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戏明_分节阅读_第440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6 MB   上传时间:2023-02-09 20:44:24

  文哥儿那嘴巴,一说起话来那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再用他那装满乱七八糟文献典籍的脑壳一配合,那更是能把所有人说得信服不已。

  连那些个大人们都听愣住了,小孩子跑出去掏回来的蚁卵居然还有这样久远的历史?虽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每天跟其他人见面后却是多了几句谈资:你知道不,我们家小兔崽子挖的蚁子,两千多年前还曾是贡品哩!那会儿叫什么……蚳醢的,反正字他们不认得也不会写,连读都读不顺溜,特别高深!人小先生说这其实就是蚁子酱!

  其他人听了往往会发出很没见识的惊叹声,极大地满足了大伙的分享欲。

  就是喜欢看别人被震惊的样子!

  文哥儿很清楚,光说地方上的生活怎么怎么苦小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哪怕朱厚照是个比寻常小孩聪明的娃儿,也不代表着他愿意听长篇大论的西北苦状。跟他讲这些东西就得掺在有趣的东西里讲,叫他不知不觉便看了进去。

  文哥儿很快写好给朱厚照的长信,再陆续拆其他人的信并写回信。

  唯独老丘和杨廷和的信不太好办,他俩学习能力太强,才被他忽悠了几封信就开始反客为主给他们出题了。

  老丘还好,就是探讨点理论上的问题,文哥儿应对起来还不算难。

  杨廷和这人就太过分了,他不知从哪弄来地方上的数据出题给文哥儿做,什么经济学材料分析题算是给他玩明白了。

  文哥儿看着看着就想起当初跟着钱福他们被杨廷和用统计学折磨的恐惧。

  秉承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想法,文哥儿把题目摘录出来去跟王九思他们探讨。

  堂堂庶吉士,怎么能连点经济学材料分析题都不会做?

  现在不多多练习,以后你们碰上真正的难题该怎么解决呢?!

  来吧,一起共享我们的智慧吧!

  王九思等人:?????

  娘啊,儿想你了,要不我辞官回家去!

  说实话,没考上进士之前,大家一颗心都是火热火热的,感觉只要考上进士,日子就好过了。

  他们这二十个庶吉士,一开始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想跟过来,只是大半人都要跟着文哥儿走,他们不跟着似乎不太好,最终还是咬咬牙跟上来了。

  来到甘州的日子更是清苦得很,没有京师的繁华热闹,没有能吃得尽兴的酒楼饭馆,只有干不完的活。

  什么烧水劈柴下地喂鸡,什么教书育人宣传培训,他们都已经十分熟练。

  要是叫他们家里人知道他们这两个多月过的是什么日子,不知得多心疼!

  可惜这里没有他们家里人在,都是同龄人住一块,他们想喊苦喊累都得担心会不会被旁人耻笑。

  这不就是锻炼出来吗?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日子过久了,莫名感觉一锅炖的野菜粗粮都能入口了,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也不觉得累了。

  他们一个个常年伏案苦读的文弱书生,如今把体魄都锻炼得颇为强健!

  现在他们每天去田里看几眼长势良好的土豆苗,再轮流去社学上几堂课,总感觉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只是对于苦读了十几二十年圣贤书的读书人来说,从零开始学算学经济学什么的着实有那么一点难度。

  专业不对口啊!

  偏偏文哥儿这么热情,他们也不太好意思拒绝,只能跟文哥儿一起讨论学习杨廷和给的材料分析题。

  想要文哥儿一样跟杨廷和他们这些官场前辈打好关系,总不能永远只跟在文哥儿屁股后面去拜访吧?

  分析和计算而已嘛,他们学就是了!

  事实上文哥儿也不是摁头然后所有人一起学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相处,他大致已经基本摸清了这批同年的喜好与天赋,实在学不来的他也不会逼着对方硬学,有兴趣的话旁听一下就可以了。

  文哥儿拿着杨廷和的信祸害了一圈,十分地心满意足,把大家讨论内容给归纳总结出来写成回信寄回京师去。

  虽然文哥儿这个当哥哥的很讲义气地没有揭穿王守俭他们的马甲,可京师那边还是很快东窗事发了。

  因为杨姨娘发现小儿子手头居然有钱!

  相比于王守俭和让姐儿的守口如瓶,这王小四有了钱就开始买吃的买喝的买玩的,根本藏不住!

  这小孩哪里来的钱?

  当父母的,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孩子学坏。

  杨姨娘问来问去都没能追问出结果来,最后都气急败坏地抄起鸡毛掸子了,才从王小四口里得知三个小的都干了什么事。

  这可不是小事啊,哪怕是文哥儿点子这么多,赚的钱大多数时候也是入公账的,这三个小孩儿居然敢偷偷出书偷偷拿钱!

