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边关将领们连忙让施工队的人尽快把手里最后一点活干完,而后就撤回长城内。

  虽然这座城池堡垒被他们打造的坚固无比,可是比起长城来,还是长城更有安全感。

  工人们赶紧干完活,就被边关将领们安排着回去,与此同时,边关也给咸阳发送了急报。

  好在如今大秦通讯很给力,一天半以后,赵燕歌就已经收到了来自北方边关的信息。

  他眉头紧皱,召集医家的医者们,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你们去把边关的百姓和奴隶们好好的检查一遍,防止我们境内也出现传染病。”

  “喏,陛下。”医者们不敢耽搁,连忙出发。

  其余百官们收到这个消息人心惶惶起来。

  要知道,哪一场传染病都是大范围性的,不仅如此,传染病到来的时候,人畜皆亡不说,它还会破坏附近的水源和土地,蔓延到更广的地方,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尽管大秦境内还没有看到传染病的影子,百官们就已经提前担忧起来。

  大秦有专门的应对传染疾病的方案,百官们连忙镇定下来,积极想着应对策略。

  “陛下,我们商队的人在路上走了数月有余,人员并没有减少,也没有发热等症状,他们的身体应该是健康的,就不用把他们隔离在外,反倒是那些奴隶们,我们需要好好的探查一番。”

  毕竟就情报上面说,最先开始的是那群奴隶们有病的,而他们大秦也有不少的外来奴隶。

  这一出弄得他们心惊胆战,简直对那些奴隶们已经有了阴影。

  赵燕歌道,“除了要提倡百姓们的干净卫生以外,我们还需要处理好那些后续问题。”

  什么后续问题?以前的那些传染病为什么能传染的那么广,还不是没有人去收敛那些尸身。

  只可惜,那些带有病源的身体,哪怕埋进土地里面了也不会消失掉。

  除了用高温对那些东西进行覆灭。

  赵燕歌指骨轻扣桌面,正在想着各种对策的百官们渐渐安静下来,赵燕歌道,“在大秦全国各地修建火葬场吧,对大秦百姓们的尸体进行死后焚烧。”

  文武百官们全都惊讶的睁大眼睛,对赵燕歌的话感到万分震惊。

  毕竟大秦讲究入土为安,以土葬为主,火葬在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来说算是一个酷刑了。

  有个刑罚名叫:挫骨扬灰,说的就是火葬了。

  “陛下,这样会不会不太好?”他们知道的这是为传染病源善后,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性情大变呢。

  “你们先听我说,土壤并不足以把那些病源给杀死,只有极高的温度才能把他们身上的病源给彻底覆灭。”

  “至于火葬一类的,当然也不能直接用病情善后这类说法,这容易引起百姓们的恐慌,我们需要委婉点。”赵燕歌道。

  毕竟传染病还没有来到他们大秦境内,他们不能先自乱阵脚了。

  赵燕歌当即就写了一份文案,让文武百官们眼睛不由一亮,道,“这个说法好,既为了百姓们着想,又能让百姓们不再抵抗火葬一事。”

  “那陛下,我们以后有棺木什么的,可以不用选择火葬吧?”其余还想着自己未来土葬的官员们说道。

  “这是自然,火葬一事并不强迫人。”赵燕歌道。

  百官们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生性传统,有实行土葬的资本,未来能土葬还是土葬吧。

  很快,就在大秦三支外贸队伍汇合返回大秦时,大秦的民报上颁布了火葬的建设一事。

  真正的理由当然不能出现在报纸上,赵燕歌走的是煽情路线。

  在土葬大肆盛行的古代,并非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棺材板的,也只有帝王贵族和有钱人能够享受的到风光大葬的滋味,世间大多数的百姓们连口棺材钱都积攒不下。

  更甚者,大多数人还把能买得起一口棺材的事情当做有能力的资本,活着的时候把死去要用到的棺材给抬回来家安置好,让看到的街坊邻居们满眼的艳羡。

  有棺材的都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大部分的百姓们死后基本就是一个席子一裹,儿孙们帮他们把安葬的地点挖出一个大坑来,就那样填土埋葬,再刻上石碑,这种情况都能算得上是待遇良好的。

