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戏明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6 MB   上传时间:2023-02-09 20:44:24

  文哥儿道:“万一你们只是在骗小孩的,等师兄以后去塾馆读书了,你们又偷偷给师妹缠上了呢?”

  谢迁瞅着文哥儿,慢悠悠地道:“就算是骗你们的,你们又能如何?”

  文哥儿一时语塞。

  他们能如何?

  他们不能如何。

  真要遇上不讲理的家长,又岂是只有女孩儿不能随自己的心意行事?他们如今能过得这样肆意快活,不过是长辈们对他们的纵容而已。

  历朝历代大都讲究“以孝治天下”。

  古时举荐人才都叫“举孝廉”。

  孝廉也就是“孝子廉吏”的意思,地方长官给朝廷列个名单表示“我治下有个人特别孝顺做事也挺有能力”,这人就有机会成为朝廷命官了。

  这就导致“不孝”成为极大的罪名,生前不尽孝、死后不守孝,都有可能让你当不成官。

  儿女是没有办法挑选父母的,不管父母是什么样的人都得孝顺侍奉。

  遇见讲道理的父母,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文哥儿开始卖力地吹捧起谢迁来:“您是个好爹!”他还当场拉踩了一通,说别人的爹都不行,只有谢迁最讲理!天底下有几个像您这么好的长辈呢?只能当您的学生真是太可惜了,我真想给您当亲儿子啊!

  反正,高帽先给戴上了,他老师一定不好意思哄骗小孩!

  谢迁往文哥儿身后看了一眼,意味深长地追问:“真的?”

  文哥儿想说“当然是真的”,又敏锐地察觉有点不对。

  怎么感觉背后毛毛的?

  这不对劲!

  文哥儿转过脑袋一瞧,赫然看见他爹几人不知啥时候来到了他们背后,他爹的脸色还臭臭的,显见是听见了他刚才那通的无差别拉踩。

  当着亲爹面说想要给别人当儿子怎么办?

  急,在线等!!!

  王华瞅见文哥儿那怂巴巴的小模样,把人拎起来说道:“和你大先生聊什么了?怎么聊得你想给你大先生当儿子了?”

  文哥儿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没说。他大先生也太坏了,肯定已经看到他爹走过来了的,偏就不给他提个醒!

  现在可怎么办才好哟!

  王华见他一脸“我不是我没有”的表情,也没有再深究下去,拎着儿子与谢迁他们一起回直舍编书。

  儿子想认别人当爹什么的也不是多大的事。

  反正他也时常想把这小子打包送给李东阳,勉强也算扯平了吧。

  文哥儿在旁边装乖卖巧好一会儿,见他爹的确没有再兴师问罪的意思,才终于放下心来。他找机会偷偷摸摸从王华他们眼皮底下溜了出去,准备寻钱福聊聊缠足的事。

  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讲得有理有据。

  他认得的人里头就数钱福最有“风流才子”的范儿了,他肯定了解最深!

  钱福听文哥儿跑过来问缠足的事,颇有些稀奇地打量着文哥儿。

  虽说吧,文哥儿本就早慧,可才四岁就已经对“金莲”感兴趣了,不免有点早过头了吧?

  不过文哥儿算是问对人了,他还真了解过这方面的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钱福便给文哥儿倒了杯清凉饮子,与他讲起了“三寸金莲”的历史来。

  秦汉隋唐之时男女皆是天足,那时候女子双足可能天生会比男子纤细些,实际上却并无大脚小脚之分。

  元朝文人陶宗仪曾在《南村辍耕录》里面考证过这事儿,说是“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至少在北宋末年之前都很少有这种记载,直至北宋末年才渐渐有了苗头。

  早期能找到类似于缠足的记载,说的是李后主宫嫔窅娘曾有“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的做法。

  只是李后主那时的“金莲”并非指人足,而是指一个六尺高的金莲台。

  窅娘着素袜在金莲上跳舞,便像是舞于云中,回旋起来宛若凌云之态。

  世人效仿的也就是这种“新月状”的纤弓细足。

  按照陶宗仪记载,到了元末缠足这事儿俨然已是“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

  诸多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也印证了这一点,至少许多戏曲唱词里头已经咏起了“三寸金莲”。

