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_分节阅读_第345节
小说作者:宝妆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7 MB   上传时间:2019-10-15 15:59:37

  吕燕拔下耳机,“我同意老大的话,我也看好六姐,她想干的事就没有失败的,英语竞赛难不难?六姐还不是杀入了决赛,季家现在瞧不起六姐,早晚会知道六姐的厉害!”

第588章 一起去见宁彦凡(4更)

  307寝室的小伙伴们也相信着夏晓兰。

  夏晓兰并不知道小伙伴们背后的议论,和她们对自己的信心。但她和季家叫板后,收到的善意已经很多,出乎意料的连宁雪都支持她,夏晓兰也在心里列了个“5年计划”。

  在本科毕业时,她应该做到哪一步?最好是已经让季雅跪到长安街道歉了。

  发展的脚步太慢,夏晓兰准备等西单的店开起来,用‘蓝凤凰’两家店面作抵押,找伍行长撸点贷款。

  以前是觉得慢慢来没关系,现在夏晓兰想要钱生钱。

  季雅不就向往美国的生活吗?

  等季雅回过神来,夏晓兰都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华国搞出一摊事业了!

  找伍行长贷款的事夏晓兰比较有信心,谁买国债券,伍行长就给谁发放贷款。夏晓兰出了店面能抵押,还有什刹海的四合院呢,伍行长亲眼瞧见买的,抵押个几万块没问题。

  年底商都服装店的分红,夏晓兰估计一次能有5万以上,加上手里的一点钱,先把西单的店开起来。再用西单的一家店和四合院做抵押,夏晓兰能从伍行长手里贷款,又能再开一家店。

  只靠在西单开家服装店,赚钱的速度太慢了。

  偌大一个京城,哪怕一口气开10家服装店,这个市场也是填不满的。

  南方沿海地区都时髦起来了,首都人民的服装消费,潜力还大大可挖掘。京城不是没有好东西,进口货哪样找不到?但那些好东西得花外汇券,对老百姓来说一点也不亲民……夏晓兰准备卖的衣服当然也不便宜,但不用花外汇券,有钱就能买。

  本小利大的生意不少,就看能不能抓住,就像夏子毓之前搞得“补习班”,夏晓兰觉得路子也没错。

  看看后世的新东方,06年的时候就成功在美国上市,教育培训机构做成这样,难道不是成功?

  夏晓兰重生前,2016年新东方的年度财报显示全年营收近15亿美元,上百亿华币的营收先不说利益有多少,搞教育培训机构是有巨大影响力的。社会知名度,国人认可度,可比房地产公司之类的企业名声好。

  “补习班”大有前途,新东方的创始人最初可是从语言培训入手,90年代初期,出国热潮越演越烈,新东方的创始人专注英语培训,是顺势而为。

  夏子毓搞得那个补习班,杂而不精,请几个京师院的学生就能搞定高考补习了?

  要换了夏晓兰搞,自己先要把“高考”给吃透,京城那些好高中里的骨干教师那么多,不请他们,却请自己都半懂不懂的京师院学生?学生补课不见得便宜,骨干教师也不见得多贵,谁叫这年头的老师的工资也不高。

  夏晓兰一路骑着车,都觉得这是个好商机。

  心里越想越生气,多好一个市场,却被夏子毓那颗老鼠屎搞坏了一锅汤。

  现在夏晓兰也不敢顶风作案,“补习班”被打压了下去,有人为的因数,还有市场的缘故。

  好好一个赚钱的点子,单纯用来赚钱不行吗,夏子毓是既想用来赚钱,还想用补习班给王建华赚名声铺路……这两种目的根本是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夏子毓太贪心了!

  只管闷头扩张,也不想想能不能管理过来。

  要没有夏子毓的补习班把名声搞臭了,夏晓兰想到自己进入了“英语竞赛”的决赛,要再拿个名次,其实可以复制下新东方的模式搞搞英语培训的。

  罢了,市场还不够成熟。

  新东方是顺势而起,90年代初,人们的工资和收入已经涨了,现在才84年的年底,哪怕英语纳入了高考,会专门学习它的毕竟是少数。

  夏晓兰想来想去,80年代比较赚钱的还是服装业,这条路她是没有走错的。

  家电也赚钱,就是本钱大。

  一件衣服进价多少钱,一台电视机进价又是多少钱?

