,别人不知道陆缨的真正身份,但是他作为陆炳的亲家的亲弟弟,他当然知道陆缨是□□小姐,“她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护卫说道:“私生子就是私生子,没有名分,他不配为忠诚伯守孝,所以就回来继续当差了。”

  朱希孝将笔搁在笔架山上,“她也是陆家骨肉,不得轻视。以后要把她当成陆绎一样尊重。”

  护卫赶紧说道:“是,标下知错了。”

  朱希孝本来想要陆缨过来聊聊,可是,她是个女子,唉,真麻烦,朱希孝吩咐道:“你去看她在做什么。”

  护卫转了一圈,回答道:“陆统领一来就签压了一个月的报销收据,案头上都堆成小山。”

  小山的一半是汪大夏的“功劳”。

  这姑娘有些本事,一回来就晓得稳住人心,看来是没打算推出锦衣卫,要接着干了。

  朱希孝想起嘉靖帝的叮嘱,要他照顾陆缨,只要不伤及她的性命和陆家门楣,由得她去,莫要拘束她。

  唉,我这是来当指挥使还是来带孩子的。

  朱希孝说道:“若陆统领有事来找,直接报与我知道,莫要阻拦。”

  陆缨终于签完了报销单据,开始说正事。

  汪大夏轻咳两声,“年前,忠诚伯入葬的时候,我们收到了丁巫的飞鸽传书,发现教主赵全和倭寇有来往,白莲教从王恭厂偷的火器,部分已经流入倭寇海盗之手,白莲教与倭寇狼狈为奸,一北一南,祸害我大明。”

  “丁巫说,白莲教四大传头之一、专门豢养训练死士的铁牛之所以一直没有在丰城白莲教总坛找到他的踪迹,也没有在北方发现失窃王恭厂火器的踪迹,他其实混在倭寇里面。白莲教伪装倭寇,利用从王恭厂偷窃的火器来打劫海上船只,走/私货物,以谋钱财。”

  汪大夏把一摞子货单摆出来,“这是我们从白莲教万货商行里抄检出来的货物单。东洋的、西洋的货物无奇不有。万货商行以出售洋物为主,这里其实是一处销赃地点。只是过了一遍万货商行的账目,就把赃物变成了货物,如此一来,教主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走/私或者打劫就是进货,在各地商行里卖出去,由此敛财。”

  汪大夏把去年下半年所抄没的白莲教在各地的店铺都在地图上标记出来了,“仅仅是我们找到的,就有二十七家商行,都以出售洋货为主。此外,在松江一带,还有绸缎铺和瓷器店。”

  汪大夏铺开一张海图,“绸缎和瓷器是倭寇们走/私运到海外主要的货物,得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然后从海外贩运洋货进来,又十倍百倍的利润出售。还有什么比走/私利润更大呢?换成是我,如果我手上有一批精良的火器,肯定不舍得放在家里落灰,一定要物尽其用才行。”

  “我累积至少偷了九百多只火器,这些足以组建一支对抗大明军队的队伍,把头发剃成阴阳头,然后穿着木屐,不穿裤子,裆下挂一块遮羞布,扮作倭寇行走/私之实,实在太赚钱了。”

  陆缨定定的看着他,汪大夏缩了缩脖子,“如果,我是说如果。来钱快的活计谁不喜欢啊。有了钱,招兵买马,起兵谋反,没钱谁给他们出生入死,都要恰饭的嘛。”

  陆缨指着地图,“倭寇在福建沿海,还有江浙云间县一带都有,白莲教铁牛伪装的倭寇在何处?”

  汪大夏说道:“尚且不知,不过丁巫在丰城已经得了教主赵全的信任,他跟着倭寇的信使一路南下,途中多次发暗号,我们锦衣卫各个暗哨一路换人盯着。根据最新的消息,丁巫和信使已经到了临清,投宿客栈,这几天天气变暖和,临清一带运河的冰面就要化开了,乘船南下,看他们去何处。我们只需盯着鱼饵,就能摸到白莲教伪装倭寇的巢穴,从而歼灭他们,寻回丢失的火器。”

  “等等。”陆缨难以置信,“丁巫在临清?不是说白莲教四大传头互相不认识,只做自己的事情吗?丁巫已经是传头之一的新军师,赵全怎么可能轻易让他知道铁牛和火器的秘密?还有他敛财的方式?会不会有诈,是赵全用来试探丁巫的?”

  汪大夏说道:“教主赵全的确有这个规矩,但是如今白莲教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曾经的白莲教圣女金莺现在已经是俺答汗的哈屯了,俺答汗很宠爱小娇妻,听之任之,甚至要小娇妻参与政事,如今汗廷都尊称她为钟金哈屯。”

  “钟金哈屯欣赏丁巫,要丁巫南下为她挑选海外珍宝,赵全不敢不答应。白莲教去年在中原遭遇大创,被我们挖得七七/八八了,赵全必须依附俺答汗才能保全白莲教,而丁巫一直鼓动钟金哈屯将白莲教收为己用,削弱教主赵全的影响力。”

  陆缨很是感慨:原来这半年丁巫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了。卧底尚且如此拼命,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

  作者有话要说:  限于篇幅,丁巫在汗廷的经历不会详细写,点到为止,交代大概过程。重点还是在大明。

第157章 故技重施

  汪大夏在说钟金哈屯的时候面无表情, 好像过去他为了帮助她赎身换得自由而卖了亲娘在三里屯的嫁妆田之事根本没有发生过,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汪大夏说道:“钟金哈屯是俺答汗第三个哈屯,我们大明把她称为三娘子。根据丁巫的情报, 三娘子是个有野心的女人, 并不甘心在大帐当哈屯, 她喜欢参与政事。”

  陆缨问道:“三娘子与表哥鄂尔多斯部的首领之子阿多斯有婚约的, 阿多斯就任凭未婚妻被俺答汗霸占?鄂尔多斯部对此没有反应?”

