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不知,不过听说西鄂县的高县令过得很惨,不仅散尽了家财,每日还过得水深火热的。”

  诸传垂下眼眸思索,“赵含章特意传出这样的消息,就不怕其他郡县的人听到后直接撂挑子不干?”

  不知道裴河为何这么匆忙的辞官,但看到散尽家产的高县令,肯定有不少人会和裴河一样选择,直接挂印辞官。

  好歹能保住一些家产和性命。

  官场上的规则,一旦辞官归隐,那就前事皆休,即便他们以前犯过错,但只要不是人命案,都可以销掉。

  最主要的是,赵含章手里有这么多人可以顶替上吗?

  他正怀疑,酒楼下面又是一片热闹,有人在往县衙跑。

  忙有人出去拽住一个跑的人问道:“出什么事了?”

  “县衙出了招贤令,这一次是整个豫州招贤,听闻是我们女郎亲自下令,不仅令各郡国招贤纳士,之后还会派出人前往各郡亲自考核选拔人才,最后还要在陈县再选一次,最厉害的能直接跟在女郎身边呢。”

  酒楼里的人听闻,眼睛皆是大亮。

  能在西平这一座酒楼里坐着喝酒吃饭的,谁没有些家资?

  有了钱便肖想权,赵含章取用人才不太看重家世,甚至不太看重文赋之才和名气,上一次招贤令被她取用的人中有一些名不见经传,连女子都有。

  所以,他们是不是也可以?

  他们觉得他们可以!

  于是一群人又激动又兴奋,一再的确认,“啊呀,真出招贤令了?”

  “真出了!”

  “那明年的定品,中正官还定品吗?”也有人还念着参加明年的中正定品。

  “这谁知道,应该……要定吧?”毕竟几十年的选人制度,这么多人等着定品呢,怎么能不定品呢?

  被扯住的人不高兴了,冷哼一声道:“我们女郎又不是中正官,定品也不是在我们西平,何况,现在名士便是定了品又能如何?”

  他道:“朝廷能用吗?我们女郎会用吗?”

  众人张大了嘴巴,对啊,听说现在苟晞还围着京城呢,别说人才了,平常人连封信都送不进京城,那被定品选出来的人才朝廷能用吗?

  而赵含章……

  想也知道她不会用夏侯中正官选出来的人才啊,夏侯一家现在苟晞那头呢。

  要是朝廷不用,赵含章也不用,那他们参加豫州定品还有什么意思?

  真真不如应了赵含章的招贤令,去她手底下应考出头呢。

  被扯住的人见他们会思考,便赞许的点头,“你们慢慢想吧,我要去衙门报名了。”

  众人回神,又一把扯住他,“现在就报名?那何时应考呢?”

  “这一次应考的时间放得很宽,在明年的二月二之后,各郡国在其郡治所在设考,不论本地还是外地的考生都能就近应考,考过以后便往陈县去参加下一级考试,听闻,到时候女郎会亲自出面考考生呢。”

第446章 攻心之计

  赵含章的恐怖和招贤令一起传遍整个豫州,甚至往豫州之外传去,天下皆闻。

  本来和裴河一样摸鱼怠政,想要糊弄赵含章的人不少,毕竟豫州这么大,北面有遭受重灾的梁国,东面有失去郡守的汝阴郡,还有赵含章的大本营汝南郡,一下要梳理三个郡国,她能留意到别的郡国多少?

  所以她自下令她的,他们接了政令就是,只是郡国内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甚至为了补充匈奴之祸的损失,他们还以各种名目加税加捐了。

  他们不觉得赵含章能管到他们这儿来。

  直到裴河莫名其妙却又快速果决的辞官而去。

  有与裴河熟悉的,直接写信去问他原因。

  然而裴河能告诉他们吗?

  那天晚上的详情,他连妻子都没告诉,就是因为太过丢脸,他会告诉其他只是略微熟悉的同僚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收到信,一律丢到一旁不理,实在被催问得受不了便写信去告诉他们,他年纪渐长,渐感无力,所以就辞官归隐了。

  这个理由很快在豫州各郡守之间流传,连赵铭都听到了。

  这让竖起耳朵想要悄悄听八卦的赵铭嗤笑一声,这理由如此平凡无奇,一听就是假的,谁信呢?

  没人相信,于是,大家终于郑重起来,开始重视起赵含章的政令。

  有的人害怕,主要是赵含章上对郡守,下对县令,谁都没好过。

  郡守们都是做了好多年的官才熬到一郡太守,所以要他们放弃,他们不舍,但县令就不一样了。

  听说了西鄂县高县令的惨状,不少县令心有戚戚焉,主要是心虚,于是辞官挂印的不少。

  县令们要辞官,郡守们却舍不得,于是他们开始把赵含章的政令翻出来看,一边安抚要辞官的县令,一边还要和汝南郡的赵铭打听赵含章的意思。

  赵铭倒是很大方的回他们信了,直接告诉他们看赵含章的政令。

  大过年的,明明是封印过年的闲适日子,内五郡的郡守府却一个都没封印,连带着底下的县衙都在开印办公。

  身在南阳国的赵含章也一样,颁布招贤令之后,赵含章便再次以刺史的身份与各郡国传令,凡豫州内郡国,过路商旅,所携货物除商税外,所有纳税条目全部免除,鼓励天下商旅来豫经商。

