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裙下臣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山间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20-11-28 20:52:35

  大长公主面色一凝,转头想安慰太后,却见她只盯着床顶,慢慢摇头。

  “我的情况如何,我心里有数,不必瞒我,只管开药便是了。”说着,她捂着心口喘了两声,又问,“杜相公来了吗?”

  大长公主轻叹一声,点头道:“早已叫人去请了,应当很快便来,殿下先睡一会儿吧。”

  太后摇头:“我有话想同兄长说说,现下没见到他,哪里睡得着?”

  大长公主取来个靠枕,在宫人的帮忙下垫到她身后,让她能做起来些,又让宫人捧来才熬好的补气汤,一勺一勺喂着。

  “殿下千万别太过忧心,陛下、睿王和令月都是殿下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偏了哪个都不好。横竖他们最后都要向您尽孝,他们的事,您就别管了。”

  这一年多里,兄妹三人间的龃龉她都看在眼里,就连她家三郎都险些牵扯其中,幸好那孩子意志坚韧,远超常人,才未跌进这滩泥水里。

  太后素来偏爱幼子幼女,对长子却十分严苛,又因其早早被立为储君,更时刻要求他不能有半点差错,三个孩子之间的亲疏之分,她这个姑母看得一清二楚,到今日这般地步,也并非毫无缘由。

  太后闻言,还隐含怒意的双眼慢慢黯淡下来。

  “我哪里还管得住他们?只盼将来别反目成仇才好……”

  方才皇帝的话犹在耳畔,令她一阵后怕。兄弟姊妹间的争执本是常事,可一旦涉及权位之争,便得谨慎起来。

  不一会儿,殿外的宫人便报:“殿下,杜相公来了。”

  大长公主自觉起身告退,杜衡则满面忧愁肃穆地进来,见太后正坐在床上,这才先松了口气,随后躬身行礼。

  “好了好了,自家兄妹,不必行礼了。”太后摆摆手令他坐下,又令身边的宫人都退下。

  “臣来的路上,听宫人说殿下在宴上与陛下起了争执,竟被气得口吐鲜血,可是真的?”杜衡年岁本就大了,经上一回徐慵无故受牵连而死的事后,备受打击,已一下憔悴了许多,今日听闻太后也如此,更是心急如焚,一路赶来,行容间少了平日的沉稳端方,反多了几分仓促狼狈。

  “我老了,不中用了,才一生气,便有一口气提不上来,噎在胸口,这才吐了口血,如今已好些了。”太后方才饮过热汤后,身上的不适缓和了些,已不似方才那般奄奄一息,此刻望着杜衡,满面凝重,“不过,方才我的确同陛下说了些话。”

  她回想着二人在清思殿外的话,渐渐生出几分自责来:“是我意气了,一见那钟娘子过来,便口不择言,又总想替六郎和令月不平,这才惹恼了陛下……这孩子,如今虽越来越不像话,可总归是我过去亏欠了他……哥哥,我有些不好的预感,总觉以后会有什么事要发生,若果真不幸一语成谶,你定要稳住局面。”

  杜衡亦脸色肃穆,撑着疲累的身子躬身道:“臣明白,即便没有太后嘱咐,也定会如此。”

  “我知道,你一向最是忠直。”太后笑了笑,“我的牵挂不多,除了咱们杜氏一门,便只有那三个孩子。哥哥,若出了事,请一定尽力保住令月和六郎,他们两个心思浅,不擅筹谋与权术,也易为人蛊惑,托付旁人,我都不放心,唯有告诉兄长才能安心。”

  她这个兄长自陛下还在东宫时便已在跟前教导了,自然一心替陛下着想,对那两个小的反而鲜少关心。

  杜衡不由从榻上倾身,拍了拍太后的手背,素来方正严肃的面目微微动容,郑重点头,道:“殿下放心,都是先帝与太后的骨血,亦与臣血浓于水,臣一定会尽力保住公主与睿王二人。”

  太后这才稍稍安心。

  殿外,李景烨手中握着瓷瓶,静静立在窗外廊下,目光沉沉地望向远处,不知在想什么。

  何元士立在身后,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方才陛下从大角观离开后,便径直往长安殿来了。

  虽与太后争执不休,也到底还是血浓于水的母子,陛下心中担忧,这才亲自去向袁天师求了药来,哪知过来时,见殿外的人都站得远远的,又听说杜相公来了,便吩咐众人不必出声,自己走近。

  将方才杜相公与太后的话他站在陛下身边,可是听得一清二楚,也不知陛下心里如何做想。

  总不会高兴就是了。

  李景烨捏了捏手里的瓷瓶,面无表情地推门进去。

  “陛下来了。”太后一阵错愕,眼里莫名有几分心虚。

  杜衡赶忙起身行礼。

  李景烨坐到一旁的榻上,看了眼杜衡,又看了眼太后,似乎想开口问什么,可最终只淡淡道:“母亲可好些了?”

