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珠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七和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08 KB   上传时间:2013-12-24 19:25:22

宝哥儿有三个月大了,很活泼,因衣服穿的少,越发显得肉嘟嘟的,把他放在炕上,也不爱闹人,自己就能玩,一会儿就翻一个身,只要顺利翻了身,就兴奋的蹬脚挥手,郑明珠便伸手拍拍他的背或是肚子以表鼓励。

因着宝哥儿病了,郑明艳和林氏都打发了人来瞧,一时又会齐了来看她们娘俩,只见宝哥儿活泼的再炕上翻身,郑明珠笑道:“这刚学会呢,他就自个儿玩的好玩。”

又问林氏:“怎么没把琪哥儿带来?”

林氏笑道:“琪哥儿才真是有点不舒服呢,就留在家里了。”

琪哥儿快两岁了,聪明的很,上回来,围着宝哥儿摸了半天,一口一个弟弟,稀罕的了不得。

郑明珠忙问怎么的,知道不过是瓜果吃多了有些拉肚子罢了,才放了心。

林氏笑着说:“昨儿我去北昌侯府赴宴,有人问起你怎么没来,我就顺嘴说了,你家哥儿被太夫人吓病了,我瞧着,知道的人倒是不少,有人还问,怎么哥儿都三个月大了,还没见过太夫人么?”

林氏笑着拿了一颗葡萄慢慢的剥:“我便说,洗三的时候,我来这边瞧你和哥儿,没见太夫人,还特地问过,说是太夫人说身子不爽利,不来看哥儿了,到底是老祖宗,自然没有为着哥儿劳动她老人家的道理。燕王世子妃就笑着说,你们帝都的风俗倒真奇怪,老祖宗既然平日里都不来看哥儿,又分家在那边府里了,怎么一时又要抱了哥儿去养?我还以为总得老祖宗特别喜欢哥儿,才会想着抱哥儿在自己跟前养呢。”

姑嫂三人都笑起来,林氏道:“我便说了,可不是吗,那府里头夫人和姑爷月初又去了南京,如今一边是太夫人病了,一边又是哥儿病了,我家姑奶奶可慌的了不得,我今日吃了饭就得走,过去替她帮帮手。”

林氏自己都说的很好笑,郑明艳说:“这还是客气的,昨儿我听于家的少奶奶说,这也太不要脸了,分了家跟着自己亲儿子住,还要想打前头嫡子的孙子的主意?要说是名正言顺的呢,怎么人家侯夫人在的时候不去?这样好笑,叫人哪只眼睛瞧得上?”

阿弥陀佛,郑明珠想,如今满帝都都知道了太夫人干的好事,只怕要消停一下了。

这样名义上的长辈,一肚子恶毒心思,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真是挺要命的。

林氏与郑明艳来了半日,郑明珠留她们吃了饭才走。

晚间墨烟就递了信来了,一封是南京曾家报丧的帖子,另一封是陈颐安写的,算起来,去了也有大半个月了,郑明珠忙拿来看,一篇里头有大半篇都在说儿子,郑明珠就笑着把宝哥儿搂在怀里,把他爹的话读给他听,宝哥儿哪里听得懂,扭一扭身子就去抓那纸,郑明珠忙握住他的小手:“别捣乱,你爹第一回给咱们娘俩写信呢,当心回来打你屁股。”

这个小家伙真是好奇的要命,什么都要抓在手里。

陈夫人与陈颐安、陈颐娴并赵二奶奶、卫姨妈等是六月初三到的南京曾家,老夫人是六月初九没的,如今停灵吊丧出殡大约在月底也就完了,会赶在七月初启程回帝都,八月十二是庄顺公主下降的日子,耽搁不得。

郑明珠算了算,按律,外孙是外姓人,守过五七也就可嫁娶了,六月初七到八月十二,两个多月,连七七都守过了,并不碍事。

只陈夫人需服丧,那日不能穿吉服了。

郑明珠看完了信,见宝哥儿又在怀里东倒西歪的打瞌睡了,便交给奶妈子拍着哄他睡,自己去见侯爷。

侯爷自然也是得了信儿的,见郑明珠来回这件事,便道:“岳母仙逝,照着礼法服丧就是。”

郑明珠应了:“那媳妇就吩咐把府里的陈设换一换,因虑着这件事,父亲和弟弟妹妹们的衣服都是预备过的,这就叫人送去吧?”

郑明珠又请示道:“虽说二弟这里只需守过五七就可嫁娶,只八月十二也还在服小功,是不是该与宗人府再行商议礼服并下人的服饰等?”

