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人都爱马文才_分节阅读_第346节
小说作者:祈祷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19 MB   上传时间:2018-12-27 16:45:43

  他原本正常的眉毛被剃的细细长长,配上他原本的环眼,看起来就像是安放错了地方;

  脸上的白粉倒是敷的挺白,有效的挡住了脸上黝黑的皮肤,可耳后和脖子却没“照顾”到,看起来倒像是戴了一层假面具,活活吓死人;

  他的唇色较深,如今涂了口脂,并没有齿白唇红的感觉,倒像是中了毒以后微微发紫……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正常人看上一眼就恨不得转移视线的拙劣妆容,充满着“乡下人想要极力效仿京中时尚圈打扮却东施效颦”的效果。

  “你现在想多看自己几眼吗?”

  细雨指着镜子里那故意被画成“血盆大口”的嘴巴。

  “不,我现在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能不见人就不见人。”

  梁山伯板着脸,认真无比的说。

  “这就对了。从明日开始,你就习惯用这样的面目来见人,让所有见过‘裴山’的人都抱有这样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裴山和梁山伯完全不会被联系到一起。”

  细雨又补充道:“等你用上我们送来的凝脂和熊油等保养之物,过个半载几月之后,你的肤色和肤质自然也会出现变化,到那个时候你再找个由头去掉脸上的粉黛,你的身份就不会再让人存疑了。”

  一个人肤色、气质和身份产生了变化,即使长相没有太大变化,看到的人也只会觉得“长得有些像”而已。

  “你说,我要顶着这幅模样半载?”

  梁山伯感觉自己说话,粉都在噗嗤噗嗤往下掉。

  他不应该假死的!

  早知道这样,好死还不如赖活着!

  细雨满脸同情地点了点头。

  “给你制作的‘新衣’还未赶制出来,等制好了,我们会送过来的。配上你的妆容,效果更佳。”

  用脚后跟想,梁山伯也能想象出所谓的“新衣”不会是什么正常的衣服,一想到自己要保持这样直到秋后招录,梁山伯如丧考妣。

  细雨吩咐完了一切,又将记载着如何使用这些东西的“说明”留下,收拾了东西就要走。

  如今马文才得了皇帝的另眼相看,连带着他们这些侍卫出来都要避开不少眼线,能抽空来这客店,都费了不少功夫。

  眼看细雨要走,梁山伯也顾不得顶着这脸有多不自在了,犹豫着问了他一个问题:

  “马兄那边,有祝英台的消息了吗?”

  细雨没想到梁山伯会问这个,愣了愣,摇了摇头。

  见梁山伯眼中的光芒蓦地就灭了下去,细雨也不知为何心中一软,不由自主地宽慰他:

  “这时候没有消息倒是好消息,要真出了事,太守和祝家一定早就快马上京了……”

  梁山伯也知道这只是宽慰之言,勉强笑了笑,感谢了他的回应,送他出了门。

  “祝英台……”

  他抚着自己“面目全非”的脸,轻声低喃着心中挂念的名字。

  “你可千万别出事……”

  ***

  几日后,马文才接到宫中传旨,同泰寺的丹桂提早盛开,寺中浓香馥郁,堪称奇景,梁帝龙颜大悦,要在三日后与同泰寺中召开诗会庆祝“祥瑞”,下令国子学中的“英杰”一并参加,又特意点了马文才随驾。

  如今只是初夏,本该九、十月盛开的桂花提前开花了,又是在皇家供奉寺庙的同泰寺,也难怪梁帝大悦。

  这一旨降下,兴奋者有之,惶恐者有之,野心勃勃欲要施展才华者易有之,而被点了名要提早入宫随驾的马文才,更是让人不得不侧目,不少人已经过来旁敲侧击的问他准备的如何。

  就在这种紧要关头,马文才却收到了家中的家书。

  随家书一起前来的,还有让马文才惊讶的两人。

  “法生?”

  马文才在偏门看着一身小吏打扮的陈霸先,疑惑着接过了家书。

  在陈法生的身后,穿着斗篷的矮小少年轻轻抬了抬帽檐,露出半张脸来,对着马文才眨了一下。

  看到来人是谁,马文才手上的信晃晃悠悠地飘落,他愣了一下,才手忙脚乱地将信又重新捞了起来,皱着眉头就要对斗篷里的少年发火。

  那少年大概也知道现在这地方即使是马文才也不能拿她如何,缩了缩脑袋又把自己的脸藏在了风帽之中。

  马文才捏着信,深吸了一大口气,才强忍着控制住情绪,转头对陈霸先说:

  “麻烦小兄弟了,我马家欠你一个人情,你若在京中有什么麻烦,可以来国子学找我。”

  “恩公客气,蒙恩公再三出手相助,怎敢承恩公的人情……”

  陈霸先有些惶恐地说,“小的在京中的差事还是太守帮忙谋得的,带这位小郎君上京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过几日就要开诗会,如今国子学里来往者不少,有回家寻求家中长辈指导的学生,也有家中派来幕僚指点的,边门这里人来人往 ,马文才担心祝英台会引起别人注意,对着陈霸先拱了拱手。

  “这几日学中事忙,我没办法好好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还劳烦你将我这位朋友送到新元坊的腾云楼,我家的家仆和熟人暂居在那里,你到柜上说一声安置下吴兴马文才的朋友,自会有人招呼你。”

  他又说:“我猜你刚到京城,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不妨暂时在腾云楼住下,我家知道我来京中,包了几个院落,倒有不少空的地方。”

