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所以从今以后,皇室的子嗣将会走少生路线,帝王也不需要充盈后宫,后妃们的花销只会更大,用那些钱更好的造福于民不好么?”

  三公们被赵燕歌说的热泪盈眶,带头支持,“我大秦有如此爱护百姓的帝王,是天下之幸,是百姓之幸。”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三公们率先带头,后面的文武百官也跟着喊了起来。

  话一出口,那些家中还有适龄女子的朝臣们就知道这选秀一事是彻底的没戏了。

  不光如此,他们的四世陛下还把后来的帝王后宫也给规范了范围,也不知后面的帝王会不会恨他们四世陛下。

  赵燕歌在这一声声的欢呼声中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尤其是知道实情的三公们,那演技真的让人有些头皮发麻。

  于是赵燕歌让右相趁机推出了婚姻保护法,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等一系列方案填补进了秦律现有的婚姻法空缺。

  比如某些人靠着妻子的嫁妆发家致富,功成名就之后就踹了妻子,让妻子下堂的事情,一旦事情被揭发出来,男方会得到净身出户的下场,算是彻底的打回原形。

  这一律法让某些伪君子们不再得志便猖狂,大秦律法可不像后世的不揭发就不作为,一旦周围有了不平事,周围的街坊邻居们就有了揭发的义务,要不然官府后面查起来,那些知情不报的人也是有罪的。

  不仅如此,大秦律法也有着人情味的一面,比如一个盗贼偷了钱,有人知道他钱来路不正却并未揭发,这会被官府判处为有罪。

  再比如盗贼偷的钱财用作消费,接了他的钱的那人不知道他钱的来路,则属于无罪。

  正当防卫导致人不慎死亡的无罪,故意杀人者有罪……

  “问有一妇人为夫君原配,夫君困难之时选择归家而去,夫君另娶新妇,数年后,夫君再次发达,原配又想回来夺取女主人的位置,问两位妇人哪一个才是律法承认的原配?”

  离去的原配是第一任明媒正娶,上了族谱的,生有嫡子嫡女。

  第二任夫人不曾嫌贫爱富,与夫君荣辱与共,虽不是第一任,却也明媒正娶,有正当身份的。

  正妻的身份只能有一个,两个女人难免会针锋相对。

  这种情况下大秦律法会支持第二种。

  如果第一任夫人离去有隐情,比如被第二任逼迫下堂,大秦律法则会支持第一任夫人。

  以规矩化方圆,却又在其内灵活变通,这就是大秦的律法。

  对于大秦三天两头的添加律法进去,满朝文武已经适应良好,可是民间大部分的百姓们却对这些律法不是很熟悉。

  这个时候就轮到那些既懂的律法,又能和百姓们良好沟通的年轻文人们出马了。

  新的婚姻律法很快就传达到了各个郡县,刚回到家没多久,正在做王田制思想工作的学子们被拉到最前面,让他们这些有文化的人给大家们解读一下。

  “这是,婚姻律法。”学子们看清内容后不由一愣,秦律本来就有婚姻法,现在却又加上了很多内容。

  比如婚后夫妻的共同财产;比如妻者,齐也,不能把妻子随意当成货物任意买卖;还有合离时的财产划分等等。

  大秦的婚姻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甚至还设立了女户,规定了女主外,男主内,婚姻法同样适用于这类人。

  “女户?什么是女户啊?”百姓们疑惑道,之前的那些他们还勉强听的懂,一般百姓也不会卖妻子和合离,因为他们没钱娶第二个。

  “所谓的女户,就是女子为户籍主,比如咱们民间的上门女婿,以后就是家中媳妇的待遇了,立了女户,生下的孩子可以随母亲姓,若是母亲有个意外的话,男方想离开,那个孩子也会留下来,不会被男方家的人所夺走。”学子们为百姓们解惑道。

  “跟女方姓,这不就是传宗接代么,女娃娃们也能传宗接代了?”百姓们不由惊讶道。

  “可不是,家里没有男丁的可以给女儿立女户,这样一来,家里面的钱财就不会被外人抢走了。”学子们小声道。

  这话简直说到了百姓们的心坎里,虽然他们大部分都有儿子传承血脉,却也有不少人家中只有女儿,生不出儿子的。

  一般这样的情况,等家里面的顶梁柱死后,他们家的财产就会被亲戚们抢夺走,被外人们称之为“吃绝户”,干这事的人名声可不好,可是他们这些外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法干预。