  比如有名的《荆钗记》,女主角直接叫“钱玉莲”,唱词里更是屡次强调她的一双小脚。

  先是当地巨富对她一见倾心,直夸“两瓣金莲小,赛过西施貌”。

  再是姑妈夸自己侄女说“下香阶,显弓鞋,金莲窄窄,这双小脚,刚刚三寸三分”。

  那巨富听了“三寸三”,心中暗赞“这金莲就值一千两”,当场欣喜地追问起要多少彩礼。

  这样的描写在众多戏曲小说之中比比皆是,简直可以说是“遍地金莲”,连《西游记》都要写盘丝洞的妖精“金莲三寸窄”。

  由此可见,元明时期缠足之风早已吹遍寻常百姓家,有钱人对小脚的喜好甚至已经开始直追“三寸金莲”而去。

  现实里头也不少,至少那些个专为男人而设的秦楼楚馆永远少不了纤细的小脚,甚至还有把少年郎也缠足供贵人们取乐的。

  钱福细细地把“缠足史”给文哥儿讲了一遍,可见他于此道颇有研究。

  文哥儿听得仔细,不时还掏出小本本把钱福提及的“参考文献”给记下来。

  钱福瞅着还是个小豆丁的文哥儿在纸上刷刷刷地写字,后知后觉地生出点带坏小孩的紧张感,不由往左右张望了几眼。

  等确定王华和谢迁他们都不在附近,他才松了一口气。

  钱福喝了口清凉饮子润了润喉,才追问道:“你记这些做什么?不会又要写你‘心向往之’吧?”

  文哥儿前段时间那篇“心向往之”可是引起了好大一阵风波,听说寿宁伯府那两小子现在还不能下床来着!

  要是文哥儿就着缠足这事儿再写篇“心向往之”的文章,他可是会被几位前辈集体扒皮的!

  文哥儿啪地合上自己的小本本,很有经验地说道:“同一招哪能用两遍!”

  瞧瞧他那明白写着“你怎么这么笨”的小眼神儿,仿佛三十岁的老江湖是他,四岁的小菜鸟是钱福似的。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你好笨

  钱福:?

  *

  更新!

  甜甜春痛失全勤,仍努力更新!

  *

  注:

  ①“两瓣金莲小,赛过西施貌”几句:引自《荆钗记》原文。

  -

  ②写钱福研究金莲纯属胡扯(bushi),主要是因为他除了《蹴鞠》外还单独写过《美人手》《美人足》《绣鞋》之类的,不过他的真爱应该是菊花,写了一百多首《咏菊诗》,每个品种写一首……(明朝菊花居然也有这么多品种

  上次关注到他写“金莲”还是他写的《插秧》,震惊于连插秧都要写“倒移莲步水云乡”……

  不过刚才去搜了搜,发现这首诗好像是“化用”戴九灵的《插秧妇》,难怪顾炎武要在《日知录》里点评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hhhh

  可以看看两首诗:

  戴九灵的《插秧妇》: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暖烟青满地,细分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

  钱福的《插秧》

  乌帕笼头野样妆,倒移莲步水云乡。

  裙飘蝴蝶翻风急,手执蜻蜓点水忙。

  紧束淡烟青一把,细分疏雨绿千行。

  高歌一曲无人和,笑杀扬鞭马上郎。

  -

  ③陶宗仪: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按照他在《南村辍耕录》里的“近年”,也就是到了元朝末年,缠足已经是“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

  可以看看陶宗仪记载的原文:

  ◎缠足:张邦基《墨庄漫录》云:“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

  《南史》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然亦不言其弓小也,如古乐府、玉台新咏,皆六朝词人纤艳之言,类多体状美人容色之姝丽,及言妆饰之华、眉目唇口要支手指之类,无一言称缠足者。如唐之杜牧之、李白、李商隐之辈,作诗多言闺帏之事,亦无及之者。

  韩偓《香奁集》有咏履子诗云:“六雨肤圆光致致。”唐尺短,以今校之,亦自小也,而不言其弓。

  惟《道山新闻》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为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裹月长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

  以此知札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

  如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

  ↓

  熙宁,王安石执政时期,元丰,司马光执政时期。也就是在北宋末年以前都挺少这方面的事儿。

第124章

  文哥儿从钱福这边取了材傍晚又跟着丘濬回了他家。他先把参考资料给找齐了,又找丘濬问起他们理学对女子有什么要求。

  丘濬哪里知道文哥儿要做什么。

  他见文哥儿寻了几本野史要带回去看本有些不满,觉得这小子不务正业。可听文哥儿问起理学,他顿时就来劲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戏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