  陈霸先家道中落,即使后来在吴兴当了肥差,所得也都给了寡母,上京时没带多少盘缠,路上还靠祝英台资助,现在马文才邀请他落脚,他自然是千恩万谢,至于送祝英台过去,就算不得什么了。

  祝英台见马文才从头到尾没有理她、一见她就要送她走,心里也有些委屈。

  在她心目中,马文才见到她,要么是怒不可遏,要么是惊喜不已,不该是这么不咸不淡的样子。

  她却不知马文才心中已经惊涛骇浪,恨不得抓着她的肩膀将所有的真相都抖出来才好,可他现在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上,根本没办法抓着她细谈,只能趁明日何时偷个空溜出去见她,再细问了。

  见边门这边聚来的人越来越多,马文才也有些心急,对陈霸先做了个“请”的手势。

  “天色不早了,我还要准备明日的功课,还是……”

  “呃?哦哦,是小的磨蹭了,小的这就带小郎君离开。”

  作为出入皆士族的国子学,陈霸先连站在门房里的资格都没有,如今是站在门外和门内的马文才说话,早已经局促不已,如今马文才送客,他反倒如临大赦,毫不拖泥带水。

  马文才身在国子学,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入乡随俗”,譬如明面上必须要和庶人“泾渭分明”。

  他仅仅是和看似小吏的陈霸先说话,就已经频频引起别人的注目了。

  待陈霸先领着一步三回头的祝英台离开国子学,马文才方才转过身子,在用“家中派小吏送信”的理由回答过几个好奇者的问题之后,他捏着那封家书,缓缓踱入了国子学中。

  踏上青砖铺就的步道,马文才不紧不慢地走上偏僻的小径,待到四处无人之时,他才松开紧紧攥着的拳头,对着高阔的缥缈天际,长舒了一口气。

  “这算是……”

  “人傻自有老天疼吗?”

  **

  被几乎是“赶”出国子学的祝英台有些失落的跟在陈霸先的身后,毫无知觉的跟着他在建康城中行走着。

  陈霸先出了国子学地界,首先做的就是伸了个懒腰,叹了口气。

  只供高官贵胄子弟读书的国子学建立在这座都城最靠近皇朝的地方,陈霸先能进来求见马文才,还是靠着马太守准备的印信,即使是这样,连边门的门槛都没碰到,只能弯着腰在外面说话,不免有些憋屈。

  不仅如此,如今他一路出来,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对他抱有鄙视的神色,甚至还有人直接呵斥他,让他去牛马走的畜生道上。

  这动静太大,连魂游天际的祝英台都被喝回了神,刚抬起头,就被前面领路的陈霸先按了下去,拉着她低着身子走入了牛马走的边道。

  看得出他对此没有半点不自在,只是为让祝英台也走这里而不安:

  “对不住,连累祝小郎君了。”

  如果是其他士族,大概会觉得受到了折辱,不过他碰到的是祝英台。

  “没什么,这道还宽敞些。”

  祝英台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几处看似牛粪留下的印记,不以为然地说:“咱们快走吧,我本来还想看看这时候的都城,现在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建康没有人骑马,全是牛车,大概因为这路通向内城,道上没有什么牛粪,冲刷的还算干净,但毕竟是古代,处理的没有那么彻底。

  陈霸先紧抿着嘴唇,没有再说什么,闷着头领着她出了这让人压抑的地方,等拐上有了人烟的地方,问了路边一个小贩新元坊的位置,一路问了过去,终于找到了地方。

  这新元坊的客店其实是马文才在京中的产业,那掌柜的问清来人是马文才的朋友,并且看过了来人的印信后,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你们来的正好,马公子身边的侍从刚来,鄙人这就去……”

  “细雨!”

  不必掌柜的再说,眼尖的祝英台已经看到了正在被什么人送下楼的细雨,高兴地拉下风帽,对着楼上招手。

  细雨是来给梁山伯送新衣的,刚刚帮着他试过衣衫的大小,还算合适,正准备回去复命,此时听到了祝英台的声音,喜出望外地探出半边身子。

  “小郎?你没事?”

  听到她的声音,站在细雨身后的人欣喜若狂地迈出了一步,刚要夺路而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收回了那只脚,又向细雨身后瑟缩了下身子,似是想要悄悄倒退回屋。

  “小郎来这,我们家公子知道吗?”

  可惜兴奋中的细雨完全察觉不到后面那人的心情,早已经奔下楼去,露出后面那人完全遮挡不住的魁梧身影。

  “看我这脑子,您能找到这里来,一定是见过公子了!”

  细雨狠狠一拍脑袋。

  就在这时,祝英台的嘴巴突然张成了“O”字型。

  “咦,祝公子,你怎么这个样……呃?”

  眼见着祝英台下巴都要掉下来的表情,细雨顺着祝英台的视线看向楼上。

  “我突然想起我还有点事,那个,我得先回去向公子覆命!”

  始作俑者看着梁山伯快要杀人一样的眼神,后背一阵发寒,慌不择路的落荒而逃。

  祝英台身后的陈霸先也顺着祝英台的视线看了一眼楼上,立刻被那人的“妆容”吓得倒吸了口凉气,忙不迭地转过视线。

  京中的风尚,他这乡巴佬实在是不懂,看不懂啊!

第272章 亲如姐妹

  即使带着锥帽,穿着斗篷, 从她出现在客店里的那一刻, 梁山伯就知道是祝英台来了。

  他认出她, 从来不是靠长相和身形, 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他的目光也能准确无误地落在她的身上。

  所以那一瞬间,他差点就失态地冲下去了。

  但很快他就想起了自己现在的打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2页  当前第3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6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人都爱马文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