  汪大夏说道:“鄂尔多斯部效忠俺答汗, 一个未过门的儿媳妇抵不上对俺答汗的忠诚, 阿多斯一人并不能左右整个部落,不过丁巫现在已经和阿多斯称兄道弟了, 两人关系不错, 丁巫一直在鼓动阿多斯将来夺部落首领之位, 把三娘子抢回去。”

  简单的说, 是鄂尔多斯部为了大局, 捏着鼻子认了。但是阿多斯被俺答汗抢了草原第一美女未婚妻,心下不服,但是他人言微轻, 这顶绿帽子不戴也得戴。丁巫乘机过去拱火,等将来阿多斯掌控了部落,再带兵和俺答汗算账。

  鄂尔多斯部是大部落, 以守护装着成吉思汗遗物的白帐而闻名,如果阿多斯真能如愿,一个内部分裂的敌人无益对大明是有利的。

  除了利用三娘子的野心来渗透白莲教, 丁巫还利用汗廷的矛盾,四处拱火,真是把卧底做到极致了。

  陆缨本就佩服丁巫,闻言佩服加倍, 人的能力不能完全凭武力,丁巫的力量只够杀鸡做个小鸡炖蘑菇、宰鹅做个铁锅炖大鹅,但是他却精通纵横之术,以己之手,搅动汗廷风云。

  陆缨看着地图上的临清县,丁巫就在这里,等待春暖运河水融化。

  京城依然寒冷,陆缨却时热血上头,说道:“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的等丁巫的消息再确认披着倭寇皮的白莲教在何处。我们把王恭厂失窃的部分火器送给和倭寇交手最多的俞师父手里,看他是否在战场上见过类似的火器样式,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提前锁定在那个海域。”

  “此外,我亲自去一趟临清,乔装卖药材的商人,暗中接洽丁巫,有些事信中不能说的太细,我还有很多疑问,要面对面问他。”

  陆缨实在不想在家里面对家人,尤其是母亲,干脆找机会出一趟远差。

  俞师父就是传授陆缨《剑经》的俞大猷,上回书说道,俞大猷和倭寇战败,下了兵部死牢,就要问斩了,是老朋友忠诚伯陆炳自掏一千两黄金贿赂严世蕃,严世蕃帮俞大猷说情,从死刑改判为流放西北边关,从将军变成小卒。

  但是,是金子到那里都会发光。俞大猷去了山西大同戍边,大同巡抚李文进如获至宝,西北边关屡屡和俺答汗军队交战,正急需俞大猷这样善战的人才。

  俞大猷一到大同,就在几次和敌军交锋中设计了能够和敌军骑兵抗衡的独轮车,他用一百辆车前绑有尖刀的独轮车在安银堡大破敌军,保护边关。

  俞大猷戴罪立功,李文进将俞大猷的战绩上报朝廷,并且建立大明车兵营,嘉靖帝遂下旨,恢复了俞大猷的爵位和官职。

  今年嘉靖四十年,刚刚开春,大明就不得安宁,广东有一个叫做张链的人起兵造反,建立了飞龙国,自称飞龙王,短短时间居然召集了十几万军队,一路攻城略地,广东大乱,剿匪的军队一次次失利,嘉靖帝就把俞大猷调到广东讨伐飞龙国去了。

  吴小旗说道:“我爹以前就是看管锦衣卫火器库的,我对火器有所了解,把火器送到俞师父手里辨认火器的事情就交给我,我带着火器去一趟广东。”

  吴小旗的爹就是惨死在严世蕃死士手里的面具吴,面具吴看管火器库多年。因陆缨传授手下的武功都是以俞大猷《剑经》为主,大家都把俞大猷尊称为师父。

  大家分头行动,双管齐下。此事已经天黑,衙门的锦衣卫都走得差不多了,指挥使朱希孝正要出门应酬,护卫来报,说陆缨来了。

  陆缨是个工作狂,没有下班收工的概念,朱希孝以前就听说过陆炳的这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拼命四娘”,没想到真人比传闻更拼。

  朱希孝碍于嘉靖帝的吩咐,就放下应酬,见了陆缨。

  陆缨没有废话,一上来就是把他们这个负责白莲教小组的最近进展和下一步的安排跟朱希孝讲了一遍,“……一旦确定了假倭寇真白莲的位置,仅凭我们这几十个人是无法收网的,俞大猷将军忙着在广东讨伐飞龙国,不可能分兵协助,所以标下需要拿着李指挥使的符牌和手令去临近卫所里借兵。”

  现在顶头上司不是亲爹了,一切都要走程序,不再有方便之门,陆缨凡事不能自专,需要向朱希孝借力。

  朱希孝并非尸位素餐之人,他深知丁巫提供的这两个情报有多重要,闻言给了符牌,当场签发了手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3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老公自宫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