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妙医鸿途_分节阅读_第1362节
小说作者:烟斗老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6 MB   上传时间:2019-11-17 18:48:43

  “没错,吴茱萸在药性上比附子温和,可以起到取代作用,对北方人湿寒的体质可以起到温补作用,而且毒性没有附子那么大。”

  “我认为应该当场检验苏韬和姚羽开出药方的效果,通过患者现场的治疗效果,辨别医案是否合理,而不是靠我们这些评委主观臆测!”

  “是啊,苏韬用药的境界,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们根本不配对他开出的药方指三道四!”

第2148章 低调的马屁功

  苏韬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年轻中医大师,质疑他的人很多,但支持他的人却也不少。

  人怕出名猪怕壮,苏韬现在名气这么大,自然会有人攻击他、抹黑他,但他的形象总体而言还是积极正面的,何况丁铛和她的团队在幕后下了很多的功夫。

  而苏韬现在不仅是中医,而且还是个顶级的明星,有不少死忠粉丝,就包括现场的观众,有不少是来自五湖四海专门来支持苏韬的。

  苏韬可以接受失败,但这些死忠无法接受啊。

  “肯定存在黑幕,北派中医故意弄虚作假。”

  “我们走吧,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可耻卑鄙,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息,我一刻也不想待了。”

  “我们不能走,我们走了,让苏韬怎么办?难道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台上被人羞辱吗?”

  “我们说服苏韬放弃这场斗医大赛吧,这完全就是一场巨大的阴谋,他们想让你身败名裂。”

  什么叫做死忠铁粉,那是无理由、掏心掏肺的支持,即使偶像明显错了,死忠铁粉也会找到各种理由力挺。

  观众席当中甚至出现嚎啕大哭的声音,这让人吃惊无比。

  魏白朝工作人员招了招手,奇怪道:“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出动安保了。”

  工作人员如实相告,“是苏韬的铁杆粉丝,他们接受不了苏韬失败的事实,所以情绪失控。”

  魏白冷笑道:“还真是一群没有理性的家伙。”

  工作人员重重叹气:“是啊,跟中了毒一样,搞得苏韬跟他们的神一样,完全无可救药。”

  魏白嘴上在骂这些粉丝,但心里却是有些震撼,谁不希望有这么一批人死心塌地地支持自己呢?

  魏白行医加教学,已经有数十年,称得上医人无数,但他身边却没有像这样的铁杆支持者,任何人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羡慕。

  因羡慕所以生恨,魏白心想,苏韬的粉丝这么疯狂可不是苗头,别把中医弄成跟邪门歪道一样。

  宋思辰摇头苦笑道:“苏韬现在的人气还真是了不得啊,虽说名气给他带来很多的压力,但也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现在很多人是真的在支持苏韬,支持中医的发展。”

  窦方刚嘴角浮出一抹冷笑,“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现在魏白应该知道,比赛结果不是他随意可以操控的,现在炸锅的可不是现场这一两百号粉丝,因为斗医是面向全国在直播,所以苏韬即使要输,对方也要给出合理的理由。”

  崔元隆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不仅评委对结果表达不满,下面的观众一时半会停歇不下来。

  “崔老师,我有个建议,这次斗医是面向全国直播的,很多观众通过镜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此他们会怀疑斗医有失公允。而且现在评委之间也互相有争议,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更直观的方式,让观众得出结论。”姚羽找到崔元隆,提议道。

  崔元隆欣赏地看了一眼姚羽,第一场比试结束,结果已经宣布。但姚羽还能站在苏韬的角度说话,足以说明他的胸襟足够开阔。

  相比较于他的师父魏王八,姚羽的人品明显要好很多,魏白也算是走了狗屎运。

  崔元隆道:“行吧,争议主要出现在需要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身上,我们挑选几位,让他们服用苏韬的药物,如果证明苏韬的药物效果无效,那说明评委在打分时没有问题。”

  崔元隆召集评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北派中医评委立即有人表示不满,“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可取,第一,既然是我们不认可的药方,怎么能随便给患者使用呢?那岂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第二,苏韬的不少药方对患者是有效果,之所以给了低分,是因为南药北用,肯定比不上姚羽的北药北治合理。”

