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中录(重生)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安瑾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60 KB   上传时间:2019-05-07 22:23:17

  顾景元又低头笑了笑,重新抬起头的时候,突然道:“今日的事,抱歉。”

  秦宁之一头雾水,等反应过来他指的是什么的时候,脸颊顿时烧红一片。

  “没事,顾少爷也是为了救我。”她强装镇定道。

  天色已经暗了,屋子里只燃了一盏八宝彩色琉璃立灯,灯光有些昏暗,顾景元又与她隔了一段距离,所以并看不清她脸上的羞赧和紧张。

  只是听她如此云淡风轻地揭过这件事,叫他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她一个姑娘家都没有计较,他若执着于这件事,倒显得他太过在意了。

  于是他也笑着将事情揭了过去。

  秦宁之看在眼里,心想自己大度一点果然是明智的,她若是太过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尴尬。

  这样疏离客气,不远不近,才是他们之间正确的相处模式。

  “今日之事,秦姑娘可清楚是哪些人做的?”既然事情已经翻篇,顾景元便与她说起了正事,这也是他来的目的。

  秦宁之眉头一肃,而后点了点头,“是长公主与白七小姐。”

  顾景元的眸光也沉了下来,看来长宁说的确实是真的。

  他沉吟片刻,道:“谣言一事我已经查过了,确实是从太白诗阁传出来的,白七小姐是太白诗阁的创办者,也有能力迅速散播谣言。秦姑娘,谣言一事我会亲自解决,现在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长公主和白七小姐,她们应该不会就此罢手。”

  他并不是不想帮秦宁之解决长公主和白书瑶,只是谣言一事有关于他,他师出有名,而长公主和白书瑶一事,说起来,不过就是女孩子间的勾心斗角,他若参与了,不仅有失体统,也会陷秦宁之于不义之地。

  秦宁之当然明白他说的这些话,她也不会让长公主和白书瑶有第二次伤到她的机会。

  “我知道怎么做。”她信誓旦旦道。

  她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对付高高在上的长公主和太傅之女,只是她没有能力,太后和皇后有能力啊!

  长公主的生母徐贤妃一直深受皇上赏识,在后宫也得了个贤良淑德,勤勉柔顺的名声,比整日里只知道哭哭啼啼的皇后更得人心,所以她的女儿长公主,也比皇后所出的三公主更受圣宠。

  皇上善妒,这后宫里的女人但凡比她强的,她都不喜欢,先前的眼中钉是德妃,只是德妃已除,接下来她最讨厌的,恐怕就是徐贤妃了。

  只是徐贤妃一向恭谨柔顺,叫人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误,皇后根本没办法对她怎么样。

  若叫皇后知道长公主杀人放火,一定会以此做文章,狠狠惩治长公主去重挫徐贤妃的锐气。便是太后知道了,也绝不会容忍皇家有这样一个手段歹毒的公主。

  至于白书瑶,长公主都倒台了,她又如何全身而退?

  到时候,她只需要隔岸观火就行了。

  只是……秦宁之摸了摸腰间佩戴的玉牌。

  只是她若以此进宫请太后和皇后为她做主,怕是就不能再厚着脸皮为译表哥谋一份锦绣前程了。

  ------------

第二百零九章 再一次心动

  顾景元见她心中已有了主意的样子,微微放了心,却还是不忘提点道:“长公主身份尊贵,秦姑娘切记不可硬碰硬,要懂得借力打力,方能使自己全身而退。”

  秦宁之略有些惊讶地看向他。

  他什么时候也会管女孩子间的勾心斗角了?她以为他只是不满白书瑶散播谣言,害得他也跟着名声受累,所以才帮着处理谣言一事。可尚书府的事,却与他无关呀!

  顾景元见她没有回应,以为她没听明白,只好又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圣上一向注重女子的德行,长公主的生母徐贤妃正是因为品行端正才被册封为妃。皇后娘娘深明圣意,便以徐贤妃作为表率约束后宫女子的德行。秦姑娘……不妨请皇后娘娘帮忙主持正义。”

  顾景元心想,他只是提点一二,并算不上插手此事,至于该怎么去找皇后讨公道,他就管不了了。

  秦宁之闻言,更是惊愕不已。

  上一世她在国公府的时候,可从来没见过他帮她出过主意,教她怎么对付那些欺辱她的人。他只会让她待在院子里,不准她出去跟其他人接触。

  那时候她是他的妻子,他都冷漠相待,怎么这一世他们是陌生人,他却反倒帮她了?

  不过一瞬间,秦宁之就明白了过来。

  大约是上一世她逼他娶了自己,所以他内心是怨恨她的。

  这一世,她好歹占了个长宁好友和楚子恒救命恩人的头衔。他会帮忙,倒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

  顾景元见她还是没有回应,眉心微蹙。

  她该不会,不知道怎么进宫找皇后吧?

  “秦姑娘,长宁是郡主,可以随意进出皇宫。”

  他想,他真的只能帮到这里了,剩下的,必须要她自己去做了。

  秦宁之才恍然反应过来,他这是在一步步提醒她该怎么做呢!只怕她要是再不说话,他要亲手替她把事情给办了。

  她忙摆摆手道:“我明白了,不用麻烦长宁,我有太后的玉牌。”

  顾景元放松下来,“秦姑娘明白就好。”

  秦宁之有些赧然,她方才迟迟没有说话,他该不会以为她是个笨蛋吧?

