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如果公孙太尉和右相都不行的话,那就只剩左相一个人选了,可是左相和律法也没多少关系啊。”贵族们不禁发愁道。

  “咳,你们为什么一直盯着朝堂上的人?我们和朝堂毕竟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两个圈子,直接找人并不妥当,要是被人看到了难免会心生误会。”一个贵族忍不住出声打断众贵族的讨论。

  “那你来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心里要清楚,我们所效忠的是四世陛下,这件事我们直接去找四世陛下问一下就可以了,好了,现在只需要在我们中间找一个胆子大的贵族进宫去问一下就行了。”

  “别指望我,我不去,我只负责出主意。”那名贵族叹道。

  比起去找三公们来,去找帝王的确是一劳永逸,可是,他们不敢啊。

  “我们还是缓上几天吧,等这事淡一些了再说吧。”

  “这事不能拖太久,久了可能会发生变数。”那名贵族提醒道。

  “三天,让我们好好的缓缓,要不然进宫腿会发软。”贵族们揉着眉心骨头疼道。

  那些在菜市口被斩首行刑的贪官污吏们被人收敛尸身,会连带着墓志铭一同送回他们的原籍处安葬。

  而他们为官时贪污受贿所得到的钱财,有苦主的会补偿苦主,没有苦主的则会充入国库,半个朝堂官员府邸所搜刮出来的钱财几乎抵得上大秦所有官员加起来十年的俸禄,数量多到让人震惊。

  至于他们妻儿则按照律法打入奴籍,先前享受了贪污所带来的荣华,现在自然也要承担事情败露的苦果。

  随着朝堂上这一次大清洗,不见了许多老面孔,新的面孔来报道,每个人干活都兢兢战战,在朝堂上只听不说。

  还有一大部分人没有排上朝堂的职位,赵燕歌给他们安排了另外的去处。

  科举成绩优秀和实践出色的人都得到了一个超乎他们想象的职位,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步登天一般。

  郡守,负责一郡的公务人文。

  郡尉,负责一郡的治安平安。

  还有监御史,负责督察一郡官员的贪污、品性、能力等问题。

  更别说还有大量的县令、县丞、县尉。

  直到这时,众人才知道赵燕歌所肃清的是整个大秦,哪里是一个小小的朝堂。

  “你们带着任命书开始上任去吧,那里会有和你们交接的人。”

  “喏,陛下。”数千学子们应声道。

  最优秀的那批都留在了朝堂之上,而他们则可以去下面大展拳脚,可以说,只要不触犯帝王原则上的错误,陛下的包容力还是非常强的。

  而陛下的原则,就是那一堆密密麻麻的大秦律法,只要精通熟读秦律并且不去触犯,他们的为官之路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上党郡,郡守府邸,终于接收到了来自中央的命令,负责冒充郡守的龙卫不禁喜极而泣,眼前仿若拨云见日一样重新见到了光明。

  和他一起行动的龙卫看到他这个样子道,“真就那么高兴?”

  “合着每天在案牍前辛苦批阅的人不是你,你当然体会不到我心里压力有多大。”负责处理公务的那名龙卫身子不由瘫道,要知道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心惊胆战的,生怕一个手生害的哪个步骤出现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是以每天都紧绷着心神。

  而现在,咸阳城科举结束,他也终于要解放了,能不高兴么。

  “好了,我们现在就等着新的郡守来交接了。”龙卫高兴道。

  “呜呜……。”真正的郡守听了他们的口中不停的呜咽着,想要质问他们什么情况。

  “哦,对了,忘了还有你,前郡守大人。”两个龙卫看了过来,前郡守的动静提醒了他们,已经可以开始行动了。

  走到前郡守身边,龙卫们让郡守说出他藏钱的地点,前郡守又不傻,他们说的他岂会乖乖听话。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目前的处境,被一连囚禁在房内数月,让前郡守有些肥的三层下巴和代表衣食富足的一身肥肉都在每日的清汤寡水下消减下去,龙卫把他嘴巴中的塞子拿走,他第一时间关心道,“你们说的新郡守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这个郡守已经不再合格,四世陛下给上党郡安排了新的郡守,不日就将上任,而上党郡前的郡守大人,你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的证据我们已经充分掌握,等和郡守交接过后,我们就会带着你和那些不义之财赶往咸阳。”

  “你们是陛下的人?”前郡守不禁齿冷道,打从心底感受到一股寒意,他没想到自己都那么小心了,中央为什么还能盯上他?

