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为聘:顾兄英年莫早逝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寒江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2 MB   上传时间:2020-09-29 19:00:10

  魏巡心底很是讶异,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慢待,恭敬冲沈柏行礼:“下官魏巡,恭迎钦差大人,大人一路风雨兼程实在是辛苦了。”

  沈柏直接沾了水在桌上写道:我舌头有伤,不便说话,大人勿怪。

  魏巡不知沈柏是怎么伤的,见状立刻关切道:“大人身上有伤住在驿站恐怕会照顾不周,不如随下官到州府住着,下官也好请漠州最好的大夫为大人疗养身体。”

  魏巡的态度很是殷切,沈柏勾唇笑起,点了点头,同意魏巡的提议,挑了两个禁卫军和魏巡一起去了州府府上。

  漠州没有睦州荒凉,也不及灵州和淮南一带富庶,在昭陵有些平平无奇,如果不是后来发了一场大的水患,沈柏对漠州的印象也不会多深。

  不过这次沈柏请命来漠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漠州和远烽郡在一条路线上,中间只隔着一个北横山,远烽郡若有什么异常,漠州怎么也会比瀚京更早察觉到不同。

  李德仁的折子上写着漠州这次水灾严重,流民有数百,但沈柏带着禁卫军一路赶来却没发现多少流民,漠州城中更是一派平和,根本就是繁荣祥和的盛世。

  魏巡把沈柏安顿在州府北院最好的院子,院子里种着枣树和腊梅,枝头绽放着朵朵艳色,颇为好看。

  两个禁卫军在旁边房间住下,魏巡调了两个丫鬟过来伺候沈柏,马上又让人找了大夫来帮沈柏查看伤势。

  大夫医术不错,见沈柏舌头咬成那样,心底一直犯嘀咕,开了上好的外伤药让沈柏慢慢养着,又交代了饮食上要注意的事项。

  魏巡让两个丫鬟仔细记下,等大夫看完诊,亲自送大夫出门,实则打听沈柏的伤势。

  在听见大夫说沈柏那舌头多半是自己咬的舌,魏巡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瀚京来的这个沈少爷有什么想不开的竟然要咬舌自尽,而且没能死成还被陛下重用任命做了钦差?

  魏巡隐隐觉得这个少年郎是个不好惹的人物,警告看诊的大夫回去以后不要乱说话,又回到北院。

  沈柏已经不客气的使唤起两个丫鬟,一人打了热水来帮沈柏泡脚,另一人则捧着沈柏的脚在帮她挑水泡。

  魏巡看了一眼,被那白生生的小脚丫晃了下神,只觉得瀚京来的贵少爷果然与旁人不同,生得雪白,娇贵过人。

  连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沈柏两个脚底板都是水泡,不过她这会儿极能忍疼,丫鬟帮她把水泡全部挑破再把脚按进热水盆里,她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魏巡走过去说:“下官晚上在府上为大人接风洗尘,大人可有什么需要吩咐的?”

  沈柏摇摇头,斩了茶水在几上写道:不必接风,待我休息片刻,与魏大人一起去看看受灾的百姓。

  魏巡惊愕:“大人今日就要去看受灾的百姓?”

  不然呢?还要卜卦挑个黄道吉日?

第124章 查!(补更)

  沈柏泡了脚,吃了一碗粥,和衣睡了一个时辰,下午的时候便带着两个禁卫军和魏巡一起去漠州城外转了转。

  漠州是临北通河建的城池,北通河发源于现在的北陵国,河道宽阔,每年雨季都会发大水,漠州以北通河为护城河,昭陵史上有很多次被外敌侵扰,敌军都曾被拦于北通河岸。

  然而成也北通河,败也北通河,北通河每次发水都会淹进城中,造成巨大的财物损失。

  现在是冬季,并不是北通河的洪涝高发期,这次洪水并没有淹到城里,出了城地势稍低的地方有很多淤泥,前几天漠州也下了雪,积雪还没化完,洪水肆虐的痕迹大都被掩盖,看上去一派岁月静好。

  魏巡在城西十里的关公庙设立了灾民救助点,安排人定时定点在庙里给灾民打粥。

  灾民没有折子上说的那么多有数百人,沈柏粗略看了一下,只有五六十人,而且里面还混着一些游手好闲的乞丐。

  许是怕沈柏觉得自己夸大其词,魏巡主动解释说:“水已经退了,很多百姓担心家里的东西被冲走,都回家清理东西了,所以这会儿大人看着人才这么少。”

  沈柏颔首笑笑,并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计较,魏巡这会儿还没摸清楚沈柏的脾性,又带沈柏顺着北通河往下看了几处被冲毁的房屋。

  那几处房子都被完全冲垮了,看上去很是悲惨,但屋里并没有人,散落在地上的砖木也都很老旧,不是没人住的破房子就是一些闲散懒人用来遮风避雨的临时住处。

  上一世沈柏和顾恒舟来漠州治理水患也算是见识了这里形形色色的人。

  看了几处房屋,魏巡红了眼眶,感慨的说:“让大人见笑了,漠州没发洪水的时候其实风景很美的,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枣树,枣子成熟的季节,到处都是红的,又喜庆又漂亮,下次大人等枣子成熟再来就可以看见漠州的风光了。”