陈熙华道:“写个折子禀一禀为好,想来是有成例的,我依稀记得先帝朝有位公主下降前,也是驸马家没了一位长辈,只是公主是君,制度不同,似乎依然是依时行的礼。”

郑明珠本来就是在操持这件事,便点头应了。

果然过了两日宗人府回话,照着成例,不用改了。

正在此时,却听丫鬟来报:“三爷来了。”

郑明珠命请,在正厅里见陈颐鸿大步走进来,道:“给嫂子请安,有件事要给嫂子说一声。”

郑明珠就诧异,陈颐鸿能有什么事要跟她说?

☆、188、进宫 ...

陈颐鸿道:“大哥出门前嘱咐我多看着些二哥,我这些日子就多留了点心眼,刚才我才知道,二哥写了奏折,明日要递上去,是因着外祖母没了,二哥因要给外祖母守孝一年,请推迟婚期的日子。因着爹爹这三日都留宿宫里,消息不好递进去,我已经打发人去宫外了,不知道递不递的进去,我想来想去,还是只得来与嫂子说。”

陈颐青疯了吗?

这样打朝廷的脸面,这样的奏折递上去,那就是明白的说我不想娶公主的意思了,郑明珠一阵头大。

“三弟怎么知道的?”郑明珠不由问。

陈颐鸿道:“大哥在外头留有人手,如今暂时交给我看着。因留意到了跟二哥的小厮今儿办的事不一样,就来回我,我回来审了审,才知道的。”

郑明珠点头问道:“三弟可有人手看住二弟?”

陈颐鸿道:“若是嫂子吩咐,那自然是有的。”

郑明珠便道:“既如此,你悄悄儿的看住二弟,别的也不用管,只要不把奏折递上去就是了,今晚若是寻不到爹爹,你打发人跟我说,我明儿一早就进宫去给太子妃谢恩去,给爹爹递消息。”

陈颐鸿便应了去了。

郑明珠气鼓鼓的回房里去了,宝哥儿躺在炕上,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到处看,见娘进来,顿时依依呀呀的叫起来,小胳膊伸着要娘抱。

季六家的在炕边站着笑道:“哥儿会认人了呢。”

郑明珠过去抱了他起来,示意奶妈下去,她抱着胖儿子坐到窗下的椅子上想事情,一会儿摸摸他的胖脸:“你说你那二叔父到底什么失心疯?要为那女人守节不成?公主也不想娶,真是找死。”

小家伙哪里听得懂,倒是咧嘴笑,嘴角一溜晶莹的口水。

抱着可爱的儿子,郑明珠再多的心事也没了,在儿子脸上狠狠的亲一口,逗的宝哥儿咯咯笑,郑明珠贴着儿子的脸,喃喃的说:“你爹早些回来就好了,叫你爹打他一顿才好呢。”

过一会儿,又实在是想不通:“他对那女人到底有多……就失心疯成这样?那女人都嫁了人了,他就是不娶公主,娶别的女人,能纳妾,也把那女人纳不进来啊,这是发什么神经呢?”

又过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喃喃自语:“就算没嫁人,他也不会要了吧,未婚有孕,还是人家的……”

未婚有孕……郑明珠一怔,接着就是一凛,不由的就沉思起来。

陈颐青她其实并不是很了解,知道他有一点小聪明,知道侯爷在宫里几日,因此才正经做这事。

也知道陈颐青从小很受母亲宠爱,说不定也有哥哥纵着,性格冲动、叛逆,往好听了说,是热血爽直,要是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二楞子。

从当初高家小姐的事上看,陈颐青叫人哄一哄就能上当,年轻热血,还一往情深,在陈家这些聪明人里头,显得非常的格格不入。

也真是怪了,陈熙华陈夫人都是聪明沉静的人,陈颐安更是上万个心眼子,怎么陈颐青却是这样呢?

简直就不像这家子养出来的人似的。

果然第二日一早陈颐鸿就打发人来回郑明珠,昨晚消息倒是送到宫里了,却没得到侯爷的回音,请少夫人斟酌是不是再去打听一下。

郑明珠正在院子的廊下听事儿,听了回话,就打发忍冬安排人再去问一问,她回头对院子里头的内院管事妈妈崔大娘说:“这几日我听到好几家府上都有人染了时疫,许是天热了,各人不妨,生冷用的多,多有病的,我想着,不如咱们府里惯请的大夫请了来,给各屋里贴身服侍的大丫鬟、小子们看一看,别的也罢了,府里小姐们都是娇贵的,身边服侍的人染了病,或是自己不觉着,反倒小姐们受不住,也是有的,就连几位爷,也都该瞧一瞧。”

崔大娘没接过这等差使,别人家都是给主子请平安脉,如今少夫人竟连下人也要诊脉看看了?崔大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可是如今看起来,少夫人是极有主意的一个人,驳了她只怕

反是自己没脸,便笑道:“还是少夫人想的周到,体恤下人,疼爱哥儿姐儿们,只有一件,因往年里没有这个成例,我也没什么章程,还要请少夫人示下,看哪一些?到哪一等?”

