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有的百姓一回去,发现他们隔壁村子居然有人租了一辆收割机,连忙带上点吃的去隔壁村子坐坐,想要借用一下收割机快点把地里面的粮食给收了。

  “唉,你不知道,自从见识到收割机的速度,我们村就老觉得自己干活太慢,哪哪都不满意,可是越忙干活就越容易出错,这不急得我厚脸皮登门拜访,想借用一下你们村的收割机。”隔壁村长对着租了收割机的村长大吐苦水道。

  而租了收割机的村长听着隔壁村长的话不由眼睛一亮,道,“你看这样行么,收割机的速度你们都是看见的,你也知道我们村这辆收割机是租用的,用着心里老是不踏实,要不我们周边几个村子出钱,把这辆收割机给买下来,到农忙时就用收割机把我们几个村子的粮食都给收了。”

  隔壁村长一听,觉得可行。

  收割机一个村子买不下,那再多上几个村子呢?

  再说老是借用别人的也不是办法,他们要是掏了钱,那收割机就也有他们村子的一份,以后用起来也心安理得不是。

  两个村长说定,很快就叫来周边的村长,准备合作买上一辆收割机。

  至于再远一点的村长,收割机过去,人家都已经把粮食给收好了,没必要再叫。

  听到合资购买的方法,郡守不由轻笑道,“没有想到还有这种购买方法,好像也不错。”

  据他所知,墨家人和公输家的人已经开始研制播种机,明天春天,百姓们要是也能积极购买播种机就好了。

  播种机的体型不如收割机来的庞大,相反,它很小巧,一个人就能进行操作,里面采用转轮下种的方式,只要推动播种机,就有粮食种子漏下去,甚至还一条龙服务的进行埋土。

  墨家和公输家的人要是再深入研究一下,把翻地功能也给加上,那大秦的老黄牛们就能提前下岗了。

  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农具数量也有所增加,各种简单便利的农具,让百姓们种地更加轻松。

  一些木头制品的农具,一些百姓看上一眼就会制作,销售量并不突出,而一些铁制品的农具,百姓们手中没有那么多铁,也不会制作,就只能去购买。

  可是一问价格,长年和小钱打交道的百姓们立马就察觉到铁制品的农具价格偏低了。

  他们手头上预算能买一件的农具,现在则能买上一个半。

  百姓们有些担忧,“这农具会不会不经用?”

  “怎么可能,我这可都是好农具,保证耐用。”店家听了不禁吹胡子瞪眼睛道。

  “那为什么这么便宜?”百姓们老实问道。

  “便宜还不好么?”店家奇怪道。

  “额,我们怕便宜没好货,你也知道,我们买上一两件农具不容易,自然得精打细算才行啊。”

  “原来是这样,我给你们说,这批农具之所以便宜,那是因为陛下把铁的价格低价卖给我们,让我们打出农具后,再低价卖给你们,陛下说,起码得让农具在你们能买得起这个价位才行,如此一来,我们赚的不多,陛下亏损,只有你们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店家不禁唏嘘道。

  铁制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他们陛下还是头一个舍弃这里面的利润,一心造福于民的帝王呢。

  而百姓们听了这话只觉得心中哽咽,有些无以为报。

  明明他们和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距离相差甚远,可是他们却觉得陛下离他们又是如此的近。

  心里面热乎乎,酸溜溜的,喉间有些发堵,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我们,一定会为了陛下好好的种粮食。”百姓们下定决心道。

  咸阳宫内,赵燕歌的一道道利民措施下达,让大秦的民心越加汇聚,无数的龙气开始从四面八方的汇聚到黑龙的身上,让黑龙身上的每片龙鳞都闪闪发亮。

  前期的投资全都回本不说,还有很多剩余。

  系统被赵燕歌身上浓郁的龙气修炼到撑,只觉得自己实在是幸福无比。

  “数千万人口,数量还是少了点。”赵燕歌轻声道。

  公孙起听见道,“一般来说,只要给百姓们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不需要人督促,人口就能得到快速增长,而现在,大秦内并没有完全和平。”