  “那你岂不是承认,苏韬的药方其实没有问题,很多是对症的!”南派中医有个评委立即找到对方的破绽,“你这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问题,完全不具备评委的资格。”

  崔元隆暗自叹了口气,终于知道为何篮球赛或者足球赛有一个场上原则,必须服从裁判的决定。

  其实跟评委没什么关系,而是崔元隆自己产生犹豫。

  他虽然没有北派中医或者南派中医明显的烙印,既不是滋阴派,也不是火神派的支持者,但他自己本人更偏向于温补派的学说,而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是他行医的根本。

  在很多人眼中,温补派和火神派有很多医理相通,因为两者都注重阳气,但温补学派同样也注重真阴。

  在虚损之论上,两个学派更是针锋相对。

  说得再直观一点,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重要区别。

  所以苏韬用辅药吴茱萸,达到滋阴化阳之效,和温补派的观点很是相近。

  在法庭上,虽然评审席的观点很重要,但法官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韬的药方虽说被北派中医评委难以认同,但却是说服了崔元隆。其实姚羽也看中了这一点,表面看上去自己是赢了,但自己其实已经输了。

  “按照我的意思办吧,由北派中医选择三名你们觉得药方没什么效果的患者,服用苏韬的药方,如果他的药方存在问题,责任在我来担。”崔元隆此话一出,让北派中医评委们非常震惊,意识到崔元隆此刻更偏向于苏韬。

  崔元隆是主持人,也是主裁判,是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由他作为担保,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北派中医选择的三名患者,都是苏韬的医案,得了低分的患者,他们没太看得懂苏韬的药方出处,认为那三个药方,都是虚构杜撰而成。

  工作人员按照苏韬的方子,抓药熬药,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分别给三名患者服用了药物。

  第一名患者,得的是糖尿病,也就是“消渴症”,患者并无阴虚表现,而属肾阳虚微。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病位以次在肺、胃、肾。

  因此想要治好此患者,是治疗“下消”。

  姚羽开出的是“真武汤”,附子50 g,干姜20 g,茯苓50 g,白芍50 g,白术30 g。

  玄武,是代表北方的神兽。在四季中对应冬季,五行属水,与人体当中的肾脏相对应。“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作用是温阳利水。

  姚羽开的附子数量达到了50 g,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因为《伤寒论》中张仲景虽说在很多药方用了附子,但没有超过30 g的情况。

  而苏韬开的是“七味白术散”,这是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常用来治疗消渴症的方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效,由人参,茯苓,炒白术,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

  当然,苏韬在其中调整了剂量,还增加了黄芪、熟地黄等几味药,乍一看有点四不像,但是极有道理的。

  黄芪对糖尿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对二型糖尿病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单独用黄芪来治疗糖尿病,临床上疗效特别不理想,所以外界传言,喝黄芪水喝个五斤十斤就能治愈糖尿病,那是夸大了黄芪的效果。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加入这味药材,主要是将整个药方的药性调和,因为患者是个女性,身体虚弱,七味白术散虽然药效温和,但开始服用的药量很大,熟地黄可以平衡药方的“毒”性。

  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大约五分钟之后,便主动说道:“好像药物起了效果,我感觉有一股暖气从小腹的位置往上涌。”

  崔元隆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连忙走到患者的身边,给她进行诊脉,赞叹道:“果然是神乎其技,大家都来看看。”

  评委们纷纷给患者诊脉,均露出惊讶之色,因为苏韬的药物很对症,滋阴派以缓慢治疗的特点广为人知,但在这个病人的身上却有着极其显著的变化。

  “这厮实在太狡猾了,竟然谄媚到如此地步。”魏白在下面气急败坏地说道。

  其他人看不出来,像魏白这种顶级宗师,还是能瞧出苏韬在耍花招的。

  温补派的创始人是一代宗师张景岳,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苏韬在药材当中增加“熟地黄”,其实在讨好温补派。

  表面看似忠良,其实满腹诡计。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特么的在拍崔元隆马屁。

  魏白不仅有点担心,因为姚羽还真不一定是苏韬的对手。

  其他两名患者纷纷服用了苏韬写的药方,一个是冠心病,一个是喉炎,当场都有明显的效果。

  事实摆在面前,北派中医在评判苏韬和姚羽时,是带着有色眼镜,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现场给患者用药,效果显著,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南药北治”也是可取的。

