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宝妆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7 MB   上传时间:2019-10-15 15:59:37

  都是买回家自己吃的,大宗采购的顾客少,零零散散的,还剩一百多个鸡蛋,还有二十几斤黄鳝。

  农贸市场卖的货千奇百怪,但卖的好的,要不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要么就是稀奇少见的东西,比如夏晓兰从农村带来的黄鳝。夏晓兰要是带什么小青菜来,几分钱一斤,吃力不讨好,也没啥竞争力。

  又在农贸市场坚持了一会儿,夏晓兰的鸡蛋和黄鳝都剩了点。

  每天这样零售的确风险很大,夏晓兰还想找个能大量收购的,她惦记着胡老板的话,准备到市委招待所看看。一个在市委招待所管采购的人,招待所可能买不了多少货,但对方肯定认识别的同行——80年代是个人情味很浓的时期,她要是能和胡老板的亲戚胡永才扯上关系,那打开的可能不仅是一个市场。

  夏晓兰准备用后世跑销售练出来的糖衣炮弹手段腐蚀胡良才同志。

  送礼是有讲究的,送礼给男同志,烟和酒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酒水最有面子的肯定是茅台、五粮液,先别说价钱吧,这两种特供酒都是给干部配给的,夏晓兰拿着钱连酒瓶都摸不到,有价无市,买不到!

  再说香烟,商都卷烟厂生产的黄金叶、散花和彩蝶。‘黄金叶’是下级烟民抽的乙级香烟,‘散花’是各级领导和会议专用的甲特级香烟,‘彩蝶’就处于这两种烟之间,虽然是甲级香烟,零售价035盒,夏晓兰觉得用来送给胡老板的亲戚还行——可她马上被现实打脸,人家听说她要买一条‘彩蝶’,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她:

  “一条?没有的!你就要买两包以上,都得给我开条子来!”

第32章 市委招待所

  “彩蝶不是商都卷烟厂生产的吗,怎么会没货?”

  一条烟才35元,夏晓兰又不是买不起。

  她虽然有远超时代30年的见识,对于83年的香烟市场根本不了解。烟草是国家专卖的,就拿‘彩蝶’那举例,商都卷烟厂每年生产多少‘彩蝶’烟都有定数,生产出来的‘彩蝶’也不是都在商都市乃至全省范围内销售,而是配给到全国各地——商都卷烟厂生产的‘彩蝶’,商都人却很难买到。

  想买也行,得找关系,得加价!商都人零买一两包都很难,夏晓兰张口就要一条,现在买烟哪有论“条”的,除非政府部门开个什么会议,有了领导的特批,才能以条为单位买到紧俏的香烟。

  沪市生产的‘大前门’也是035盒,夏晓兰舅舅就抽这烟,在七井村那地方已经很有面子了。‘大前门’在全国范围内名气也大,毕竟是沪市的畅销烟嘛。然而夏晓兰能在商都买到‘大前门’,却买不到‘彩蝶’……烟草倒卖肯定要赚大钱的。夏晓兰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怎么也压不住。

  一年几十万箱的烟,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香烟是个极有地域特点的行业,除了几大牌号特别硬的“名烟”,各地的人抽什么烟都有自己的偏好。商都人认准了商都卷烟厂的三个牌号,商都周边的城市可能又喜欢他们当地产的。商都人买不到‘彩蝶’,‘彩蝶’在别的地方可能又处于滞销状态。

  那把配给到其他地方的‘彩蝶’又拿回商都卖呢?

  夏晓兰脑子晕乎乎的。

  “你还买不买烟了?”

  被售货员叫回神,夏晓兰点头,“那给我拿一条大前门吧。”

  一条大前门是有的。

  不过夏晓兰没有烟票,定价为035元盒的烟,管她要5毛一盒,这还是因为‘大前门’产量大,不然她根本别想买到。

  提着自己磨破嘴皮子才买到的烟,夏晓兰过了好一会儿心情才平静下来。

  是的,烟草太赚了,但她得能找到门路,这不是私人买卖,得有官面上的人。夏晓兰短时期内无法办到,可不代表她一直不能认识这些人物,发展人脉就从这个胡永才开始吧。

  原本的目的是给黄鳝找买家,但又不代表她只能一直卖黄鳝。

  夏晓兰骑着自行车,往西边走。

  早前西郊是一片荒地,不过50年代以后,大型的国棉、砂轮、煤机、印染等工业厂陆续落户在商都的西郊,商都市委就决定在西郊修新的办公楼。既然办公地点变迁了,顺便也得修一个市委招待所呗。63年的时候市委招待所大楼就修好了,如今20年过去,招待所的外观保持的不错,5层楼高的建筑周边加了一圈柱廊,顶檐外挑,使大楼整体错落有致,配上顶部的琉璃瓦和雕花,大气带着精致。