  南北两方的边关边界处,有无数秦军驻扎守卫,每个人的身后牵动着一个家庭,或是儿子、丈夫、父亲,每个大秦军人都和大后方的秦民们息息相关,你让他们怎能安下心来。

  只有战事得到平定,让大秦子民们心安,人口数量自然就能够得到快速增长。

  赵燕歌揉了揉公孙起的头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那些外族们如果不选择融入进来,那就没必要让他们活在这个世上了。”

  可别小看外族,对于他们,夫妻两人态度相同,那就是赶尽杀绝。

  要不然等他们长成庞然大物后,可是会反过来威胁他们的。

  更别提有些外族,虽然同为人类,却以人类为食,把除了他们以外的人都看做能吃的食物。

  对此,不管是赵燕歌还是公孙起,对此都是厌恶不已的,不食同类,这是最基本的智慧生物的最后底线。

  既然不把人类当人看,那他们也无须把那些外族当成人类来对待。

  “对了,你擅长热武还是冷兵器?”赵燕歌有些好奇道,心里想着自己媳妇以后去了战场,他是给媳妇配置冷兵器还是热武器?

  就算是主杀伐的白虎一族,也是会与时俱进的。

  “我倒是想用热武,可惜制造出来的威力不够大,你要是给我一百飞弹让我引爆,所造下的杀戮绝对能让我立马完成试炼。”公孙起笑着道。

  只可惜,这也就是想想,这是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她的战绩只能一步步的杀出来。

  “龙卫内制造出来了一些小铁球,被命名为霹雳雷火,我们可以过去看看。”

  霹雳雷火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铁片,里面填充满了炸药,非常的危险,为此,负责制造热武的龙卫已经把制作地点搬到了咸阳城的郊外。

第69章

  “轰——”

  郊外又传来熟悉的声音,让周围村庄的村民们已经见怪不怪。

  最近他们耳边老是听到这个动静,刚开始的时候还很害怕,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他们大秦在研发新的武器,轻易不让人靠近,说是杀伤力巨大,一被击中就要丧命。

  如此武器自然让他们又怕又喜,知道那处是在干什么以后,他们也都告诫村子里面的孩子不能接近那里。

  自从手中有了硫磺等火药的配方,龙卫内的人不少人都非常感兴趣。

  尤其是以前的方士,又名术士,也就是现在的道家人,对火药兴趣浓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研制出新的火药。

  曾经龙熠不让赵燕歌玩的鞭炮,也因为火药计量数少而被道家的人给研制了出来。

  每天硝石和硫磺都被大量的消耗,见到赵燕歌带公孙起过来,一位身穿道袍,气质仙风道骨的道家人来到两人身边,最开始的寒暄过后,道家人直接道,“陛下,硫磺和硝石都快用完了,您再送一批过来吧。”

  如果赵燕歌没有记错,他之前可是给了他们两个矿的数量,“都用完了?”

  “没错,那些硝石和硫磺都被我们制作成了各种火药,今年那些外族如果敢再来犯,我们就给他们来一个狠的。”道家人嘴上云淡风轻的说着世间最狠的话。

  听到他这么说,公孙起眼睛不由一亮,问道,“火药如今有多少的库存?”

  “回殿下,咸阳城存储的火药数量有六万石。”

  听到这个数字,夫妻两人嘴角不由抽了抽,这个数量,要是一不小心发生了连环爆炸,咸阳城都能毁上一半。

  赵燕歌沉声道,“火药太过危险,把它们分开小心储存。”

  “喏,陛下,火药一直都是分批存储的,这次只是还没来得及送走。”道家人说道,“陛下可要去看看那些火药的威力?”