  魏巡说着还哽咽起来,好像是天底下最心疼百姓的父母官。

  沈柏但笑不语,今天的漠州比她上一世看见的漠州要好多了。

  几年后那一场洪水冲垮房屋无数,卷走漠州城里大半银钱,被洪水卷走的百姓就有近千,很多人的尸首都没找到,那场洪水之后,哀鸿遍野,入目皆是苍凉。

  后来漠州百姓用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能走出那场天灾带来的悲痛。

  这次提前治水若能成功,挽救的将是成千上万人,也算是积德行善,功德无量吧。

  魏巡最终还是挤出两滴眼泪,自觉戏已经演到位了,他撩起袖子擦干,对沈柏说:“时辰不早了,大人该看的也都看了,还是先回府早些休息吧,有什么事等明日再说。”

  沈柏点头应下,和魏巡一起回州府。

  沈柏再三强调不要接风设宴,魏巡便让人把饭菜送到北院来,沈柏只吃了一点肉粥,等人送来热水舒舒服服泡了个澡。

  此行走得急,她什么东西都没收拾,身上只有一块裹胸布,没有能替换的,茶白和绿尖也都不在身边,胸口又胀得疼,比之前又涨大了不少。

  沈柏有点头疼,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就着洗澡水偷摸着把裹胸布洗了晾在屋里。

  没了裹胸布的束缚,感觉没平时那么疼,但胸口空荡荡的,直接跟衣服布料接触,沈柏很没有安全感。

  沈柏皱眉,趁着没人揉了两下胸口,坐到桌案前给京里写信,中间丫鬟进来添了一次灯油,又给她泡了一杯热茶。

  州府有炭,却不是宫里上好的无烟炭,烟熏火燎得很,味道还很难闻,沈柏受不了,连忙挥手让丫鬟把炭火撤走。

  这信是要直接呈给恒德帝的,沈柏如实说了漠州的水灾并没有折子上写的那么严重,是李德仁想要转移注意力,给李家和姜家增加筹码的手段,不过水患终究是个问题,沈柏还是会留在这里,按照之前的设想把水患治理了。

  跟恒德帝说话要注意方式,沈柏斟酌着字句不露痕迹的拍马屁,花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三大页纸才算完。

  写完叠好用信封装起来,再用蜡油密封,才交给一个禁卫军送回京中,离开之前沈柏还特意交代一定要亲自呈到恒德帝面前,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看见。

  等禁卫军走了,沈柏拨上门栓熄了灯躺到床上。

  她其实认床得很,到了新的环境便不大能睡得着,而且她心里装着太多事,太安静了总是忍不住想很多,这也是她上一世流连烟花之地,一直用酒麻痹神经的原因。

  她知道自己这次有点冒进,不仅赌上自己的脑袋,还赌上了太傅府几十条人命,这一次的赌注很大,而她是一个人带着三十个禁卫军到漠州的。

  这三十个禁卫军里有没有李德仁和姜德安的人还不一定,若是魏巡与京里某个权贵私下也有往来的话,她的处境就非常危险。

  但她不能再在京里坐以待毙了,她必须了解远烽郡现在是什么情况,尽可能知道边关存在什么问题,忽炽烈又有什么打算,然后才能提前想出应对之策。

  镇国公是昭陵的支柱,她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镇国公倒下。

  镇国公不能有事,昭陵不能有事,顾恒舟更不能有事。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在房间洒下轻柔的光影,沈柏躺在床上难以入眠,千里之外的皇宫这个时候也正处在一片喧腾之中。

  被大理寺的护卫和禁卫军重重看守的掖庭阁又闯进了刺客,刺客的武功高强,本来是不应该被发现的,但刺客闯入以后和受着重伤的李杉发生了激烈的打斗,打碎了角落的一个瓷瓶,惊动外面的护卫。

  护卫冲进去的时候,正好看见李杉被刺客砍了一刀,事情已经败露,刺客没时间再补刀,跳窗逃跑,护卫鸣锣,整个皇宫都开始抓刺客,然而刺客逃到迎泽宫附近又没了踪影。

  李杉那一刀伤在左肩,差点致命,他的眼睛已经完全失明,却就着满手的血在地上写了一句:刺客左肩被瓷片所伤,可逐一搜查。

  郑越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恒德帝,恒德帝披着龙袍坚决下令:查!

