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咸鱼皇妃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天行有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1 KB   上传时间:2020-12-27 18:02:05

  毕竟,似北戎这般以游牧为主的国家其实不少, 空有大片广袤肥沃的土地, 可因缺乏适宜的经济作物, 也没足够的技术开垦,以致荒废了不少,倘得知北戎向大周买了粮种,势必群起而效仿——北戎王当然不愿这些小国增强国力, 那等于为自己增加几个敌人, 故而务必得抬高价码, 以遏制其发展。

  无独有偶,刘璋也是这么想的——周边强大的敌人,有一个北戎就够了,再多他可受不了。

  双方各怀心思,倒是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当然,冯玉贞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她生得美丽,举止又洒脱,眉梢眼角无一处不是风情,北戎王很欣赏这样的女子,为博佳人一笑,甚至不惜在合同上多添个零,牛羊骏马之类的更是好说。

  至于将这美人带回帐中去……北戎王固然也动过类似的念头,可再一看自家大儿子怒发冲冠的模样,还是算了,若他真将冯氏领回去为禁脔,只怕第二天这傻子就得为小妈造反。

  现在金吉利看他的眼神就越来越不对了。

  未免夜长梦多,北戎王不敢在京城逗留,开年之后就向皇帝辞行。刘璋假惺惺地挽留一二,还送了几位贵宾不少土仪——刚刚大赚了一笔,他乐得手头慷慨。

  何况,如今制玻璃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些东西看着光彩夺目,其实并不太值钱。

  当然在那些北戎宾客眼中却和稀世珍宝差不多,北戎王倒是不爱这些花里胡哨的,可他帐中有好几位夫人,正好可以带回去讨爱妾的欢心,于是欣然收下,一扭头,却只见那个大的,不见小的,“你二弟呢?”

  金吉利还在为冯玉贞伤感,冷不丁见父亲问起,只好道:“不知,大约是去看小妹了罢。”

  这个次子倒是重情……北戎王沉吟一番,“也好,那咱也去看看你小妹。”

  打听了夏家所在的位置,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向城东行去。

  夏桐少不得让人给娘家递个口信,让他们好生招待,虽说两边是亲家,但这亲家可是一国之君,自然马虎不得。金吉娜除夕宴上虽也来过,可那时候人多,北戎王自不好深问,这会子微服私访,便可与女儿细谈一番了——谢天谢地,夏家对金吉娜并无任何不满,金吉娜也是一颗红心向夫家,否则,还真不知如何收场。

  交代完后,夏桐方问春兰,“不是说二王子先过去了么,怎么没听公主提起?”

  春兰摇头,“公主说没见过二王子,不晓得他到哪儿去了。”

  夏桐暗暗纳罕,这就奇了,金吉辽在这里又没个熟人,他能找谁?

  *

  李蜜将新培育出的一批种子分门别类包装好,交到跑腿的小太监手里,让他带去乾元殿,一转头,就发现金吉辽静静地矗立在走廊上。

  她装作没看见,转身就要进殿。

  金吉辽伸手卡在门缝里,任凭十根手指被门板夹得生疼,面上笑意依旧不减分毫,“李夫人,您就这般不愿见小王么?”

  李蜜冷道:“你是外邦稀客,我是后宫女眷,你我之间,本就不该见面。”

  金吉辽含笑,“但上次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不提还好,一提,李蜜脸上的血色便刷刷褪下去。她最后悔的便是上次差点着了那男人的道,明明他不过是骗她的玻璃方子,她怎么会相信他深爱她——最糟糕的是到最后她还是心软了,李蜜每每想起都恨不得给自己一榔头,她当时怎会蠢成那样?

  如今她算是看透了,再怎么英俊不凡甜嘴蜜舌的男人,都比不上一张薄薄的银票来得实在——钱至少不会骗她。

  金吉辽并未注意到她脸色变化,仍低低的道:“若这次,我想要带你离开,你愿不愿意?”

