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成康熙表妹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意元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8 KB   上传时间:2021-01-19 12:03:01

  寻上明夷的时候,明夷正同人在讨论春种之后的秧苗,见到苏茉儿,明夷适时的止住话题,“嬷嬷要一道回宫?”

  苏茉儿当着明夷的面叹一口气,“奴婢回去了,眼下小格格也不再需要奴婢。奴婢回去陪着格格,也能看看四阿哥。”

  明夷客气地冲苏茉儿福福身,苏茉儿岂敢受下,连忙避开,明夷道:“辛苦嬷嬷了。”

  这一声辛苦亦不知是在谢的苏茉儿什么,苏茉儿道:“小格格该去看看四阿哥,这一回宫,往后想见者难。”

  依明夷的性子,断然不肯再回紫禁城,孩子回了宫,将来不知要如何,明夷要是一直不想让孩子出现,难道谁敢提让她看孩子?

  “不必。他有皇上就够了。”明夷的神色带着前所未有的冷漠,更透着让人无法察觉的意味,苏茉儿听着此话觉得有哪里不对,可是想来想去,怎么都想不出个所以然,唯有放下。

  “嬷嬷回去,照顾好自己,也让外祖母放心,我在这里挺好的。要做的事情多,我不会胡思乱想,让外祖母担心。”明夷让苏茉儿回去给太皇太后带句话,让太皇太后可以放宽心,迈过了一个坎,往后,明夷就不会再有什么事过不去。

  苏茉儿瞧着明夷显得内敛的面容,心下亦是一声暗叹,带着几分莫可奈何。

  终究苏茉儿是要随玄烨一道回紫禁城,明夷站在原处,看着静宜园的门口站了许久不动,有些关乎根本的事,该从现在开始准备起。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进入康熙二十三年,五年里,明夷的名声越发响亮,征知书院更是在这五年里成为大清仅次于太学最令天下人趋之若鹜的书院。

  细细说来,不得不提征知书院在五年里惊为天人的表现。

  学术上提出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令天下人一道探讨。

  一开始明夷提出将所有想不明白的问题丢出去,让天下人一道参与解答,很多人都不同意的,毕竟连他们这些名家大儒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什么人能够解惑。

  明夷拿出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像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能接受天下之人为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

  境界尚且不如孔子,所以就认定天下间再没有人能够为他们解答疑惑,成为他们的先生吗?

  自打明夷拿出孔子的话之后,所有人都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再怎么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他们的学问越高,其实也失了原本的初心。那颗力求上进,追根究底的本心。

  真以为书读的多就了不起,天下间再没有比他们更懂的人?

  若是怀揣着这样的一颗心做学问,注定不可能再有长进。

  被明夷当头棒喝,无数人终于回过神来。至此明夷想将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公诸于世,让天下人一起探讨,再没有人反对。

  如此一来,立刻带动天下所有人好学上进之心。明夷一直觉得高手在民间,很多浅浅易懂的问题,他们这些自以为书读得多的人反而会陷入死胡同。倒是那些一直以来并不执着于答案,追求答案的人,反倒很有可能得到答案。

  与此,明夷更是召集天下各种领域都有着特别专长的人,这类的事情就交给乔幽去办。

  乔幽也不知道明夷究竟要找什么样的人,但是那些奇怪的人,乔幽全都给明夷送过来。

  如此一来,很快明夷便根据后世所拥有的东西,肥皂,香皂,牙膏,牙刷,白砂糖,玻璃,慢慢的问世。

  明夷是不懂这些东西的制作制法,但是可以将呈现的结果告诉这些同样也是异想天开的人,大家都是天方夜谭,为天下人所质疑的人。难得碰到志同道合的明夷,还好吃好喝供好,只要求他们好好的研究,大好的机会,岂有放过的道理?

  自从香皂肥皂牙膏牙刷等物一经问世,乔幽那是数钱数到手软,自此明夷再让乔幽收拢什么人,乔幽比谁都积极。

  是啊,如今天下的生意必须得是奇思妙想才能暴富。原本都已经是各占一席之地的生意,想抢不知要费尽多少心思,倒不如另辟蹊径,自己开出一条道来。

  乔幽打从一开始对于明夷开这间书院,后来更是收拢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人才,十分的奇怪,不能明白明夷为什么要养着这些奇奇怪怪的人,但是自从这些东西一件一件的问世,都是人必须所用之物,乔幽一个商人,怎么会看不出这等商机。

  这些都不算是最重要的,玄烨虽然让关注书院,对书院的人制作出改善生活之物,并不太放在心上。可等发现书院内竟然有善于研究兵器的人,玄烨惊心不矣。

  所谓兵器,红夷大炮当年大败努尔哈赤,这些年来,大清在大炮方向有所发现,眼下,发现此类的人才,玄烨当即毫不犹豫把人要来。

  明夷本没想过会有此意外的收获,她想的是让征知书院成为汇集天下各种各样领域的地方,成为一个探讨进步的地方,以此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明夷想得没有那么长远,如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这些人,成为她的后盾。

