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不管是什么,总有发现的那天,等他们真做了什么事情再收拾不迟。”赵燕歌道,眼中泛着淡淡的凉意。

  另一边,听到贵族们的话以后,严晏的脑海懵了好一会,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谁能想得到这些贵族们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呢。

  土地买卖对于百姓们也许是公平的,可是对于不差钱的贵族们顶多就是杯水车薪,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顾虑,严晏才久久没有对贵族们登门拜访,而是想着,如果贵族们难缠,就把他们放到最后去解决。

  可是他没有想到,贵族们居然早就有买卖良田的心思。

  而他一点也不知道。

  想到此,严晏不由满面羞愧道,“如此,是晏的过错,改天一定登门拜访向诸位请求恕罪。”

  “大人不必如此,身为大秦百姓的一员,这是我们应做的事情,就是要劳烦大人派人去清点我们的田契和土地了。”贵族们满脸诚恳道。

  严晏面上也是一片真诚,心里却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内情,想到他们是直接进宫来找陛下的,严晏心中不由微动。

  贵族们和陛下的联系比他想象中的要深。

  两方各自达成协议,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严晏盛装,带着人去贵族们的家中劝说。

  一次怎么可能说动的了“顽固”的贵族们,第一次,严晏带着众人无功而返。

  可是严晏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登门,终于,他用诚意“打动了”贵族们,贵族们同意把他们手中的良田卖给大秦。

  知晓内情的人自然能看出这是一场“秀”,可是天下的百姓们不知道啊。

  民报上更是对这起事件大肆报道,着重渲染严晏的“诚意”和贵族们的“矜持”。

  最后天下已经过半的王田制度为严晏脚下铺上了一层登高路。

  而民间的百姓们也欢呼不已,觉得这位主持王田变法的大人可真是厉害。

  贵族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名声。

  至于贵族平易近人的形象?不,他们并不需要,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存在,他们还是让下面的人高高仰望的好。

  贵族们的良田变王田后,严晏所主持的王田变法已经过了一大半,按照变法来说,此时的严晏已经可以称的上是成功了。

  因为他的“大势”已成。

  不管做什么事情,凡是能够占据一半以上的力量,几乎就能快速的对剩下的一小半进行快速收复,纵使有心人不认同这样的形式,却也绝对撼动不了这股碾压式的力量。

  收复王田一事变得更加顺畅,把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严晏开始提笔,把自己原先已经想好的王田律法。

  之所以要把良田变为王田,为的就是更好的推行王田律法。

  要不然天下都是良田,想要推行王田律法将会是无比艰难,处处都是阻力。

  不过好在,这最艰难的一步已经彻底过去。

  郊外,王生看着百姓们长势良好的庄稼,唇角不由溢出一抹浅笑。

  “王田一事,功在千秋,我们这回能够成功,可真是太好了。”

  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够分到几分薄田,不能够进行买卖的田地就是他们的最后的退路。

  王生打从心底由衷的开心。

  “是么,可我倒是觉得,这才仅是一个开始呢。”

  “是我们推行了王田,今后我们也有去维护它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是培养对王田制度维护的后人们。”

  “要不然,法可以立,同样也可以废。”家出身的齐廖道。

  王生听了笑容收敛,道,“对,你说的没错,这才仅是一个开始。”

  这不是一代人完成以后就能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世世代代都耗费心血投入进去维护它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功在千秋。

第114章

  把田契上交,得到一笔可以称得上是丰厚的补偿款,众贵族不觉身上猛的轻快起来。

  在【食楼】偶尔和那些士大夫们相遇上,皆对彼此之间的境遇相视一笑。

  有些话并不需要挑明了说,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待严晏主持的王田一事声音缓和下来以后,人们的注意力被新的消息转移,贵族们悄悄的进了咸阳宫。

  “说吧,你们以后的打算。”赵燕歌早有准备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贵族们主动会有后招。

  不过能找到他面前的,应该不是公孙起所猜测的贩卖人口。

  “陛下,我们想跟随在大秦的外贸团队身后喝口汤。”贵族们看着赵燕歌道。

  “哦,你们知道去了西域就一定能赚?”赵燕歌听了不由挑眉道。

  这次大秦对外贸易分为两部分,国库占七分,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的私库占剩下的三分。

  赵燕歌没想到这些贵族们会盯上大秦出使西域的团队。

  不过也不稀奇,贵族们都是有底蕴的,自然比朝中和天下大部分人都知晓西域那边的利润。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亲自组建商队前去西域做交易?

  无他,实力尔。

  到了陌生人的地盘,你就算能赚满盘金钵又如何,到时候人家找一个借口扣押,或者人数众多给你来一场蒙面抢劫,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贵族们算不得多聪明,但是他们不傻,跑到别人地盘送菜的事情他们没有干过。

  这次要不是因为大秦实力做靠山,他们也不会起这个心思。

  大秦出使西域的外贸团队一年也走不了一个来回,不过赵燕歌并没有打算干等着第一支队伍回来,而是准备组建第二支出使西域的外贸团队。

  听到赵燕歌说下次出使就在一个月之内,贵族们感到惊喜,“陛,陛下,不等第一支外贸队伍回来了么?”

