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宝妆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7 MB   上传时间:2019-10-15 15:59:37

  村里人还有用上彩电的,最开始只有达叔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村里人夏天晚上纳凉时就喜欢往陈旺达家跑,全部围在院子里看电视,一直要到电视节目放完了,电视屏幕上出现雪花,看电视的人才依依不舍离开院子。

  看电视都是自带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李凤梅嫌蚊子咬人,只去看过两次。

  如果自己家有个进口彩电,不需要多大都很满足了。

  李凤梅琢磨着下来和外甥女商量下能不能用外汇卷换电视而不是洗衣机,这毕竟是周诚送的东西,刘勇说外汇卷都是拿美元换的,只有外国人才能换到,要不是因为晓兰,人家周诚认识她和刘勇是哪根葱啊!

  等夏晓兰把两根人参拿出来,刘勇和李凤梅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是啥?”

  “……像、像人参不,和达叔泡在酒坛子的人参挺像。”

  刘勇拿不准。

  他和李凤梅更不可能见过人参,豫南省不产这玩意儿,可能药铺里能找到,那也不一定是野生的。

  刘芬就更不知道了。

  反正夏家没谁吃过这东西,她记得小时候听谁讲过“人参娃娃”的故事,可那是故事嘛,真的“人参”她哪会见过。

  周诚说是寻来给刘勇补身体的,夏晓兰估计也不会是人工种植的货色,看这粗细,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的生长期。

  “不是人参娃娃,就是野人参,看样子是二十年左右的……周诚说给舅舅补身体,舅妈您就和鸡一起炖着给我舅吃。一次切三分之一吧,一根人参能炖三次。”

  一整根炖也行,夏晓兰怕刘勇吃的流鼻血。

  影视作品里那种参须都有大药效的,肯定是几十年以上的老山参了。至于啥动不动就五百年的人参,夏晓兰觉得太扯淡,这种极品毕竟是会提供给真正的大人物续命,普通人连百年老参的味道都别想闻到。

  百年的不好找,二三十年的应该可以买到吧?

  夏晓兰意识到现在是1984年,买到真野参的几率比2017年起码高一百倍!她除了拼命囤房子,这种将来越来越不好找的珍贵药材,似乎也该囤一点啊。

  夏晓兰把这事儿记在心里。

  刘勇摸着那两根人参,琢磨着要和李凤梅商量下,能不能炖一根,另一根留给他泡酒。

  夏晓兰又把化妆品分了分,这些不是她随便买的大路货,而是友谊商店那种地方才能买到的进口化妆品。李凤梅和刘芬都不肯要,夏晓兰只能自己先收着。

  大人们都有礼物,刘子涛嘴里塞满糕点,也不知道是塞太多还是在生气,腮帮子胀鼓鼓的。

  不过等夏晓兰把子弹壳拼的小手枪拿给他,刘子涛把嘴里的糕点咽下去,差点噎着自己。李凤梅赶紧给他喝了一碗水,刘子涛噎的脸发红,说话也大喘气:

  “这是、是给我的枪?”

  得到夏晓兰的肯定回复,刘子涛把子弹壳儿拼的手枪捏得紧紧,一蹦老高:

  “谢谢我姐夫,我姐夫真好!”

  现在的人们多崇拜军人啊,刘子涛这把子弹壳手枪别说在乡下横扫无敌,拿到他在商都念得小学班上,拿出来显摆两下,也得震得同龄的小屁孩儿跪下来叫涛哥。反正只要能摸一摸玩一玩子弹壳小手枪,说不定有傻孩子愿意叫爸爸呢。

  有了这把枪,对此时此刻的刘子涛来说,比给他发多少红包都管用。

  小屁孩儿还不能完全意识到大团结的魅力,但他喜欢这个子弹壳儿手枪,给多少钱都不会还给别人的东西,啥陈庆哥,他姐夫就只有一个,就是周诚姐夫!

  每个人都高兴。

  夏晓兰看到大家高兴,她能不高兴么?

  周诚真是太会送礼,每一个东西都是如此的用心,就算他不是救过刘勇,就这样多来几次,夏晓兰身边的家人他哪个攻略不下?

第177章 高三的家长会(2更)

  周诚新年礼物的开心,让全家人的好心情都持续到第二天。

  李凤梅想买电视,夏晓兰也同意了,反正有大件不好洗的衣服,拿到于奶奶家来洗也不是很远。

  刘芬早上起来的挺早。

  她要去县一给夏晓兰开家长会。也没说要穿多好的衣服去,找了见干干净净的棉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夏晓兰让她抹点雪花膏在脸上,手也不忘记蛤蜊油和戴手套。

  “妈,您好像白一点了?”

