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成康熙表妹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意元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8 KB   上传时间:2021-01-19 12:03:01

  “在香山寺养着挺好的,不比静宜园差,你要是不喜欢就回静宜园待着。”太皇太后一看到淑慧长公主就脑门疼,这些日子太皇太后尽量不提到孩子的问题,就是想给明夷时间安定下来。

  每日听听佛经,感受佛音,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明夷平静下来,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刺激明夷。

  淑慧长公主不懂明夷和玄烨之间的关系,单纯站在长辈的立场高兴明夷有了孩子,其实一个长辈就应该像淑慧长公主一样。

  太皇太后乍然听到消息的时候,也说不出是欢喜或是担忧更多,现在最多的还是担忧。

  “额娘怎么这样着急赶我离开?好像我是什么毒蛇猛兽。”淑慧长公主十分委屈控诉太皇太后,明夷挽过太皇太后的手臂,“外祖母,我现在没事。姨母担心我的身体而已。”

  “姨母,我最近的心情不好,所以外祖母才会陪我住在香山寺。香山寺挺好的,听听佛经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直胡思乱想,看到人群中往来的人,知道他们的艰辛不易,也不会再觉得自己那么难。”明夷来到香山寺之后,除了喜欢听经,也喜欢坐在人来人往的地方,看那些上山来求神拜佛的人诉说他们心中所求。

  多少人食不能裹腹,一家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到最后唯有乞求佛祖能保佑家人身体康健。无病无灾便是福。见到那么多人,为了生存而万般不易。明夷忽然觉得她的这些难过在这些人眼里分文不值。

  事已至此,都成定局。这个孩子在她的腹中成形,明夷可以在一开始阻止孩子的到来,可是当孩子出现,明夷心中充满挣扎,尤其想到孩子成形,现在这是一条命了,她这一生从未杀人人,当真要亲手杀了这个孩子?

  明夷在这期间尝试过,想过如何不要这个孩子,可是察觉明夷的举动时,七巧他们跪下告诉明夷,这些天,玄烨让林兴秘密传旨,若是明夷腹中的孩子保不住,亦或是明夷有半点损失,他们所有伺候的人都得死!

  玄烨下定决心要这个孩子,纵然同明夷打赌,也知道明夷未必最后会愿意要这个孩子,可是,玄烨有的是办法让明夷无论想不想都必须要。

  连太皇太后那里玄烨都威胁了,旁的人,玄烨有什么不能做的?

  那一刻,明夷感受到什么叫皇权,什么是皇帝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孩子,明夷生是要生,不生也要生。

  好,不就是要她生这个孩子吗?她生,她会生下这个孩子,生下来叫玄烨知道,什么叫报应。

  满腹的恨意,让明夷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做,若不是这些日子一直听经,望着往来至少为生活奔波忙碌,感受他们挣扎活着,提醒着明夷,她的命是她的,为了玄烨去死,他配吗?

  “心情不好,怎么了?”淑慧长公主一听说明夷心情不好,着急的追问。明夷收回思绪,调整心态地露出笑容,“现在没事了。”

  淑慧长公主的视线在太皇太后和明夷的身上转动,当然不相信明夷说没事真的是没事。

  想问也不知道从何问起,而且旁边的太皇太后拉住淑慧长公主,分明是不希望淑慧长公主再多追问的意思。

  “行吧,你们都在香山寺,我当然得陪你们住下。”淑慧长公主也不多问了,果断的决定,无论太皇太后在哪儿,她都跟着。

  “当如是。”淑慧长公主之所以会来到香山寺的原因就是太皇太后,分离了太久,久得淑慧长公主希望可以在最后的日子一直陪伴在太皇太后的身边,以尽孝道。

  自有人去找香山寺的主持要求住下,香山寺不比皇宫,也不比皇家别院,太皇太后和明夷已经要了一处院子,院子里的空房多着,淑慧长公主来了就在里面住下。

  至于香山寺的人到底清不清楚她们一行人的身份,反正到现在为止,明夷和太皇太后都没有受到其他的骚扰,也没什么人来打扰她们的清静,知与不知也就那样。

  不过为了不让淑慧长公主给明夷太多的压力,太皇太后听说明夷熟睡之后马上找到淑慧长公主。

  “皇上和明夷的事,我们当长辈的能不问就少问。”太皇太后一来就开门见山的告诉淑慧长公主,淑慧长公主微微一顿,“额娘我就想不明白了,明夷和皇上之间到底怎么回事?明夷身怀有孕,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怎么明夷会心情不好?难道明夷不想要这个孩子?”