  至于让玄烨亲自讨要的人,明夷在听说此人研究的方向之后,将人给了玄烨,留下这样的人,对明夷并不是好事。

  而在这五年里,玄烨也没闲着。三藩平定,随着吴三桂的孙子一死,玄烨准备□□,正好这一年传来捷报,台湾已经归大清。

  一而再,再而三的捷报传来,让玄烨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

  征知书院不是仅仅教四书五经的地方,诸子百家,明经,讲义,各行各业的人才,书院都有,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更设立专门的经商之科。

  商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贱籍,这样的科目怎么会有人来学?偏偏在他们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

  商科自开设以来,想学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当知道讲课的人更是乔幽石,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前来报名。

  这些年来,乔幽怎么样从一个被人霸占家产,赶出家门的人一跃成为商界的传奇,大家全都听说了,不能否认其中有明夷的推手,但若不是乔幽善于经营,定然也不会有乔幽现在的家业。

  谁人不想成为像乔幽一样传奇的人物,想,自然有人心生学习之心,向往之。

  乔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也可以成为老师,明夷请乔幽上课的时候,乔幽以为自己听错,最后听着明夷认真的语气,不是玩笑,说真的啊!

  商人为世人轻视,谁都知道,专门教导行商,明夷是在给她机会,让她改变一些事。

  其实所谓的男女大防,对于这个问题在征知书院一开始就有人提出过,明夷当时只道了一句,行事坦荡,何畏人言。

  心中污秽不堪的人,纵然有心相避,却敌不过有心为之,反过来,心中坦荡,相交知己,所谓大防,防的从来只是小人,而非君子。

  说起此,再想发表意见的人,最后都细细的考虑另一个问题,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

  明夷话里话外的意思何尝不是在问他们究竟是小人或是君子?无论实际是小人或是君子,总要装成君子的。

  “格格,这一届的学生比起去岁多了两成。又是一大进步。”燕齐将最新得到的报名名单给到明夷,欢喜的同明夷说起这个好消息。

  征知书院的招生标准,有一技之长者可入,至于只会读书的人,更讲究人品德行,唯有通过试验的人,才能入征知书院。

  “辛苦你们了。”征知书院能那么快发展,提高影响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缺一不可。

  “以前所有读书的人都以为只有求取功名一条路,还是格格为他们指出别一条道路。科举纵然不成,只要能读书识字,经商研究,有心,总能寻到一条合适自己的路。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这世上多少人能真正读书当官。”

  “读书识字,希望能够认得自己的名字,不至于上当受骗,这个理由足够否?”明夷想到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为的就是扫除文盲,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不至于上当受骗。

  燕齐连连称是,“于在下来说,格格的想法比那些一开始就打着读书当官,位极人臣的人好的多。”

  明夷从来都是一个务实的人,既然打定主意办起书院,明夷就会尽所能的,将这个书院办成天下的典范。

  “院里的齐先生又做出一个新奇的玩意,保暖用的。”燕齐将另一个消息告诉明夷,明夷并没有多问,道:“这些是你和乔幽谈就可以,你们商量着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完全当甩手掌柜的意思,燕齐早就习惯,恭敬的应一声是。

  丰登此时显得有些心急地疾步行来,后面跟着和乐。

  看到和乐,明夷微微一怔,正想问,和乐急切地道:“明夷格格,太皇太后病倒,昏昏沉沉的不见好转,一直喊着格格的名字,请格格立刻回宫!”

  这些年来太皇太后的身体并不差,生病的时候很少,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病重。

  明夷连丁点犹豫都不曾,起身道:“立刻回宫。”

  人已经朝外走去,谁也不敢阻拦,一路上碰到书院内的大儒,明夷朝他们作一揖道:“诸位恕罪,我有急事,今日不同诸位先生讨教了,改日再来。”

  见到明夷神色匆匆的,都明白明夷定遇上大事,谁能不长眼的拦着。

  纷纷给明夷让路,明夷亦不同人客气,快速离开征知书院,快马加鞭赶回紫禁城。

  只是,看到半倚在榻上日和看书的太皇太后,明夷……

  “外祖母。”明夷实在没能忍住的唤一声,太皇太后眼皮都没抬的应一声,随口一问,“真希望我病重?”

  “自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没想到外祖母竟然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明夷虽然被太皇太后骗了一记,心里暗暗也松了一口气,好在太皇太后的身体没什么问题,那就比什么都好,随口一声嗔怪也得说。

  没想到太皇太后冷哼一声,“我为什么这么做你不知道?”

