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穆锦的九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雨落窗帘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21 KB   上传时间:2020-05-13 20:22:07

  此文=我特别擅长给自己加戏+我的敌人老对我脑补=全世界都跪在了我脚下

第二十九章

  当天晚上顾清桥被灌醉了,依旧睡在上次他睡的那次房间, 但晚上他已经没有精力出来找穆锦了, 而穆志勇和穆辰父子俩也没少喝。

  等第二天早上穆辰起床时已经是八点多了,这个年代的农村八点多起床的人是非常少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五六点就起来了。

  穆辰慢吞吞地刷了牙洗了脸,去厨房拿了一个馒头塞嘴里啃, 找到夏红霞:“妈,咱家人都上哪儿去了啊?”

  夏红霞抬头看了一眼穆辰:“你妹子和你媳妇儿拿着他们自己做的衣服上县城卖去了, 你爸不放心她们也跟着了, 清桥也要回家, 他们吃了饭就走了。”

  穆辰听了夏红霞的话,心里觉得可委屈了, 他觉得他媳妇儿变了,以前他每个星期回家, 他去哪里儿他媳妇儿都是跟在他身边的, 偶尔的几次不在家都会提前跟他说一声的。

  穆辰委屈巴巴地道:“晓春要出去怎么不和我说一下?”

  夏红霞白了穆辰一眼:“人家倒是想说呢, 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喝了酒是什么德行, 人家喝酒睡觉归睡觉,能叫得醒, 你喝酒睡觉人家在你耳朵边上敲锣打鼓的你都醒不过来。让人给你抬出去哪里卖了你都不知道,你说说你这样的叫人家咋告诉你?”

  何晓春不会写字,想留字条都留不了。

  夏红霞每说一句,穆辰的脖子就往后缩了一分,眼看着夏红霞的唠叨还没完, 他立马就生硬地转了话题:“妈,你说咱们家花儿和春儿做的那个小孩儿衣服卖真的卖得出去吗?”

  “咋卖不出去了?你妹妹上次带了十件到市里不大会儿就卖掉了,三五块一件的,也挣了七八十呢。”

  穆辰在心里快速地算了一下:“那他们这衣服要是真的卖起来了,晓春一个月不就挣得比我都多了?”

  夏红霞白了穆辰一眼:“生意哪里是这么好做的,你妹妹俩啊就是小打小闹,不赔钱就不错了。”

  穆辰无语地看着说话前后矛盾的夏红霞,一个馒头也在不知不觉中吃完了,他拍拍屁股站起来:“妈,我上县里去看看她们卖得咋样啊。”

  夏红霞朝穆辰挥挥手,穆辰去水缸边上灌了一大口凉水,从车棚里牵出来他的自行车飞快地骑走了。

  穆锦和何晓春的摊子就摆在街头,顾清桥和穆志勇一大早就帮忙搭起来的晾衣架。穆锦和何晓春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挂了起来。

  搭好架子后顾清桥回了队里,穆志勇带着穆仙穆琴两姐妹去吃米粉去了,穆锦和何晓春在看摊子。

  天渐渐地热了起来了,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来穆锦和何晓春的摊子上逛的人也不少,但大多数都是看看问问不买的,还有就是两人的亲戚朋友见他们在这儿摆摊,就聚到这里来聊天。等穆志勇领着穆仙穆琴回来的时候穆锦他们也卖出去五件衣服了。

  穆志勇手里端着两个大碗,碗里装的是两碗米粉,里面的配菜比穆锦在家里自己做的还多,葱花香菜都是必备的就不用说了,除此之外还有烫过的韭菜和圆白菜,红彤彤的西红柿也洒在米粉上面,加上许多被烫得又嫩又滑的瘦肉和酸辣扑鼻的酸辣椒。

  穆锦光闻了闻味道口水就流出来了,再看何晓春,何晓春早就已经吃上了。

  姑嫂俩呼噜呼噜的,不到一会儿就把一大碗米粉吃完了,就连汤也喝了不少。

  穆仙和穆琴今天穿的的还是穆锦做的裙子,一个穿的粉色一个穿的蓝色,加上早上出门时穆锦给她们编的头发,这会儿两人就站在摊子后面玩耍,不少家里有和她们俩一样大的孩子的人家看了她们又想起自己家的孩子,咬了咬牙,决定买一套回去。