  刘芬看不出变化,李凤梅也跑来仔细辨认。

  “是比夏天的时候白好多。”

  其实不见得是皮肤真的白皙了多少个色号,刘芬的皮肤问题不仅是黑,还有血气不足的黄气。这几个月吃的好,烦心的事少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盼头,身体的血气亏空慢慢养回来,黄起淡了,皮肤虽然还是不白,人的气色看上去挺好。

  肤色均匀了,白不白的也没那么重要。

  每天都能见油荤,米面肉蛋通通不缺营养均衡的生活,和整天红薯稀饭配咸菜疙瘩、半碗面要喝两碗面汤,农忙时才能见到干饭的饮食比,刘芬不仅是脸上的黄气去掉,脸上的肤色变得均匀,连头发都在变得有光泽。

  她还不到40岁,在夏家时都开始长白头发。

  现在营养充足,白头发不仅没有再变多,还有减少的趋势。

  夏晓兰看着她妈这样就高兴,“等回商都,每天都给您煮一碗黑芝麻糊。”

  刘芬有点紧张,仿佛确认自己衣服穿得妥当,看起来也不寒酸,才准备出门。夏晓兰笑嘻嘻问她,“真的不用陪您一起去啊?我听说学生也可以去。”

  “不用不用,你在家还能看半天书……我自己一个人行的。”

  家长会刘芬是没开过,但她也是自己做过油渣生意的人,就和卖油渣时一样,学校老师说啥他都听着,就行了吧?

  “那我们在家把东西收拾好,午再和您在安庆县汇合,下午一块儿坐班车去商都。黄婶您认识吧,她的店就在一门口,有办不好的事儿,您就找黄婶帮忙,午我们都在黄婶店里吃盖浇饭。”

  夏晓兰嘱咐的细致,把李凤梅看得发笑:

  “到底谁是妈啊?你快把你妈当小孩儿了!”

  ……

  刘芬走到县一门口时才八点过。

  张记小吃和黄嫂快餐都已经开始营业,过年谁不想休息啊,可是店面只要租金的,关一天门就要浪费一天房租,别管正月初四有多少人吃东西,开门总会有生意,蚊子再小也是肉。

  原先只有张记一家在这条街独家经营,现在更是多了黄嫂快餐抢生意,谁多休息一天,都是看着竞争对手挣钱。张翠不肯同意,黄嫂也不愿意,昨天高三的学生返校,两家的都是昨天就开了门。

  其实还真有生意,正月才刚开始,城里人也要走亲戚,大过年的都想休息下,早上出门在外面吃了早饭,再往亲戚家去也行。一家三口吃饱喝足,顶多话2块钱。

  家里孩子多的,那肯定花的钱也多。

  黄嫂快餐早上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小吃,她就卖面,黄嫂的老手艺,小火煨了一整夜的骨头汤,不用放多少调料,一点葱花,一点盐就特别香。或者不想吃汤面,黄嫂这里还有盖浇面,浇头的种类多,客人一次尝一种,可以换着花样吃好多次。

  人们对黄嫂快餐各种“盖浇”的新鲜劲还没过去,最开始门可罗雀,到终于打开局面,到现在能和张记的生意平分秋色,黄嫂快餐发展的太快了!

  这种快速发展,让夏子毓都皱眉。

  可她虽然点子多,却没有多少做生意的实际经验,一时也想不到有啥好办法能把黄嫂快餐的生意压下去。也改做盖浇饭?盖浇饭没啥难度,把菜浇到米饭或者面条上即可,但张记都开了三年,从摆摊算起,在安庆县培养不少老食客。

  把张翠原本拿手的小吃停掉,改做盖浇饭,不就流失了已有的老顾客么。

  不行。

  只能在现有的种类增加盖浇饭的选项。

  夏子毓把建议告诉张翠,张翠却挺迟疑:“炒菜倒没啥,顺便就炒了,就是每天要买的菜样数不少,要是点盖浇饭的人少,菜可就剩下了……”

  夏子毓一噎,可不是吗,黄嫂快餐专注一样东西,盖浇饭的品种丰富,荤菜和素菜都要准备的特别多,在黄嫂的店里,客人能吃到冬天时所有能在市面上买到的菜,有些蔬菜安庆县不太好买,据说黄嫂家里人半夜骑车到商都农贸市场去买……就为了一点配菜,难道张记也要这样搞?