  “这是自然。”

  火药在道家人的手中简直玩出了花样,各种各样的形状,还有纸、竹、铁等各式包装,其中道家最推崇铁装火药,道家人道,“铁皮内的火药一旦爆炸开来,声音和杀伤力都是最响亮的,不仅如此,破碎的铁皮飞溅出去也能给敌方造成致命的伤口,这点是纸和竹做不到的。”

  “除此之外,火药的射程还有待提升,听说边关有公输家的人在,可以让他们制造一个投石车,把点燃的火药投射到外敌的人群中。”道家不由兴奋道,那个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到激动。

  以前他们喜欢炼丹炸自己,现在他们更喜欢用火药炸别人。

  公孙起不由拉了拉赵燕歌的袖子,问道,“这些火药今年就要用么?”

  “如果他们来犯,肯定是要用的。”赵燕歌道。

  “要是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公孙起期待的说道。

  赵燕歌不为所动,没有松口,公孙起现在还小,这个问题不予考虑。

  当着赵燕歌夫妻两人的面,道家人就像挑西瓜样挑出了一枚圆滚的火药,别看这枚火药小,威力却很大,听道家的人说,他们现在所看见的那些大坑有一半都是被这个型号的火药给炸出来的。

  “陛下,殿下,一会声音很响,我们是要捂紧耳朵的,要不然会很头疼。”道家人道,见到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把耳朵捂好以后,手中点燃引线,把那枚霹雳雷火向远方掷出,如果是炸在人身上,足以可以让人粉身碎骨。

  “轰——”

  在外面守候的龙熠心跳简直都要随着这道声音停顿,连忙迅速的冲了上去,来到赵燕歌的身边。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这里危险,我们快回宫吧。”龙熠苦口婆心的对赵燕歌道。

  有人关心自己,赵燕歌自然不会不识好歹,对龙熠道,“你看到火药的威力了么?这些都会用到外族的身上去。”

  听到外族,龙熠眼睛不由一亮,道,“愿此物能为我大秦开疆扩土。”

  “陛下,我们该回去了。”龙熠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

  赵燕歌点点头,牵着公孙起的手,对道家人叮嘱道,火药要小心存放,不要大量的堆积,直到道家人点头保证后才回宫。

  “陛下,还好制造火药的地点挪出咸阳宫了,要不然后果可真不堪设想。”直到离开火药制造处很远,龙熠才松了一口气语气庆幸的说道。

  “火药的确不能聚集人太近,我就怕那些负责研制火药的道家人出事。”赵燕歌道,要知道,以前方士炼丹炸炉身死的数量可不少。

  现在道家为百家之一,归顺于他麾下,损失一个都会让赵燕歌感到心疼。

  可惜,道家人向来富有冒险创造的精神,哪里危险就往哪里钻,更别说火药的起源就是他们一手弄出来的,现在自然不会临阵退缩,而是冲上去抓紧时间进行各种研究。

  秋收过后,全国各地开始统计起了粮食的总数量,按照以往惯例,这些新收拾上来的粮食都会堆积在粮仓里,旧粮一般会运往边关,或者剩下的拿出去贩卖,老百姓们所买的粮食,就都是以前的陈粮。

  新粮被囤起来,以后一旦发生个什么灾害,可以为百姓们开仓放粮。

  而以往开仓放粮,还需要郡守上报中央,中央批准被才能被允许开仓放粮,一来一回所花费出去的时间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今年赵燕歌则让下面的人便宜行事,让他们自己估摸着什么放粮,只是今后百姓们领的粮食并不是免费的,而是会让他们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力来换取。

  虽然大秦现在还没有出大事,赵燕歌还是把“以工代赈”给放了出去,让下面的人知道以后该怎样做。

  “陛下,臣,有本要奏。”严晏深呼一口气,在朝堂上出声道。

  “说吧。”赵燕歌道。

  右相眸光不由一闪,老神在在的看着前方,没有回头去看。

  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声音朗润,说话条理分明,口中引经据典,说出的话震耳发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天下土地皆是帝王的土地,天下臣民,也全都会帝王的臣民。

  隐隐的,文武百官们心中有一股不详的预感。

  “……是以,臣在此恳请陛下推行王田制。”

  “嗡~”文武百官们听到这句话后脑海不由为一一懵。

  他们听到了什么?

  王田制?承认天下国土都是陛下的,以后不能再随意买卖,他们手中土地的主人也不会再是他们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