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他受到巨大的冲击,一时不能缓过神来。

  赵含章就乖乖的坐在他旁边,等着他回神。

  许久,赵淞的目光才移动到赵含章脸上,定定的看着她问道:“你们两个到底要做什么呢?”

  赵含章倒也不隐瞒,微微一笑道:“叔祖,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庇护我的家人,而铭伯父是为了宗族。”

  赵淞:“何至于做到如此地步呢?”

  “因为我比较贪心吧,”赵含章道:“我不仅想要他们在这乱世中活着,还要不输于从前的活着,然后我看到了更多的人,有了更多在意的人,比如五叔祖、铭伯父、程叔父,还有族中那些兄弟姐妹,不管失去哪一个,我都会心痛的。”

  “而要庇护这么多人,是需要很大力量的,”赵含章道:“为了获取这份力量,也就顾不得这么多规矩了。”

  指的是她私设官职的事,她以为赵淞是知道了真相来兴师问罪的。

  但赵淞不知道啊,一时间被她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三娘啊,辛苦你了。”

  “啊?”赵含章有些迷茫。

  赵淞擦了擦眼泪道:“是我不好,竟将宗族这一重担都交托到你们肩上,你伯父也是,有这么大的难处也不告诉我。”

  赵含章一脑袋的问号,有些迷茫的看着赵淞。

  落在赵淞眼里就是这孩子被他说得懵了,于是他更加激动,问道:“你现在的钱还够吗?叔祖这里有些,我给你。”

  虽然很想要,但赵含章怎么能要老人家的钱呢?

  赵含章坚决的拒绝了,并一再表示自己暂时不缺钱。

  虽然完全不知道五叔祖内心是怎么想的,但目前看来是好事?

  赵含章贴心的将赵淞送回家,还想和赵铭私下沟通一下,比如相处得好好的,他为什么要突然坑她?

  结果还没等她开口,看见赵铭的赵淞已经平地一声吼,“赵铭,你整日晃荡啥,三娘这么小都知道为全宗族奋斗,你每日除了喝酒就是……”

  赵含章触及赵铭平静无波的目光,转身就跑,“五叔祖,我县衙还有事先走了……”

  赵含章跑远了,赵铭这才看向他爹,等他骂完了才神奇的问道:“阿父,您到底是怎么生出如此聪明的我的?”

  赵淞沉默了下来,但只一瞬,他转着脑袋左右找了找,实在没找到趁手的东西,第一次毫无涵养的将鞋子脱下来冲着赵铭就砸去,“混账东西,你竟然骂你老子蠢!”

  赵铭有些狼狈的逃出了家门,他运了运气,最后还是去了县衙。

  赵含章跑回县衙,才喝了一口水,正和傅庭涵道:“五叔祖和铭伯父又吵起来了。”

  傅庭涵一脸迷茫的抬头,“为的什么?”

  “呃……”赵含章想了想后道:“可能是因为我太好了,映衬得铭伯父不是那么优秀了。”

  傅庭涵目光定焦,眼中的迷茫总算散了,“你认真的?”

  “难道我不优秀吗?”

  傅庭涵笑着颔首道:“你很优秀,但铭伯父也不差。”

  赵含章正要说话,身后突然传来门被推开的声音,赵铭幽幽的声音传来,“还是庭涵有眼光啊。”

  本来跟没骨头一样靠在桌子上的赵含章立即站直,绷直了脊背,头也不回的和傅庭涵点头道:“不错,庭涵说的对极了,铭伯父就是比我优秀的,我还小呢,怎么能和铭伯父相比呢?”

  “少拍马屁,”赵铭抬手止住傅庭涵的行礼,在边上看了一圈,还是选择了一张椅子坐下,然后看向赵含章问道:“你和我阿父说了什么?”

  赵含章在他对面坐下,笑吟吟的道:“也没说什么,就是说我们伯侄相处甚欢,我做的事都是伯父您支持的,不过我不理解,伯父为何要和叔祖说这些?”

  赵铭:“夏收结束,夏税要开始征收了,上蔡那边,你不去摘桃子吗?”

  赵含章一脸迷茫,“摘呀,我种下的为啥不摘,但这和五叔祖有什么关系?”

  赵铭慢条斯理的道:“关系大了,你去摘桃子,谁还能不知道上蔡县也在你的掌控之中了?到时候你猜我爹会怎么想,别人会怎么和他谈论起此事?”

  与其等他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这些,不如由他来说,还能提前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第275章 摘桃子

  夏收结束,各家都在准备夏税,而赵含章也终于迎来了收获——收税!

  作为西平县的县令,赵含章奋斗在第一线,她亲自下乡视察收税的情况。

  有她在,今年西平县税粮的斗量非常的标准,百姓们欢快得好像过年一样。

  她不仅看夏税的征收情况,还要看夏播的情况,以确保秋收。

  经过一个冬天,大家已经知道豆子也能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大家对种植大豆也多了些期待和感情,加上县衙现在固定价格收大豆,价格比以往的要略高一些,就算不为了吃,为了赚钱,大家也多了些热情。