  说来说去,淑慧长公主终于到破事情的关键,却是蹭的一下站起来,“额娘,不会真让我说对了吧?”

  太皇太后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该聪明的时候淑慧长公主从来不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怎么就聪明起来了呢?

  “既然明白就不要乱说。”太皇太后很无奈的叮嘱淑慧长公主。

  “不是。额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夷怎么就那么不喜欢皇上,就连孩子都能一并不喜。那可是她的骨血,尤其现在已经怀胎三月有余,这个时候若是出了差错,那可是要出人命的。”淑慧长公主也是生过孩子的人,最是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多少妇人在孩子这道坎上过不去,很是害怕明夷,要是一气之下真不要孩子可怎么办?

  太皇太后听到淑慧长公主炸炸呼呼的,脑门直发疼,“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你就不能安静点?”

  淑慧长公主急得来回走动,“都这个时候了,谁还能坐得住。额娘,我可没有你这般好气度!”

  自愧不如亲娘什么的淑慧长公主没有一丁点不好意思,倒是急忙的追问,“明夷现在是不是打消主意了?想好了?”

  想到今天见到明夷时的情景,明夷没有心情不好的样子,好像已经接受了腹中突如其来的孩子。

  “现在明夷是想好了,但是为了不引起其他的问题,往后在明夷的面前少提皇上,也别说孩子的事。”

  “就算不说,月份越大肚子总会凸起来,到时候眼睁睁的看着还能当做不存在。”淑慧长公主说了老大一句实话,成功把太皇太后噎的说不出话。

  半响之后,太皇太后终于收拾好心情,“你就当是明夷在掩耳盗铃。不提不问就不会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她的心情会好些。”

  淑慧长公主急得搔首捉耳,“额娘,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的话,做的事总让我想不明白。”

  太皇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同淑慧长公主道:“既然看不明白也理解不了,那就少问少听,我怎么叮嘱你,你就怎么做。”

  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按照对待淑慧长公主的要求,淑慧长公主无言反驳,可是想了想又提醒一点,“明夷有身孕的消息如果传回蒙古,蒙古那边会怎么样?”

  这一点谁也不能忽视,无论是太皇太后或是不够聪明的淑慧长公主,都清楚明夷有身孕这件事情一旦传回蒙古,对于蒙古人来说是一种多大的欢喜。

  “皇上早有准备。”玄烨早早的算计明夷到此,不可能料不到蒙古那边听到消息之后的反应,如果不想蒙古在这个时候出现什么乱子,定然自一开始算计的时候便准备好。

  淑慧长公主难得敏锐的问,“所以说让明夷有孕的事,一开始也在皇上的预料之中,或者是皇上算计的?”

  太皇太后…所以说为什么一直以来很蠢的女儿在这个时候变得一样的聪明?

  “是不是答案对你很重要?”太皇太后努力压下心中的郁气,不想被淑慧长公主气死。

  再怎么样淑慧长公主总能察觉出太皇太后的不喜,连忙识趣的道:“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我就是好奇。”

  太皇太后再次吸了一口气,“这么多年在蒙古,我教你的话全都丢到狗肚子里去了?不该问的事不要多问。”

  忽然觉得太皇太后有些可怕,淑慧长公主没能忍住的小声嘀咕道:“有额娘在,谁还能对我动手不成?”

  “我总有不在的时候。有些习惯一旦养成想改都难,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孩子们,知道太多的事情对你对孩子都没有好处。”太皇太后也是希望淑慧长公主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照顾好自己,不给自己惹麻烦,也不给孩子们招祸。

  淑慧长公主不能说太皇太后顾忌得不对,赶紧的捂住嘴,“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问就是了。”

  可怜巴巴的样子,让太皇太后不禁反省,是不是对淑慧长公主太苛责?

  伸出手摸摸淑慧长公主的头,太皇太后叮嘱道:“对皇上要牢牢记信,他不仅是你的侄儿,也是大清的皇帝。明夷这边你要一心一意对她,不必问太多,只要这份心意是真的,明夷自然会记下。将来有什么事你若是想不明白或者是拿不定主意的,可以问她。”

  淑慧长公主刚开始直点头,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我怎么样也是个当长辈的,还要我问明夷如何行事?”