  没有儿孙帮他们安置身后事的人们有街坊邻居帮忙,而在秦统一之前,大多数的百姓们都是一张破席子一裹,送去山林边缘,把尸体送去给野兽进行啃食消化,那个地方被百姓们称之为乱葬岗。

  “……陛下有感于天下百姓们身后事不易,特为大秦百姓们建设火葬场。”文人把报纸上面的话读出来,而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身处中底层的他们自然也知晓百姓们能买的起棺木的绝对是少数。

  大秦不让人随便伐木,再说一般人用木头拼接出来的木板哪里比得上人家专门做棺木的,而材质越好的棺木,所花费的钱也就越多,除了那些少数人,大部分的百姓们都是承担不起的。

  “什么叫做火葬场?是死后被烧么?”百姓们听了不由害怕道。

  文人咳嗽一声,为他们解释道,“你们也都看到了陛下对我们后事的关心,但是大家伙仔细想想,陛下真要是把全天下的百姓们棺木都包了,大秦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木头用,是以,陛下才决定修建火葬场,把人进行火葬,是为了节省足够的木材,也是为了能让天下更多的百姓们入土为安。”

  “陛下说了,火葬场可以接纳那些夭折的孩子们,把他们尸身进行火葬,然后用小铁盒子装起来,到时候就往你们当父母的身边一埋,虽然上不了族谱,但是比起无享祭来,可好太多了。”

  天下也许有人买得起棺木,会对火葬场这个提议无动于衷,但是要说夭折的孩子们,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哪家没有夭折过一两个孩子。

  而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按照规矩是不能葬进祖坟里面的,没有坟墓,就是孤魂野鬼,这让失去他们的父母们如何不肝肠寸断。

  虽然陛下没有下旨让那些孩子们拥有安葬的资格,但是能让他们离自己父母身边近一点也是好的,有父母就在身边,那些被夭折的孩子们又怎还会是孤魂野鬼。

  一想到自己家夭折过的孩子们,听到文人解释的百姓们不由低声呜咽起来。

  “火葬场在哪里?我要把孩子们挖出来,然后安置在我们两口子的旁边。”

  “我也要把那个孩子重新安葬。”

  “别急,大家都先别急,火葬场正在建设中,到时候会给我们消息的。”文人道,连忙安抚心情激动的百姓们。

  之后,朝廷又出了不少的报纸,都在向百姓们安利着火葬场的便利。

  比如身后无所依,家中贫苦买不起棺材等,都可以给火葬场的人交上一笔钱去进行火葬,不仅如此,除了这个,大秦也推出了配套的公墓,没有后辈子孙扫墓的百姓们都会被安葬在公墓处,会有专门的守墓人为他们扫墓。

  为了调动百姓们对火葬场的积极性,家们使出浑身解数,把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重新定义了一番。

  如那些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们,和父母们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关系,把孩子们生出来,好好的抚养着长大,为他们操劳嫁娶后,就算对得起他们了,而那些中途夭折了的孩子们,和父母的缘分未尽,下辈子说不定还能再续父母子女之缘。

  这话给了不少失去孩子们的父母心头念想,准备等火葬场建立起来以后,就把孩子们给重新挖出来进行火葬。

  而没有钱财买棺木,身后凄凉的百姓们则看中了大秦推出来的公墓。

  是以,火葬场还没建设出来,大秦百姓们就被调动起了积极性。

第148章

  看到民间百姓们对火葬并没有太大的抵触,甚至因为口子开的巧妙,还调动起了百姓们对火葬的积极性,满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气。

  火葬并非是强制性的,你要是有能力买的起棺木,那就选择土葬,火葬是给那些身后无所依的百姓们准备的。

  而大秦,身后无所依的百姓们可不要太多。

  他们不是没有孩子,只是没钱买棺木而已,你说一张席子和一个铁盒子比起来,哪个更让人有安全感?