  于是一直是撒了种子就不怎么打理的豆子都被抽空打理了一下,除除草,抓抓虫,虽然它们现在还是绿色的小豆苗,但看着比往年的好呢,出芽率不低。

  精耕细作的一个好处就是,人均占地田亩数会减少,产量增加,相同田亩数的田地可以养活更多人。

  西平县在收税,上蔡县自然也一样。

  赵含章在把西平县的夏税都收齐后便去了一趟上蔡。

  正巧,上面催促各县上交粮税的公文也到了,因为正在打仗,所以今年的夏税又涨了一些。

  柴县令还在头疼今年要上交的赋税,赵含章一来,立即把收上来的夏税一分为三。

  一份上交,一份留给县衙做开支,还有一份则要还给她。

  “还你?”柴县令惊讶得不行。

  “是啊,年初那会儿上蔡县和西平县借了这么多粮食和铜钱,不得还吗?”她道:“虽说两县现在是兄弟,但正因为是兄弟,才要明算账啊。”

  柴县令:“……可这样一来,上交给朝廷的赋税就远远不足了,本来就不怎么够……”

  赵含章道:“柴县令放心,我让汲渊写一封折子,回头你抄一下送往刺史府,使君会理解我们的。”

  柴县令皱眉,有些忐忑,“三娘啊,你拿走的那三分之一粮税要怎么做账?”

  赵含章笑道:“不必担心,汲渊会做好的,别说上面现在没空派人下来调查,就是来了,我们也能应付过去。”

  柴县令还是很害怕,他第一次截留赋税高达三分之二,要知道,往年他就是偷摸着截留一些,那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为了安他的心,赵含章表示,她的西平县截留的赋税更多。

  她道:“连年兵乱和天灾,我们县衙里也得攒些东西啊,不然将来出意外,谁能救我们呢?”

  柴县令还在犹豫,赵含章道:“这些东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县君为上蔡县父母官,为治下百姓操劳不是应该的吗?”

  柴县令若有所思起来。

  最后汲渊还是给他们两个代笔了折子,不错,一份折子是写,两份折子也是写。

  反正都是诉苦,写第二封就有经验了,速度也快点儿。

  所以赵含章把自己的折子也交给他写了,然后她就誊抄一遍。

  西平县和上蔡县的回函折子慢悠悠的送到陈县。

  陈县不远处正在打仗,所以陈县涌入了大量的流民。

  没办法,他们交战虽然多在野外,但东海王想要杀了苟晞,把兖州给抢过来;而苟晞要杀退东海王,还想往洛阳去接皇帝,于是便免不了攻城略地。

  战事一起,直面死亡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将士,还有被攻城略地的百姓。

  尤其正碰上夏收,他们一打仗就大量的毁坏农田,许多还没来得及收的麦子都叫人糟蹋了;而且士兵们缺粮了,还会直接拿着刀抢收麦子。

  交战波及到的地方瞬间产生大量难民。

  他们不得不收拾行李逃离家乡,一是为了躲避战争,二就是为了逃掉夏税了。

  豫州就在兖州,也在洛阳边上,所以大部分难民都选择跑来豫州落脚。

  何刺史又不能把城门关了拒绝难民进入,只能尽可能的分散涌进来的难民,让他们到底下各县去。

  同时陈县收拢这么多流民,就需要大量的财物和粮食,加上朝廷给他下达的征收任务,何刺史直接转嫁到底下各郡,郡守或者太守又转派给底下各县。

  所以分发给上蔡县和西平县的任务都重,尤其是上蔡县。

  它不仅是个大县,去年汝南郡不少县都遭遇了兵祸,只有它没事,因此派给他的任务是最重的。

  柴县令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对拒绝上面夏税的要求,同是他还偷摸着留下这么多夏粮,心里很是害怕。

  但他抄着汲渊写出来的折子,越抄越觉得汲渊说得有道理,去年他们上蔡县也很困难的好不好,今年冬天还冻死饿死了好几个人。

  开春的时候要不是有赵含章帮忙,他和西平县结成兄弟盟约,怎么可能收得上来这么多夏税?

  当时他可是隔三差五的和刺史府求救,想着能拨一些钱粮下来,让百姓们熬到三月也好呀。

  到时候野外的野菜特别多,就是吃野菜也不会很饿了吧?

  可刺史府迟迟不回信,好不容易回一次信,也是说府库空虚,让他就地想办法解决。

  赵含章和汲渊说得对,他得给县衙留点儿东西,将来再有这样的事,刺史府不救,他也不至于就无路可退了。

  赵含章也在抄折子,她抄的可快了,抄完以后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错别字以后就丢到一旁交给人送去陈县。

  她第二天就带着人去看着粮食入库了。

  西平县的粮食大部分进了粮库,剩下的送去了军营。

  她终于不用靠买粮食来养兵了。

  她现在的兵可不少,明面上只有一千多人,但她分散在各个安置点的部曲也都是兵,他们平日也种地,但更训练,所以粮食产出还不能自给自足。

  何况她还要收留更多的难民,开更多的荒呢,所以急需粮食。

  而从上蔡摘到的那三分之一的粮税,赵含章并没有带回西平,而是留在了上蔡。

  她和汲渊道:“这是从上蔡县拿的,便用在上蔡县吧。”

  汲渊对此很满意,“女郎大爱。”

  赵含章也这么认为的,所以自得的笑了笑。

第276章 转嫁压力

  一个县的赋税用在本县的身上,这是多么公正和美好的一件事啊。

  但美好这种东西就是拿来打破的,他们的折子晃晃悠悠的送到陈县,何刺史拆开一目十行的扫过,发现还是诉苦的,这两个县竟然连交给他们的夏税任务的三分之一都没完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