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填房日常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晨晓茉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6 KB   上传时间:2020-12-28 19:17:03

  “珠儿啊……”

  二太太越哭越伤心,直到最后真情实意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陈世文默默地听着,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随着他这举动,老太太渐渐止住了哭声,二太太也是抽抽噎噎的,时不时地拿眼角瞧他。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轻捏着封口似乎想要打开。

  老太太顿时一惊,正要说话却看到他缓慢地一步步凑近了燃烧着的烛台上,手指抬起将那封信凑近了高涨着的烛火。

  然后又拿开了。

  老太太和二太太的心这一紧一松再一紧,都有些喘不过气来,呼吸间只听得陈世文的声音说道:“此事,看在两个孩子和真儿的份上,我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

  德叔的确是个能干的,听到刘玉真的吩咐笑道:“姑娘您就放心吧,您的这些田庄、铺子我都会打理好的,耽误不了您的事。”

  “只是这收成不知您是如何想的?”

  “可要安排人给您送去?”

  刘玉真摇头,“不必了,我身上带了银子呢,这样吧,你帮我瞧瞧有没有合适的庄子、田地、山地等,若有便都买下吧。”

  “田地和庄子都按照我吩咐的种,至于山地,可种些茶树、果树等。再在树下养些鸡鸭、也能有个好收成。”

  “是。”德叔应下了,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笑道:“说到这田地,如今托姑爷的福,百山镇那边的地都涨了呢。”

  “人人都想去那边买地,好养出吃了能像姑爷那般考中举人、进士的儿子。”

  “所以百山镇的地不好买,旁的地方倒是零星有卖的。”

  “若姑娘您有意,我这就去办。”

  刘玉真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便点头同意了,而后母女两个和德叔又商量了些事情,便看到陈世文神情略有些不对地回来了。

  刘玉真和母亲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困惑之色,不过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

  她走上前去挽住了他的手,笑问道:“你回来了,正等着你吃饭呢,芳婶用笋做了一道鸭汤,这是她的拿手菜,你待会儿多尝尝。”

  陈世文望着她的脸,缓缓道:“好。”

第89章

  因时间太晚了,所以这一日两人还住在了刘家,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膳后才启程回去。

  刘玉真不忘再提醒母亲, “娘,我们定下是下月初八启程,您可别忘了, 这几日要收拾好您常用的东西, 可也别太多, 那商队能腾出的车马有限。”

  “知道了, 昨夜你已经说过好几回了,”曾氏无奈地说道:“这出门的事情啊, 娘懂得比你多呢,你就放心吧。”

  陈世文也在一旁劝她, “我们先回去吧,过几日你再打发人来瞧也是一样的。”

  刘玉真这才上车离去。

  只在车上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母亲身子不好,这天太热太冷总要病上一场,去年冬日就病了好几日,等我们路过府城的时候去善心堂找那老大夫瞧瞧吧。”

  “也拿一些常见的药丸子。”

  “这出门在外, 也不是时时能遇上好的大夫。然后你也去让大夫把把脉, 看是否还留有病根,可别走到半路就病倒了。”

  陈世文无奈, “我的身子早就好了, 你真的不用担心。”

  “好了再看看也是没差的, ”刘玉真坚持, “你昨夜就一宿没睡,如此不爱惜身子怎么行呢,这路也算平稳,不如你合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我……”说到一半又语塞,陈世文苦笑着摇头,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在一阵阵梅花香气中渐渐地平静下来,许是昨夜未眠实在是太累了,如今他竟真的睡着了。

  直到一阵颠簸,他睁开略有些迷茫的眼睛,又很快恢复了清醒,问道:“这是怎么了?”

  “快到家了,这条路不是官道,颠簸得很。”从这条路来回过几次的刘玉真正无聊地玩着一个九连环,拆了串、串了拆如此往复。

  “那你可得失望了,”陈世文掀开帘子往外看去,“外头的官道也不平整,比这更颠簸的也有。”

  “真的吗?”刘玉真确认般问道,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叹气,“那我得让人把马车修整一番,不然在路上岂不是要颠散架了。”

  “哎,这出门在外,里里外外都得预备上。”她在心里的出行单子上又添加了一项。

  “修整?”这个话题让他提起了点精神,问道:“如何修整?”

  刘玉真略环视了车厢一圈,举例道:“比如这车厢内只两条固定的凳子,坐是无碍的,但躺着却不太方便,可打一块合缝的板子架于其上。”

  “如此行路时便可躺着,夜里若错过了住店的地方也能凑合着睡。”

  陈世文想了想上次出行时,他和钱贵两个大男人蜷缩着睡在条凳上的情形,点头赞同:“有理,这板子最好是做成几块,不用的时候可以收好。”

  “还有这小桌子,”刘玉真指了指车厢前边固定的桌子道:“这个做成能收能放的,不用的时候便收起来,如此也宽敞些。”

  “以及这窗户,要把这窗户纸换成纱布,如此行走时便凉风徐徐,车里也没有那么闷了。”

  刘玉芝随着又一次颠簸握紧了桌沿,“最要紧的是车轮!”

  “这车轮怎么了?”陈世文稳住身子,伸手去扶她,“这种木材硬得很,做车轮能用好些年,是我们这最好的了。”

  “可是不抗震啊!”刘玉真高兴地说出了她刚刚想到的主意,“我们应该像做鞋子一样,在车轮外也包裹一层千层底布,如此车子驶过颠簸的路,那些布便陷入里头,坐在车里的人便感觉不到震动了。”

  “用破旧的衣裳多做几条车轮布,如此在路上磨损了也有得替换,如今车同轨,到哪里都是可以用的。”

  “你觉得如何?”