  铁盒子虽然不大,但好歹也是方的啊,别管怎么样,总算入土为安了不是,比用席子土葬,还担心自己尸身哪天被野兽给扒拉出来吃强得多。

  整个国家运转的速度究竟有多快?施工队全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材料都是现成的,不到七天的时间,大秦各地的火葬场就已经建设完毕。

  除此之外,大秦官报上还给出了有效防止传染病扩散的各种多种方案,让大秦各地没有收到真相的官员们下意识的喉间干涩。

  在大秦的预防准备工作中,大秦的三支外贸队伍回归。

  生意没有做成,大秦自然损失惨重,但是比起把传染病给带回来,这点亏损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医家的医者们已经赶赴边关,好好的为边关众人检查身体,顺手还把众人身上的疾病给治好。

  草原部落已经连人带畜的进了长城内,城门一关,大秦和外面就会形成两个世界。

  “既然不能对外建设,那就先把我们的长城给弄好,不能让人偷偷摸摸着进来了。”边关将领们说道。

  长城的进展比之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推进了一大截,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以前大家对长城这个军事工程一直都有些不快不慢的,因为长城的工程量太多庞大,压根就不是短短几年能够建成的,这次他们所面临的危机给了他们当头棒喝,立马注重起了长城建设来。

  反正暂时出不去,那就先把家里面的墙给建好。

  他们不知道西域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但是短时间之内,他们是不打算再前往西域了。

  这让那些跋山涉水来到西域寻找大秦国踪迹的旅人们心中万分的失望。

  与此同时,由代左相为主,郑循为副,一行人经由黔中郡出使夜郎国。

  离开了好路段,青铜车立马就变得颠簸起来,不过好在青铜车是喝油的,哪怕是山林也能行驶上去,顶多就是有些费劲。

  出了山林就是荒漠,聂粮突然觉得有些眼熟,道,“这里就是我们之前发现那些东西的地方。”

  那是火的痕迹,因为动物们是不会使用火的,也只有人才会使用火的同时而不被灼伤手。

  “踪迹很浅,看来他们来这片区域的人并不多。”就像国土领域一般,这里应该就是夜郎国的边缘地带,确认了夜郎国的方向,众人上车,复又颠簸起来。

  刚开始时有多畅快,现在众人就有多受罪。

  “等着吧,我们迟早会把路修到夜郎国的大门口。”

  通往夜郎国的路并不好走,有的时候还需要士兵们去开路,直到这时,众人才明白,为什么夜郎国明明距离大秦这么近,却还是没有多少信息传出来。

  光是地势这一条就足够堵死大秦和夜郎国之间的往来。

  而此时的夜郎国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荒凉,反而非常的热闹。

  夜郎国内和大秦的道路不同,但是大秦只属于夜郎国的一个方向,夜郎国其余的方位却是通的。

  而夜郎国内,则如大秦之前的春秋时期一般,各国都是独立一般的存在,只是不同于战国,他们互为联盟国,并没有像春秋诸侯时一般打起来。

  当然,联盟是联盟,人心齐不齐就不知道了。

  大秦外交一行人艰辛的来到了夜郎国外,看到陌生的一行人过来,夜郎国的守卫们惊讶道,“来者何人?”

  “秦之使臣,特来拜访夜郎国。”代左相亮出他们的身份道。

  听到有国外使臣到来,夜郎国的国王不由一愣,“秦是哪个?”

  上一次他们接收那边的消息还是春秋战国时期。

  因为道路阻隔的缘故,他们并不认为那里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反而觉得自己的地盘就很美。

  和自称为中土之国的中原人一样,夜郎国内的人同样也会以自己的国度为世界中心。

  是以知道有国外人前来拜访,这才非常惊讶。

  当夜郎国的国王和朝臣们看到大秦的外交一行人连个马车之类的东西都没有,心里不由对所谓的大秦心生同情,连忙去请代左相一行人入内相谈。

  “你们是步行而来夜郎国的么?”夜郎国的官员们看着代左相一行人,眼中充满敬佩。

  “非也,山路难行,我们把车子停在外面了。”代左相道。

  “对,外面的路段的确荒凉难行,真是辛苦你们跑这么一趟了。”夜郎国满朝文武赞同道。

  众人:“……”

  不,难行的只有你们夜郎国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