  何晓春哪里经受过这种场面,整个人都兴奋得很,穆辰看到何晓春这么高兴,心里那些小别扭也没了。

  忙活到了下午两点,街上的摊子已经陆续有人收摊了,穆锦她们的摊子上还陆续有人来,一直到三点街上没什么人了她们才开始收摊。

  顾清桥估算着时间来找穆锦她们,他要请穆志勇他们去下馆子,穆志勇拒绝了,顾清桥劝了好一会儿穆志勇都没同意。

  顾清桥没办法,只好把她们送上回家的车,穆锦上车后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车缓缓开动,穆锦朝顾清桥摆摆手,顾清桥目送他们离开后才回队里。

  到了队里没多大会儿,老赵的家属就来了。

  老赵的家属一见顾清桥就哭上了:“顾老板,你救救我们家老赵吧,你救救我们家老赵吧。”

  顾清桥皱了皱眉:“赵大嫂,老赵已经不是我们工程队的人了,他的事儿我们可管不了。”

  赵大嫂根本听不进顾清桥的话,自顾自地说道:“顾老板,做人不是这样做的,我们家老是最早跟着你做工的人了,当时你的工程队大师傅不够接不了活儿,要不是我们老赵看着你人好。这大半年来我们老赵对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这会儿他受伤了不能干活了,你也不能把他踢出工队啊。”

  “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的,您这么干让我们怎么活啊?”赵大嫂越嚎越大声,而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看热闹的人,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朝他们这边聚集了过来。

  顾清桥的雇主也在这其中,他走到顾清桥身边:“小顾,这是怎么回事儿?”

  工队的人也听到了赵大嫂的的话,纷纷停下手头的动作下来看,铁头是顾清桥的铁哥们,也是顾清桥外出时管理工队的人,他扔下手里的砖头走了过来。

  顾清桥环顾了一周,和雇主解释:“老赵在前几天就受伤了,是在家里下地的时候被锄头挖伤的,他闲不住,就趁我没在队里的时候上架子干活了,也不知道咋想的,见到我来了,他就用砖头砸自己的脚。”

  顾清桥实话实说,他话音才落,赵大嫂有嚎了起来了:“顾老板这话说的,我们家老赵又不傻,他为什么要用砖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家老赵技术好又勤快,一天在工程队也挣不少钱,他干嘛要用砖头自己砸自己?他现在在医院里住着,医生说他上到神经了,以后都不能久站久坐了。”

  “家里老的小的都等着他挣钱养呢,顾老板,这伤是在你们工队伤的,你不能为了那点医药费就连人颠倒黑白都不做了啊。”

  此言一出,围观的群众看顾清桥的眼神都变了,相熟的不相熟的都开始互相讨论了起来,甚至有几个当天看到老赵受伤的人还言之灼灼地说起了当天老赵受伤的时候的事儿。

  铁牛是整个工队里对老赵意见最大的人,他在赵嫂子说完话时就反驳了他:“赵嫂子这话说得可不对。要说老赵技术好那没问题,肯定是好的,但要是说他勤快那就不对了。我们工程队人少,但大师傅加小工一起也有快十个人了,老赵是最懒的,干活两个小时要歇半小时个小时,蹲个坑就能蹲半天。”

  铁牛这话也是可以查证的,围观的人里大多数的都是在附近住的人家,有人也经常在外面溜达,顾清城他们的工程队在这一片干得也蛮久的了,他们虽然不知道老赵是谁,但这个工程队里确实有一个人动不动就休息的。

  铁牛继续道:“至于你家老赵为什么自己砸自己这也好猜,不就是看董老板的工程队里有个工人在工地里受了伤,董老板赔了人家几千块钱老赵眼红了吗?咋样?昧良心的钱不好拿吧?”

