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珠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七和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08 KB   上传时间:2013-12-24 19:25:22

自己房里的丫头,一贯少往后院去,只怕也不大清楚,张妈妈才是统管全院的,不一会儿,张妈妈笑着进门来:“少夫人叫我?”

郑明珠笑道:“妈妈坐,我问一问妈妈可记得,这一两个月来,杨姨娘和娘家人见了几回,平日里杨姨娘可常往夫人那边院子里去?我是依稀记得杨姨娘来回过我,说是娘家有人来瞧她,只我记不清爽了。”

郑明珠也是刚才想到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才突然想起来,花姨娘平日里不能出门的,若是真是有关陈颐鸿的亲事,她何处得来的消息?

和太夫人有关的,也就是侯爷那边的林姨娘,与自己这边的杨姨娘了。

林姨娘不归郑明珠管,可杨姨娘的动向是能查到的,这才叫了张妈妈来问。

张妈妈立即说:“回少夫人的话,自大爷出了门,杨姨娘娘家打发了人给杨姨娘送了一回东西,她娘家嫂子又来看了她一回,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还去后头花园子里走了一回,后来杨姨娘又打发了丫头,叫后角门上的婆子去自己娘家送了些药材。”

嗯,有来有往,看起来是有点那意思了。

张妈妈接着说:“杨姨娘不大往夫人那边院子里串门,倒是爱在这边的后头花园子里走一走,每两三天总要去走一两回的。”

郑明珠想一想:“也罢,这两日你安排一个伶俐懂事的丫鬟,多瞧着些儿,杨姨娘家来了人,或是往后头走去了,越发仔细些。”

张妈妈想了半晌道:“院子外头有个跑腿儿的丫鬟,叫小兰,十二三岁,倒是勤谨,各人都爱叫她跑个腿儿,买东西,递东西之类,各屋里都去的,一点儿也不打眼,人也伶俐听话,我就叫她去吧。”

郑明珠点头:“妈妈安排谁去也罢了,嘴严些,别叫别人知道才好。”

张妈妈便笑道:“少夫人只管放心,只要说是主子的吩咐,她自然明白的。”

张妈妈颇有些志得意满,她虽是这院子里的管事妈妈,可管着的都是明面儿上的事,郑明珠不大吩咐她那些私房事儿,如今难得问她一回,如何不可着劲儿的表现一番?

看来这杨姨娘要倒霉了,少夫人前几个月发落了卫姨娘,现在又在打听杨姨娘的事儿,莫非杨姨娘有什么动静叫少夫人有了疑心不成?

这倒是一个奉承少夫人的好机会。

张妈妈忙忙的就去吩咐小兰去了,再三嘱咐着:“这可是少夫人吩咐的,你一个人也不能说,也不能叫杨姨娘起了疑心,若是查不到,或是说了出去,或是杨姨娘晓得了,叫少夫人知道的话,只怕要把你打发到庄子上去呢。你就回不来了。”

小丫头能知道些什么,小兰吓的连连点头,赌咒发誓一点儿不会说,每天十二个时辰盯着杨姨娘,张妈妈才满意的走了。

留下小兰发愁,这杨姨娘若是不干什么,只是白走一走那怎么办啊。

这样偷偷的跟了两三天,愁了两三天,幸而小兰运气很好,才盯了第三天,杨姨娘又往后头园子里去,她一路摘着花儿跟着鬼鬼祟祟的看着,见杨姨娘在园子里逛了一会儿,在水边的亭子里遇到了在那儿看水的花姨娘。

两个人就说说笑笑起来。

小兰大喜,哎哟谢天谢地,不用被送庄子上去了。

☆、196、亲事

小兰把手里的花一丢,拿着个纸包托在手里,嘴里哼着歌儿,笑嘻嘻的就往那边过去了,花姨娘和杨姨娘本来也刚在寒暄,此时听到动静,立刻住了嘴,回 头一看是小兰,又松懈下来,小兰笑嘻嘻的打招呼:“两位姨奶奶好,在这儿看水儿呢?五小姐身边的杏花姐姐打发我给她买瓜子儿呢,还多给了我十个钱买糖吃, 两位姨奶奶吃一块儿?”

