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3 KB   上传时间:2024-03-25 16:00:25

  两孩子有人把裤子弄出一个洞,对方都要跟着学,否则就要干架。

  石迎春拿两孩子都没法子,每次看顾家双胞胎,就在那羡慕。

  那两个孩子特别乖巧听话,从来不会争抢打架。

  人家两个男孩或者两个女孩容易打架,他们家倒好,一男一女打得更厉害。

  当然,两个人好的时候也是特别好的,谁被人欺负,另一个人肯定会维护,一致对外的。

  宝儿也被打了两下屁股,这才消停下来。

  石迎春无奈摇头:“就没听过这么离谱的要求。”

  石立夏只觉得好笑,以前都是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段子,现在在现实里看到了。

  一家欢喜一家愁,石立夏这边喜气洋洋,准备将手里的工作都做完,然后安心再次迎接大学时光。

  另一边却有人因为等不到录取通知书而痛苦失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宋城在屋子里来回转悠,一边不停地抓着头发,朝着旁边一个表情麻木的人道:

  “不应该啊,我的通知书都下来了,我们对答案的时候,你正确率比我高,分数高出我一节,你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

第154章

  “是啊,景玉是咱们知青里,学问最好的,谁都可能考不上,就他不可能考不上啊。”屋里另一名女知青道。

  他们插队的大榕树大队是整个公社最大的大队,因此插队的知青人数也比较多,一共有十三个人,这次参加考试的有11个人。

  因为宋城拥有《数理化自学丛书》,并且愿意分享出来的关系,公社其他知青点的知青,不少人都会抽空跑过来,跟着一块学习。

  大家互相帮助,都想趁这个机会改变命运。

  虽然他们平时相处难免会摩擦,宋城也跟一些人有过矛盾,可到了这种关键时候,很多人都会摒弃前嫌,一同为那个目标奋斗。

  即便彼此也是竞争对手,可大家都知道他们更大的竞争对手不是身边人的,因为这一次是要跟千千万万的考生同台竞技。防了身边的人,那才能压得了几个啊。

  大家都是背井离乡过来的人,相处这么长时间,哪怕很多人对这里很不满意,可依旧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地方,不少人关系也还是不错的。

  在备考期间,大家一块学习和探讨问题,何景玉是其中佼佼者,不少人弄不明白的都喜欢他来讲题。

  何景玉不仅学问好,还很会讲课,脾气也特别好,不会因为对方听不懂而恼怒,会非常耐心地进行讲解。

  大家都觉得何景玉是最有可能考上大学的,谁能想到他们整个公社有八个人考上了,其中竟然没有何景玉。

  一个公社能考上八个,其中七个人是知青。虽然其中有四个人是中专,那也足够令人震惊了。

  这年头中专也是非常吃香的,毕业了都是安排工作的,一般都能进很不错的单位。

  可这个喜悦因为何景玉没考上,都淡去不少。

  其他人听了也愤愤不平,对于别人大家心里有可能有点暗搓搓地偷着乐,我没考上你也没有,平了。

  可何景玉不一样,他在知青里人缘特别好,那么短的时间里他还做了归纳总结,多少人因为他的笔记受益。

  虽然这次没考上,可很多人觉得复习时间太短了,明年夏季又会举行高考,结合这个笔记以及《数理化自学丛书》等资料,他们再复习大半年,还是很有机会的。

  一个男知青道:“会不会是因为景玉的成分问题?”

  这话一落,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何景玉成分是有些问题的,当初差一点就被连累,还好下乡比较早,正好躲过了。

  不过他在大队里依旧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大队每次给他安排的都是脏活累活。

  何景玉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被当作臭老九给关进牛棚里了,一直到现在还没平反。

  也正是因为家学渊源,他也非常地聪明和优秀,高中知识他早就学完了,哪怕过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忘记。

  所以才能在紧张的复习里,他还有空给大家做辅导,因为早就吃透了。

  “不应该啊,之前看文件不是说不看这个吗。而且公社这边政审都通过了,不应该存在这个问题啊。”

  “就是啊,而且景玉父母不是已经有动静要平反了吗,现在那么多个学者被平反,他们家也快了吧。”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

  何景玉这时出声了,“估计是我考试的时候马虎了,谢谢大家这么看好我,我下次继续努力。”

  何景玉此刻很不好受,他以为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跳出这个地方,没想到还是失败了,但是也不想别人为他担心。

  看到何景玉还在安抚大家的情绪,宋城头一个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不行,这事我总觉得不对劲,必须得去查一查到底是什么情况!”

  其他人一听,全都响应:“没错,必须得去查查清楚,我觉得这里头肯定有事。”

  “万一真的是没考好呢?”有人弱弱开口。

  “那也得去查一查才安心,你们没听说吗,隔壁公社有个嫁了当地农民的女知青,她考上了大学,还是第一批发榜。结果她的录取通知书被婆家给藏起来了,要不是有人提前看到了信跟她说了,就被蒙在鼓里了。”

  那家人担心女知青上了大学之后就跑了,不再回来,于是就将录取通知书给藏起来了。

  之前让她去考也不过是让她彻底死心,要不然根本不会给这个机会。

  那个女知青也是厉害的,在大队里得不到支持,还有人说她都有孩子了还去上什么学,她直接跑到公社大闹了,还给丈夫婆家扣大帽子,妨碍社会主义建设。

  她是人才不让她读书,不就是不让她报效祖国不也就是妨碍社会主义建设吗。

  这种事还不少,不过更多的人是在报考阶段就被截了,他们大队那两位没有参加高考的知青就是这个情况。

  石立夏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过了一阵了。不过宋城来找她倒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他要回沪市等待开学了。

