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也是从秦四世陛下开始,诸子百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外贸方面,最开始和我们大秦做交易的是西域三十六国,他们的地理位置在这个地方。”老师在全息屏幕上指道。

  下面,一个女孩子举手道,“老师,这个我知道,因为西域三十六国是沙漠绿洲中的国家,之后随着绿洲中水源的减少,植被越来越稀疏,沙漠中的绿洲越来越难找,西域三十六国人民就来投奔了大秦帝国,而大秦帝国则接纳了他们。”要说她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她本身就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后裔,家中的长辈们给他们这些晚辈们讲解过曾经先祖的来历。

  “对,你说的没有错,西域三十六国的确是因为地理原因才被迫迁徙到我们大秦,自从来到我们大秦之后,他们就为我们大秦的绿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有些西域三十六国子民终其一生都在为治理沙漠而奔波劳碌,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这是一个灾难留下来的伤痛,让他们下意识的想要弥补曾经受到过伤害的自己,就像比他们先一步融入进大秦的夜郎国和诸小国也是这样的,他们经历的是饥荒,后来也成为了我们大秦储存粮食最积极的那批人。”

  “而自秦四世以后,我们大秦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饥荒,哪怕后来受到各种各样的灾害,我们大秦也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让我们的子民全都生存下去。”说到这里,老师的心中有着无限的自豪。

  受到老师的感染,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说到秦四世陛下,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他身边的那个人,神武皇后——公孙起。”

  “秦四世陛下和秦三世陛下一样,后宫也只有一人,只是不同于秦三世皇后殿下的记载量少,秦四世陛下的皇后非常的多,一切皆因为,神武皇后当时主的是“外”。”

  “也就是说,在很多年以前,是我们神武皇后外出征战为大秦开疆拓土,而我们的四世陛下主内政,在大后方为前方调动粮草。”

  “这也算是早期的男主内,女主外吧。”

  “也是自那以后,在秦四世陛下的中年时期,我们大秦的朝堂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女官——易如玉,而等秦四世陛下退位,朝堂上的女官也越来越多,到了秦五世时期,朝堂之上女官的数量一度碾压男人,让那个时期的男人们感到压力巨大。”说到这里,老师不由轻声一笑。

  男女平等好啊,现在要是依旧男尊女卑,他们男人身上的压力该有多大啊。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数百年的历史,早已让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盛世。

第221章

  “秦四世陛下也是我们大秦第一个主动选择火葬的帝王,并且没有为自己陵寝,在那之后,大秦历代的帝王骨灰都撒向了天空、大地和海洋。”老师道。

  下面的学生们不由睁大眼睛,举手疑问道,“那老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大秦现在的帝王陵寝只有三个?”

  “没错,

  我们大秦现在仅存世的那三个帝王陵寝分别是始皇帝陵寝、二世陵寝、三世陵寝,当年秦三世陵寝竣工后,恐怕那些工匠们都没有想过自己建造的会是大秦的最后一个帝陵。”

  也是秦三世以后,大秦的帝陵永为绝响。

  有关于秦四世和其皇后的篇幅有些长,等老师讲完以后,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

  下面的学生们听的如痴如醉,突然对他们秦朝之前的帝王感兴趣起来。

  往前翻阅,大秦的每一个帝王都非常的有特色,每一个帝王都自带风格。

  尤其是由帝王开始实行的一夫一妻制,让后世人充满了对他们感情的无限遐想。

  其中,秦四世和他皇后两人之间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秦三世夫妻两人的感情宛若涓涓流水,细水长流般悠长,那么秦四世夫妻两人的感情就要浓烈的多。

  不少资料都证实,秦四世陛下非常的喜欢自己的皇后,小到衣服头饰,大到军营粮草兵器储备,凡是神武皇后想要的,秦四世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她。

  就连上战场这种给予虎符这种事情都能毫不犹豫的去做,秦四世对于其皇后的感情简直历史可鉴。

  夫妻两人唯一的孩子,赵墨白,也就是秦五世,被后世人称之为爱的结晶。

  下一节历史课,果不其然,老师开始讲到秦五世,秦五世名为赵墨白,是秦四世和神武皇后两人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孩子,他身份居嫡长,于继位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只是,这个帝王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幸运”,他并没有任何的政敌和竞争者,从小到大就被秦四世带在身边教导帝王心术。