  这地方都发展二三十年了,并没有夏晓兰想的荒凉,不过是老商都人习惯称为“西郊”,以和老城心区别。当然,这里也没有小吃一条街和农贸市场的热闹,来市委招待所的要不是开会的,要不是出公差的,都是正经的单位职工和政府工作人员。

  夏晓兰骑着个自行车跑来,介绍信也没有,长得再漂亮也是农民打扮。

  招待所没说不让农民进去,不过没有介绍信,吃饭和住宿是不用想的,根本不可能。夏晓兰说自己来找亲戚,招待所的人让她在后门等着。

  过一会儿,后门出来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子男人,他和夏晓兰在这个时代见过的人没啥差别,除了这人长得挺胖。大家肚子里都没油水,83年是瘦子多胖子少,不愧是市委招待所搞采购的,是个肥差。

  脸一胖,眼睛就小了。

  胡永才瞪大绿豆眼,愣是不知道自己啥时候多了夏晓兰一门亲戚。

  夏晓兰长得这样出挑,就算是远亲,只要见过一面,胡永才肯定不会忘。夏晓兰哪会让他细想:

  “我叫夏晓兰,是柱良叔叫我来找您的。”

  胡永才想了想,“卖鳝鱼面的胡柱良?”

  他和胡柱良是亲戚,不过两家人走动的并不频繁,胡永才算手里有点小权的,就怕别人无故来找他帮忙。夏晓兰赶紧把手里的袋子递上给,“有点事要麻烦胡哥一下。”

  胡永才一眼袋子里的东西眼皮就跳。

  多大点事啊,居然送一条大前门?

  他第一反应是推辞,夏晓兰也不让人瞎想,直接把请胡永才牵桥搭线收购黄鳝的事说了。

  “您要是觉得行呢,我带着点样品。”

  什么样品,分明是在农贸市场卖剩下的。

  胡永才心里就有数了,收购点东西不是大事儿,夏晓兰送一条烟真是太多了。

  然后夏晓兰带来的黄鳝个头还不小,说实话都达到了收购标准。但夏晓兰刻意跑一趟,又是送了重礼,总不可能就为了二十几斤黄鳝。这能赚多少钱?不值当一条大前门拉关系。

  胡永才要

  给介绍夏晓兰前来的胡柱良面子,也看在大前门的份儿上,就给夏晓兰说了实话:

  “你别看招待所不小,像黄鳝这种食材用不了多少,来开会的别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一天都是1元钱的伙食标准。你这次带来的黄鳝我可以做主都收购了……但每天这么多,招待所肯定吃不下。”

  招待所有自己的伙食标准,除了接待各级领导干部来商都的住宿,还包括商都市政府、市委牵头组织的各大会议召开地点,包括人大会。不管哪个级别的干部来了,都是一样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一元由财政支出,吃饭的人只需交纳一斤粮票。

  1元钱吃主食肯定是管饱了,肉菜也有,却不可能整天吃黄鳝嘛!

  夏晓兰也不失落,胡永才话里有话,每天二十几斤吃不下,那隔几天呢?做生意都要讲投资的,她要的不是一时的大赚,只要和胡永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怕她的黄鳝卖不出去。

  “我听您的。”

  胡永才看她不歪缠,出手大方,兼之长得漂亮,他对夏晓兰的观感很不错。

  “柱良叔比我辈分大,你也别您不您的,叫我名字就行。”

  夏晓兰立刻顺着杆子爬:

  “胡大哥!”

  胡永才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叫人出来给黄鳝过秤。”

第33章 女人有两次投胎机会

  胡永才没说要买夏晓兰的鸡蛋。

  不是这人小气,招待所每天用的黄鳝不能保证斤数,鸡蛋是常备的,不过人家招待所好歹是事业单位,不像平头百姓一样要买高价蛋。

  胡永才要是买夏晓兰的鸡蛋,不是让她赚钱,是让她亏本呢!

  二十几斤黄鳝,胡永才单手就能拎起,但他不想把身上弄得湿漉漉带腥味,从厨房叫了个年轻人帮忙,也算是给黄鳝过了明路。

  那年轻同志都不敢多看夏晓兰,给鳝鱼过称,夏晓兰带了24斤黄鳝来,胡永才给算的12元斤,和夏晓兰的零售价相同,这就是一条大前门的威力……就这24斤黄鳝,夏晓兰起码能赚9块钱,用来买烟根本要不了。这年头活泛的人少,才有夏晓兰钻营的机会,否则哪轮的上她来和胡永才搭上线。

  “行了,你回家注意安全,后天再送20斤黄鳝来,要的多要的少,我都及时告诉你。”

  看来,胡永才定下的采购频率是两天20斤,平均下来每天10斤,一个月就是300斤。如果能保证这个数,单卖黄鳝给市委招待所,夏晓兰一个月稳定能赚近百块。

  她的笑更热情几分,“我知道了,胡大哥再见。”

  她骑着自行车走了,胡永才叫来帮忙的年轻同志提着鳝鱼发呆:

  “胡哥,这是您亲戚?”