  “已好些了,难为陛下亲自过来。”太后本还介怀方才的事,可被这样一搅和,怒气已消了大半,只勉强坐着,平静答话。

  “那就好。”李景烨点头,将手中的瓷瓶搁到案头,“朕记挂母亲,方才亲自去了大角观中,向袁天师讨来几丸丹药,献与母亲。”

  “袁天师?”杜衡眉间一拧,望着那瓷瓶,下意识发问,“可是先前由陛下请进宫来替太后祈福的那个民间道人,名唤袁仙宗?”

  “正是。此人于民间颇有声望,朕命元士亲自前探查,果然有几分真本事。近来在宫里,朕亦服他的丹药,的确不凡。”

  “陛下怎能服这样来路不明的丹药?”杜衡震惊不已,带着惯常的责问语气下意识便开口。

  未至而立的年轻君主,正该是鼎盛之年,精力充沛,怎会像中年帝王一般,沾染起方术丹道来?

第86章 罪过

  李景烨没理会他的责问, 只微笑地望着靠坐在床头虚弱不已的太后,道:“母亲,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

  他话音轻柔中带着几分平静的期望, 似乎在暗示太后接受他的孝心,立刻将丹药服下。

  然而太后瞥一眼那小小的瓷瓶, 面色惨淡, 迟疑地望着他, 按下方才的心虚和惊讶,短促地笑了声,道:“陛下一下有心, 我明白, 到夜里便服。”

  李景烨静静望着她,面上的笑容一点点收敛,温和的面目渐渐冰冷。

  杜衡从榻上撑着起来, 大步到跟前跪下,沉声道:“陛下正值盛年, 不该堕于此道, 更不该以此献与太后,臣请陛下收回。”

  “这是朕的孝心。”李景烨将目光转向跪在身前的杜衡, 平铺直叙地重复方才的话。

  太后已察觉他情绪的变化,犹豫一瞬, 终是慢慢伸手握住那瓷瓶,喘着气道:“母亲明白, 是大郎的好意, 这便服下。”

  一声“母亲”与“大郎”,令李景烨目光微闪,面色有一瞬间柔软。

  然杜衡却不肯让步, 仍直挺挺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一片孝心,日月可鉴,然沉迷丹道方术仍是不妥,请陛下收回,若要向太后尽孝,亦可换别的法子。”

  李景烨慢慢闭上双眸,深吸一口气,苍白的面颊再度泛起不正常的红晕:“朕的好意,就这样一文不值吗?”

  “陛下,臣并无此意!”杜衡重重叩首,态度却仍旧坚决,“只是盼陛下莫误入歧途。”

  他为人素来刚直不阿,平日里若有不妥,即便是小事,也大多会当面提起,更何况今日忽然发现皇帝年纪轻轻,竟已开始寻民间道人入宫炼丹。

  “够了。”李景烨双眉紧拧,右手握拳捶到案上,“杜相公说朕误入歧途,要朕换别的法子尽孝,朕是不是该亲自到皇陵,到幽州去,将令月和六郎请回来?”

  “大郎,你舅舅他没别的意思——”太后心知方才的谈话定已被他听到了,正焦急不已,喘着气要劝,却被直接打断。

  李景烨霍的起身,居高临下望着杜衡:“朕贵为天子,却要处处为杜相公马首是瞻,杜相公让朕改,朕便得改,是不是哪一日杜相公以为朕这个皇帝做得不好,还要仗着两朝老臣和宰相的身份,废了朕?”

  “陛下!杜相公一心忠于朝廷,其心天地可鉴!”太后听得惊骇不已,已顾不得虚弱的身体,挣扎着起来替兄长辩解。

  “是,杜相公忠于朝廷,却不忠于朕!”李景烨冷笑出声,一贯温和的面容显出几分狰狞与扭曲,眼里深藏多年的憎恶与不满更是显露无疑,“若没有朕,你们还有六郎,是否换六郎来坐这皇位,反而更令你们如意?”