  “不同于秦四世陛下十五岁就已经迎娶皇后并亲政,秦五世陛下是先亲政再迎娶的皇后,他也没有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提前“早婚”,而是在执政数年以后,等一切政务都处理的十分熟练以后,这才分心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这其中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毕竟皇室的血脉真的攸关大秦的江山社稷,很多臣子们心里都急得不行……。”

  随着老师引人入胜的讲课,学生们好似也跟着一起回到了那个帝王被催婚的年代里。

  那个大秦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固定下,臣子们不愿意看到帝王因为娶小而被历史抹黑,然后就把各家适龄的女孩子们给帝王来了很多场的相亲,听说差点把秦五世给相到吐。

  可是不知道秦五世是不是不来电的缘故,那么多的贵女,他没一个看上的。

  就这样,堂堂一个帝王,被蹉跎成了那个时候的“大龄剩男”。

  “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们大秦上至帝王,下至民间,婚姻嫁娶的男女双方年龄被提高到了十八岁左右。”

  “那个时候,男女平等的概念已经出现在了不少人的心中,朝堂之上亦有参政的女子,等到秦五世时期,朝堂之上参政的女子数量已经和男子形成了对抗之势。”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比例,并不是说他们真的打起来了。”

  真要说起秦五世的具体功绩来,那估计很多人都想不起来,直到后人们深入研究才发现,秦五世就在秦四世已经铺好的道路上行走着。

  这样一来,只要他不自己故意走错道,一个盛世明君的名头就已经稳当当的在手。

  “相比起帝位传承来,最让人们为之侧目的是帝王家教育,他们既完成了自己帝王的职责,也同时成为了一个好父亲。”

  “就像秦五世陛下是被秦四世陛下从小在身边带大的一样,我们大秦的秦六世陛下也是被秦五世陛下亲手带大的。”

  “而我们秦六世陛下,则开启了大秦女帝的先河……”

  秦六世是秦五世的长女,她比她的同胞弟妹们早出生了三年。

  也就是这三年的时间,彻底的改变了秦六世的命运。

  一个人,从小陪伴在自己的父亲身边学习着帝王心术,这样的对待,就是一个普通人都会培养出几分野望来,更不用说秦六世还是秦五世的嫡长女了。

  那个时候,不管是秦五世还是满朝文武,都没有让一个长公主掌握大秦的想法,毕竟在大部分人心里面,女孩子还是要以宠为主,当帝王,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只是他们想的再好,也架不住公主殿下不配合,经历过一个帝国的风起云涌,又还怎么看得上公主府的那一亩三分地。

  以秦六世和秦五世父女两人的关系,当时的长公主殿下直接就向自己父亲提出了她想要继承帝位的想法。

  从小就接受男女平等想法的秦五世自然没有很抵触自己女儿的野心,而是非常平静的和自己女儿来了一场剖心置腹的长谈。

  最后的结果就是秦五世看着长公主仗着年龄的优势动手收拾了自己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逼迫他们放弃了对那个位置的想法。

  小时候直接把所有事情都给摊开,总好过未来姐弟妹们再反目成仇的好。

  下面的孩子打不过大闺女,秦五世只能认了这个嫡长女,封为了皇太女。

  女子为帝,这是文武百官们从未想过的,反对的声音自然也有。

  但同样的,朝堂之上支持的声音同样不少。

  毕竟那些女子官员天然都想要一个女帝出现来彻底稳固她们女子在社会中的帝位。

  更别说秦六世是秦五世的嫡长女,从小到大,文武课程样样不差。

  就在秦六世的弟弟还在学走路的时候,秦六世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靶场射箭。

  三岁的优势,只要有心,让秦六世于帝位一途上遥遥领先。

  这种优势更像无关性别,大秦的百官们相信,秦六世要是为男子,同样也会动手揍自己的弟弟妹妹,让他们不要肖想帝位。

  好像除了性别外,长公主并不比任何一个男儿差多少,随着时间的流逝,反对女子为帝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