  现在,律法已经出规定了,这事以后他们就有资格管了。

第77章

  既然能把钱都留给自己女儿这个嫡亲血脉,立女户照样传宗接代,那为什么还要过继人家的儿子,立女户的律法一出,不少家里面只有闺女的人家都高兴起来。

  不高兴的恐怕只有把人家“绝户”钱财视为己有的那些人了。

  现在律法一出,可不是他们这些长辈亲人最大,更何况还有不少街坊邻居都盯着看,要知道秦朝的举报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让那些家中只有女子的人腰杆子一下硬了起来。

  而垂涎人家财产的家族势力再大也不敢和一个帝国碰撞。

  女户律法一出,全国各地都有给家中女子立女户的,为的就是把自己手中的财产能够交到自己血脉的手上,更不用说女户一立,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他们家的,除了身上力气小点,女户比之男子也不差什么了。

  人都有亲疏远近,女户的确立让不少盯着“绝户财”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导致民间家族的凝聚力大不如从前,比起以前同族之间守望互助来,家中立了女户的人家渐渐断了和家族之间的来往,女子比男子更注重家里面的小日子。

  老田头最近很高兴,腰板挺得直直的,走路带着风,不复之前脊梁骨都要被压弯的模样。

  看到他这样,村民们不由道,“你们都听说了么,听说老田把家里面的五个闺女都立了女户。”

  一般人家就算立女户,那也是一个,就像男方的长子一样,一般立老大。

  五个都立,那绝对是罕见的一幕。

  “嘶,这样一来他不就变相的有五个传宗接代的人了么。”村民们道。

  “之前那些人不是说老田未来会绝嗣么,说干那么勤快还不是给他们家干的,现在倒好,自煽嘴巴子了吧。”

  老田头路过,见到村民们在聊他,不由加入进去道,“你们是不知道,我之前可是发愁的很呢,我从年轻到这会,家里一直都生孩子,结果从头到尾都是姑娘,可能这是我的命吧,我都已经认命了。”

  “原本我是打算把家里面的钱都变成嫁妆让她们几个带走的,可是我又怕到时候她们没了爹,身后又没有亲兄弟撑腰,到了夫家被人欺负,受了委屈没地说,就想着要不要把钱留点给族里,也好让他们之后照应着我那些闺女们。”

  “可是谁承想,那些人想要我大部分的财产,就让我只给几个女儿一点嫁妆随意打发走,我这还没死呢他们就这样对待我,可想我死后他们也不会给我那些外嫁的女儿撑腰,到时候没了钱,又没靠山,她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很苦。”

  “之前我一直为家里面几个闺女的未来发愁着,谁承想我们老天爷会让咱们大秦立女户,这样一来,女孩除了身上力气差点,干不了重活外,也能当一家之主,当时我身上就有了力气,连忙带着几个闺女去立了女户,有秦律保护,这样哪怕我死了,她们也不会受人欺负。”

  “放心,现在女户律法一出,我们这些老街坊邻居也帮你盯着呢,只要那些人敢起坏心眼子,我们就跑去告他们。”村民们热心道。

  之前的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没立场作为,能做的最多就是接济他们一点饭吃,现在好了,孩子能继承到父母的遗产,日子肯定比他们这些外人帮一时帮不了一世强得多。

  秦律能够这样保护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死了也能瞑目了。

  “不过你家五个闺女都立了女户,家里面的财产怎么分啊?”村民们不禁好奇的问道。

  “平分,不偏不倚,那些钱她们说要留着招女婿,现在已经准备上了。”老田头高兴道。

  今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家大女儿已经开始相看人家了,可没想到,他这一拖,居然把五个闺女给全留在了家里,到时候再招五个老实勤快的女婿,估计后年他就能抱上孙子孙女了。

  苦无没有子嗣的人家不少,女户律法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干渴的心田,这让不少受到外人白眼和歧视的人家重新振作了起来,反馈到咸阳城后,备受好评。