  他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眶微微泛红。

  杜衡被他一番话说得震惊不已,跪在地上几乎忘了礼仪,抬起头直愣愣盯着他,似乎第一回 知道这个嫡亲的外甥心里竟对他有这样深的芥蒂,苍老的眼里慢慢流露出失望与颓然。

  多年的殷切期盼与一番心血终究只换来满腔怨怼。

  他默默垂下头来,双手撑在身前,心里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最终只沉声道:“陛下如此误会,臣无话可说。”

  李景烨一手抓着床柱稳住身形,顿了片刻,才将情绪缓和下来,一面转身提步往外走,一面吩咐身边人:“杜相公为大魏操劳多年,殚精竭虑,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又逢身子不适,准其留在府上静养,明日起,就不必入朝中了。”

  虽未革去官职,仍保留着最后的体面,却已是明着要架空他手中的权柄,从此不再问政事了。

  杜衡闭着眼拧着眉摇头,慢慢叩首道:“臣任凭陛下处置,不敢有怨言。只是方才的话,臣也不会收回,恳请陛下远离小人,莫听谗言,迷途知返。”

  李景烨没听到似的,继续大步往外去。

  “大郎!他是你亲舅舅,从小便辅佐在你身边的亲舅舅呀!”太后满面是泪,狼狈地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却一脱力,猛地栽在地上。

  李景烨脚步微顿,慢慢转过头来,对上母亲老泪纵横的面孔,紧抿的薄唇不由微微翕动。

  他猛地撇开眼,冲殿外守着的宫人挥手,令她们入内伺候,便不再逗留,径直走出。

  ……

  承欢殿里,丽质同裴济闹了不一会儿便觉累了,只得将他被缚着的双手重新放出,任由压抑了多时未能尽兴的他带着换了位置,折腾起来。

  然而到底还是白日,人多眼杂,二人也不敢如夜里一般放肆,只缠了大半个时辰便偃旗息鼓。

  裴济自不觉餍足,抱着她起来时仍意犹未尽,废了大力气才克制着不继续。

  穿戴好后,丽质将脸靠在他左肩上,双臂抱着他的腰,软软问出心声:“三郎,你这两日还来看我吗?”

  方才将话说开,此刻她便毫无顾忌地将心思袒露在他面前。

  裴济听出她话中的期盼之意,不觉心头一热,眼神也跟着黯下,拥着她柔软的身躯便是一阵交吻。

  “来,今夜就来,方才在清思殿我已说了今日留在宫里值守,等着我。”

  丽质点头,微笑望他,弯起的杏眼里波光盈盈,格外动人。

  裴济吻了下她的眼,拇指从她丰润的唇瓣下轻轻摩过,这才转身从窗边离开。

  自承欢殿后的矮墙翻过,便到明义殿附近。石泉已躲在暗处等候多时,见他出现,忙上前,面色凝重道:“将军,方才清思殿里出事了,大长公主才从长安殿出来,找了将军许久,见找不到人,便先回府了,让转告将军,千万莫卷进陛下与太后的事之间。”

  裴济一听,目光一凝,边往左藏库方向走,边听石泉压低声将方才他走后,清思殿的事说了一遍。

  竟是因钟妙云而起的争执。

  他心里一凛,下意识想起丽质,随即拉回心思。

  陛下与太后间的嫌隙,当算家事。他虽是皇亲,却鲜少插手皇族之事,更管不了天子的事,况且,他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问心无愧、毫无隐私的他了。他有了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也有了要暗中护着的人,更不会轻易将自己牵扯其中。母亲的嘱咐,更多的应当是怕他不知情况,一时不察,犯了忌讳。

  二人快步朝九仙门的方向行去,谁知经过金銮殿附近时,却见几个内侍低着头迎面而来,个个面色紧张,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议论着什么,偶有只字片语飘来,令人心惊。

  “……不知怎么,吵起来……”

  “……应当是下了狠心……直接将人赶回去……”

  “……身子不适,不理政事……”

  “……两朝老臣……”

  裴济猛然收住脚步,叫下那几人便是一番询问。

  那几人面面相觑,支支吾吾半晌,慢慢将方才听说的事道出。

  陛下同入宫探望太后的杜相公起了争执,互不相让,最终陛下下令,以杜相公劳苦功高,又已年迈体弱为由,从此留在府中养病,不必再理政事。

  那几人每说一句,裴济的脸色便凝重几分,最后已是沉如寒冰:“可知是何故起争执?”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内侍回:“老奴不敢探听陛下之事,不知何故。只是,隐约间好似听闻陛下专程往大角观去,替太后向袁天师求来丹药,杜相公颇有微词……”

  裴济心头一跳,几乎一下便能猜到几分。民间来的丹药,陛下竟送到太后跟前去了,依杜相公的脾性,自要谏言……

  他不再多言,只问了句陛下是否已回紫宸殿,得了肯定回答后,便转身往紫宸殿去。

  “将军!”石泉慌忙追上来,压低声道,“大长公主吩咐,不让将军牵扯进此事!”

  裴济肃着脸摇头:“母亲说的是与太后的事,杜相公不一样。”

  杜衡是陛下的长辈,也是在朝的老臣之首,多年来一心以国事为重,除了陛下外,朝中半数朝臣都以他的话为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裙下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