  毕竟说白了,帝位的候选人就这么几个,人家才是一家子,帝位最有利的竞争者都退出了,他们还有必要再摇旗呐喊么。

  就这样,在秦五世的默许纵容下,他的嫡长女成为了大秦大一统后的第六个帝王。

  此后,不知是不是打开了什么奇怪的开关,大秦之后继位的无一不是嫡长子/女,后人怀疑这是因为时间顺序造成的诧异。

  就像野兽幼崽一样,前头一窝和后头一窝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当然,他们并不是在映射大秦皇室是野兽,而是帝王的继位方式,和野兽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几节课程下来,这些初接触大秦历史的学生们就认识了大秦的几位帝王,并为风格各异的他们惊叹不已。

  楼上,这里讲解的是更深入一些的知识,像认识大秦帝王那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这个教室里面的学生们学习是从大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完整记载的诸子百家。

  他们不光学习,还需要动手去实践操作,难度可比下面的学弟学妹们课程难了一大截。

  “接下来我来为大家介绍诸子百家的起源。”

  “诸子百家原先讲究的是一个思想传承,真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我们中华大地人文思想大爆发的一个时代,无数先贤涌现,创立了诸子百家。”

  “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可不是后来的一股绳,反而四处分散,互相敌对的不在少数,最为典型的就是墨家守城,公输家攻城的战役。”

  “墨子和公输班也是那时结下来的仇怨,直接贯穿蔓延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直到后来秦朝把我们中原大地进行大一统之后,墨家和公输家的人才收手归隐山林。”

  “诸子百家因为秦国大一统而相安无事了数十年的时间,直到后来秦四世的出现,吸纳民间的诸子百家后人进入了自己的龙卫,之后又在大秦创建复制出一个稷下学宫来,诸子百家才真正的进入到了《史记》的眼中并历史留名,直至传承至今。”

  “首先,我们先来看大秦法家的发展,从秦国君王采用法家先贤商君变法,从那以后,我们大秦就和律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法家思想,也一直贯穿了我们大秦数百年的时光。”

  “其中最为典型的法家人物代表是秦三世秦四世执政前期的右相,据后世记载,右相在为官数十年的时间中,为我们大秦拟定了无数相关律法。”

  “那些律法经过时间的改良,时至今日,我们大秦现在的律法还保留了其60%的精髓。”

  “也是因为有完善的律法支持,我们大秦现在才能更好的打击那些罪犯,维护我们广大基层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因为心中有底气,只要我们自己不先做错事,大秦就是我们最为可靠的靠山,也因为这样,我们大秦曾经的黎民百姓们才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挺直自己的脊梁骨。”

  “说完秦四世陛下前半段时期的右相,他的接任者,大秦的下一任右相同样也是法家的杰出人物。”

  “右相严晏年轻时通过老右相的举荐被带到了秦四世陛下的跟前,和一般人想的不同,他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是和平,就越该“用重典”,要不然和平时期所滋生的黑暗会比之战乱时期还要可怖。”

  “时至今日,我们大秦的律法依旧能看到这位法家右相在秦律留下来的身影,这个律法,真正的维护了我们这些基层百姓的生存空间,不至于让黑暗大范围的蔓延到了我们的身上……”

  “直至秦六世陛下执政后期,这位朝堂上的法家定海神针才彻底退了下去,自那之后,我们大秦现在的律法是无数法家人前仆后继,历经无数风雨飘摇才辛苦维持下来的。”

  “所以,虽然诸子百家没有推选出谁是百家之首,却承认在大秦帝国建国数百年来,法家是诸子百家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这也是老师为什么把法家放在第一个介绍的。

  秦以法为本,虽然大秦官方没有给诸子百家弄出一个排名来,时间却让诸子百家们都承认了法家无冕之王的地位。

  “介绍完了法家,接下来我们介绍的是桃李满天下的儒家……”

第222章

  “儒家最为出名的先贤为战国时期的孔子,我们都知道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崇尚有教无类,也正因为思想,导致大秦帝国一统之后,

  儒家众人的身影依旧活跃在朝堂和民间。”

  “不少人都猜测,

  如果不是有法家的人在前方遮挡锋芒,诸子百家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以儒家为首,因为有着不一样教学理念的儒家人那个时候是真的多,曾一度占据了诸子百家的七成人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