  陈世文略带惊奇地望着她,如果刚刚车内的改动是女子心思细腻的缘故,那这个主意便不同凡响了,值得一试。遂道:“回去我便画张图,找人试做一番。”

  “若真的好那我们便多做几辆。”

  刘玉真:“一辆车坐三五个人,我们这边需要三辆车,两辆车坐人,一辆车放行李。钱贵、李二、冯大各赶一辆,我已经让人教他们赶车了。”

  “至于我娘那边,你也给她预备三辆车吧,她的行礼估计会多一些,做一辆车不过十多两银子,也省得她到外头买了。”

  “你从京城回来还剩了些银子,过年祖父也分了我们一些,如今家里还有五百多两,够使的。”

  陈世文点点头,心中有数了。

  回到家里之后,他忙着去画图纸,找人试做马车,而刘玉真则吩咐人陆陆续续地收拾东西。

  此时他们要上京的事已在亲戚家传遍了,几家亲近的都来送了议程,嘱咐了好些平平安安之类的话,各种各样的平安符刘玉真都收了好些。

  这都是一片心意,刘玉真仔细地收好。

  直到大嫂小张氏挺着个大肚子神神秘秘地给了她一包符灰,“三弟妹啊,这是仙婆给我的符水,灵验着呢,你可要收好了。”

  这些日子刘玉真收过银子、布匹、点心、平安符还有据说包治水土不服的泥土。

  但符灰还是第一次,不由得诧异地问道:“大嫂,这符灰是作什么使的?”

  “这是求子的!”小张氏小声地说道:“三弟妹啊,这没儿子的苦我这半辈子可是吃得足足的,我听说你也不能生,就让郑寡妇去仙婆那里求了这符灰。”

  “你吃了就能生了!”

  刘玉真哭笑不得,解释道:“大嫂,那是石榴胡说的,我不是不能生。”只是她现在还不想生罢了,药也不能吃了,于是每到特殊时候就早早装睡。

  有好几次都让陈世文以为她身子不适,坚持一个月请一次大夫到家里来给众人把脉。

  久而久之,村里有那不适的也揣着几个铜板到陈家来了,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见她还是不信,刘玉真郑重提醒道:“大嫂,你是生芙姐儿的时候伤了身子,后面吃了严嬷嬷和善心堂老大夫开的药身子就好了。”

  “你怀孕了那是缘分已到,和这符水没什么关系,而且你现在怀有身孕,在这吃食上就更要慎重些,这来历不明的东西可不能吃!”

  “不是,”小张氏辩解道:“大夫是治好了我的病,但赐给我儿子的却是仙婆!”

  “我就是吃了这仙婆给的符水才怀上的!怀上之后我就没吃了,我可不傻如今都是娘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刘玉真:“……”

  她无奈地看着小张氏一副‘我说得有理’的表情,又生怕说重了刺激到她,只好收下了那包符灰,嘱咐道:“大嫂,那往后你可不能再吃了,孩子生下来以后也不能让他吃。”

  为了永绝后患,她还吓唬道:“你想啊,这仙婆这般灵验,你也说了你肚子里的孩子是喝了仙婆给的符水之后才怀上的。”

  “倘若你再喝这符水,又或者是往后给孩子喝仙婆给的符水,那神仙会不会把这孩子收走?”

  “让你再见不着他了?”

  小张氏吓了一跳,大惊道:“竟有这样的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刘玉真再度强调,“所以大嫂,你往后可莫要再喝了。”

  “不喝了不喝了。”小张氏此前从未想过这一遭,如今听刘玉真这么一说顿时越想越觉得有这可能,连忙站起身子道:“我去给太婆婆上柱香,让她保佑我儿……”

  刘玉真无奈地看着她远去。

  “姑娘,这符灰怎么处置啊?”桂枝指着桌上符纸包裹着的那一大包符灰问道。

  刘玉真:“扔臭水沟里吧,记得莫要让人发现了。”

  “姑娘放心,我兑些水搅和一番,保准水都发现不了。”桂枝嬉笑着将那包符灰收了起来。

  ……

  芙姐儿走进了慧姐儿的屋子,手里拿着一个绣了两朵小花的粗布荷包。

  慧姐儿在屋子的一旁心无妨碍地看书,而梅香正在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她虽然走个不停但却未发出很明显的响声。

  随着她的走动地面上的两个大箱子正缓慢地被各种东西填满。

  被褥、衣裳、喜欢的摆设、玩具等等。

  这样的情形看得芙姐儿停下了脚步。

  慧姐儿看完了一页,抬起头道:“梅香,母亲说大衣裳就不要带了,我们走的是海路,船行得快这路上都穿不了棉袄子。”

  “带一件厚实的披风就好,到了京城再做新的。”

  “哎。”梅香脆生应着,从箱子里把冬天穿的棉袄、毛皮衣裳等都拿了出来放到一边。

  然后转身的时候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芙姐儿,顿时就冲着芙姐儿行了一礼,喊道:“请大姑娘安,姑娘,大姑娘来了。”

  慧姐儿一听,放下书册便从珠帘后走了出来,今年已经七岁的她眉眼都长开了,有几分明艳大方的模样。

  她身着一件粉红色上绣桃花的襦裙,头上的双丫髻也插了两朵应景的粉色绒花,和一身细布衣裳头上只有两段红头绳的芙姐儿相比,就是两个家里的人。

  “大姐姐,快进来坐,我正要去寻你呢。”慧姐儿扬起笑脸,“过几日我就要和爹爹、母亲上京了,我这里几本书就都给了你吧。”

  “大姐姐你如今都学完了《百家姓》,往后就该学《千字文》。可惜我不能再教你了,不过还有宇哥儿,你如有不懂的可以去问宇哥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填房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