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戏明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6 MB   上传时间:2023-02-09 20:44:24

  河西走廊被砍了一截,只守住了嘉峪关这个最后底线!

  关外七卫很容易出现反叛,对于普通人来说涉足其中是很危险的。

  想要到这种地方去,需要一定的勇气!

  不是谁都像他哥一样,喜欢仗剑走边关的!

  所以杨一清写信来京,一方面是想让他和李东阳动员点画坛人才跟他去敦煌看看,一方面是想让李东阳在朝中活动一二,让朝廷可以批准这次敦煌之行,让他带队去关外看看。

  文哥儿看这封信,看得那叫一个心荡神驰,只恨自己才六岁,只恨自己不在陕西,要不然他就能跟着杨一清去敦煌了。

  他这个师叔,可真是太对他胃口了!

  文哥儿在那读得万般激动,他哥王守仁也注意到了,好奇地走过去问:“谁给你写的信?信里都写了啥?看把你激动得,脸都红通通的!”

  文哥儿道:“我杨师叔来的信!”

  他大方地把信递给王守仁看,顺便跟王守仁畅想自己一夜长大、秒变十几二十岁,跟着杨一清西出嘉峪关,直奔敦煌看壁画去!

  不过不要紧,他杨师叔先带人去探探路,以后他可以直接跟他杨师叔出关攻略!

  王守仁看完信,若有所思地听着文哥儿在那畅想未来。

  文哥儿没注意到他哥的神色,屁颠屁颠去找吴宽商量此事,看看他能不能找到点有毅力的、愿意跟着杨一清出关去看看的吴门人才。

  吴宽沉吟起来。

  他是官场中人,在画坛之中算不得多有名,要说吴门画派的话,那还得看他的老朋友沈周。

  正好快过年了,可以写封信问候一下老朋友,所以吴宽一口答应下来,说帮忙问问。只是别人想不想去,还是得看别人的意思。

  文哥儿听吴宽提过很多次沈周,也赏过好多次沈周的画,不由好奇地问:“沈先生会来京师玩吗?”

  吴宽摇着头道:“他不会来的,往后你要是去苏州,我可以带你去拜访他。”

  吴宽给文哥儿介绍了一下沈周的情况。

  原来沈周家中还有位老母亲在,所以从来不远游。如今沈周已经七十多岁,沈母也年近九十,身体仍非常康健,是以沈周始终信守誓言不离故土。

  这可真是践行了好几十年的“父母在,不远游”!

  文哥儿也不失望,反正他可以去苏州,到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下七十好几的沈周,还有沈周家中八十好几的母亲。这么长寿的老人家,可得好好跟她讨教一下长寿秘诀!

  文哥儿和吴宽讨论完杨一清敲定下来的敦煌之行,正要溜达回去读书,又被吴宽给喊住了。

  吴宽道:“差点给忘了,我这里也有封你的信,你拿去瞅瞅。”他掏出封信递给了文哥儿。

  文哥儿打开一看,竟是唐寅他们写来的节前问候:马上就要过年了,《饮食诗话》写好了吗?说好王六岁要出的书,现在怕不是要变成王七岁的书了吧?

  文哥儿:“…………”

  可恶,这催更来得猝不及防啊!

  算算日子,就算他现在赶稿子,也赶不及署名为王六岁了。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也很无奈啊!

  谁能想到他会半路被逮去给太子上课?

  现在好不容易放寒假,他玩都还没玩够,哪里有心思写什么《饮食诗话》!

  只怪当时一时嘴快,信誓旦旦说什么今年一定写出来,还热情地邀请人家帮忙题序作画。

  文哥儿只能一脸郁闷地回庶常馆提笔给唐寅他们写回信,说自己实在没有灵感,明年一定写出来。接着他给唐寅等人介绍了一下“杨一清带你出关游敦煌”的宏伟计划,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参与。

  不过唐寅他们都还是在校生,怕是没什么机会去的,文哥儿也只是稍微给他们提了一嘴,遗憾自己年纪实在太小根本没办法报名参与。

  文哥儿心心念念记挂着敦煌看壁画,家里却在腊月爆发出一场大争吵:王守仁跟李东阳提出他们庶吉士该外派去干点实事,比如派他代表朝廷去敦煌看看,实地瞅瞅河西走廊的情况,考察一下关外七卫还有没有拯救的可能。

  这厮甚至趁着交作业的当口直接上书内阁,表示如今正考虑加强关贸,正需要派人去边关看看。他食君之禄,始终没能为君分忧,心中十分忐忑,所以吧,请派我,王守仁,去敦煌吧!为了朝廷的边贸大计,我愿意冒险出关,看看关外七卫安分不安分!

  王华看了李东阳捎回来的请愿书,气得那叫一个肝疼。

  你说你十几岁的时候去居庸关那一带晃荡就算了,好歹是在朝廷掌控之下的地方,喊一声还能有人来救你。现在你要跑去嘉峪关外晃荡,这不是要让家中两老每天提心吊胆吗?!

