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妙医鸿途_分节阅读_第1396节
小说作者:烟斗老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6 MB   上传时间:2019-11-17 18:48:43

  “终于知道《韬韬有病》为什么被誉为今年上半年最有价值的综艺节目,跟苏韬的个人实力有关,他可以很好地调动气氛,将中医如同魔幻大片般,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我觉得看苏韬给患者治病,比看那些明星的演唱会要带劲多了。”

  姬湘君坐在台下,暗叹了口气,能将一场汇报接诊活动,展现出比演唱会还要劲爆的感觉,全天下恐怕也就苏韬一人了。

  “好了,两个小时的诊治活动结束,苏韬合计为四十多名不同的患者做了检查和治疗,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通过现场的观摩,感受到苏韬精湛的医术,也知道中医拥有的巨大潜力。”严鸿渐面对台下观众感慨良多。

  他参加过很多类似的汇报性诊治活动,也见识过国际最负盛名的顶级医生,但那些活动事先会安排好,不像现在是随机和突发,从现场火爆效果来看,完全超过那些枯燥的学术表演,充满跌宕起伏的感觉。

  “下面有请本次汇报诊治活动的主角苏韬发表讲话。”

  苏韬接过话筒,望着下面的观众,微笑着说道:“很多人觉得中医很神奇,其实专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知道,神奇的背后蕴藏着无数前人的哲学和智慧。而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勇敢地迈出一小步而已。我相信只要在座的有兴趣,有毅力,肯定会比我做得更加出色。”

  下面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苏韬的这场汇报演出,尽管没有邀请任何媒体,但还是被那些“自来水”广泛地传播出去。

  丁铛看完片段之后,立即组织团队的核心人员召开会议。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举办苏韬世界巡诊活动,如何?”丁铛眼睛中散发着兴奋的光芒。

  “老大,你的脑洞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啊?我们听说过小提琴巡演、钢琴巡演、歌手巡演,但没有听说过还有世界巡诊这个说法啊。”团队的主创之一质疑道。

  在她的经验范围内,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医生,能在全球进行巡回诊治。或许有,那也是一些组织举办的活动,不像丁铛的意思,打一个只属于苏韬的专属舞台。

  丁铛掰着手指,耐心地解释道:“第一,我们目前组织活动最大的难度,不是外界给我们的压力,而是我们无法说服老板配合我们参加某个活动,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老板想要做什么;第二,对老板而言,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和精神,这是他内心的源动力,而世界巡诊正好可以满足老板,将中医带到全球各地的想法;第三,我们设计的活动,虽然没有前例可循,但却拥有着无数的可能。艺术无国界、医术也无国界,既然艺术可以在全球展示,为何医术不能在全球范围传播呢?”

  “老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尽快完成策划案,交给你审阅。”主创豁然开朗道。

  “嗯,有了第一版本的策划案,我便可以去跟老板洽谈细节了。”丁铛轻松地吐了口气,心中暗想,有事情可做的感觉还真不错。

第2201章 中医代际更新

  汇报诊治活动结束之后,那些慕名而来的观众聚集在门口迟迟不走,除了苏韬的忠实粉丝之外,还有一些身患奇兵重病的病患,他们都希望苏韬能给他们治疗,缓解他们的病痛。

  得知这个结果,苏韬也是爱莫能助,自己只是一个人,无法帮助世界上所有的患者,但只要他遇见了,绝对义不容辞。

  严鸿渐一开始觉得苏韬特别年轻,身上或多或少沾惹桀骜之气,但相处下来之后,发现自己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苏韬除了一张年轻脸之外,展现出来的都是顶级宗师的大家风范,甚至自己也有点自愧不如。

  活动结束,严鸿渐在附近一家酒店,置办了两桌饭,除了苏韬团队之外,其余几人都是弘雅医院中医院的骨干精英。

  他们对苏韬的实力都是非常佩服,对待苏韬的态度也很亲和,主要是宋思辰是湘南医院的传奇人物,苏韬是他的关门弟子,看在宋思辰的面子上,也得向苏韬表达足够的善意。

  何况苏韬今天在活动现场的表现完全征服了在座诸位。

  “苏老师,我有一个不解之处。第27号患者从四诊来看只是普通骨折,你为何能分析得出他的脏腑也有问题呢?”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中医好奇道。

  “《皇帝内经》有云,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延寿十年。27号患者虽然是骑车摔伤扭到了脚踝,但却因此导致气血瘀滞,脏腑受到震荡。如果不及时化解脏腑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治疗脚踝的话,最多两三天患者便会出现呕吐症状。”苏韬耐心地解释道,“因此我们在四诊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决断,还得有预断。”

  “好一个‘决断’和‘预断’理论,发人深省,让人耳目一新,我觉得近期有新的研究方向了。”那中医惊喜地说道。

  苏韬的意思是,看待一个人的病情,不仅要看现在的状况,还得看病情继续发展下去,还存在那些发生病症的可能,提前进行整治,这边是中医治疗未病的原理。

  从一个小小的脚踝扭伤,便能看出苏韬的境界高低。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在治疗脚踝伤势的时候,都是以消肿清淤为主,但苏韬却是看到,即使修复了脚踝的伤处,但他体内脏腑的问题没有解决,依然还会有其他隐患。