  不知怎的,她下意识就想挽回一下自己的形象,嗫嚅道:“其实,其实顾少爷说的这些,正是我打算做的……”

  后宫的那些个勾心斗角,她早就在当初德妃出事后,向父亲打听了个明白,就为了将来能派上用场。

  顾景元听她这么说,眸中顿时就溢出了笑意,揶揄道:“是,秦姑娘一向聪慧,我怎能忘了秦姑娘还曾拿我做过幌子对付自己的表姐,倒是我班门弄斧了。”

  秦宁之瞬间闹了个大脸红。

  这个人,要么不说话,一旦损起人来,还真没人是他的对手。

  “不早了,秦姑娘好好歇息吧!”玩笑归玩笑,既然事情已经说完,顾景元就不便再逗留。

  秦宁之故作镇定地点点头,“顾少爷慢走。”

  顾景元起身,告辞离去。

  他一走,秦宁之便捂住了自己的脸,只觉得此刻脸烧得滚烫,竟比白天在火场里的时候还要烫。

  她的心也跟着一下一下,跳得飞快。

  秦宁之不得不承认,若一个人当初能把你迷得七荤八素,对他爱之入骨,那么哪怕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他还是有能力,能让你再一次心动。

  夜色朦胧,月影重重,顾景元牵着楚子恒走在回去的路上。

  晋国公府的甬道旁栽满了参天的槐树,此时是四月,春暖花开,伴随着柔柔的夜风,槐花的甜香轻巧地钻入了人的口鼻之中。

  顾景元的心绪前所未有的宁静,他想起方才秦宁之含羞带怯的眉眼,觉得一颗心也如这槐香一样,变得甜丝丝了起来。

  “舅舅,你会帮秦姐姐报仇吗?”走了一段路,小小的楚子恒突然问道。

  顾景元脚步一顿,而后蹲下身,直视楚子恒的眼睛,严肃道:“子恒,我曾与你说过,人可以有信念有目标有坚持,唯独不能有仇恨。你一定要记住,支持你往前走的,永远都不能是仇恨,而应该是你对未来的信念。你要除去一些人,也不能是因为仇恨,而是他们阻碍了你向前的路。否则,你若报不了仇,终其一生都会活在苦痛之中,便是有朝一日大仇得报,因为当初只有恨,这之后也就再没什么能支撑你走下去的了。”

  楚子恒咬着牙,“可是舅舅,那些伤害我的人,我真的没有办法不恨他们。”

  “你只有变强,有朝一日,能亲手惩罚他们,但他们永远只能是你向前的动力,而不能是你向前的目的,你可明白?”

  楚子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顾景元摸了摸他的发丝,“子恒,我希望你能够过得快乐,我教会你的那些东西,也是为了让你能保护自己,而不是去给你母亲报仇。”

  楚子恒的眼眶红了一圈,“舅舅,我想念母亲。”

  顾景元轻轻抱住了他,“他们会受到惩罚的。”

  “嗯。”楚子恒咬着唇,趴在顾景元的肩头哭了一会儿,才平静下来,“那舅舅会帮秦姐姐惩罚伤害她的人吗?”

  顾景元失笑,“当然,做错了事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楚子恒破涕为笑。

  顾景元将他送回了院子,见他睡下后,才转身离去。

  这时,有陆氏身边的丫鬟匆匆来报,“二少爷,夫人有请。”

  顾景元大约料到陆氏所谓何事,轻点了点头,随丫鬟去了陆氏的院子。

  陆氏此时还在书房认真查看各地呈上来的账目,尚未安寝。

  丫鬟禀告说二少爷来了,她忙放下了手中的账目,脸上露出了些许温柔的笑意。

  “请二少爷进来,浅碧你去小厨房将炉子上温着的酒酿圆子端过来。”

  顾景元掀帘进了屋子,陆氏立刻迎了上去,看着眼前身姿挺拔如青竹,面庞姣好如明月,气质翩然如清风的儿子,骄傲感瞬间满溢于心。

  景儿一直都是她最得意的孩子,整个盛京城中,任谁提到景儿,无一不是在羡慕她命好能得此一子。

  她对景儿的期望也是最大的,期盼他能够带着国公府更上一层楼,期盼他能娶一个处处与他匹配的妻子。

  当然,她现在还没看到哪个人能配得上她的景儿。

  “快坐下。”陆氏收敛了心思,拉着顾景元坐在了一旁的红木椅上,“可饿了?母亲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酒酿圆子。”

  顾景元微微一笑,只问道:“母亲找我来所谓何事?”

  面对顾景元开门见山的质问,陆氏干笑了两声。

  这个儿子,小时候就不好糊弄,越长大越懒得跟你应付了。

  于是,她只好收起了那些母亲关爱儿子的拳拳之心,切入正题道:“母亲听说,那秦家的四姑娘秦宁之,今晚歇在了长宁的院子里?”

  顾景元了然地挑了挑眉,回道:“正是。”

  “那确实是你将她带回来的?从尚书府一路将她带回来的?”陆氏眉头皱起来,沉声道:“母亲还听说,你今日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

  “是。”顾景元依旧面不改色。

  陆氏却急了,“你这是在什么?她在尚书府出的事,自有尚书府的人会去救她,你去当什么好人!你是生怕人家不传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是不是?”

  顾景元看着陆氏,凉凉道:“母亲是否真以为,她救了子恒两次性命,只用几本医书就能还清了?”

  陆氏一滞,知道她这个儿子是不满她太过忘恩负义。

  她有些尴尬,却还是不忘辩解,“不管怎么说,也不至于要你以身犯险。”

  ------------

第二百一十章 顾景元的心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中录(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