  王华抄起棍子撵得王守仁满院子逃窜。

  文哥儿得知事情原委,眼睛都睁圆了。

  他哥一准是看了杨师叔给他写的信,就偷偷摸摸计划着要去敦煌了,还是高举“为君分忧”的大旗请求公费出游去给朝廷的边贸计划摸个底。

  好你个王守仁!!!

  居然偷偷给内阁递请愿书!!!

  你把这些话都讲完了,以后我要出去时还讲什么?!

  文哥儿完全没有想到,他哥居然会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作者有话说:

  王大仁:好消息,好消息

  王大仁:你被偷家啦!

  文哥儿:!!!!!!

  *

  更新!

  今天份的努力结束!二更不一定有,可以明早来看看!(一条咸鱼逐渐放肆

  *

  注:

  ①羁縻卫所:搬个名词解释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就其地分任归附的各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以加强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军事不是很懂,随便糊弄糊弄得了(bushi

  ②沈周年龄:参考《沈周传》

  【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他们这批人真长寿!

  像王恕活到九十好几,文哥儿祖母也是活到九十好几

第226章

  王守仁和王华上演了一出他追、他逃、他插翅难飞的闹剧最终王守仁使了个巧劲蹬上院墙蹲在上头不下来而告终。

  王华都这把年纪了,可不兴爬墙了的,只得把棍子收好在那直叹气。幸亏亲家诸让已经去了山东,要不然人家找上门来算账他也不知该如何交待才好。

  儿子大了王华也拿他没办法只得让岑老太太和赵氏平时待诸芸好些,别叫人受了委屈。

  要不然这结亲可真要结成仇了。

  文哥儿见王华放弃揍王守仁了愤愤地蹲在院墙下看着翻上院墙的王守仁眼神十分幽怨。

  混蛋哥哥!

  个学人精!

  他哥那请愿书上说的话,很多都是他那天跟他哥讲的!

  那可是他为自己未来的出游准备的说辞,他哥都说了他以后怎么办!

  王守仁自知理亏轻咳了一声,说道:“想不想学我这一手借力上墙?你刚才也看到了特别有用的,爹他好面子,肯定不好意思追上来。”

  文哥儿:“…………”

  想学。

  好气!

  王守仁见文哥儿明显心动了,当即继续游说文哥儿别为那点小事伤了他们的兄弟情谊。

  借口什么的以后再找就是了与其让外人去敦煌玩哦不去敦煌实地考察倒不如让他这个亲哥去。他们可是一家人,等他回来了还怕没有详尽的出关游玩攻略吗?

  文哥儿经过王守仁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那么一点道理。

  主要是吧他现在实在是太小了就算他哥不去他也是去不了的。

  所以王守仁其实不算是抢了他出去玩的机会。

  道理都懂,但还是好气!

  文哥儿只能气鼓鼓地让王守仁给他演示“包教包会的上墙秘诀”。

  可惜他年纪还太小了,瞧他这小胳膊小腿的,王守仁再怎么教他都是实践不来的!

  是以文哥儿一时半会也不知道他哥是不是在忽悠他。

  事已至此,根本没法计较什么了。

  文哥儿便问王守仁:“嫂嫂知道你要去敦煌的事吗?”

  王守仁道:“等事情敲定下来了,我再和你嫂嫂商量。要是内阁那边都不许我去,那不是白吵架了吗?”他一脸笃定地挺起腰板,“何况我和你嫂嫂之间一直是我说了算。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想做什么事哪用先经过妻子同意!”

  文哥儿眨巴一下眼,朝着王守仁身后喊了一句:“嫂嫂!”

  王守仁:“…………”

  王守仁回过头,见到诸芸站在那儿朝他微微地笑。

  那笑容已经很不妙了,偏文哥儿还屁颠屁颠跑到他前头,不怀好意地说道:“嫂嫂你刚才一定没听全,我给你学一遍!”他说罢就学着王守仁刚才那模样挺直了小腰杆,比照王守仁刚才说话的语气模仿起来,“‘何况我和你嫂嫂之间’——唔!”

  王守仁长手一伸,麻溜捂住了他弟的嘴巴,不让他在诸芸面前来个鹦鹉学舌。

  这小子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王守仁用眼神求文哥儿别瞎拱火了。

  文哥儿哼哼唧唧。

  知道他的厉害了吧!

  好在文哥儿也没想着让他哥和他嫂嫂生了嫌隙,和王守仁交换了一个“行了行了你哄嫂嫂去吧”的眼神就各退一步,王守仁不捂文哥儿嘴了,文哥儿则是飞快溜走,让他们小夫妻俩说说话。

  万一他继续留在这里,嫂嫂给他面子没能好好骂他哥怎么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戏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