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大是女郎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罗青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8-06-06 19:15:08

  匠户世代都得受到上级层层盘剥,大量逃亡不说,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工作效率极低。

  江南经济发展繁荣,浙江、福建、广东、南直隶商贸繁华,拿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一带举例,民间涌现出大量手工作坊,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通过海路,远销海外。

  海外贸易已呈现磅礴浩荡之势,繁荣至极。

  但朝廷内部却还在为是否解除海禁扯皮。

  海禁的事涉及各方利益,傅云英暂时不会碰,但可以先想办法废除匠籍制度。

  上京途中,她和傅云章在南方待过一段时日。兄妹俩一路绘制图志,游访名胜古迹,同时也细心观察运河沿岸市镇的经济民生,对当地经贸发达、全民参与生产、积极蓬勃的风气印象深刻。

  苏杭一带的女子,和内陆的女子比起来,也稍微要自由一些,因为她们光是养蚕织布就能挣钱养活几口人。

  小小一座市镇,其中巨贾豪富之家,就比武昌府一座府城还要多。

  仓廪足而知礼,大家都富裕了,风气才会逐渐开放。

  前提是给老百姓挣钱的机会。

  先从匠户开始。

  工部侍郎的折子递上去,引来朝臣争议。

  傅云英事前派人详细调查过匠户受到压迫的现状,一条条,从匠户每个月需要多少花费,承担多少工役,能拿多少报酬,一家几口一年的吃穿用度,吃多少石米,扯多少尺布,柴米油盐,事无巨细,全部都写在折子上,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难题一一给出建议的对策。

  让朝臣们挑不出错来。

  谁反对,朱和昶便问:“爱卿有何良策?”

  那些大臣自然给不出建议,他们根本不关心匠户的生活,只会打太极,说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总之怎么改都不行。

  那怎么才能行呢?

  就得维持现在的样子。

  可现在匠籍制度出现太多问题了,该怎么办?

  大臣们支支吾吾。

  朱和昶装傻,继续问:“爱卿可有良策?”

  他脸皮厚,假装听不懂大臣的话,从头到尾,追着反对的大臣问他们是不是有良策。

  简而言之,就是五个字:你行你上啊!

  不行?

  那就闪开,别挡着干实事的人。

  朱和昶还没说要废除匠籍制度,只是一步步修改,适当放宽对匠户的劳役,大臣们就不乐意了,各种不配合。

  这个时候,傅云英那封关于妇人诉讼权的折子并没有引来太大关注。

  朱和昶抬出自己早逝的母亲,以孝悌之义东拉西扯了一堆话,大臣们提了几个小建议,顺利通过了。

  之后大臣们重新抖擞精神,接着为匠户制度改革一事争吵。

第131章 剿袭

  匠户的事,傅云英让工部侍郎和苏桐在前面顶着。

  工部侍郎干劲十足,一来他知道改革利国利民,二来朱和昶出面勉励他,他敢不卖力么!

  苏桐就更无所畏惧了,他年轻,心中有抱负,有热血,虽然性子磨砺得柔和了,但熊熊燃烧的野心却是没法浇灭的。

  富贵险中求,办好这件差事,升迁指日可待,他不怕老臣们的刁难。

  改革匠籍制度的事一时胶着下来。

  中秋过后,刑部和大理寺负责官员叙复、昭雪事宜。

  沈党当年上下勾连,造成不少冤假错案,如今沈党倒台,自然要为那些被冤枉的人沉冤昭雪。

  傅云英和傅云章奉命主持复核案件的事,大理寺和刑部其他官员从旁协助。

  她和傅云章行事低调,闭门谢客,白天在衙署仔细审查比对卷宗,下衙回到家里继续讨论可疑之处,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

  短短十几天,为数十名被打压的官员昭雪。

  其中大部分官员已经含冤而死,还得想办法找寻他们的后人。

  那些入狱的官员自然是当场释放,先加以安抚,再归还住宅,赐给金银。

  至于官职,还得等一等,最近朝中人事调动太频繁,职位都被人占了。

  狱卒将那些蓬头垢面的官员带到堂上时,他们能闻到刺鼻的馊味。

  两人面不改色,和获罪官员确认供词。

  大部分官员还保持着风度,为自己申辩,言语清晰,条理清楚。

  惊堂木一拍,傅云英示意堂下官员无罪释放。

  官员们目瞪口呆,惊喜来得太快,半天反应不过来。

  然后喜极而泣。

  也有官员疯疯傻傻,拒绝和傅云英对供词,问什么都不答。

  脾气急的,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

  这些官员曾托亲友帮忙为自己洗刷冤屈,然而那时候沈党把持朝政,他们得罪沈党,一审再审,结果都是一样的。

  现在傅云英和傅云章再次提审他们,他们不抱什么希望,还不如痛痛快快骂几句。

  对这样的人,傅云英一视同仁,随他们骂去。

  同僚们笑他们兄弟俩都挺能唬人的,明明眉目如画,清秀俊逸,美名传遍京师,审起案来,哥哥绵里藏针,弟弟锋利敏锐,难不成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