郑明珠叹道:“我也知道没这个成例,大娘疑惑也是有的,只是如今夫人不在家里,把这些事都交了给我,别的也罢了,若是小姐们,爷们有个不好的,就是大事,不如早些筹划的好,我想着,咱们府里人也多,不过近身服侍的也就是一等、二等的丫鬟、小子,再有就是厨房里要紧,也就这些人吧,大约一两天的功夫也就完事了。看完了再请大夫开些清热解毒的汤药,叫厨房里熬了,全府里每人都喝一碗,越发好些。这些昨儿我也与墨烟说了几句,崔大娘若是忙,就把对牌搁了给墨烟,叫她操持去,回头再给大娘回话。”

崔大娘忙应了,又笑道:“怎么敢当,也就是咱们商量着斟酌着办罢了。”

墨烟如今是陈颐安外书房的管事大丫鬟,少夫人房里的事也总找着她,十分倚重,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便是崔大娘也不敢怠慢她。

墨烟早得了郑明珠吩咐,笑嘻嘻的说:“我替大娘跑个腿儿。”

郑明珠吩咐完了,听了些回话,忍冬就进来回话了:“回少夫人,小的在宫门外头打听着,找到了侯爷身边服侍的循长,说是侯爷昨晚在上书房伺候,进不去,今儿下了朝倒是递了个眼色,可一时还出不来,说不了话。”

郑明珠道:“你打发人去寻三爷,跟他说我进宫去一趟,请三爷务必看好了,若是有要紧的,只管动手,万万不能递出东西去。”

这真是麻烦事,郑明珠虽是长嫂,也不敢妄动,这事儿并没有闹出来,若是她此时贸然禁锢陈颐青,陈颐青却说并没有要递奏折,郑明珠就麻烦了。

二则侯爷在家,万没有越过侯爷对他的儿子动手的道理,但又不敢再拖,只怕夜长梦多,陈颐青真闹起来,真是动手也不是,不动手也不是,是以再麻烦,稳妥起见,郑明珠也只得进宫去一趟。

且前儿太子妃赐了药,两次打发女官来看宝哥儿,又吩咐她得闲了带宝哥儿进宫给她瞧瞧,也就正好去一趟。

宝哥儿难得出门,兴奋的了不得,坐在轿子里只是想看外头,郑明珠掀一条缝给他瞧,他就不闹了,扑在窗子跟前动也不动。

郑明珠爱怜的摸摸他的脑袋。

因着是太子妃有吩咐,郑明珠进宫十分顺利,东宫的大太监早等在内宫门口,直接把轿子引进内门,郑明珠进了东宫,并没有看见太子妃,有女官迎上来笑道:“奴婢给县主请安,太子妃说了,县主不是外人,直接进去说话就是。”

引着郑明珠进了东边偏殿,郑明珠进门就见睿郡王坐在炕上,手里扯着一个什么东西,聚精会神,有人进来也没反应。

太子妃见了宝哥儿,圆圆胖胖,虎头虎脑的,圆滚滚的眼睛,十分有精神的样子,果然爱的了不得,搂过来就亲:“哎哟,这么沉!全哥儿三个月的时候可没这么重。”

睿郡王的小名全哥儿。

大约是听到自己的名字,全哥儿抬了头起来,然后就丢掉手里的东西,向太子妃爬过去,太子妃笑道:“全哥儿来看你弟弟。”

全哥儿其实长的也好,虽说不像宝哥儿生下来就比别的孩子都大些,但还是长的圆滚滚的,此时胖乎乎的手指伸出来去摸宝哥儿的脸,嘴里呀呀的叫两声,很稀奇的样子。

奶妈又把小郡主抱了进来,小郡主还不到两岁,粉嘟嘟的,长了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小小的下巴,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太子妃把她也放到炕上,她就跟全哥儿一边一个,围着宝哥儿。

偏宝哥儿一点不怕生,见了小姐姐小哥哥,欢喜的蹬腿挥手,嘴里也呀呀的附和着,就好像和全哥儿对答一般。

太子妃和郑明珠都看得喜欢。

太子妃笑道:“表妹坐吧,叫他们几个自个儿玩,媛姐儿很会哄哥儿。我前儿就想着叫你进来说说话,看看哥儿,也问问家里好?不过想着舅母不在家,你应付屋里应付外头,还要应付你们家那老太太,自不像我这样闲,倒也不好总叫你。宝哥儿可大好了?不过看他这精神头子,想必是没什么事了吧,可巧你今儿来了,倒免得我悬着心。要我说,这事儿你就应对的很好,你是孙子媳妇,话也没有你多说一句的,且支吾过去,回头表弟回来了,自然还有计较。唉,虽说大家伙儿都知道你们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偏礼法在这里放着,也是动不得的。”