  李蜜不禁想笑,难道这位二王子还想故技重施?这话他若是早说,她或许便答应了,可惜如今的她吃一堑长一智,早就心硬如铁。

  她不置可否,却冷淡的道:“你不介意我是天子的女人么?”

  结过婚的女人,再怎么容貌姣好家世不凡,身价也低了一层,何况是做王子正妃——作妾她当然是不愿的。

  “你以为我不晓得?自从进宫之后夏宸妃一人独得圣宠,你又岂会……”金吉辽本意想夸她坚贞清白,可随即看到李蜜阴郁的面容,遂急忙刹住车——再说下去倒像是故意讥讽她不得宠似的。

  金吉辽遂换了种说辞,深情的道:“你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嫁给谁不是低嫁?小王若能得夫人为妻,自当奉若上宾,为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他这番倒不似作伪,语气虽然夸张了点,那也是不熟悉成语用法的缘故——态度却很真诚。

  李蜜想自己本应感动,但此刻,她却忍不住要笑。她相信金吉辽一定会践行他的承诺,他这人本就不是见色忘义的类型,答应娶她为正妃,自会好好待她,但,现在说这些又有何意义呢?

  他若早承认赏识自己的才干,李蜜或许愿意跟他去北戎当个军师,相敬如宾过完一生;但,金吉辽千不该万不该引得她动情,如今却反过来说他赏识她的人品——他们的所求从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现在李蜜已经不想要爱了,她只要钱,而这个,她不需要别人施舍,她自己就能挣到。

  畅快的大笑几声后,李蜜淡淡道:“王子,您回去吧,我们之间已不可能。”

  “为何?”金吉辽愕然,急急地想向对方表达心意,“我是真心爱你……”

  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已经悔过自新、放下身段来求爱了,对方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她之前怨他不就为这个么?

  李蜜很认真地告诉他,“王子,你需要的是一个对你有所帮助的女人,这与爱无关,不过是利益上的交换罢了。”

  随即自嘲地笑了笑,“而我,不过是比别的女人多了几分本事,你便以为自己爱我多些,但,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你爱的是自己胸中熊熊燃烧的野心与欲望呢?”

  说罢,她不再多做解释,砰一声将金吉辽关在门外。

  金吉辽:……

  要说话就好好说嘛,何必咬文嚼字,真是善变的女人。

  嗟叹了一番之后,他只得无精打采回去,直到离开京城,金吉辽仍未明白到底哪个环节出现错误。这姑娘明明去年还对他和风细雨,到今年却冷若冰霜,这么看来,倒是她不再爱他了,到底谁才是负心之人?

  金吉辽反而跟腔子里被挖空了一块似的,一抽一抽的发紧。

  他想他今生都很难忘记这位李夫人了。

  *

  夏桐原以为北戎王去夏家不过是例行公事,毕竟照草原上开放的风俗,北戎王其实跟个人形炮台差不多,光儿子女儿加起来就有好几十个,金吉娜或许是得他宠爱的,可这么多的宠爱稀释下来,也不剩多少了。

  谁知金吉娜却很高兴地告诉夏桐,她爹帮她出了口恶气。原来北戎王得知女儿生产那日,是蒋大夫人作的怪,把大夫们请去,害得夏家人仰马翻,如今蒋大夫人一纸休书被赶回娘家,北戎王却不肯作罢,亲自上门“问候”一番,他本就生得人高马大,带来的奴仆也个个凶神恶煞,吓得那位当家人隔天就把妹妹给送到庵堂去了,让她落发出家——神鬼怕恶人,何况这些蛮子过惯了刀头舔血的营生,怎能不怕?

  蒋文举得知以后颇不自在,很担心北戎王会迁怒到自己头上,于是亲自备了一份贺礼送去驿馆,可惜被北戎王连人带箱子扔了出来,据说摔折了一条腿,至今躺床上不能动呢!

  夏桐跟金吉娜都很畅快,蒋太后可气得不得了,有心想找那老匹夫理论,奈何两国刚签订了贸易文件,这时候闹起来不好,便想着辗转找夏桐理论,让金吉娜劝她父亲道个歉儿,这样,蒋家面上有了光彩,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了——不然受了这样大的屈辱,今后还怎么在京中立足?