  比如有些高龄的老人为何摔了一跤之后,便再也站不起来了。西医在给这些老人治病的时候,只是关注骨头的伤处,却没有对老人其他的潜在病因进行预防。

  跌打损伤听上去是小病小痛,其实很容易成为重病恶疾的导火索。气血浮躁,脏腑功能紊乱,免疫力降低,体内的阴阳失衡,一些邪逆便滋生而出。

  苏韬虽然只是三言两语,却说出了很深的见解,在场众人大家都是若有所悟。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在治病的过程中是否能做到活学活用。

  “苏专家,如果有空的话,真希望能在我们医院多待几天,多接诊几位患者,多让我们的员工学习经验。”严鸿渐诚恳地说道。

  苏韬能理解严鸿渐的心理,但他也是爱莫能助,自己的行程很满,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宋思辰知道苏韬不好表态,主动出面帮苏韬,“小严,你啊,就别得寸进尺了。三味堂在星州又不是没有门店,他给你们站一次台就不错了,你还打算让他继续给你们宣传打广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啊?”

  严鸿渐当然知道苏韬的出场费有多贵,而且关键是即使出得起价格,苏韬也不一定给面子同意,今天是占了口腔癌靶向创新药的发布会,还有宋思辰的面子上,苏韬才会爽快地在会议厅里来一场汇报性质的诊治活动。

  严鸿渐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强人所难。

  不过,苏韬倒也没有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现在有多牛掰。

  现在虽然是名满天下,但弘雅医院依然是国内医学水平最高的地方,在这里能够接诊患者,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肯定和认可,也能帮自己提升热度和影响力。

  严鸿渐尴尬地解释道:“弘雅医院和三味堂不是战略合作关系吗?帮我们做几次活动,也在情理之中。”

  宋思辰挑眉,反驳道:“如果三味综合医院需要苏韬去站台,他当然义无反顾。”

  严鸿渐低声抱怨道:“师叔,你有点过分啊,好歹也是弘雅医院的元老。不帮我就算了,还倒我的台。”

  宋思辰挑眉道:“我是就事论事,你可别上纲上线,更别道德绑架,我现在已经辞职了 ,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湘南医院的人了。”

  严鸿渐大惊失色,如果宋思辰真的以后在也不来,那对中医院可是莫大损失,连忙好言相劝,“我不逼苏韬了,还不成吗?”

  宋思辰现在护短越来越光明正大,比起窦方刚更是过犹不及。

  苏韬在二老的心中那就是宝贝疙瘩,打不得,骂不得,严鸿渐以前听了这个传闻,觉得有点过度夸张,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不过,换位思考,苏韬值得他俩好好保护,如果自己有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弟子,肯定是百倍关照,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完全都教给他,给他提供适合的土壤,培养他进步和成长。

  严鸿渐心情其实有点压抑和沉重。

  湘雅医院中医院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因为宋思辰及其他几位老中医坐镇,所以全国有不少病患慕名而来,在过去也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医学轶事。

  但随着宋思辰辞退职务,其余老中医也相继到了退休年龄,中医院势必会迎来一阵颓败期,而在这个时候,苏韬的三味堂却是名声鹊起,在全国成为头一号的金字招牌,对自己的发展无疑造成巨大的压力。

  苏韬的三味堂厉害之处,它是连锁模式,全国在岗的中医都可以随时进行流通,如此一来,资源便可以全国乃至全球共享。

  比如星州这边有一个中医擅长妇科,而合城那边有一个妇科难症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异地出诊的方式,解决这个妇科难症患者的病痛。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由球形变成了平的,苏韬嗅到了这一点,将医资共享,变成中医行业的突破点。

  除此之外,严鸿渐还意识到,内部哪里出现了问题。

  在人才的培养和传统的继承上,他没有做到未雨绸缪。

  湘南弘雅医学院是全国公认最好的医院之一,每年中医学院会给中医院分配不少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都是从学院派中医身上得到的经验和知识。

  这群人失去了中医最宝贵的言传身教,即使进入医院之后,再想要改,难度就大了。

  好比是画一幅山水画,给你一张空白纸和一张布满颜料的纸,当然是空白纸更容易画家发挥。

  而三味堂聘请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即使你没有任何文凭和学历,通过三味堂的考核之后,也可以加入其中。

  没有门槛又是最高的门槛,想要进入三味堂的中医,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坐堂医。

  严鸿渐看过三味堂的坐堂医名单,豪华程度让人真是羡慕不已,恨不得跟上级争取经费,高薪将这些人给挖过来。

  当然,虽然他有这个冲动,但上级肯定不会支持严鸿渐疯狂的想法。

  宋思辰笑着安慰道:“严院长,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空位置,我有几个不成器的徒弟,原本是单干的,现在他们想到大医院取经,如果弘雅能够收容他们,那就实在太好了。”