  其中粮食、粗麻布和细麻布的商税全免,其余商税按照原来的收取标准减半,时限为一年,以豫州刺史府的最后一条命令为主。

  赵含章一张一张的签发命令,赵二郎坐在她身边,拿着她的官印,她一签好字他就把公文拖过去,哐的一下盖上印章,然后就吹,吹干后合上丢到一旁。

  立即就有吏员取过,打开扫了一眼,官印盖的位置对了就躬身退出去,将外面坐着排队等候的信兵招来,“这一封是发往彭城国。”

  立即有两个信兵上前接过,将公文收进包袱里便离开。

  这些信兵都是秋武从亲兵里选出来的,专门为赵含章给各郡国送信的,以保证消息通达,她的命令能够很快的下到各地方。

  赵含章知道现在交通不便,但命令她不能一股脑的下,她得有序的错开,所以这个成本她就必须承受。

  赵含章签完所有的字,当即就让范颖起草下一封公文,“令各郡县收拢流民,安抚百姓,开设育善堂,赈济孤寡。”

  她道:“公文起好放在我的案头,我会签章,两天后再发出。”

  范颖应下,道:“使君,殷盛已在外面等了一个时辰。”

  赵含章一听,嘴角微翘,拿出最好的状态,“请他进来吧。”

  殷盛被人领进来,这里面的办公房和之前大不一样,他有些懵。

  这是裴河之前的办公房,作为郡守的办公房,大,是首要的一个条件。

  剩下的就看各郡守的品味和能力了。

  郡丞的办公房就在不远处,之前他与裴河共事,俩人没少在这屋里饮酒下棋和论经。

  裴河是个很文雅的人,办公房自然也布置得很雅致,但现在除了墙上还挂着的字画外,屋里的布置全都改了。

  改得殷盛都不认识这个房间了。

  本来宽宽大大的房间此时放了有十来张坐席,正中间是赵含章的坐席,哦,那个坐席没改,之前裴河也是坐在那里办公,稍高一些,不仅坐席很宽大,面前的矮桌也很宽大。

  那矮桌是用上好黄花梨做的,坐席是矮凳,背后还有矮靠,上面是用狐皮铺着的,特别的柔软和暖和。

  这些东西裴河都没带走,赵含章直接就用上了。

  只不过以前总是空荡荡的矮桌上堆满了文稿,赵二郎嘟着嘴坐在席子的侧边,面前也堆了高高的公文,他打开公文,努力的辨认出姐姐的名字,然后哐当一下压下官印,吹干后就顺手放到一边。

  他掀起眼皮看了呆愣愣地殷盛一眼,觉得这郡丞看着比他还傻,阿姐还说要用他。

  这房间里不仅有赵含章姐弟,还有十来个官吏,其中以范颖为首,他们都坐在左侧,一排四席,一共坐了三排。

  每人的案桌上都摆了不少公文纸张,每个人都在奋笔疾书。

  就在殷盛愣神的功夫,一个吏员起身,将一叠文书交给范颖。

  范颖快速的翻过,转身就又走过来,见殷盛还在发呆,她就直接插队,躬身道:“使君,这是大郎君要的东西。”

  赵含章便先冲着殷盛笑着点了点头,“郡丞先坐吧。”

  殷盛这才回神,躬身应了一声是后在一旁盘腿坐下。

  赵含章打开文书看,她看东西很快,很快就挑出一份公文递给范颖,“给郡丞看看。”

  范颖接过,双手奉给殷盛。

  殷盛一脸莫名的接过,打开一看,发现是育善堂的建设。

  赵含章和傅庭涵初步了解过鲁阳县,最后发现育善堂在这里的用工市场很难有竞争力,而完全靠衙门资助,对当地县衙也是一个很大的财政支出。

  所以她想换一个安置的模式。

  还真让傅庭涵说对了,南阳国很可能成为一个可以被其他郡国学习的模板,而汝南郡,尤其是西平和上蔡,因为有他们的大批作坊在那里,在安排育善堂的用工上拥有天然的优势,反倒很难成为别的郡县学习的模板。

第447章 微服私访

  赵含章踩在雪上,呼出的气都蒸腾着白烟,模糊了眼前的视线,她朝远处望去,入目一片白色,此时脑中就只剩下曾经的一句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她扭头问殷盛,“这些地都是失地?”

  殷盛咬咬牙道:“是。”

  这一片广阔的田地在城东郊外,出了城门不远处就是。

  南阳国地势平坦,鲁阳这一片也是多平原,少山丘,而这里道路两旁除了树林外,多数为耕种过的田地。

  赵含章走到一块田里,抬脚将上面的积雪划去,下面是已经长出来,有一指那么长的小麦。

  看见小麦,她脸上便不由的露出笑容,“连着两场雪,明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吧?”

  “是,”殷盛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很多人都说明年年景应该不差。”

  赵含章便走到其他田里看,再划开雪,下面就只是杂草了。

  而且据殷盛所言,从这里开始往外,基本上都是丢荒的土地,百姓流亡离开,已经丢荒有两三年了。

  城郊都有如此多的失地,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赵含章想到今天早上傅庭涵做出来的人口预估数,不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就选这一片吧,让人将育善堂建在此处,这一片失地都归在育善堂名下,土地产出以供育善堂支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