  夏桐仗着蒋太后卧病不便起身,只远远地打发人去宁寿宫送个口信,说北戎王是性情中人,蒋相国——哦,如今已经不再是相国了,该如何称呼呢?总之,蒋家人是最宽宏大量的,一定不会为这种小事计较,对不对?

  蒋太后气了个半死,也不好说夏桐语带讥讽——她明明在称赞蒋家呢!

  这话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蒋太后几番纠结,倒把自己给折腾得心力交瘁。

  北戎王一行人却大摇大摆地离京了,当然不提跟蒋文举认错——子不教,父之过,妻不贤,夫之错,他连自家老婆都治理不好,何谈治理朝廷,这么看,革职也是应该的。

  蒋文举:……他有句脏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继北戎使团之后,刘放也要走了。他在京城住了小半年,已经于礼不合,再待下去就该有闲话了。

  纵然千般不舍,可也只能忍痛惜别。但这回他决定独自回临江,至于儿子则留在宫中教养——那痘疮的事实在吓坏了他,他再禁不起折腾了。

  刘璋和夏桐商量,夏桐觉得挺好,“临江虽也是钟灵毓秀之地,但论起繁华热闹、人才之多,还是远远及不上京城。”

  刘芸的年纪也渐渐大了,要开蒙,就得考虑师资力量的问题,在京城找个好先生还是极容易的。

  往坏处想,这个孩子也能用作人质,日后刘放远在千里,纵有异心,定不敢轻举妄动。

  刘璋颔首,“朕也这么想,不过,临江王的意思,是将芸儿养在你宫中,你觉得如何?”

  夏桐没什么意见,正好敦敦跟枣儿缺个作伴的人,不过她还是挺不可思议,是她人缘太好了,还是蒋太后人缘太差?怎么刘放连亲妈都不考虑一下?

第144章 皇贵妃

  被人这样尊崇信赖, 夏桐心里还是挺得意的,嘴上却仍假惺惺地推辞, “这样不妥吧,太后乃世子的亲祖母,陛下却让妾越俎代庖,倘太后得知……”

  刘璋道:“放心,母后那里朕会亲自去说的,不用你开口。”

  眉头微微地蹙了下,他不肯将刘芸交由太后抚养, 倒不是怕太后劳神,只是……他根本不觉得太后能教育好孩子。蒋太后的性子,一味的偏狭护短,刘芸死了亲娘,亲爹又远在天边, 太后疼惜那孩子,只怕越发纵容, 轻易打骂不得,长此以往,只怕得养成个盗跖的脾气,对那孩子的前途不利——刘璋作为大伯, 自不愿被人说他故意养废这孩子。

  若说蒋家人抚养出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瞧瞧冷宫里那位就知道了, 刘璋偶然想起, 倒很庆幸自己当初没养在生母膝下,否则, 这皇位做不做得成还是两说呢!

  夏桐虽说恬淡疏懒些, 可从她对皇子公主的教育来看, 却是刚柔并济,半点也不马虎,因此,交到她手里反而更叫人放心。

  这厢与皇帝商量完,夏桐转眼就命人将厢房收拾出来,芸哥虽说年岁大了不需要奶娘,可初来乍到难免生疏,还是得有个人扶持照应,秋菊活泼热情,行事大体也不出错,由她照拂最合适不过了。

  刘璋亲自到宁寿宫走了一遭,说了将刘放寄养在夏桐身边的事,蒋太后听罢便不言语,只闷闷道:“你看着办吧。”

  其实刘放已经派人来知会过,自然,用的借口是担心蒋太后年迈体衰,怕她劳累过度,百上加斤,蒋太后明知这些不过是托辞,可也只能当真。

  等皇帝走后,她却扭头跟侄女发牢骚,“如今一个个都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

  皇帝便罢,向来是最有主意的,可恨刘放也跟她离了心,如今兄弟俩倒好得形影不离——说也奇怪,蒋太后从前最忧愁的便是两个儿子感情不好,如今那俩货拧成了一股绳,她这做母亲的却不乐意了。

  好像从前都是她在里头挑唆,不叫哥俩好似的。蒋太后拍着膝盖,重重叹了一声,慈母难当啊!