  铁牛这话说得嘲讽,赵大嫂的脸色瞬间就变了。老赵那天情绪不对,她抱怨两句老赵还吼了她,她当时就恼了,结结实实地和老赵吵了一架,吵完架,老赵把他自己怎么砸伤的事儿跟赵大嫂说了。

  老赵不让赵大嫂来找顾清桥,但老赵现在又不能出院,还得在医院里住着,这老话说得好,生啥别生病,老赵才在医院住两天,就花了十来块钱了。

  今天下午又打了一针破伤风针,又花去不少钱,赵大嫂又心疼钱,又心疼老赵,她想着自己家老赵之前在家里说过顾清桥出手大方对工人们也好。找婶子就起了心思,于是在老赵好睡了过后她就找到了顾清桥这里。

  “你们都是一个工队的,你还是工队的二管事,你当然帮着顾老板抹黑我家老赵。”赵大嫂抹抹眼泪,还要说话,被顾清桥打断了。

  “赵大嫂,在老赵这件事情上我问心无愧。他这个伤本来也不是在我们队里受的,是回家受的,他被砸伤后我带他去医院处理的伤口,因为创伤面积严重,鞋子袜子和上九黏在了一起,医生给他做了个手术,花了120,做完手术打了破伤风针和交了住院费,我又花了50,这些钱我都没有和老赵算。昨天我又让铁牛去给了老赵之前那一个月的工资。”

  “他在砸伤自己之前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星期的,能走了以后就天天来队里吃吃喝喝,我们都没有说什么。这次他自己砸自己的事儿不止一个人看到,你们家要是不相信,你们报警也好打官司也好,我顾清桥奉陪到底。”

  “我顾清桥这一辈子顶天立地,要真是在我队里受的伤无论轻重我倾家荡产也给治,因为工伤不能干活儿了我给他养老都行。但要是看我好说话就想来讹我的,那我也不是吃素的。”

  作者: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记住你的名字 60瓶;ttt222 10瓶;蒾雾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章

  穆锦等人回到家数了数钱,再记上账, 吃了晚饭穆锦躺在炕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何晓春趴在穆辰怀里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穆辰有一搭没一搭的拍着她的肩膀,等她说完了, 穆辰才但:“春儿,我们学校门口罗家盖了新房子, 一家人都搬到新房子去住去了,前几天他们到学校问过我们这些老师要不要租他们的房子。一个月要十块钱的房租。”

  穆辰从回来就一直在听何晓春说做衣服的事儿, 穆辰看何晓春兴致好, 也没提过这个事情, 可是明天天不亮他就要走了,走之前他想来想去还是把这事儿说了出口。

  “张老师家里孩子大了, 上面也有父母,他媳妇儿离不开家里, 还有两个是单身汉, 连对象都没有, 另外一个老师又是本地的。想来想去就我最合适。罗家的房子咱们都看过, 小是小了点,但是收拾收拾还挺敞亮的。”

  何晓春沉默了好一会儿,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是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毕竟她这个时候是她和丈夫感情最好的时候,属于情正浓时。

  可她现在才和穆锦搞起了事业,且这份事业看起来前途大好,现在她撤出去多不厚道啊。

  何晓春对穆辰道:“阿辰, 你让我想想。”

  穆辰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何晓春的顾虑,他亲了何晓春一口:“行。”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房间,穆志勇也在和夏红霞说着穆锦做衣服的这件事儿,自家女儿的衣服卖得不错,为人父母的,夏红霞和穆志勇自然是支持的。

  于是第二天,夏红霞就主动帮穆锦干活了。穆锦也不拒绝,她昨天已经发现了,其实相比起裙子,在农村乡下大多数人家的小孩儿还是能接受裤子多一些。

  穆锦昨晚回来连夜画了好套裤装。

  穆锦画了一款带花边的喇叭裤,夏红霞过来的时候穆锦正在和何晓春讨论用什么布料来做。

  “这套衣服其实用牛仔布做出来最好看,但是牛仔裤的话造价就高很多,而且牛仔布也不好买。”

  何晓春想象了一下把图纸上的裤子做成牛仔裤后的样子,确实很漂亮,但有牛仔裤的珠玉在前,再想想用别的料子就感觉没那么好,她道:“那就用别的布,带松紧的尼龙布或者带点沙的布也可以。”

  穆锦拍板:“那就用卡其布来做,卡其布料子足够厚实,做出来的裤子够厚垂感也好不容易起皱。”

  何晓春是不懂这些的:“你拿主意就行。”

  何晓春说完,想了想,看了一眼小姑子和夏红霞:“妈,小妹,昨晚上你哥说了,他们学校门口有一家人搬了新房子,老房子就空了出来,是两间的格局,带院子。他们家去找了学校的人,说要把房子租出来,10块钱一个月,穆辰的意思想让我过去。”