  再次郁气往上冲,太皇太后不客气的怼道:“不然呢?就你这脑子被人卖了,还会帮人数钱,不问明夷,旁的人更会坑的你人怎么死都不知道。”

  说来说去,那是因为太皇太后认为不会算计淑慧长公主的人只有明夷。

  “那多不好意思,怎么说我也是长辈。”淑慧长公主坚持,长辈的帮不上小辈也就算了,还要和小辈讨主意,怎么想都觉得不对。

  “面子重要还是舒适重要?小命重要?”太皇太后是个实际的人,也不希望淑慧长公主变成一个为了面子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都分不清的人。

  淑慧长公主想了想,竟然郑重的点头道:“当然是面子!”

  太皇太后最怕的就是淑慧长公主说出面子重要的话,怕什么来什么,气不打一处来。

  “好面子的人是从哪来回哪去。”太皇太后想把人打发,淑慧长公主立刻明白太皇太后生气了,赶紧的抱住太皇太后的胳膊。

  “额娘别生气,我就是开个玩笑。总觉得你对明夷都比对我好,你看你还得帮明夷诸多打算,皇上想让明夷回紫禁城,是你不让的吧?”淑慧长公主小声的嘀咕,小眼神巴巴的望着太皇太后,无声的控诉太皇太后的偏心。

  太皇太后蹙眉问道:“这话从哪里听来的?”

  “宫里都传遍了,毕竟现在明夷有了身孕。按理来说,皇上怎么可能会不想给明夷一个名分。明夷不愿意一目了然,能让皇上改主意的也只有额娘。所以肯定是额娘不让。”淑慧长公主说得一脸笃定。

  “额娘怎么就不希望明夷有个名分?如今明夷有了孩子,无名无份,生下来的孩子又该怎么办?”

  操心的事还挺多,太皇太后冷哼一声道:“不怎么办,就算明夷这一辈子无名无份,孩子生下来依然是大清的阿哥,公主。你当姨母的,既然知道明夷不愿意往后就少提这些话。不管是谁的想法,明夷只要不想回紫禁城,不想成为皇上的妃嫔,你也少劝。不,是连说都不许说。”

  想来想去少劝这两个字,淑慧长公主不一定听得进去,不如直截了当的告诉淑慧长公主,不许在明夷的面前提起这个话题。

  “一个字都不许提,如果你敢在明夷的面前提起一个字,往后就别在明夷的面前出现。”太皇太后用最严厉的语气告诉淑慧长公主,如果不是这样警告淑慧长公主的话,淑慧长公主绝对不会放在心上。

  淑慧长公主都好些年没有听到太皇太后这样的语气了,虽然很奇怪,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点头。

  “额娘你都这么说了,我肯定牢牢记住。”一般是很严重的事情,太皇太后才会说得如此严肃,淑慧长公主很明白一点,那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害她,太皇太后绝对不会。

  脑子不聪明,最起码也得会听话。

  见淑慧长公主郑重的答应下,太皇太后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了。

  有了太皇太后的再三警告,淑慧长公主绝对不敢触及太皇太后叮嘱不许她说出口的话。

  明夷就这样在香山寺养胎,一住就是四个月,肚子开始显怀,不过因为在香山寺日日听佛经的,明夷倒算平和,原以为会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没想到会在香山寺碰到熟人。

  “明夷姑娘。”一声叫唤,是道俊朗的声音,明夷陪着太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正在准备去大雄宝殿听经,听到叫唤都不约而同的回头看去,竟然是王永年。

  事情过去快一年了,当日不过一面之缘,万没想到还会有再见的机会,王永年很高兴的小步跑上来,“明姑娘,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

  王永年说着摸了后脑勺,嘴巴都快咧到后脑根了,看到明夷微微凸起的小腹,难掩惊讶,随后却道喜道:“恭喜明姑娘。”

  听着一声恭喜,明夷并不见喜意,不过能看见王永年,明夷亦觉欢喜。

  “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上回的事,多谢你帮忙。”在对付瓜尔佳成保的事情里,王永年出了大力,后面的是可以顺利推动,也是因为王永年活动,明夷在顺天府吩咐王永年照顾保护好那些告状的人,在玄烨没有出手之前,都多亏了王永年。