  宋城非常感激石立夏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他们公社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能考上大学。

  他这一走很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因此离别的时候想过来再次道谢。

  石立夏知道他考上大学也很是高兴,因为宋城要在南城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坐火车离开,因此这次可以坐下来好好聊天。

  邢锋也在家,也不需要避嫌,于是说着说着就提到了何景玉这件事。

  “我们去招生办查了,确实没有看到他的名字,可我总觉得这事不对,何景玉怎么可能没考上,这太不应该了!他可是天才啊,就是清大也是能考上的。

  我这次能发挥这么好,一半也是多亏他的辅导,否则那么短的时间里,即便有学习资料,我也考不了这么高的分数。”

  宋城考了401分,也是非常不错的分数了。

  何景玉并没有报考清大,而是报考了理工大,这是父母从前工作的地方,他小时候在这里长大,是很有感情的。

  他认为他父母肯定会有平反的一天,就想着在那里相见。

  理工大虽然也是名校,可分数要低很多,宋城觉得肯定没问题。

  再不济,第二批也该能录取上,何景玉虽然优秀却是个谨慎的人,中专志愿都填了的。

  “兴许这次是失误了,明年还有机会。”石立夏道。

  宋城叹道:“希望他能等到那个时候吧。”

  “为啥这么说?”石立夏一听这话就觉得里头有什么故事。

  宋城是个藏不住话的人,石立夏一问,就忍不住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

  换作别人,他兴许还觉得这是人家隐私,可石立夏又不认识何景玉,且觉得石立夏这人厚道,也就憋不住说了。

  “我们大队长的女儿看上他,非要嫁给他,大队长则是想让他当上门女婿。这一次高考他差点就没能报上名,还是我们知青一起去闹事,这才给他报上了。”

  大队长其实有儿子,但是他对家里姑娘也是很宠着的。

  何景玉虽然下乡七年了,现在都有二十六了,算是大龄青年,但是一点也不着急,他是想要回城的。

  这些年一直躲着,大队长没少找何景玉的茬,让他干最苦最累的活,其实不单纯因为成分问题。

  眼看着高考恢复,政策似乎有所松动,大队长明显比之前着急了。

  大队长原本想着,何景玉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只要他在一天,何景玉就不可能回城,那总是要在本地娶妻生子的。

  何景玉成分不行,而且大队长看上的女婿谁敢抢,所以这结婚不过是早晚的事。

  大不了到时候不是上门女婿,正经娶妻也是可以的。

  反正大队长有儿子,又不是非要个上门女婿不可。

  但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何景玉很有可能借助高考这个跳板离开,他就有些着急了。

  “平时都是我们几个护着他的,现在我们都考上了,他一个人留在那,这让人很不放心。”

  因为学习资料和何景玉的帮助,他们大队考上的知青数量是最多的,一共有四个人考上了。

  这四个人也是跟何景玉关系最好的,也正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帮衬,何景玉辅导他们的时候也最为用心,这才让他们能有这么好的成绩。

  曹荣妹也在一旁听着,听到这话惊道:“你们那的大队长这么霸道啊!”宋城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反正我们那事挺多的,我这些年过得还行,都是因为我给了不少好处。每次我家里寄东西给我,至少一半都得给他。我们过年想回家,没点好处也不会放人。”

  “哎哟喂!这也太黑了!”曹荣妹猛拍大腿,“你们知青就没人去闹的?我们大队的知青可会闹事了,才不会吃这样的亏。”

  宋城苦笑:“我们大队长在公社和县里都是有关系的,告了也没用。”

  那个大队长是地头蛇,而且不会做得那么明目张胆,多的是办法让你乖乖‘自愿’送礼。你要敢怎么样,有的是办法给穿小鞋。

  而大队长顶多就口头批评一下,不痛不痒的。

  “这么说你们还挺乱,我们大队就没有这些事,我们大队的知青好多都到孩子爸组建的罐头厂工作了,待遇可好了。”

  曹荣妹提起这个,眉宇间尽是得意和自豪。

  宋城很是羡慕,“我们大队这种好事都轮不上知青,高考恢复的事,我们大队长都没说,我们那特别偏僻,从公社到大队还得走大半天的路,要不是我家里有事正好回家一趟,都不知道这些事。”

  其实不止知青,他们大队的普通村民日子也不好过。

  宋城没去过别的地方,可他有跟分配到其他地方的同学朋友通信。

  有的地方虽然艰苦,可所在的村子民风淳朴,日子还算过得去,经常苦中作乐,没有那么多腌臜事。有的知青还跟当地村民一起搞建设,每天日子过得很充实,没有虚度光阴。

  偏偏他倒霉,分到这样的地方,其实他们大队自然条件还算不错,日子可以不过得那么苦,不像有些地方东西都种不出来,或者半年都是冰天雪地的。

  奈何人不行,自然条件好也改变不了什么。

  还好,他现在脱离那个地方了,可何景玉走不了,这让宋城心里很不是滋味。

  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何景玉被留在那里,他真的觉得太可惜了。依照何景玉的聪明才智,留在小乡村里太埋没了人才了。

  石立夏听了宋城这些话,不禁想起从前看过的高考录取顶替的各类案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