  “不,我不要随你们去咸阳,我不去!”知道自己到咸阳城只有死路一条,前郡守扯着嗓子破喉咙的叫着,想制造出动静来让人把他解救出去。

  “你真以为我们这几个月都是在给你擦屁股的么,和你一起同流合污的人早就被打入大牢,你叫啊,就算叫破喉咙都不会有人来的。”负责处理郡县公务的那个龙卫笑着道,看向前郡守的目光不由逐渐变态。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底层小吏出身,精通秦律,熟知各种刑罚,不管是千刀万剐还是剥皮拆骨,我都有练过。”

  “你要是再不老实交代,我可就要对你用刑了。”龙卫失去耐心道。

  他还想赶紧解决这里的事情回咸阳城呢。

  听到龙卫嘴里一连串不带重复的酷刑名字,上党郡前郡守不由得吓尿了。

  因为他敏感的从男人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一股杀死,他要是不说,他真的会动刑的。

  “我说,我全都说,你们别动手。”

  “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等新的郡守来了以后,龙卫和新郡守快速的完成了交接,随后大秦各地的龙卫就带着需要处置的人和大量的财富赶往了咸阳城。

  直到浩浩荡荡的声势进入咸阳城,已经进宫见过赵燕歌,心中有了一些底气的贵族们不由聚在食楼往外看热闹道,“那边发生了什么?围了那么多的人。”

  “听说那些都是一方郡守和县令等人,都被陛下的龙卫给带回咸阳城做处置了。”有消息灵通的贵族道。

  知道陛下没有动他们的心思,他们看着那些人自然免不了幸灾乐祸,尽管他们的钱财来路也有不正经的,比如贩卖私盐什么的,他们的盐价比官盐低可是事实。

  哦,你说土地兼并和强迫人卖身为奴?没看到他们把这些都舍弃了么。

  还好他们这些动作都是在律法出来搞的,要是大秦律法明令禁止那些事情,只怕干出那些事的他们就算选择倒向四世也会被清算。

  “秦律不可触犯,四世陛下这是在用鲜血让天下人铭记啊。”贵族们不由感叹道,就着食楼的美食陷入另一种醉生梦死中。

  而另一边,带来咸阳城的财富被收归国库所有,咸阳城外的菜市口又被鲜血浸泡,加深了不久之前的血迹。

  如今百姓们皆对那片红色的土地绕道而行。

  而朝堂上的风气,突然变得清爽起来,无论是精神还是效率,虽然手段还很稚嫩,可是他们却能看到那些少年每一天都在成长。

  严晏被留在了朝堂中,得到靠前一批的官职,平时做的多,说的少,让右相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弟子正在慢慢沉淀。

  儒家也出了不少新秀,左相也在他们身上寄予厚望。

  除此以外,兵家、墨家、名家、杂家等也各自步入大秦这个朝堂。

  百家汇聚,宛若一场盛世一般。

  “陛下,麻沸散已经研制成功,请您过目。”这天,医家的人对赵燕歌禀报道,麻沸散可以说是他们医家的一大突破。

  有了麻沸散,他们以后才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当然,麻沸散和外科才是真正的好搭档,尤其是做某些手术时,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力,而麻沸散的出现则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陛下,您所说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我们也都做了更细的划分,麻沸散研究出来了,之后我们会专攻妇科和儿科,争取早日攻克那些常见的疾病。”几名医家的老者道。

  这年头女人生个孩子就是鬼门关外走一遭,生下来的孩子夭折几率也很大,如果能让更多的妇人和孩子存活下来,那大秦的人口数量将会得到快速的增长。

第67章

  而能保住更多的妇人和幼儿,所能依靠的就是医者这个群体。

  只是,医家整个群体,男性比例为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还是他们的亲眷在日积月累的诊断中学会的一点医理知识。