第125章 投其所好

  宫里大大小小伺候的宫人加值守的禁卫军有好几千人,要从这么多人里面筛查出一个人,难度可想而知。

  恒德帝先让顾恒舟和郑越筛查了从大理寺调来的人手和一百禁卫军精锐,确定这些人没有问题后,再让顾恒舟和郑越拿着金令去各宫挨个排查,一定要把那个刺客揪出来。

  各宫原本已经熄了灯准备安寝,听到有刺客的消息又全部把灯点上,等着大理寺的人和镇国公世子带人去筛查。

  整个皇宫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惶惶不安,只觉得这个冬天比任何一个冬天都更凛冽,安定了这么多年的昭陵只怕又要变天了……

  皇宫热闹了一晚上,所有人都辗转难眠,沈柏也没怎么睡,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在州府转了一圈,问魏巡要了漠州的地图带着两个禁卫军出城,直奔那片沼泽地。

  沈柏是知道那片沼泽地在哪儿的,但为了不引人怀疑,她还是装模作样的对着地图看了半天,还走错了两次路才找到那里。

  那片沼泽地在地势低洼处,面积很是广阔,这个时节沼泽地里的植被都已经枯死,露出荒芜苍茫的本貌。

  沼泽地和北通河之间隔着一座小山包,上一世沈柏和顾恒舟来治理水患,顾恒舟直接从灵州校尉营调了一万精兵,这一万人很快就把小山包铲平将河水引进沼泽地,但这一世沈柏只带了三十个禁卫军,要是让这三十个人挖,只怕挖到明年都挖不完。

  恒德帝只给了她一个月的时间,这次引水要用十分简单粗暴的方法才行。

  沈柏在沼泽地外围转了一圈,又去小山包上考察了一番,带着两个禁卫军回去,找到魏巡说,要去城里买两百石火药。

  魏巡一听就知道沈柏打的是炸山的主意,他对沈柏说:“大人,漠州城里一时难以买到这么多火药,得从周围几个地方采购才行,一来一回至少要七八日。”

  这一点沈柏也想到了,她点点头,在纸上写道:无妨,大人尽管派人去采购便是,另外还有劳大人在城中贴出告示征募义工,到时炸了山还要修筑水渠,没人可不行。

  看见“义工”二字,魏巡眼皮止不住的跳,疑惑的问:“大人,陛下不是拨了赈灾款吗?为什么还要征募义工?”

  昭陵国运昌隆了近百年,朝廷出手向来阔绰大方,每次赈灾拨的赈灾款都很富足,百姓重建绰绰有余不说,地方官捞油水也捞的很足。

  今年漠州的收成一般,为了给恒德帝贺寿,各州都比往年上缴的赋税要多,魏巡还指着这次的赈灾款下来能够充盈下府库,没想到沈柏这么抠,连修建沟渠的工人工钱都不想出。

  沈柏理直气壮,在纸上写道:修建沟渠是一本万利、造福后世的好事,朝廷赈灾也不是让大人天天施粥养闲人的,这些难民若是有报效朝廷之心,难道不能主动报名做义工吗?

  这话说得不假,魏巡没办法反驳,点点头,然后还是问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征募义工是可以,但多出来的赈灾款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当然是上缴国库啊。

  沈柏毫不犹豫的写道,而后笑眯眯的看向魏巡,无声的问:难道魏大人还想直接把多余的赈灾款瓜分了吗?

  魏巡的表情有点不自在,他原以为瀚京来的贵少爷花钱都如流水,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哪知沈柏这么精打细算,一心想着帮朝廷省钱。

  沈柏问魏巡:魏大人有更好的提议吗?

  魏巡摇摇脑袋,连忙说:“下官这就让师爷去拟告示,一会儿拟好了先让大人过目,然后再拓印出来张贴到城中各处。”

  沈柏点点头,让魏巡去张罗。

  这事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沈柏吃过午饭便在屋里睡午觉,接连赶路还是很累的,只休息一晚上还不够恢复元气,况且昨晚还基本没怎么睡着。

  实在太累了,沈柏这个午觉睡得很沉,一觉醒来天已经全黑了,丫鬟不在,屋里也没点灯,黑黢黢的有点渗人。

  睡得太久,沈柏手脚都有点虚软无力,舌头又痛着不能喊人,她撑着身子准备起来,突然发觉胸口很沉,像压了块巨石似的。

  什么玩意儿?

  沈柏用手摸了一下,在胸口摸到一颗毛茸茸的脑袋,吓了一跳,本能的把那颗脑袋推开,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来,光着脚跳到地上,冲到桌边摸了火折子把灯点上,昏黄的光亮一下子盈了满屋,黑暗消散,沈柏这才看清地上趴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

  少年郎长相清俊,生得敦实,体魄比沈柏要强健不少,但他身上只穿着一件薄纱一样的罩衣,小麦色的胸膛和结实的胳膊、腿在烛火下看得很清晰。

  少年郎的脸有点肿,应该是被人打了巴掌,这会儿一张脸羞红着,正恶狠狠的瞪着沈柏,活似沈柏对他干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

  哥哥,是你莫名其妙出现在我的房间,瞪我做什么?

  沈柏定了定神,用笔写了字拿到少年面前问他:你是什么人?到我房间做什么?

  少年人把脑袋扭到一边,恶声恶气的说:“我不识字。”

  你不识字你还有理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8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3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为聘:顾兄英年莫早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