  当然,立了女户,那人头税什么的就得女方家里交了,户主的税务不低,可是立了女户的人家却心甘情愿的跑去交税,毕竟自家闺女到时候生了孩子可是跟他们家姓的。

  虽然某些人觉得女立问题哪里有些不对劲,却也没想出哪里不对来。

  毕竟这个时候的女子地位还没有到后世那种被束缚的连家门都不能出的地步,现在秦朝出门做生意的女商人可不少。

  赵燕歌并没有空口提倡男女平等,男女怎么可能平等的了,女人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男人的那身力气,男人也一辈子都生不了孩子做到自我传宗接代。

  立女户这个律法不经意间让男女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那些人之所以没察觉到哪里不对劲,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后世那种真正男尊女卑的社会,顶多就是觉得女子的地位变得高了一点,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世间还是用男子传宗接代的多,女户一般只有家中没有男嗣的人家才会立,属于小众范畴,对社会的大整体造成不了任何冲击,反倒是能立女户以后,国库的税收涨了一小节。

  朝臣们的注意力立马就被转移。

  “果然,民间还有很多没报上来的隐匿人口。”

  他们都搜过大秦的所有山林了,一般该在大秦落户的都在大秦落户了,可是依旧还有很多人口被隐瞒,比如让妇人一直待在家里面,生产的时候生到山上,小心照料着,这样很难被发现。

  把孩子沦为野户,折损率可不少,可是大秦收的是人口税,百姓们也没办法,只能这样藏匿人口。

  这个事情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赵燕歌问法家严晏道,“王田一事办的如何了?”

  “回陛下,王田一事进展很是顺利,如今我大秦已完全买回了三个郡县的王田。”严晏面带喜色的回道。

  大秦一共才59郡,这才多长时间啊,已经有3个郡被完全买回,老臣子不觉心中变得沉重起来,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大秦是不是就要全都变成了王田?

  所有土地聚在一人手中,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诸侯们也想过,可是就只有赵燕歌这么做了,并且还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百姓们对王田制接受的会如此迅速,他们之前所想象的阻碍通通都不存在不说,听说那些百姓们还亲身当说客帮他们一起劝说街坊邻居们接受王田制度。

  这是着魔了么?

  “既然这样,那就继续保持,再接再厉。”赵燕歌对严晏勉励道。

  前排,右相眼中浮现欣慰之色。

  法家人的晋升渠道就是制定法律和主持变法,严晏刚一入朝手中就接了那么大一个活,这就等于提高了他在朝堂的,一旦王田律法在严晏的主持下所完成,未来只要大秦不灭,王田制在一天,严晏之名就会被人不停的反复提起。

  就像那位法家前辈商鞅,尽管他下场不太好,可是整个大秦谁敢不承认他对大秦的功绩和贡献。

  “南方的水位下去了么?”

  不同于北方土地平整辽阔,大秦的南方多丘陵,如果说北方的特色天灾是干旱的话,南方的天灾就是水涝了。

  南方地势低,缺水是不可能缺水的,可是对于南方来说,水多也是一种烦恼。

  还好今年南方没有哪处发大水,要不然房屋土地和人口都会受到波及。

  每年六、七月都是南方的汛期时间,这段时间南方的水位线会发生暴涨,暴涨过头,就会发生洪涝,不暴涨也会造成南方湿漉多雨。

  南方长年和水为伴,他们那里的粮食一般都栽种到水中,是为水稻,田也被成为水田。

  水田如果缺水,也能从旁快速的取到水进行人工灌溉,不像北方,是湖泊都跟着干掉。

  前几天有负责南方的官员就从赵燕歌申请了一批给南方郡县修建地下排水通道系统的资金。

  有了地下排水管道的缓冲,水涝期间对地面上所造成的压力会骤减。

  地下排水通道用的是少府最新研制出来的钢筋混凝土,郡县这种大城市用的排水管道规格自然不能小,都在宽几米,高数米左右,还好赵燕歌选择了先修路,要不然运输都是一大问题。

  除此之外,水泥等物也被运往南方,地下排水系统涉猎到整个郡县位置,需要规划好地下排水管道的进出口和污水处理问题。

  比如你不能把排水管道安置到一处死水区,要不然没多久那片区域就会变得臭气熏天,让人无法再靠近。

  除此之外,还要给南方挖出更多的河道把南方过量的水进行分流。

  这些都不是小工程,必须得派遣专业的人员前往前往才行。

  而现在大秦的专业人士基本都加入了大秦施工队,赵燕歌需要调遣一些人出来去南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