  “不用等了,不管交易是赚是亏,大秦的队伍不会是吃亏的一方就是了。”赵燕歌道。

  真要一年一次西域之行,他有生之年还能等到大秦彻底繁华起来么?

  时隔数月,大秦对外贸易一事在朝堂之上再提,初春就已经出发的第一支队伍,按照行程预计估计还没到西域呢,现在又出发一支队伍,文武百官们听了心里觉得有些不稳妥。

  可是这一次,赵燕歌拿出了数据证明。

  只要具备足够强的实力,能够保护的了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出使西域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一件事。

  在匈奴把西域之路给堵住之前,出使西域的国家可不在少数,而贵族们家中就有数据记载。

  出去一圈,十倍的利润都还算是少的呢,这实打实的数据让文武百官们看了直动心。

  公孙太尉已经忍不住了,“陛下,臣可派遣一支精兵强将前往。”出去一趟,边关几年的粮草就有着落了。

  左相也激动不已的看着赵燕歌,觉得赵燕歌给他描述的那个全国学堂计划已经可以有一点眉目了。

  “咳咳,看看朝臣们都是怎样认为的。”右相咳嗽道,虽然还能稳得住,却也眸中泛着激动之色。

  他们都稳不住,后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年轻一点的官员们已经迫不及待的纷纷表态,这可不是他们没有脑子,而是对大秦实力的放心。

  他们相信,霹雳雷火是他们目前所领先的领域,其余地方的人不可能达到,既然实力不对等,那为什么还要瞻前顾后。

  “陛下,如果那些贵族们所呈上来的数据都是真的话,那西域一行我大秦应势在必得。”有官员表态道。

  随着他话落,其余人也纷纷给出理由。

  “那行,既然多数人都赞同,那就开始拟定这支队伍的货物名单吧。”

  上一支队伍是初春走的,而现在已经是夏季,中间所间隔的数月积累,已经能够再次支撑起一次贸易队伍。

  这一次,货物有所删减,因为不知道西域那边重点缺什么,众人这次什么都装了一些。

  至于夏天的解暑神器:硝石,则被做成了半成品,到了那边就可以制成冰。

  “陛下。”就在贸易队伍准备的如火如荼之际,墨家和公输家的人来找赵燕歌,给赵燕歌带来了大大的惊喜。

  车子被两家人合伙做出来了,之前赵燕歌就给他们比划过车的作用和外表,两家人摸索着做出来了一辆敞篷式木车,其中动力系统不明,不过确实能开。

  只是外貌看上去就像是娃娃车一样,赵燕歌就看了看,怎么都没好意思坐进去。

  可是这次的车辆不同,由青铜器打造,外表的模样堪比一辆马车,前面安装着玻璃可以看清楚前方的道路,内里则是车辆的控制台。

  模样虽然和后世的不一样,但是其内的功能却是一模一样的。

  咸阳宫很大,足以让车子随意开动。

  青铜器的款式看上去霸气威武,赵燕歌看的爱不释手。

  “陛下,车子的原理我们已经摸透,就只剩下能源的问题没被解决,如果能源的问题能被解决,那我们就能制造出大型的运输车辆。”两家人对赵燕歌道。

  赵燕歌从车上下来,道,“能源不是已经为你们去开采了么?难道还不够用?”

  “非也,陛下,开采出来的那些能源须的加工提炼才能进行使用,要不然就太过浪费了。”而人工提炼,注定无法批量生产。

  而赵燕歌也是第一次看到两家人正在摸索的能源。

  黑乎乎粘稠的一团,两家人称之为黑油、火油,赵燕歌却知道这是石油。

  中原的地下本来就分布着油田,墨家和公输家得到石油并不稀奇。中原本来就是最先使用石油的国家,《易经》之中就对它有记载。

  而现在,墨家和公输家的人把它变成了车子的驱动力。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车动力用的是煤油、汽油还是柴油?赵燕歌不由眨眨眼睛,没有想到墨家和公输家能做到这么超前。

  很显然,两家人对石油的摸索还没有尽头,赵燕歌道,“有没有能大批量提取车子能源的办法?”

  “有,陛下,我们得开办一个大型提炼工厂了。”两家人说道,显然在找赵燕歌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人畜终有力竭之时,可是它们不会,只要能源充足,它们就能一直走下去,直至彻底损坏。”

  “所以陛下,要不要给三世陛下的陵寝给添加上青铜车?”墨家的人问道。

  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三世的陵寝问题?

  对哦,帝王陵寝需要很多的陪葬品,目前兵马俑和青铜马车都是基本标配,而今距离三世陵寝竣工还有七年的时间,自然能往里面添加东西。

  “陛下,我们这里还有一份方案,您看,这是炮台和车子的结合体。”两家人拿来图纸道。

  要是合适,准备把这些也给三世的陵寝塞进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