  傅云英注意分寸,审案时尽量利索干脆,其他时候则温和谦逊。

  尤其在诗社那些文豪们面前,她秉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即使莽服加身,也依然愿意为文豪们跑腿。

  大家都为她抱不平,觉得那些流传在市井间、说她是玉面煞神的传言都是不怀好意的人捏造的!

  我们的云哥怎么可能是那种人呢!瞧他多善解人意!

  说他不好的,都是嫉妒!

  每次听年长的官员夸傅云的时候,年轻官员,如赵弼、周天禄等人,眼皮直跳。

  傅云不声不响,呈送一份名单,第二天皇上下令锦衣卫按着名单抓人,从京师到地方,抓的抓,杀的杀,贪赃枉法者,一个都跑不了。

  每一个都证据确凿。

  这样的心性手段,也只有那些老家伙会觉得傅云爽朗憨直!

  别人怎么看傅云英,她不是很在乎。

  她倒是觉得自己得重新认识傅云章。

  二哥在她眼里一直是个温柔宽和的人,直到这段时日她和傅云章一起共事,亲眼看见他三言两语套出犯人的实话,而那些犯人还不自知。

  他太擅长给犯人挖坑了。

  她觉得和傅云章比起来,自己太老实太正直,还缺点手段。

  陆主簿、石正等人知道她的想法后,张大嘴巴:大人,您使诈骗供词的时候,好像没老实到哪儿去啊?

  不仅如此,您还派随从潜伏跟踪,甚至躲到人家隔壁偷听,连夫妻夜话都一五一十记下来,用各种手段追查线索……

  这,也算不上老实吧?

  傅云英很谦虚,她觉得自己还算不上狡诈,还得继续学习。

  这天,刚刚递交昭雪名单,顺着抄手游廊往外走,她找傅云章讨教。

  “二哥,莫非你能看懂人心?”

  傅云章失笑,拍她的发顶,“又胡说了,我哪会辨识人心。不过是试探加猜测罢了,一般人跳不出七情六欲,稍加观察就能看出他是不是在撒谎。”

  两人说着话,慢慢步下台阶,注意到庭院另一头一道清冷的视线。

  崔南轩凝望着他们,身后随从簇拥。

  崔南轩对朱和昶有用,他入阁在傅云英意料之中,这是他们商议过后的结果,霍明锦也知道这事,虽然他当时没有明确表态。

  兄妹二人不动声色,直接走过去了。

  傅云章转头看着傅云英,她神色淡漠。

  他有种直觉,英姐认识崔南轩,并且认识很久,早在他之前。

  出了宫门,来接他们的马车远远驶过来。

  傅云英抬头看向傅云章,张道长住在傅家,他最近气色好了不少。

  二哥喜欢给冤屈的人昭雪。

  一行人从他们身边走过,步履匆匆,神色焦急。

  其中有他们熟悉的身影。

  对方看到他们,停下脚步,和他们寒暄,然后愁眉叹气,“今年浙江、南直隶、江西、湖广乡试出了点事。”

  两人惊愕,若是一省乡试出现状况倒没什么,汪玫当年考科举,贡院曾被大水给淹了,还有贡院起火的。

  但是四省同时出事,那事情肯定不小!

  徇私舞弊,牵扯出一大批人,很容易造成朝堂动荡。

  两人还想细问,说话的人急着走,丢下一句:“过后再和你们详谈。”

  匆匆走了。

  因为刚刚他提到湖广,傅云章和傅云英有点担心傅云启和其他认识的人。

  回到家中,立刻派人出去打听。

  不一会儿下人回来禀报,今年乡试天公作美,各地都是晴朗凉爽的好天气,浙江今年没发大水,南直隶那边也没起火,整个乡试过程并未出什么乱子。

  问题出在最后公布考卷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大是女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