  一路到什刹海时,夏晓兰已经把脑子里的思路理清楚。于奶奶和刘芬还没出门,夏晓兰把宁雪的意思转达,于奶奶一开始不太想见,后来又改变了主意。

  “不用等他来,老婆子又不是啥大人物,我去见他吧,你上午没课?”

  夏晓兰点头,“是没课,下午才有课。”

  “那你就陪我去一趟宁家。”

  学建筑的,在国内就绕不开宁彦凡。

  宁彦凡年轻时在北平求学,后来留学国外学建筑,在建筑这个领域钻研了几十年,名声赫赫的,夏晓兰跟着去见一面不吃亏。

  要没有于奶奶带着,宁彦凡见一个建筑系的菜鸟做什么?

  华清建筑系,那也是被宁彦凡虐过的,老爷子资格实在老,学生都能当建筑系的教授,夏晓兰还能拒绝去见这样一位建筑领域大佬不成?

  别说84届的建筑系新生,换了本专业高年级的有这个机会,那也要把夏晓兰给拽开,换了自己上的。

  什么校花不校花,到这种时候,长得再好看,也不如和大师近距离交流几分钟有价值啊。

  知道夏晓兰要一起去,宁雪同学一点也不意外,于奶奶年纪大了,有个后辈跟着很正常。

  宁雪也不知道夏晓兰和于奶奶什么关系,但她爷爷对待于奶奶态度慎重,宁雪也不会怠慢。到了宁家,宁彦凡就站在门口等着呢。

  一别多年,还能见到故人,宁彦凡也很高兴。

  “于师妹,早知道你肯离开商都,我一定早请你来京城做客。”

  于奶奶喃喃道,“京城有什么好,狗不嫌家穷,商都才是我的根。”

  商都是于家的根,所有于奶奶守着老宅子不肯走,生怕于家人回来找不到家在哪里。宁彦凡十分唏嘘,这些年他也在帮忙打听于家人的消息,却如石沉大海,一无所获。

  于师妹晚景凄凉,现在能有人相伴,有没有血缘并无关系,宁彦凡的语气很是和蔼:

  “你就是夏晓兰吧,和宁雪是同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缘分。你想不想去参观下我的工作室?”

  宁彦凡的工作室?

  学建筑的,都对宁老的设计感兴趣,宁老还高产,现在依旧奋斗在设计第一线。

  “那就打扰您了。”

  两个老人家多年不见,许是有私密话要说,夏晓兰很爽快表示想看工作室,宁雪自然就是导游。

第589章 找到人把楼送你(1更)

  宁彦凡的工作室里常年都挤着一堆人。

  老先生虽然还眼不花手不抖,到底是上了年纪,一些工作就交给学生或者助手来完成。

  这是个大工作室。

  除了宁雪,宁彦凡并没有和家人一起居住,大建筑师的房子十分朴素,更注重的是实用功能。

  宁彦凡搞了半辈子建筑,从单位退休后还担任着大学的名誉教授,然后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用宁彦凡的话来说,青春都贡献给了公家,临到老也不知道能活几年,就随着心意搞点自己喜欢的设计——老先生说这话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会那么高寿,一直活到了新时代,还混了一把建筑网红当。

  夏晓兰参观的,就是宁彦凡的个人工作室。

  整个住所是一处四合院改建的,老房子的元素很淡,所有房间都是窗几明亮,要想满足采光,就要放弃以前那种老式的窗户。四合院居住很有档次,但平房确实浪费面积,宁彦凡把住所变成了楼房。

  简洁大气,说不注重设计感吧,细节处又处处彰显了不同。

  “爷爷改建这里时,希望这里能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建筑师。”

  建筑系本科毕业,也不是建筑师。一个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要变成建筑师,需要的不仅是资格证书,还要把学校里教的那套,灵活用在实际中……毕业就让你设计大楼啦?想得美,多半是从画厕所开始的!