  “第一场斗医,在评审阶段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作为主裁判,我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斗医的结果,在此进行更正,因为双方都在规定时间内接待了所有的患者,而且给出了药方。至于药方的正确性,因为派系不同,所以没有固定答案,所以我建议以平局论定,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崔元隆最终的判定,让混乱的场面稳定下来。

第2149章 已经青出于蓝

  既然是有关学派之间的交锋,斗得不仅是医术的高低,还有对医派不同之处的了解。

  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苏韬对华夏中医各大派系的了解之深,以及用药的不同。

  火神派和滋阴派是分歧最大的两种学派,因为中医认为人体内的元气分为阴阳,火神派追求的是扶阳,而滋阴派追求的是滋阴,因为理论的截然不同,所以在选择药方上会有根本性地差异。

  魏白的想法其实没有错,中医现在市场这么好,当欧盟对中草药的准入门槛彻底打开之后,将迎来又一次高峰。在此之前,中医是有必要梳理好内部矛盾,确定一套标准。

  就跟秦始皇最大的贡献,不仅是修造了长城,而且还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只要标准一样,西方那些患者才能够接受中医的疗法。他们从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很难理解千人千医的逻辑,你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如果你生病了,应该吃什么药,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苏韬也一直有这么个想法,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教材,告诉入门的中医学子,面对什么样的病情,该用什么样的药物,包括以前那种半白半文的描述方式,也得进行“翻译”,让医术变得与时代接轨,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理解教材讲的是什么意思。

  中医从理论区别,共分为七大门,包括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学派、火神派、学院派。

  伤寒派是最早的流派,创造者是《伤寒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但凡名医都会对伤寒论进行在研究。可以说,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名医。

  补土派的创造是李东恒,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从脾胃着手论治。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从脾胃着手论治。

  滋阴派则是由朱丹溪创立,他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

  寒凉派的创造者是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刘完素,研究五运六气,重视针灸治法,主寒凉攻邪,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

  温补派则是由张景岳创建,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著名论点。他治疗虚病,也多以补肾为主,极力推崇薛立斋常用的八味肾气丸。

  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神医叶天士,用药多以寒凉轻灵,崇尚阴柔,恣用寒凉,用药大都是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丝瓜络,豆豉,薄荷等轻灵之药。

  至于火神派代表人物是郑钦安。火神派主张补阳为先,用药特点是用大量的附子,干姜,肉桂,麻黄等等。

  学院派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指的是按照中医教材所学的大夫。对于中医界而言,这些学院派中医并不受待见,因为他们学的东西太过死板,而且各个学派都会学习一点皮毛,没有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支撑。

  在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时,或许可以能够胜任,但面对一些难症,在教材上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就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但凡能被称之为中医泰斗的人物,他都是有一整套的传承体系。

  以宋思辰为例,他的师父虽说不是什么名声显赫的宗门大师,但对南方医派的医理研究得很深刻,宋思辰用药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像。

  前几年中医七大门没有什么动静,是因为行业太冷,大家都抱团取暖,还怎么会搞分裂呢,即使有些争论,也只是述诸笔端,通过论文进行辩论。

  但现在中医明显好起来,妖魔鬼怪便都想着一统江湖,证明自己所学才是真材实料。

  现在主流的学派主要是“滋阴派”和“火神派”,按照地理位置分成泾渭分明的南北两派。

  其实这种区分方式,还是有点狭隘的。

  因为很多生活在南方的中医,也会是火神派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而生活在北方的中医,也有可能是补土派理论的支持者。

  至于崔元隆所支持的温补派学说,虽说他本人也有很多徒子徒孙,但比起滋阴派和火神派现在的体量和规模,还是略微欠缺了一些。

  当崔元隆看到苏韬和姚羽在擂台上斗得甚欢,内心深处唏嘘不已。

  崔元隆的那些弟子,都是中庸之辈,比起这两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无论水平还是能力都欠缺太多了。

  不过,欣赏归欣赏,信仰永远不会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5页  当前第13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2/1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妙医鸿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