  杨姨娘得知事情还涉及让姐儿,眼前顿时有些发黑。她赶忙找到赵氏,与她说了这件事。

  赵氏没想到让姐儿居然能在她眼皮底下藏钱,第一时间把人找过来盘问。

  让姐儿老老实实承认了,又补充道:“我没有乱花,我想存点银钱,下次哥哥要花的时候我能借他!”

  上次文哥儿没钱置办官服跟谢家兄妹俩借,一直叫让姐儿耿耿于怀,她们自己的哥哥,她们却帮不上忙!

  这次他们兄弟姐妹三个凑在文哥儿住处那边密谋出书,她是负责整理故事的,二哥是负责作画的,四哥则是负责研研墨跑跑腿望望风这些杂活。她们凭本事赚了钱,下次就可以帮上三哥忙啦!

  听着女儿的话,赵氏心中一软,哪里还责怪得起来。

  只是王华那边……

  赵氏叮嘱让姐儿这几天别往王华跟前凑,晚上自己跟王华说了这件事。

  王华:?????

  王华:!!!!!

  震惊,我竟不止有两个坑货儿子!

  我一共有五个坑货儿女!!!

  你们要帮自家兄弟,你们就祸害亲爹?

  孝悌孝悌,你们是不要孝只要悌是吧?

  作者有话说:

  王华:震惊!大明最大冤种竟是我自己!

  注:

  ①蚳醢(音chihai):古人说是蜉蝣子,也就是大蚂蚁的白卵,后来又叫蚁子酱……听着怪可爱的(就是不太敢吃)

  -

  ②沙尘暴:元明时期就有挺多沙尘暴的记载,到明清时期人口暴增,树木被大肆砍伐,沙尘暴就更严重了

  看别人的总结,明朝后两百年间光是记录在案的沙尘暴就有九十七次,那些没记录在案的、范围比较少的,肯定就更多了。

  人类的破坏力真强(?)

第370章

  《王状元三两事》东窗事发王家自然是一阵鸡飞狗跳。

  现在王华再看那署名,只觉真相一直都在自己眼皮底下,他却从来没怀疑过家里几个小孩。

  王华觉得这事可不能怪他,怪只怪文哥儿平时太能闹腾一出现这样的事大伙可不就直接往他身上想吗?

  王守俭这个老实孩子干出这样的事着实叫王华有些措手不及甚至重新审视起这个儿子来。

  王华第二天就趁着休沐日给王守俭找了个塾馆,叫王守俭去塾馆读书去。

  不是挺聪明吗?聪明就该早点用在正途上没见你弟都已经进士及第了吗?

  王守俭对这项安排并没有奋起反抗人到了什么时候就该干什么事,这样才能混在人群中成为最不起眼的存在。

  比如现在,他正好到了读书年龄合该找个塾馆融入其中,平时考一个不高不低的成绩交一些出身不高不低的朋友。

  这样既不会经常被催上进,也不会在社交关系中处于劣势,巴适!

  王守俭一副虚心认错、认真受教的模样,莫名让王华心里更难受了。

  你说要是像那两个闹腾的那样一骂就振振有词一打就满院子乱窜发过飙后反而没那么气了现在王守俭这模样简直让王华这个当爹的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来!

  唉算了,都是自己生的。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安排完王守俭的入学问题两个小的也被王华拎过来教育了一番。

  不教育不行再纵容他们这么闹腾下去他这个当爹的威严何在?

  两个小的也是蔫头蔫脑认真挨训。

  尤其是王小四王守章这次是因为他大手大脚花钱以至于东窗事发短短两天内他就被亲娘骂了、被兄长骂了、被妹妹骂了,现在亲爹又骂!看来以后还是得把钱藏好,等过了风头再花!

  没错,虚心认错,下次还敢!

  毕竟王华连他们私下出书所得都没说要没收。

  小孩子永远最喜欢在大人底线来回蹦跶,只能怪王华把自己的底线划得太低了。

  翌日,王华愁眉苦脸地去上衙,同僚王鏊看见了,不由好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

  王华想了想王鏊平时的作风,觉得王鏊和李东阳不一样,所以放心大胆地跟王鏊吐槽了一下自己这“一门五杰”。

  最后王华总结陈词:“就没一个省心的!”

  王鏊:“…………”

  没想到王华这五个儿女个个杰出!

  王鏊很体贴地安慰道:“你都有儿有女了,平时可能得注意别再生了,省得生出更不省心的娃儿。”

  照王华这生一个被带歪一个的情况,估计再生几个能叫王华头发全白了。

  王华想想那种可能性,顿时有点不寒而栗。这事儿确实得注意点!

  本来他觉得王守俭是个省心的,现在文哥儿他们去了西北,就叫他发现王守俭也爱暗搓搓使坏了。要是再来几个弟弟妹妹,估计在他们哥几个的影响下很难不长歪!

  现在这样就挺好,就等着王守仁给他生个孙子了!

  接下来翰林院都没传出什么“王华家孩子全爱坑爹”的笑话,王华只觉得自己这次找对人了。

  李东阳哪里靠得住,诉苦合该找王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4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0/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戏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