说着就掏荷包。

花姨娘哪里看得起一个丫头都买得起的糖,摆摆手笑道:“小兰真是个乖孩子,我们不吃糖了,你送你的东西去罢。”

小兰就笑眯眯的应了,托着纸包,接着哼歌儿往亭子外头走,走到亭子外头的石头后面,往下一猫腰,就钻到了亭子下面的栏杆底下蹲着。

只听杨姨娘笑着说:“前儿说的那事,已经准了!可不是个大喜事么?太夫人也是单喜欢三爷有出息,回家跟老太爷说了,老太爷欢喜的很,大小姐那是头 一个孩子,老太爷爱若掌珠,多少勋贵人家来求,都看不上,要不说哥儿脾气不好,要不说哥儿出息差些,有了这样好没了那样好,都回绝了,倒是三爷是个好的, 从哪里看都是齐全的,老太爷就愿意了。如今夫人也回来了,也就该提一提了。”

花姨娘喜滋滋的道:“哎哟,可是好事呢,真……真叫我怎么说好呢,简直做梦一样,只是论出息人品,三爷是没得说,就是出身差些儿,也是我拖累了他……”

杨姨娘笑道:“姨奶奶快别说这样的话,有道是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三爷这样出息,如今就有爵位在身上了,出身有什么干系呢?且再说 了,今后娶了大小姐,就是杨老太爷的女婿了,又比别的人高了些儿,说句不该说的话,说不定您老人家今后还有做武安侯太夫人的福分呢。”

花姨娘更是高兴坏了,搓着手,笑的都合不拢嘴:“哎哟,可说不得这话,不管哪个爷袭爵,这太夫人总还是夫人才是。”

话是如此说,哪里掩得了话里脸上的笑呢,几乎就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武安侯太夫人了。

杨姨娘暗骂了一声蠢货,脸上却是笑着又奉承了好些话,才斟酌着说:“这事儿虽是好事,也就怕夫人不答应,姨娘想,咱们杨家因着太夫人,逼了她多少 回?单小姐姓杨,她也不能够同意,这是一桩。再则越发说透些,就算不是杨家,别的一品大员的嫡长女,她也不能同意的,嫡长女何等身份何等尊贵,你只瞧瞧我 们屋里的少夫人,连太夫人的吩咐也敢不听的,何况她?三爷又不是夫人养的,夫人能和姨娘想的一样儿?她自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替三爷寻个有助益的,能助着夫婿 今后有好前程的小姐,只怕寻个根基差的,家里没什么出息的儿媳妇才好拿捏呢,姨娘说是不是?”

此时,亭子底下的小兰早就吓的捂了嘴,浑身都发起抖来。

花姨娘立时便道:“那怎么行,寻常人家的小姐,如何能和杨老太爷的嫡长女比呢!这万万不行的!”

杨姨娘就笑道:“可不是,我也是虑着这个,替姨奶奶着急呢。”

花姨娘点头,寻思了半晌:“说起来,我觉着夫人是个好面子,若是真有这样好的亲事寻上门来,她就咬着牙也是要应的,不然且不是要落个苛待庶子,不 慈不贤的名声?我觉着夫人做不出来的,横竖我们家鸿哥儿有爵位,待今后安哥儿袭了爵,侯爷把家分了,我跟着鸿哥儿在外头住去,夫人自是跟着安哥儿在侯府里 头,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儿媳妇厉害了,也碍不着她什么。说起来,你们家大小姐脾气如何?不瞒你说,我出身不好,虽是有诰命,也怕儿媳妇不尊重呢。”

杨姨娘在心里又骂了一回,这花姨娘倒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儿媳妇还得服侍她不成?脸上却笑道:“姨娘多虑了,出身有什么相干,不管有没有诰命,您也 是三爷的亲娘,谁能越过您去?我们家大小姐不是我夸赞,女红是略差一点儿,可是温柔和顺上头是没得说,论起孝道来,我们屋里那位少夫人,给她提鞋都不配, 前儿太夫人回娘家就是商量大小姐这事儿,太夫人还特地说了一句,三爷不是夫人养的,大家都知道,姨娘虽不是嫡母,却是亲母,论起人伦来,自比嫡母更要紧 的。我们家大小姐就说了,姨娘是亲娘,也是该磕头敬茶的。如何,这样的孩子哪里寻去?”

花姨娘大喜,一想到一品大员的嫡长女恭恭敬敬给自己磕头敬茶的场面,就忍不住笑。

被杨姨娘奉承的轻飘飘的,花姨娘笑道:“你们家的孩子没的说,教养规矩自是好的,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只是觉着太夫人未免多虑了,这样好的事儿,夫人断没有道理不肯的,你只管放心回太夫人就是了。”

说来说去就是没一句实在话。

杨姨娘说了老半天,都没见花姨娘上钩,主动提出她去说,便只得笑道:“太夫人的意思,她和夫人虽是婆媳,只是夫人一向不肯尊重长辈,只怕好好的一 件事,她老人家张了口,本来是好事,夫人偏犟着不肯应,倒是不美,姨娘是有脸面的,姨娘去夫人跟前说两句,不比谁强呢?”