  画厕所也不是真正的画厕所设计图,意思是做最基础的工作,整个建筑从投标到施工,赶上哪个项目组需要人就去那个组,投标阶段可能就要花一两年的时间,特别是像国外的大型项目,要参加无穷无尽的“竞赛”,一轮两轮三轮,好不容易脱颖而出,你以为自己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项目却会莫名其妙的搁置——还有让人发疯的五六轮竞赛!

  一个建筑师一生中会画无数张设计图,能实际落成的建筑寥寥无几。

  夏晓兰对这些都是一知半解的,宁雪一边走一边介绍,不仅是给夏晓兰介绍工作室,还在介绍建筑这个行业的现状。

  “如果可以,最好还是要去国外留学,并不是说国内的建筑专业不好,而是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只承认国外的学历。有了在国外建筑事务所工作的经验,再回国干什么都比较方便了。”

  宁雪说的,显然就是她自己准备要走的路。

  夏晓兰点头,“所以你一定会出国?”

  这问题根本不用回答。

  宁雪尽心尽责的带着夏晓兰逛了一圈,估计着两个老人有什么话也该说完了,才带着夏晓兰去书房——宁雪的估计错误,书房的门半掩着,宁彦凡和于奶奶的谈话并没有结束,宁彦凡的声音从书房里传来,听得十分清晰:

  “于师妹,淮辛同志已经去世,季家无一人成气候,你不用和他们计较。”

  “哼,季淮辛的后代要是不欺负人,我怎么会骂他们!季淮辛以前心胸就小,他的儿女们果然不咋样!”

  “于师妹,你的脾气可真是……罢了,不说季家,你想怎么待他们都行,也该有人教训下他们。倒是没想到,还能有人能进入师妹你的眼里,那个叫夏晓兰的女学生,必然是十分优秀了。”

  于奶奶再怎么嘴硬,也要承认夏晓兰的优秀。

  和宁雪这样家学渊源的天才不同,夏晓兰是从草根阶级里脱颖而出的优秀,这就尤为难得。把宁雪和夏晓兰摆在一块儿,于奶奶当然是偏向夏晓兰的。

  “……还行吧,也就是会念书。”

  宁彦凡感叹,“我瞧着可不仅是会念书。”

  宁雪是飘在半空中的,夏晓兰则是在地上跑的那种,宁彦凡想这俩人要是相互中和下,那就太完美了。

  “晓兰和她妈让我搬到京城来,说我在商都没有人照顾。老宁,你说我要不要来?”

  于奶奶这样问了,宁彦凡就忍不住想笑。

  这不就是想来吗?

  偏偏要等别人劝一劝。

  夏晓兰知道偷听不太好,不过于奶奶恰好和宁彦凡说到搬来京城的事,夏晓兰就想听听于奶奶的想法。

  夏晓兰站在门口就像脚下生根,宁雪只能陪她站着不动,书房里的声音继续传来,是宁彦凡在说话:

  “你应该来。我知道你在等小易他们回国,他们若是回来了,还能打听不到你在京城?师妹,这些年我也在帮你打听小易他们的下落,以前是和国外的联系中断,现在都改革开放了,我们和国外的联系会越来越多,你要有信心。”

  宁彦凡也不知道人是不是还活着。

  但总要给于奶奶一个希望。

  老太太还能活几年,带着希望等,总比完全没有指望强。

  于奶奶等的家人,在美国?

  夏晓兰心中一动,干脆推门进去:

  “您就搬来京城住吧,有机会,我一定替您找人。”

  书房的房门半掩着,不就是让她有偷听的机会吗?宁彦凡都把话说开了,夏晓兰觉得自己也到了表态的时候。于奶奶唯一的执念,大概就是出国失去联系的家人。

  别的不好办,找人还是有办法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4页  当前第3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5/15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