  胡永才白他一眼,“你看我老胡家祖坟冒青烟了,能有这么水灵的亲戚?我这是正规采购,你可别瞎说。”

  年轻同志尴尬笑笑:“胡哥,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觉得这位女同志太漂亮了,咱们招待所的女服务也比不上她。”

  胡永才想,你知道个屁。

  市委招待所里的女服务员们都是百里挑一的漂亮姑娘,但那是端庄大方的漂亮,主流审美所认可的。以男人的眼光来说,夏晓兰这样的才叫顶顶吸引人,但长她这样的,谁敢招到招待所当服务员?

  太吸引人了不行,简直是让领导犯错误!

  女人么,漂亮不漂亮的没用,还得看能不能把握住两次投胎机会。一次是真投胎,另一次就是嫁人了。比如这个夏晓兰,看样子就不太会投胎,心疼闺女的人家,怎么也要给找个体面轻松的工作,夏晓兰这样的漂亮大姑娘做个体户,说明家里人没本事安排工作。这闺女长成这样,文凭不要太高,认识字也能塞到百货商店当售货员啊!

  可见多半是农村户口,连招工的资格都没有。

  胡永才一个搞后勤采购的,正是单位里的老油条子,将夏晓兰的出身猜的七七八八。

  他也没说瞧不起夏晓兰,人实在长得太漂亮了,说不定人家啥时候就靠着第二次投胎机会翻身了——胡永才想,这姑娘是个有盘算的,商都市那么大,她偏偏跑来市委招待所卖货。经常出现在市委招待所这一片儿的,当然是各种领导干部。

  啧啧,哪天飞上枝头变凤凰,也说不准呢。

  ……

  夏晓兰不知道胡永才是如何看待她的,只要有生意做,胡永才怎么评价她并不重要。

  她沿路悄声叫卖,看见路边上有潜在的顾客就主动上前问人家要不要鸡蛋,围着商都市转了一圈,总算把剩下的一百多个鸡蛋全部销售完。再怎么小心都要碎十几个鸡蛋,没有泡沫和塑胶蛋托,夏晓兰保护的再好都有纰漏。不过她已经不打算继续倒卖鸡蛋,或者说鸡蛋成了次要商品,这样想想就轻松很多了!

  家里还养了好多泥鳅和鲫鱼,萝卜青菜之类的李凤梅在自留地里种了不少,夏晓兰转了一圈,除了猪肉也不知道该买啥菜。那就继续买肉呗,下午的肉摊上没有大肥膘了,剩下的都是瘦肉。其实瘦肉也挺好吃的,夏晓兰就是一开始吃过两顿红薯,后来到刘家住,正巧赶上农忙,刘家的伙食标准老好了,她肚子里也不那么缺油水了。

  夏晓兰割了两斤肉,又买了几样调料。

  舅妈李凤梅做菜手艺还行,不过家里做菜就是盐和酱醋,最多加点自家种的葱姜蒜,什么大料、花椒,桂叶之类的东西都没有,夏晓兰顺便就带些。人填饱了肚子就对味道有了追求,在条件之内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才有继续赚钱的动力呢。

  隔一天跑一次商都市是对的。

  今天日头很大,刘家的稻谷已经晒的差不多可以归仓了。

  夏晓兰这一天赚了20多块,回七井村时心情本来就美滋滋的,刚到家把自行车停好,刘勇就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石坡子村的张二赖被刑拘了,估计会重判!”

  夏晓兰去商都卖东西,刘勇白天又跑了一趟安庆县,三个流氓不判刑,他都不可能放心。结果今天安庆县搞严打游街,这段时间抓起来的各种罪犯被带着牌子压在车上,高音喇叭喊着,围着安庆县街道跑了一圈又一圈的。

  刘勇恰好碰上这次严打,他不认识张二赖,但这人身前的牌子挂着身份姓名,石坡子村的,只有张二赖符合。刘勇早想收拾张二赖,最近严打的挺厉害,他也不想把相熟的朋友牵连进去。哪知道还没等他出手,张二赖就被“严打”了!

  夏晓兰不高兴才怪。

  那个狗东西两次想对“夏晓兰”欲行不轨,第一次原主被王建华所救,第二次就是原主撞柱之前流言产生的导火索了……“夏晓兰”寻死,中间有别人的推波助澜,张二赖也占了很大原因。

  她明明和张二赖没有发生过不轨行为,说出去谁信她?

  反正那些人言之凿凿的,好像真的都亲眼看见她和张二赖滚过草垛子。夏晓兰还想着要怎么报这个仇,没想到张二赖已经被抓了!

  “他因为什么原因被抓的?”

  夏晓兰也挺忐忑,如果是作风问题,张二赖非要拖她下水怎么办。83年的严打,乱搞男女关系可不仅是针对男人的,也有因此被枪毙的女青年!

  总不可能要跑去医院验身自证清白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4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5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