花姨娘死活不上钩,想了半天道:“我一个姨娘,哪有去管爷们亲事的规矩?再有脸面,夫人比出规矩来,也没用,哪有太夫人名正言顺呢,怎么着也是三 爷的祖母,关心孙子的婚事,只会叫人赞慈心的,依我说,请太夫人去夫人跟前说一说,夫人必是应的,若是夫人真不应,再做打算也就是了。”

杨姨娘恨牙痒痒的,这花姨娘平日里看起来就是个假伶俐,其实是个蠢货,这一回怎么居然这样聪明起来?滑的油一般,死活就不咬钩,把什么都推过来。

杨姨娘无法,车轱辘话又来回劝了两回,花姨娘依然太极打的炉火纯青,只是不松口,也就只得各自散了。

待花姨娘和杨姨娘走远了,小兰才战战兢兢的从亭子底下滚出来,一头的汗,吓的半死。

两位姨娘说话真是大逆不道!

她不敢多逗留,一阵风似的跑去找张妈妈,张妈妈不敢怠慢,就带着她去找郑明珠。

郑明珠叫她进来回话,小兰走进去,脚都在发颤,生怕这话说出来,郑明珠听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一个发怒,就要把她打发到庄子上去,天啊,那里人烟都不见,还得天天下地种田,小兰吓的腿软,进门就一个踉跄,整个人跪趴在大红地毡上。

这动静倒把炕上的郑明珠连宝哥儿都吓了一跳,这娘俩本来正你一句我一句,谁都听不懂的在聊天,此时同时扭头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兰犯了多大的事呢。

宝哥儿也不知道在兴奋什么,拍着手依依呀呀的叫着,他还坐不住,东倒西歪的。

张妈妈在一边赔笑道:“少夫人,小兰说,今日听到了些了不得的话,不敢瞒着,特来回夫人。”

郑明珠示意丫鬟们和奶妈子都下去,笑道:“什么事,说吧。”

小兰只顾发抖,都不敢说话,张妈妈忙推她一把:“快把你听到的话照实回少夫人。”

小兰这才结结巴巴的说:“奴婢……奴婢先前去园子里摘花儿,见到……嗯杨姨奶奶和花姨奶奶……”

张妈妈忙推她:“什么姨奶奶,少夫人跟前,只能说姨娘。”

“是是。”小兰抹把汗:“两位姨娘在水边的亭子里说话儿,奴婢悄悄的躲在了亭子底下,听到了。”

小兰记性甚好,虽说怕的厉害,影响了她的发挥,依然一句一句,有条不紊的几乎背了出来,郑明珠细细的听着,也并不打断她,足说了一刻钟,才说完。

这些话,一个外院的小丫鬟是绝对编不出来的,郑明珠就笑道:“很好,你很会办事,张妈妈,这个月多发给她一个月月例,只是你记得,这些话在这里说过了就完了,不能再有别的人知道,明白吗?”

小兰大喜,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回了少夫人,少夫人竟也没发火,还赏她一个月的月例,真是菩萨心肠呢。

便连连的磕头:“是是是,奴婢现在已经完全忘了。”

爬起来同手同脚的往门口去了。

张妈妈在一边点头,这个识人举荐之功自己已经稳稳的拿到了。

待小兰出去之后,张妈妈还在一边等着,想来杨姨娘说了这样的话,郑明珠必是要收拾她的,自己这事儿办的这样好,少夫人必是还要交给自己做的才是。

这样一步一步,也就慢慢儿的成了少夫人的心腹妈妈的,别说自己的前程,就是儿子的前程,还差的了吗?

郑明珠当然没怎么注意到张妈妈的一脸渴望,只是自己在那若有所思,宝哥儿被娘亲忽视,顿时不高兴了,伸手就啪啪的拍郑明珠的脸,郑明珠回过神来,见张妈妈还站在跟前,随口便道:“妈妈下去歇着吧。”

啊?就这样完了?张妈妈登时若有所失,不由问道:“这杨姨娘……”

郑明珠这才明白张妈妈这是在等什么,不由失笑道:“这个妈妈别管了,你下去吧,把这些话捂牢实了,若是外头有人知道了,少不得我要问妈妈的。”

张妈妈顿时感受到了重视,立刻凛然道:“少夫人请放心,都在我身上!”

这才满意的下去了。

郑明珠搂着宝哥儿,一边拍着他一边想,杨家绝对知道,由太夫人出面说这件事,那必是不成的,忽悠花姨娘不成,定然会想别的法子才是。

只是到底会是什么法子呢?