  身为男性,尽管在医家人眼中病人无性别,可是在病人眼中,医者的性别还是非常明确的。

  这也就导致很多医家医者非常擅长妇科等疾病,却没多少妇人上门看病尴尬境地。

  赵燕歌和医家的医者们商量着道,“我们既然不能勉强妇人来你们这里看病,你们可以培养出来一些医家的女医,这样一来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么。”

  女病人男医生会尴尬,女病人和女医生可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陛下,医术这事向来只传男不传女啊。”医家的几位看着头疼道,他们也对妇人讳疾忌医这个问题感到苦恼,可是医术不同于其他,都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有时候还要脱了衣服认穴位,这让他们怎么教导啊。

  “你们医家人可以教导自己的妻子,这样一来不就可以解决男女大防这个问题了么,等妻子学成以后,她再手把手的教导女儿,女儿再教导更多的妇人,如此一来,只需要中间几个步骤就能教导出一批女医来。”

  “只要你们想,不需要多久就能够做到。”

  “可是,我们医家的传承……”几名老者不由迟疑道,自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以后,女儿一嫁人就是别家的人了,他们当然是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学医术的,可是未来的夫家却未必肯让他们家的孩子继续给病人们看诊。

  “儿女婚事讲究一个三观契合,别的不说,你们偌大的医家,就不能让晚辈们在医家的圈子里面找合适的对象。”赵燕歌道。

  医者们眼睛不由一亮,道,“是这个道理。”

  他们医家人数众多,讲究技艺传承,几乎都没什么血缘关系,别的不说,医家的人对女医的接受程度也比外面强。

  “如此一来,关于妇科的问题迎刃而解,女医的培养需要时间,医术一事从来都马虎不得,儿科倒是不需要忌讳,老朽等人会尽快钻研出常见病的解决方案来。”医家几位老者道。

  给赵燕歌送来了麻沸散,经费充足的医家又回去埋头继续研究,看着麻沸散不同比例不同麻醉程度的麻沸散,赵燕歌让人快马加鞭的把麻沸散送到边关去。

  不提边关那些外科医者们的惊喜,随着科举过去,大秦的庄稼就要长成,快要到收割的时候。

  青绿色开始转黄,是粮食们马上就要成熟的标志,看着地里面金灿灿的收成,不少百姓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他们辛辛苦苦忙碌大半年,为的不就是这点吃的么。

  接近农忙,赵燕歌带着公孙起少见的出了宫,来到了咸阳城外的农田间。

  只见郊外区域金灿灿的一片,可是走近一看,却发现这些粮食的生产量和后世没法比,可以说后世一个普通家庭的产量都抵得上现在十家人的口粮。

  更别提就这些粮食百姓们还要给朝廷们交税,留给他们的只会更少,税高粮食产量少,都是百姓们长年吃不饱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些产量是和后世相比起来自然要少,可是对于现在的百姓们,今年无疑是一场大丰收。

  尤其是咸阳城附近的粮食,地里面都被施了肥,今年的粮食一看就比去年长势喜人。

  “也就是说,等这些粮食收了以后,这些地里就什么东西都不种了?”公孙起疑惑道。

  “是啊,一是没有适合的粮种,大部分粮食都活不过冬天,二来是让土地趁机恢复地里面的肥力,别频繁的把地给种贫了。”

  “等来年就让他们种植玉米,那个产量比一般粮食要高一些。”赵燕歌道,不管是玉米红薯还是土豆,都在温暖的大棚中孕育着,来年作为粮种一定够用。

  看过粮食的产量,夫妻两人回宫后又去玻璃大棚那里转了会。

  玻璃大棚内的温度稍微偏高,夫妻两人进去,里面郁郁葱葱的一片,其中不乏反季节蔬菜。

  临走时,赵燕歌回头望了一眼玻璃大棚,神色若有所思。

  公孙起跟着一同回眸,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在想,如果能把玻璃大棚种植技术给推广开来就好了。”赵燕歌牵着公孙起的手道,回了他们的宫殿。

  咸阳城郊区外的一个村子里,也就是机械工厂的所在地,随着时间过去,机械工厂内每天的收割机生产量已经固定了下来。

  只是让他们感到疑惑的是,第一批收割机已经运往各个郡县,至今为止还没有传来收割机已经售卖的消息,最多的就是出租,次数还很有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