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填房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晨晓茉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6 KB   上传时间:2020-12-28 19:17:03

  得知陈世文他们正在家来,已经搬去镇上的二房也短暂地搬了回来,二房一家几口也是满心喜悦,与有荣焉。

  眼见着他们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张氏一天打发三回人去村门口守着,到了日子时不时都要问上一句,“可看到人了?”

  钱树如今相当于陈家的外管事,每天都去村门口蹲守,为了不漏了人,差点就让他婆娘送饭去了,听到老太太这样问连忙回道:“还没呢,今早上没见到人。”

  “哦,”张氏失望,脸上难掩担忧,“按理说昨日就该到了,莫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曾老太爷和老太爷陈礼忠都在抽着烟斗,陈礼忠用三儿子送的金烟斗抽着大儿子孝敬的烟丝,听了她这话回道:“急什么,这几日都在下雨,许是路上耽搁了,再等等就来了。”

  侍候她的丫鬟也跟着劝道:“是啊,老太太,过两日也就回来了,不但三老爷、三太太回来了,还有二姑娘、二少爷、四少爷、五少爷也都一起呢。”

  这丫鬟说的姑娘少爷们就是京城的几个孙辈了,陈家经过这么些年,已经摆脱了脚上的泥成为‘书香门第’了,所以这家中子弟的排序也正经了起来。

  男女分开排行,芙姐儿是大姑娘、慧姐儿则是二姑娘,二房后面生的杏姐儿就是三姑娘。

  男丁这边宇哥儿是大少爷、康哥儿则是二少爷、佑哥儿就是三少爷、瑾哥儿和瑜哥儿分别是四少爷和五少爷。

  除此之外,吴氏肚子里也怀着一个,还不知男女。

  张氏听到丫鬟提起孙子,高兴地说:“对对对,还有我那三个乖孙,老三的信里面说他们最近都爱吃什么奶豆腐。”

  “这水牛奶怎么做豆腐,钱家的,你可要好好学啊!”

  钱家的连忙点头,“老太太您就放心吧,等他们回来我定好好学,让几个小主子每日都有得吃。”

  “好好做。”张氏满意地点头。

  “哎呀大嫂,”近些年在镇上住着,越发富态的戚氏插嘴道:“你呀,别管这些吃吃喝喝的了,去城里喊了绣娘来给你做几身体面的衣裳才是正经。”

  “这回三侄子不但回来了,还会带着你的那赦命服回来呢,还有皇后娘娘的谕旨,往后啊,你就是皇后娘娘亲封的赦命太太。”

  “每年都能从官府里领一百多两呢!你说说,竟有这样好的事,这些年交的税银啊就都回来了。”

  戚氏说着说着都是羡慕不已,这人啊就是不能比,想当年她刚进门的时候,张氏虽然是大嫂,还是婆婆的娘家堂侄女。

  但是她为人抠抠搜搜的,也没什么大嫂的气派,娘家更是穷得叮当响时常来打秋风。

  她那会儿,暗地里都是瞧她不起的,可谁知她生了个凤凰蛋,一路读书考了状元不算,还给他娘挣了身官皮。

  就连那天来的县令太太都才是七品呢,吃席的时候硬是让她坐在上首,说是不敢冒犯。

  真是不认命不行。

  张氏听到这么说,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有,有衣裳,京城那头每年都会送衣裳来,今年春送的这几身说是苏州那边的手艺,那个晃眼,我和他爹还没上过身呢。”

  戚氏就更羡慕了,这大嫂啊真是憨人有憨福,隔着这么远呢她那三儿媳妇每年都没忘记给她送节礼,虽说衣裳鞋袜一年只送一次,一次送满一年,但那也是送啊。

  更别说一年还有一套头面首饰,就比如说她头上这套吧,虽然是银的,但是上头那些叫做翡翠的石头是又红又亮,圆溜溜的不知多讨喜了,县城里可没有这样的手艺。

  她每回来家里瞧过大嫂啊,回去都得督促孙子读书,若是她的宇哥儿也能像他三叔那样,那她这辈子真是别无所求了。

  ……

  刘玉真几人下了船,休整了两日便一路急行,最终在六月底的某一天,看见了坡下村的轮廓。

  陈世文有些近乡情怯,隔一会儿就要掀开车窗帘看看外头,而不看的时候在车里也是坐卧不宁,瑾哥儿喊了他两回都没有应。

  气得他扁嘴,要哭不哭。

  “不哭、不哭,”刘玉真抱起他,“你爹在想事情呢,娘来回答你,这里是坡下村,我们的老家,很快就到了。”

  “老家,”瑾哥儿重复了一遍,好奇地问:“什么是老家?是家变老了吗?”