想了半日,郑明珠也想不到,不过,这也不是她操心的事儿,回头把这些话回了陈夫人知道,再跟陈颐安说说就罢了,她当然是不愿意有个杨家的闺女做弟媳,淘起气来,十分麻烦,这可是正头夫人,和姨娘之类完全是两码事。

不过公婆俱在,那么小叔子的亲事,却没有她来管的道理。

☆、197、山雨欲来风满楼

郑明珠正在想这件事的时候,陈颐雅一脸喜色的进来了:“嫂嫂,我有件事跟你说。”

陈颐雅也常来看宝哥儿,而且爱抱他在外头院子里头,或是花树底下走一走,宝哥儿一见二姑妈就张着小手要抱,看起来很想出去的样子。

郑明珠就笑着把宝哥儿递给陈颐雅,笑道:“这小家伙想出门了,我们一起在外头走一走吧。”

出了门,陈颐雅就迫不及待的笑道:“嫂嫂放心,姨娘一点儿也没搀和这件事。”

郑明珠心中早明白了,只是好奇花姨娘是怎么跟女儿说的。

花姨娘就这一儿一女,爱的什么似的,且与陈颐雅母女关系亲密,与一般姨娘养的小姐大不一样。

“饶是你奸似鬼,也得喝老娘的洗脚水。”这是花姨娘得意洋洋的翘着脚坐在窗下的椅子上,对二小姐陈颐雅这样说。

陈颐雅本就与郑明珠说过要伺机打探,此时如何有不问的?

花姨娘得了这样的好事,自然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女儿一问,立刻噼里啪啦说了一通,把陈颐雅都听的呆住了。

她如今渐渐大了,知道了人情道理,又常得郑明珠开导,虽说依然实心眼,但总算知道自己家与太夫人的恩怨。

陈颐雅便知道这事绝对不妥,不由道:“姨娘又不是不知道母亲和太夫人势不两立,怎么会答应呢?”

花姨娘更得意了:“可不是说么,那边忽悠我去跟夫人说,我拿什么说去?我又不是傻子,你打量他们为什么瞧着你哥哥出息,要许嫡长女来?”

“是呀,为什么?”陈颐雅也不解。

花姨娘道:“我虽不爱妄自菲薄,倒也知道一品大员的嫡长女自是尊贵的,你哥哥虽有爵位,到底身上有点残疾,我原想着,娶个高门大户的嫡女也就罢 了,没承想,太夫人拐弯抹角的叫杨姨娘来我跟前打探,我都吓一跳,他们家傻的不成?太夫人把夫人得罪的那样儿,嫁个闺女来当儿媳妇,这图什么呀?我就起了 疑心,安心要套她的话,那个杨姨娘是个蠢货,没几句就把话说出来了,她们家老太太,一辈子惦记这个爵位呢,说是要助你哥哥夺爵!我看呀,这老太太是狗急跳 墙了,什么损招都想得出来,不过这倒是实话,姨娘出身不好,没有母族帮你哥哥,若是有强硬的妻族,你哥哥又有出息,又有爵位,有人在后头使力,看起来似乎 是很有希望的样子。”

陈颐雅吓到了,忙道:“姨娘应了?”

花姨娘笑道:“我为什么应?既是这样的话,急的是她们,又不是我,我跑去找夫人提?我蠢呀?自然叫她们提去,是她们觉着你哥哥好,想要把闺女嫁给他,又有那些打算,那自是非你哥哥不行,是他们求着我,又不是我求着她们,我傻乎乎的给她们出力呢?”

既然姨娘不出头,就太好了!

和姨娘说完了这话,陈颐雅转个身就把她姨娘卖给了郑明珠,反是姨娘也没说什么出格的话,倒是郑明珠听了,心中感叹,陈颐安那句:“太夫人一辈子的念想都在那个爵位上。”实在高屋建瓴,从头到尾的折腾竟都在这句话上。

郑明珠想了想,跟陈颐雅说:“姨娘若有这个心思,难免出事,我瞧着,二妹妹若是有机会,只怕还得劝一劝姨娘才是。”

花姨娘平时闹一闹无伤大雅,可为了爵位出头,三五个花姨娘都没得好下场。花姨娘虽不讨人喜欢,到底还有三爷和二小姐的脸面,闹难看了谁也不好过。

陈颐雅苦恼的说:“我也不大会说话,且都是我听姨娘的,哪有姨娘听我的,好嫂嫂,你教教我,只盼着咱们家安安静静的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