  严鸿渐眼睛一亮,知道这是宋思辰对于自己退休的补偿,但凡他认可的弟子,基本都是水平很高的中医大夫,正是求之不得呢。

  “我明天便跟上面打报告。”

  “我会写好推荐书,给他们做担保。”

  有宋思辰的担保书,严鸿渐让这几人加入弘雅医院还是很轻松的。

  苏韬在旁边看得明白,宋思辰为自己的师兄能进入弘雅医院可算是用心良苦,如果他还没有辞职,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会被拒绝,但现在宋思辰孑然一身,再推荐他们,就显得水到渠成。

  从这个小细节看得出来,宋思辰是真心想为年轻一辈让出位置,俯身甘为孺子牛!

  吃完饭之后,苏韬和宋思辰共乘一辆车,先将宋思辰送到家中,苏韬再返回酒店。

  宋思辰在车上笑着感慨道:“南北派中医的切磋,还是很有价值,竟然找出姚羽这么个出色的人才,虽然岐黄研究所还没有推出研究成果,但我和姚羽聊过几次关于中医理论的方向性研究,他提出了很多有建树的想法……”

  苏韬笑着说道:“姚羽虽然很优秀,但还是离不开你们的指导、提点。”

  宋思辰挥挥手,轻松笑道:“我想得很明白,我们以后就帮你们挡子弹,至于中医未来成为什么样子,得由你们这群年轻人来勾勒、描绘。我们年龄大了,很多想法,已经追不上潮流,人老了就得服输,不能当年轻人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第2202章 青囊秘藏线索

  老的一批功成身退,新的一批风华正茂。

  中医行业正以不错的势头在发展,新旧更替,血液循环,待机更新。

  姚羽成立的岐黄研究所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因为稿费很高,而且计划每年会推出年度中医人物,因此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稿费放在其次,如果能被评上年度人物的话,那意味着在中医行业能够彻底成名,现在单以华夏市场而言,中医都是一个有潜力和很热门的行业,只要你成名成家,根本不愁工作机会。

  像药神集团和三味集团旗下的连锁中医馆都面向全球进行发展,所以你如果想要出国工作,也是不乏机遇。

  姚羽等审核人员每天至少得看二三十篇的论文,看论文是研究其中的逻辑和观点,比起给病人治病难度大多了,一篇论文至少要看半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审核论文要花费十到十五个小时,工作量不是一般大。

  姚羽已经开辟业内审稿人,这些审稿人不是岐黄研究所的在职员工,而是中医行业的大拿,他们拥有审阅投稿人员的资质。这些审稿人不一定在乎那些稿费,他们更关注审稿人的身份,因为这标志着他们站在行业的顶尖位置。

  这些业内审稿人每个月只需要审核五篇稿件,稿件会有岐黄研究所的正式员工复审,如果出现两次失败审核,将被取消审稿人的身份。

  姚羽很赞同这种模式,因为可以加强研究成果与行业人员的互动性。初步的审稿人员已经达到两百多人,但这个数字还不够稳定,至少运营两年以上,才能够形成稳定的水池,现在还处于疯狂淘汰的节点。

  宋思辰是研究所的特聘人员,每天都会审阅各种各样的稿件,虽然大浪淘沙,稿件中肯定混杂着滥竽充数的内容,但偶尔还是会遇到惊喜,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见宋思辰高度认可自己成立岐黄研究所一事,苏韬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他现在是栽树,等十年二十年之后,再看看今天的举动,便可以知道是否有前瞻性了。

  宋思辰可以肯定的是,苏韬在做前所有为的事情,他每一步都在创新,每一步都是给中医的未来探索新的成长通道。

  宋思辰和窦方刚几年前坐在一起聊天,窦方刚总会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看看自己的徒子徒孙,没有一个能够扛起振兴中医的重任,等他们这批老人离开这个行业,中医还能剩下什么?”

  但现在窦方刚不会说这些话,他不会轻易地给年轻人泼冷水,甚至还会主动地帮助年轻人分担压力,鼓励他们承担重任。

  华夏的人群素质在不断提升,勤劳勇敢、自尊自强的情怀从没有消失,即使一代瞧不上一代,但事实上每一代人都能担负责任,每一代都完美地诠释了华夏民族灵魂深处的韧性。

  宋思辰现在很满足,因为他终于可以放心地将中医的未来交给年轻人。

  苏韬将宋思辰送到楼下,师母温月珍非要拉着苏韬进屋坐,苏韬便让司机离开,届时自己打的返回酒店。

  温月珍给苏韬倒了一杯热茶,宋思辰从书房里取出一叠打印好的论文,交给苏韬笑道:“这篇论文的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你看一看。”

  温月珍在旁边削水果,皱眉道:“小苏,难得来家做客,你怎么总是找事情给他做,难道不能让他稍微放松一下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5页  当前第13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6/1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妙医鸿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