  夏红霞也不是恶婆婆,听了这话她道:“那挺好的啊,你和穆辰住到学校去,和穆辰相处的时间也多了一些。这小两口啊还是不能分开太久,要不然容易出问题。”

  夏红霞和穆志勇自打结婚起就没和穆志勇分开过,将心比心,何晓春嫁进来一个月里相聚的时间就只有那么几天,夏红霞也心疼何晓春。

  何晓春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她又很犹豫:“可是我和小妹的摊子才刚刚支起来.......”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就像穆锦追求事业,而何晓春比起事业更看中的是家庭幸福。上辈子何晓春和穆辰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这辈子何晓春的追求也没有变,穆锦没必要当那个恶人。

  姑嫂之间的感情是很微妙的,她现在和何晓春关系还算好,但如果她现在说服了何晓春暂时不和穆辰去相聚,等过段时间何晓春孕中期了身体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到时候何晓春肯定会想起今天。

  作为阻拦她和穆辰相聚的主要人物,穆锦肯定会遭埋怨,到时候肯定里外不是人。

  穆锦打断何晓春的话:“嫂子,你想跟我哥就去嘛,我这里也没多大事儿,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了。”

  夏红霞也道:“再过一周就是小锦和清桥的订婚日子了,等小锦定了亲后你就跟穆辰去吧,你小妹这摊子事儿有我呢。”

  穆琴也在一遍凑热闹似的说要帮忙,何晓春听婆婆和小姑子都这么说了,心中的负担放下了,心情松快了很多。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穆锦和顾清桥订婚的日子,在这期间穆锦和顾清桥再也没有见过了。

  订婚的前一天晚上下了雨,淅淅沥沥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也不见得停,顾家人来到的时候天还阴沉沉的,时不时地就要飘一些雨。夏红霞把顾家人带进客厅,穆锦去了厨房取出几个大碗,一个大碗里放一勺白糖,用开水冲化后放在托盘上端进堂屋里给顾家人喝。

  穆志勇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陪客的,夏红霞作为当家主母,也坐在客厅和顾家人寒暄。

  顾家人来了没多久,村长媳妇儿也来了,跟着她一起来的除了她之外还有两个和穆锦家相处得不错的妇女。

  她们前脚到,后脚穆良就跟着任新杰来了,穆良的脸色实在算不上好,穆锦走到她的边上:“姐,你怎么了?”

  穆良看了一眼自家妹子:“能让我心情这么不好的,除了你姐夫那个妈还会有谁啊?”

  穆锦皱皱眉头;“她又闹啥幺蛾子了?”

  穆良也不瞒着穆锦:“今天早上我起来挺早的说要过来,结果临出门前有人来叫你姐夫,说他妈上吐下泻的可严重了,要上医院去。你姐夫虽然也烦他妈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就这么扔下不管吧?”

  “我和你姐夫去看了,你姐夫说要请大夫来看看,她死活不同意,你姐夫没搭理她就去请了村里的赤脚大夫来,结果人家一检查,哦,屁事儿没有,就是吃坏肚子了。然后你姐夫他爸才说她早上起来去厨房舀了一勺猪油吃,为的就是阻止你姐夫跟我回娘家。”

  “你说她无聊不无聊?”

  穆锦对任老太太也是无语了,人不聪明,也不够狠辣,但就像她以前说的那样,像苍蝇一样恶心死人。

  穆锦实在是不想自家姐姐像上辈子一样忍受那个老婆子一二十年了,她对穆良道:“姐,要不你离婚吧。你长得好看又贤惠,就算带着孩子也大把男的要你。”

  穆锦的话音刚落,就被路过的夏红霞拍了一巴掌:“瞎说什么呢。”

  穆锦看了一眼人来人往的家里,劝穆良的话都到了嘴边被她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她撇撇嘴,看向穆良:“姐,你要不到县里租个房子开个小店?”

  穆良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像她和任新成那样卖百货的店在县城里已经有三四家了,市场已经饱和了,她们再去开很有可能就会亏钱了:“我和你姐夫也想过,但卖针头线脑小百货的县里有好几家了,开了也会亏本,别的倒是少了点,但我和你姐夫也没接触过那些东西,想找也没有门路啊。”

  任新成之所以赚钱,就是因为偏远村长里小卖部少又离得远,他拉点生活用品到那些村庄里买的人不少,这才挣了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穆锦的九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