  叹完又睨着蒋映月,“其实,不提夏宸妃,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况膝下又没个亲生子……只是,如今蒋家寥落,你的出身——哎,不提也罢。”

  蒋映月只在心内冷笑,她可没兴趣帮刘放养儿子。何况刘放从来都没将她当成表妹,以前年节只往蒋碧兰那儿送礼,可见这些人心底嫡庶清楚着呢——没看刘放从不到她的披香殿拜访么?

  至于孩子,一个偏远藩王的儿子能有什么用处,就算年岁大些,底下可有人家正儿八经的皇子呢,何况夏氏年轻,保不齐以后还会再生。蒋映月纵有那么点膝下寂寥的念头,可想想便算了。

  她笑着朝榻上看,“夏氏爱惜名声,定不会亏待那孩子的,您放心吧。不过,夏氏得了这样的体面,陛下更得抬一抬她的身份了,您说是不是?”

  其实去年皇帝就已明里暗里提出要晋夏桐的位分,不过因夏氏第二胎是公主,这事便搁置了下来,如今既领养了世子,皇帝更有理由名正言顺赏夏氏脸面了。四妃之上便是皇贵妃,看来这一局棋是免不了的。

  蒋太后皱眉,“你希望哀家阻止?”

  其实,她自知与皇帝的关系越来越僵,实在不宜再插手此事,可若眼看着夏桐步步高升,她又岂能甘心?

  蒋太后只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蒋映月却轻倩地摇摇头,“当然不,凭夏氏如今的盛宠,封皇贵妃是早晚之事,谁又能拦得住?”

  蒋太后无语,“那你白跟哀家说这些作甚?”

  蒋映月笑道:“太后,岂不闻登高必跌重,宠妃易做,这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岂是好当的?届时,满宫人的眼睛都盯着夏氏一举一动,您还怕抓不着她的错处么?”

  蒋太后听着有理,遂沉吟不语。原本她处处对这夏氏优容,不过是懒得跟个妾室生气,可等夏桐成了众妃之首,蒋太后就能名正言顺以儿媳妇的戒条来要求她,倒要看看这夏氏可敢张狂。

  她不听训,好呀,那就一辈子在妃位上待着吧,休想成为皇后,死了也别想进宗庙,更别提跟皇帝合葬。

  蒋太后愈想于是畅快,精神也好转了不少,于是大声让人传膳来,她病中净饿了这些日子,可得好好补补元气。

  蒋映月瞅着姑母容光焕发的模样,心想祸害遗千年,这老婆子没准还真会死在夏氏后头,那就有意思了。

  *

  刘放将儿子托付给关雎宫的一大家子,自个儿便启程了,这回他没跟冯玉贞道别。或许是近乡情更怯,也可能是被拒绝了太多次,实在没信心去跟心上人见面。

  于是简单跟皇帝打了声招呼,便乘着晨曦的微光坐上离京的船只。

  冯玉贞却挺失落的,平生第一次,她心头有些内疚和负罪感:难道是她先前光顾着跟北戎王父子打情骂俏,把刘放给气走了?

  可她对那两人根本不是真心的,他应该知道——他不是很了解她么?

  那么,或许是彻底对她的品行失望了吧,毕竟她是这么一个浪荡不堪、只会从男人身上找乐子的女人。

  冯玉贞本想给刘放寄封信去,向他讲述自己做这些事的情由——那些都是有原因的。

  可每每书信写完,她却又自己撕得粉碎,气忿忿地在一边坐着,她算什么人,为什么要跟他解释?她跟他,根本就处在两个毫无交集的世界里,以后也不必再有什么牵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1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咸鱼皇妃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