太子妃几件事混在一块儿说,若是别人,早听得糊里糊涂的了,幸而郑明珠是个明白的,倒是都听懂了,她也不是爱诉苦的人,只是笑道:“娘娘说的是,不过是麻烦些,再挑不出我的理了,应付倒是不难的。且今儿我进宫来,一是瞧瞧娘娘、睿郡王和小郡主,二是替宝哥儿谢恩,多谢表姨想着他,三来还有一件事,来求娘娘。”

太子妃是个爽利人,郑明珠也不跟她绕圈子,既然走这门路进宫来,那自然是瞒不过的,且太子妃本来与陈夫人亲厚,自是无妨的。

太子妃听她这样说,就丢了个眼色过去,身边的丫鬟们都悄悄的退了下去,连石榴也退到了门外,郑明珠这才说:“因家里有一点要紧事要讨侯爷的示下,偏侯爷这几日都在宫里侍圣,一时递不进去话,我才来回娘娘,有没有法子不惊动别的人,给侯爷递个话?”

太子妃笑道:“这也不难,如今这宫里是谨妃娘娘和荣妃娘娘做主,谨妃娘娘性子温良,与我倒是投契,我打发人安排就是。”

郑明珠现在已经有点了解太子妃了,说着家常的时候,太子妃常常是一串一串说个没完,别的人简直插不进去话,真是正经话的时候,反是惜言如金,一句话里头就包含着许多的意思,非常值得揣摩。

后宫的事,甚至涉及到要安排人进入圣上的议事的上书房,太子妃可以直接安排,那就几乎可以说,太子妃通过谨妃的手,间接的控制了内宫。

谨妃完全倒向了太子一党,静妃上一回和太子妃的对垒,元气大伤,现在虽说生了双胞胎皇子,重获圣宠,但想来宠爱只限在她自己的寝宫之内,在整个内宫之中,就与从前差的远了。

郑明珠十分高兴,太子党凡有进益,对她来说,都是好事。

太子妃道:“表妹写个条子,我打发人送茶进去,递在舅舅手里便是。”

郑明珠自然不敢写事情,只写了陈颐青三个字,以陈熙华的精明,见费尽周折给他递个条子上只有这个名字,自然是陈颐青出了事,而且必然急切,自会想法子出来寻自己的小厮,消息也就送到了。

☆、189、宫里现状 ...

把事情交到了陈熙华手里了,郑明珠便不担心了,和太子妃说起话来,自从贵妃降为静嫔,又复位为静妃,宫里倒是不大不小的有些事儿,太子妃笑道:“父皇的安排自有道理,虽说是谨妃娘娘与荣妃娘娘主理宫务,不过也是谨妃娘娘掌印,荣妃娘娘为辅,平日里荣妃娘娘与静妃娘娘常在一处说话,想必不会委屈了她。”

唔,那就是说,圣上命荣妃和谨妃一起主理宫务,那就是谨妃为主,荣妃为辅,选荣妃,也是为了保全静妃的安全和尊荣,真是用心良苦。

但既然谨妃为主,那就是越发保全了太子一系的地位。

帝王虽然宠爱静妃,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给她体面,但还是将储君与宠妃分的很清楚的。

郑明珠想了想,笑道:“那新进的淑妃娘娘呢?听说出身书香世家,上回睿郡王出生的时候我见过,倒是十分大方有礼的。”

“淑妃娘娘是个安静的。”太子妃笑道:“平日里不大出来串门儿,也是个好伺候的,听说弹的一手好琴,父皇有时政事乏了,常去听一曲,她身边有个丫鬟,是家里带进宫的,颇懂医理,会一套极好的推拿按摩的手法,父皇还赏过一匣子珍珠给她,极有脸面。前儿有人荐了两个丫鬟来,说是天香楼里出来的徒弟,手艺极好,惯会做些小菜,我也送了淑妃娘娘一个,淑妃娘娘十分客气,回头就打发人送了一套进贡的缎金呢的斗篷,一件大的一件小的,外头是买不到的,我瞧着好,给表妹留着呢,你跟宝哥儿穿正好。”

郑明珠忙推辞:“娘娘自己留着就是了,总想着我。”

太子妃笑道:“我一向不爱这种素净雅致的颜色,倒是表妹常穿的色,且我跟媛姐儿穿了,全哥儿怎么办?他小气的很,会哭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