  这回终于拿正眼看明夷,明夷没点自觉地道:“的确不知。”

  “这几年你是忙得不亦乐乎,我去静宜园你忙,让你回宫你不肯回,自然更忙。若不说我病重,你能回来看我一眼?”太皇太后将心中的不满说出口,还不都是因为明夷太忙,顾不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没有办法才想出此下策。

  苏茉儿看明夷莫可奈何的神情,小声和明夷道:“昨夜格格确实发热,今儿个才好些。”

  别看太皇太后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昨天晚上的情形把他们吓得不轻。

  明夷闻之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探过太皇太后的头,有些凉,明夷急忙道:“喝药了吗?”

  “是药三分毒,能不喝少喝,我又没什么大碍。只是有些发热,浑身提不起劲,又想你了,骗你回来可是怪我。”这五年来,明夷不肯踏足紫禁城一步,太皇太后比谁都清楚。

  眼下太皇太后出不去见明夷,就只能用这个办法把明夷骗回来。

  明夷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不怪。往后若是外祖母当真想我了,直接告诉我,别再这么吓我。”

  这么多年明夷没有回过紫禁城,但心境和之前想要逃离的时候并不一样。

  以前不想留在紫禁城是不想不断的提醒自己,她是被玄烨留在紫禁城内没有自由的人;这几年一直没回来,那是明夷在外面要做的事情多着,以至于都忽略了太皇太后太久没有见到她,想念她了。

  “果真愿意回来陪我?”太皇太后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询问,之前明夷抗拒的态度,太皇太后依然牢牢的记着。

  生下胤禛后,明夷看起来有变化,可是太皇太后没有仔细的找出那份变化是什么。

  当初将明夷擅长丹青这一点宣之于众,太皇太后就打着将明夷造就成为画坛传奇的主意,明夷不仅仅是丹青了得,这么多年断文识字自有一番见解,加之明夷当日进谏的奏折在前,若是在传出去,落得一个铮铮傲骨,不畏强权,敢于进谏的名声,对明夷来说就是她的底气。

  如今这天下最让玄烨看重的就是名家大儒,有本事的人,有文采的人,铮铮傲骨的人恰恰就是玄烨拉拢的对象。

  那么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明夷小心经营,这辈子有名儒这块招牌为她撑腰,明夷都可以不必看任何人的眼色。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连皇帝都不想也不会处置的人,谁又敢放到明夷的头上,按明夷一直以来的个性,不惹她就罢了,若是惹了,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一时扯远了,太皇太后专心的等着明夷的答案。想知道明夷现在是不是真的不在乎留在紫禁城了。

  “我们得有言在先,我要出宫的时候,外祖母不许拦我。”五年自由自在的日子,明夷过得不亦乐乎,也正是因为过得太开心,都把太皇太后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可是不可取的。

  “你何时想做的事我拦着不让你去做?”太皇太后瞪了明夷一眼,自小到大,什么时候太皇太后不偏着明夷。

  “是是是,外祖母从小到大最疼的就是我了。”明夷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哪敢不拍太皇太后的马屁。

  “既然知道我最疼你,那你便帮我一个忙。”太皇太后趁机提出条件,明夷警惕的看向太皇太后,总觉得太皇太后在憋着什么大招。

  并没有让明夷久等的意思,太皇太后道:“去把胤禛接回来。”

  ……很显然明夷是有意见的,拧紧眉头一脸的不乐意。

  太皇太后像是压根没看到明夷表情的道:“若是换了别人,你至于这么不乐意?旁人都行,为什么他就不行?”

  这五年来,太皇太后每回都会带胤禛往静宜园去,或多或少的住个两三个月,无论明夷怎么冷着脸,不想让胤禛靠近,或是母子天性,胤禛却极喜欢留在明夷的身边,那么多年来下来,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在静宜园的日子却最为开心。

  明夷很想回答太皇太后一句,相比之下陌生人的孩子更叫明夷愿意接受,胤禛,明夷宁愿……

  “去。”太皇太后不容明夷反抗的催促,明夷想到太皇太后昨天都生病了,有些话便说不出口。“是!”

  “和乐,你给明夷领路。”虽说明夷知道阿哥所在哪里,不过院子那么多,有人为明夷引路,不至于多走弯路。

  刚把明夷骗回宫的和乐,没有半点要和明夷对上的忐忑,应下一声是,明夷也不想给和乐什么压力,有些人连太皇太后都不怕,能怕明夷?

  和乐在前面为明夷引路,明夷同太皇太后福福身,退出去。

  胤禛是四阿哥,有时候会住在阿哥所,日常被太后太后接到慈宁宫,在宫中除了太子胤礽之外,亦是独一份能让玄烨这个皇帝亲自教导的。

  暗自妒忌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敢在玄烨的面前说出来。

  明夷随和乐到胤禛所住的阿哥所时,年长的阿哥都上课回来,一群大小参差不齐的兄弟本来说得好好的,也不知怎么的,突然一个六七岁长得最是好看的孩子被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推倒了,一旁大大小小的人吓了一跳,和乐想上前去,明夷却拦下。

  下一刻,坐在地上的孩子猛地站起来,大声地喊道:“不许说我额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成康熙表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