  王永年不好意思地道:“和明姑娘相比,我做的太少了。本来事情僵持不下,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多亏蒙古格格到御前告状了,蒙古格格的一番话,天下传扬,同明姑娘当日所言十分相同,在下差点以为你们是同一人,一样让在下万分敬佩的人。当日若不是姑娘不畏强权往顺天府告状,为天下无权无势的百姓说一句公道话,就没有后面的事,当是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说完话恭恭敬敬的和明夷再作一揖,满怀感谢和敬佩,见到明夷激动得身体都在颤抖。

  “王公子也一样不畏强权,希望往后王公子可以记得现在的初心,能够监察天下,为天下百姓多出一份力。”明夷平和的肯定王永年也是一个身怀仁义,而且不畏强权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将来一定会是国之栋梁,天下人的脊梁。

  “姑娘放心,我一定会做到的。来年的科举我会去参加,一定金榜题名,将来成为御史。把天下百姓想说没能说出口的话,全部都告诉皇上,也告诉满朝的文武。”王永年没想到会得明夷一声夸,激动的连连表示他会不负明夷所望,定然要成为国之栋梁。

  看到满怀热忱的年轻人,明夷想了想叮嘱道:“若是王公子有意参加科举出仕为官,以王公子现在的性情,怕是没有资格站在乾清门前状告那些贪赃枉法的人。空有一副为国为民不为强权之心是不够的,更要懂得如何应对朝堂之上的那些官员,与他们周旋。想要对付那些恶人,就得比他们更懂得人心,唯有这样才能在朝堂之上立于不败之地。”

  为官之道明夷娓娓道来,淑慧长公主听的瞠目结舌,眼神往太皇太后身上飘,很是纳闷,明夷这些东西都是跟谁学的?

  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人必是太皇太后无疑,但是太皇太后连这些东西都交给明夷,难道还想让明夷出将入相不成?

  “啊!”王永年万万没有想到明夷会有这样的一番叮嘱,神色一僵。

  明夷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个单纯只有一腔热血的青年,却不懂得人心之道,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他会被官场的黑暗所吞没,尸骨无存。

  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又谈何立足于官场之中,为天下人讨一个公道说法。

  “王公子喜欢读唐史吗?”王永年诧异的表现,让明夷有些失望,不过就此放弃未免过于可惜。

  一颗公正之心,一个不畏强权,愿意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的人,太难得。不懂得官场的弯弯道道不知人心之险恶,这些都可以学。

  “唐朝百官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魏征。魏征善辩,一生进谏至死不改,这样铮铮傲骨的人,其实也比谁都更清楚,朝堂之道,为官之道。如果将来王公子想成为像魏征一样的人,不如多读读魏征的谏言,贞观政要更要多读,反复的读。”明夷给王永年指一条明路,告诉他要怎么样才能如愿以偿的成为有资格站在乾清门前进谏的人。

  “多谢姑娘指点,姑娘说的话我都记下了。”王永年没想到明夷竟然懂得那么多,想想好对,古往今来的谏臣之中要说最有名的人非是魏征无疑,最重要的是这一位不仅善谏,更得以善终。

  天下人哪,一个想要进谏的臣子谁不希望能和魏征一样,非以善始却得以善终。

  明夷冲王永年笑了笑,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突然绽放,美艳动人,慑人心魂,王永年一时失神看痴了。

  “抱歉,小儿失礼了。”在王永年失神的那一刻,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急急忙忙的走上来拉过王永年,也将王永年的视线隔挡住。

  明夷一开始见到王永年的时候,对王永年的印象并不好,最后王永年搭讪的方式也让明夷很不悦,但是从王永年看着她的目光中,并没有发觉任何的邪意,仅仅是单纯的欣赏,明夷是不会和王永年计较。

  拉人的人正是王永年的母亲王夫人,太皇太后同样将明夷护住,“话都说完了?”

  询问着明夷也是由明夷来决定要不要继续和王永年交谈,明夷点了点头,同王夫人身后的王永年道:“希望将来能够听到天下人称赞你是用一个魏征。”

  回神的王永年被自家的母亲一拉早就已经回过神,知自己失礼,面上滚烫甚是羞愧,不想还能听到明夷激励的话,连忙伸手挥道:“明姑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像魏征一样的能臣,谏臣。”

  明夷再次一笑,同护鸡崽似的王夫人颔首,同太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走了。

  只是才刚要走,没想到后面叫人堵了路,“你们是什么人?这么不懂规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成康熙表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