  刘玉真耐心解释:“不是家变老了,老家的意思是原来住的家,你们的祖辈们住过的。如今你曾祖父和祖父祖母、你们的叔伯婶婶们都住在这里呢。”

  “我教了你们的,见了曾祖父和祖父祖母们要如何啊?”

  “磕头请安!”两小齐声道。

  “对,真聪明!”刘玉真一手抱着一个,在他们有些恹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逗得他们咯咯笑。

  陈世文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也回过神来,看着两个大的道:“待会儿到了家里,别忘了给长辈们请安,还有兄弟姐妹们,也都要问好。”

  “虽然几年没见,但也不要生疏了。”

  这次回来身份上去了,租的马车很大,慧姐儿和康哥儿也一并坐在车里。听到陈世文这么问慧姐儿点头道:“爹,你就放心吧。”

  康哥儿也道:“是啊,爹,我还给他们都带了礼呢。”

  在船上的时候陈世文和刘玉真就看过两个孩子准备的礼物,大错处是没有的。就连康哥儿自己的衣裳收拾得一团糟,险些把自己给热病了,但花光了月钱买的礼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

  所以陈世文点头不再说话。

  “我也有,我也有礼!”瑾哥儿和瑜哥儿哥俩也凑前去喊。

  他们两个的礼还是在船上知道了姐姐和哥哥都有之后哭闹着让刘玉真准备的,一人抓了一匣子糖和果子,让刘玉真哭笑不得。

  陈世文望着这两个,笑着回答:“有,大家都有。”

  车子驶进了村门口那条路,康哥儿看着远处那高大的石牌坊,顿时惊喜地指着它,“看,那是爹的举人牌坊!”

  “考中举人就立一个,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考一个!”

  牌坊高大得很,两小的年纪也都处于对父亲的崇拜之中,顿时也凑近了窗户,哇地一声喊开了。

  “我也要,哥哥我也要!”瑾哥儿喊道。

  “哥哥我要!”瑜哥儿也喊。

  “都有都有,大家都有,”康哥儿安慰他们,“咱们三个一人一个!”

  说得考举人好像是买东西一样,哥三还想着一人一个,陈世文看得哈哈笑,心中的怯意却是消散了。

  ……

  自从陈世文考中状元的消息传来后,整个坡下村是沸腾的,这热闹劲过了两个月不但没有消散而且还因为正主没有回来而越演越烈。

  每天都有人坐在村头的树下和人普及他与状元郎的二三事,或者是与状元郎他爹、他祖父、他兄弟的二三事。

  好似这样一说,就拉近了两家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了一样。

  所以他们几辆车一出现在路那头的时候,村头树下眼尖的人就看到了,不敢置信地擦了擦眼,指着远方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马车?!”

  “这么大的马车,我们这都是用牛车、骡车的,这马车少见得很,是不是状元公回来了?!”

  这话一出,顿时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了过去,有那同样眼尖的用手遮挡住日头,垫脚眺望,越看那是越像。

  “诶,钱老头呢?”

  “钱老头哪儿去了?他不是每天都在这等的吗?这会儿人呢?”

  “好像是回去告诉主人家了,来了来了,钱老头,快过来看看,看是不是你们家三老爷回来了,前头驾车的那个是不是你儿子?!”

  快步走来的钱树一听,顿时就跑起来,气喘吁吁地跑到树下抓着人问:“哪儿呢,在哪儿呢?”

  “喏,那边,那边看到没?”那眼尖的指着池塘对面那小道,“池塘对面!”