  一家小吃店,居然要五个人来操持。

  夏大军只负责采购,她舅舅张满福揉面,她妈张翠负责调味,和张满福换着掌勺炒个羊肉烩面之类的。舅妈江莲香是招呼客人加收钱的,夏红霞则是打杂,擦擦桌子收拾收拾碗筷。

  好像人人都有活儿干,忙起来手里都是事,没上生意时店里一下子能全闲着!

  就拿她爸来说,如果能把揉面的活儿承担下来,店里根本不需要请她舅舅张满福干活,甚至连江莲香和夏红霞两人干的活也有重叠部分,手脚麻利的话,一个人就承担了。那时候还没店面时,小吃摊里里外外都是张翠操持,从摊位变成门店,生意规模扩大了,人手需求变高——可一下子搞了5个人来干活,人手是不是太多了?

  夏子毓注意到黄嫂那边,算上黄嫂只有三个人,黄嫂负责掌勺,她婆婆摘菜洗碗打杂,端菜收钱的有时是她男人,有时是她孩子。

  张记也就门面比人家多一间,明明她爸妈就能顶下来的摊子,她妈非得把弟弟和弟媳妇弄来,她爸也不甘人后把侄女搞来,这三个人可是要给钱的!

  夏红霞先且不说,买点衣服,给点零花钱就能打发。

  张满福和江莲香两口子,每月加起来拿的是100块工资。不怪夏子毓多想,就舅妈江莲香干得活儿,包吃住还给开工资,一个月值50块吗?安庆县里一些城镇职工,月工资不过三十多块。要是在乡下招人,江莲香的岗位一个开20块工资都有的是人抢着来。

  张满福揉面的工作辛苦?

  那也没有烧锅炉的活儿脏累,烧锅炉的一个月36块。

  夏子毓在心里算算账,就挺心疼的,请舅舅、舅妈来店里帮忙,比请其他人每月要多50元,一年多600块。夏子毓没觉得这是多大的数目,可这钱宁肯用来帮扶她舅舅,也不问问她在学校里钱够不够,夏子毓心里就不太舒服了。

  张翠完全不知道夏子毓的心思,看着刘芬从店前走过,张翠轻轻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夏子毓警告了她妈一眼,表现的不要太明显,王建华还在呢。

  张翠扭过头就带着笑:

  “建华,想吃面还是包子?”

  “阿姨,我都行的,您太客气了。”

  王建华其实想早点离开,他心里惦记着北地农场里的父母,安庆这边呆着也啥意思。在乡下吧没什么娱乐活动不说,夏家人说话带着很重的口音,夏红霞总往他身边凑,躲屋里不出来吧,夏老太一会儿又敲门,不是送饼就是送荷包蛋。

  在县城里,他和夏子毓只能住在店后面的房间,白天特别吵,他想帮忙干活吧所有人都反对,可不干活,他也不能在别人干活时抱着手玩吧?知道夏晓兰在县一念书,王建华还特别怕和夏晓兰撞见,白溪寺门口夏晓兰摊手问他要钱的画面,简直是噩梦!

第178章 请问你咋教女儿的?(3更)

  刘芬刚到学校,就看见陈庆在门口等她。

  “芬姨,您来啦?”

  陈庆今天负责的是三班的家长接待,他和门卫说了声:“赵叔,这是我们班夏晓兰同学的妈妈,她可以进去吧?”

  夏晓兰啊?

  老赵抽了夏晓兰好些烟,这一届的学生,或者说直到他退休,可能都不会有学生给他的印象比夏晓兰深。

  “夏同学优秀啊,老托大叫你一声大妹子,你这个女儿以后可了不起!”

  刘芬的五官其实和夏晓兰挺像,刘芬是生活操劳没保养,看上去黑瘦干瘪。在夏家那会儿要说她和夏晓兰是亲母女,真是太没有说服力。现在生活条件改善,刘芬看上去没那么糟糕,说两人是母女至少也有信了。

  老赵夸着她,刘芬都不晓得该说啥。

  她本来就是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人,老赵夸得这样狠,刘芬只能说“谢谢大哥”,更多的应酬话她也不会讲。老赵心想,这样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不晓得咋生出像夏晓兰那样的女儿,会念书就够厉害了,做事待人也是人精子,和夏晓兰打交道让人心里特别舒坦。

  老赵笑呵呵的,让陈庆赶紧领着刘芬进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4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5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