  钱树定睛一看,确是有三辆车远远驶来,但实在是有点远,瞧不太清。但是不打紧,他腿脚还利索着呢,当即便是一个转身,朝着那几辆马车奔去。

  刚才喊他的那人惊讶道:“嘿,这钱老头还挺能跑的。”

  钱树使劲跑着,终于在马车进村之前赶上了,他一瞧清楚前头那一辆马车上赶车的李三顿时就是一喜,颤声道:“李,李三?”

  “可是三老爷回来了?!”

  马车上的陈世文听到了这有几分熟悉的声音,顿时便掀开窗帘探出头去,喊道:“钱树?”

  钱树狂喜,三老爷虽然两年多没见了,但模样还是和之前差不离,他没有认错。当即就扑咚跪在有些泥泞的黄泥地上,气都没喘匀便高声喊道:“三老爷,小的给三、三老爷请安!给三太太请、请安,给姑娘、少爷们请安!”

  陈世文也有些激动,“起来吧,家里可都还好?”

  钱树又磕来了两个头,抬起一张沾染了些黄泥土的脸,“托您洪福,曾老太爷和老太爷、老太太们都康健。”

  陈世文略放心。

  李三往旁边坐了坐,扬声道:“钱叔,你到我这儿来坐吧。”

  钱树连连摆手,“不了不了,家里曾老太爷们还等着呢,小的这就去报信去。”话刚说完,他扭头就跑了。

  见状李三也坐正了,马鞭一甩,驱使着马车重新上路。

  陈氏一族世字辈排行十五,叫世文的,那文曲星下凡的状元郎回来了!

  在村头打着蒲扇闲磕牙的那些人看着钱老头笑咧了嘴从眼前跑过,就确信了那几辆车是状元郎的。这气氛顿时就比六月的天更热,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个年长些的老者看着远处驶来的几辆马车感叹道:“真是想不到啊,我还记得他小时候常背着个背篓去打猪草呢,如今就做大官了!”

  “哎我也还记得,”另一个也道:“当年啊你还老是逗他,让他背书的。”

  “是啊,他打小就喜欢读书。”

  “我们家那个就不行了,小时候一块儿送去学认字的,结果现在一个是状元郎,一个连字都忘了。前几年我那孙儿读书,有个字认不出来去问他爹,结果他爹也认不出来。”

  “老子恨不得拿鞋底抽他,白花了他娘的二十个鸡蛋!”

  “哈哈哈……”众人一顿笑,有个年轻些的道:“九哥啊,别说是你那快三十的儿子了,我那儿子才十八,也是今天读了明天就忘,到如今一本书还认不全。”

  “要不是这些年养鱼挣了些银子,我是供不起咯。”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很多共鸣,“我家的也是啊,要不是如今的族学不用束脩,我就让他回来跟着我养鱼了……”

  “一年也能挣个二三十两,娶妻生子是不用愁的了。”

  “说到养鱼,今年这鱼价啊又跌了,一尾鱼只得十五文钱,如今不但是我们这在养,别的地也在养呢!”

  话题越拐越歪,直到众人瞩目的这三辆马车穿过村前的高大牌坊,露出车头坐着的那一个人……

  瞧着有些眼生。

  众人都不敢上前搭话,直到一个老者站了起来,拉长了声音喊道:“老七家的十五啊?可是你回来了?”

  这话音刚落,打前的这一辆马车就停住了,后车门打开一个高大的人影跳了下来,正是众人刚刚议论的,陈世文。

  他看了看眼前这些熟悉的乡亲们,朝着开口的那个老者拱手行礼,喊了声,“三伯祖,是我回来了。”

  被称为三伯祖的老者眼眶湿润了,连道了几声好,催他道:“好孩子,快些家去吧,你祖父怕是等急了。”

  村民们虽然很想跟他这个状元郎说几句话,但看着他这一身气派,头顶还带着冠,年岁小些的顿时就说不出来了。

  倒是年长些的道:“世文你回来了,你考上了状元,恭喜恭喜啊!快些家去吧,你爹娘定是等急了,天儿好的时候他们天天出来等你呢。”

  “世文呐,你这次回来待多久啊?族长说要为你开祠堂祭祖呢!”

  “马车里就是你那几个孩子吧,那就是康哥儿吧,和小时候有些像,哎呦我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胖小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填房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