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门佳媳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瑾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2 MB   上传时间:2020-10-29 17:25:51

  沈河哭丧着脸道:“我当初就上了两年学,三字经都背得磕磕绊绊的,又过了十几年了,早都忘完了,哪里知道会是这样呢,早知道我就、我就……”

  就该好歹拿了契纸回来,让四弟或是三弟帮忙给瞧瞧有没有问题,让爹娘也帮忙给斟酌斟酌的啊,偏要怕家里沾了他们的光去,自以为瞒得死死的……可这世上哪来的早知道啊!

  宋氏也木了。

  竟然是早就打定了主意要骗他们吗?偏他们竟还真傻到往里跳,还自以为捡了天大的便宜……

  她的眼泪又来了,一把抓了季善的手就道:“四弟妹,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就不追这银子,任那家子杀千刀的拿了我们的银子去吃香的喝辣的吧,我和你二哥自家都舍不得花用,给两个孩子也舍不得花用,好容易才攒下来的,便是扔水里,好歹还能听见一声响,如今却是……四弟妹,求你一定要帮我们想想法子啊,我求求你了。”

  季善让她抓得有些痛,忙把手抽了回来,才无奈道:“二嫂,如今看来,怕是报官也没多大用了,你们还是……”

  话没说完,宋氏已急道:“怎么会没有用呢,官府的人肯定有办法的,里长老爷不是之前还来咱们家吃酒吗,爹、娘,求你们去与里长老爷说一声,派人帮我们追一追那家子杀千刀的骗子,里长老爷那么看重四弟,只要爹开了口,肯定会帮我们这个忙的。娘,我们已经知道错了,当初真的不该……可事情已经这样了,我现在说再多都没用了。只要能把银子追回来,娘要打要骂,我都心甘情愿,绝不会有半个字的怨言,求求爹娘了……”

  一边说,一边已跪在了沈九林和路氏脚下,十分的可怜。

  路氏却是变了脸色,沉声道:“里长老爷不过就来咱们家吃过一次酒而已,凭什么请人家帮忙?我们可开不了那个口,何况才老四媳妇已经说过了,契纸上写得明明白白,便是抓到了人,官府也罚不得他们,又何必再白费功夫,就当是破财免灾,花钱买教训吧!”

  想得倒是挺美,让恒儿替他们欠里长老爷的情,回头自然也只能恒儿自己还,若能还得起还罢了,万一还不起,又该怎么办,不知道这世上最不能欠的,就是人情债呢?

  尤其他们当初还那般的可恶,死活也要逼着分家,惟恐大家沾他们的光,惟恐恒儿再拖累他们,那如今他们蚀了财,她不幸灾乐祸就是好了的,还要让恒儿白替他们欠人情债,她又不是傻了!

  沈九林也道:“事情已经这样了,除了怨自己猪油蒙了心,不知道事先跟大家伙儿商量,你们还能怨谁?这脚上的泡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做的事也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宋氏哭道:“可那是十几两银子,不是小数啊,我知道娘还恼着我们,求您不看我和大丫他爹,只看大丫和小梧,就帮我们这一次吧,我们以后真的再不会猪油蒙了心了,求求娘了……”

  路氏重重吐了一口气,“谁还恼你们了,恼你们这会儿也不会在这里了,你们就算打得头破血流,又与我何干?这不是明显白费功夫的事儿吗,老四如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这个人情我们家可欠不起!”

  宋氏哭得越发凄惨了,“那这么多银子,就真的当打了水漂吗……大丫他爹,你别干站着了,你快也跪下,跟我一起求求爹娘,求求四弟妹啊……”

  沈树见宋氏说着,就要去拉沈河,再想到自家二哥向来耳根子软,上次分家不就是他最先被二嫂的耳边风给吹动了,才弄得家最终分了的吗?那要是二哥也跟着二嫂又跪又求的,爹娘和四弟妹到头来不是又得答应他了?

  忙先开口道:“这事儿找里长有什么用,里长手下就几个自己养的文书而已,便他肯帮忙,又能做什么的?得去县衙报案,求县太爷派了捕快们查啊,二哥二嫂这不是该拜财神的反拜了灶神呢?”

  沈河忙道:“真的吗,找里长老爷也没用,得去县里报案?那要不、要不还是别去了吧……”

  他见了里长大人都抖不利索话了,要是见了县太爷,岂不更得……

  沈树见沈河露怯了,道:“这事儿肯定得去县衙,那么多银子白丢了也的确心痛,我很能理解二哥二嫂的心情。这样吧,我们明儿去把那几家苦主都找到,大家一起去县里报案,想来县太爷见这么多苦主,便会引起重视,让捕快们尽快拿人了呢?”

  季善忙附和:“三哥这个主意好,我也是这么想的,人多好办事儿嘛,就这么办吧,虽然希望渺茫,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不是?”

  她方才就在想,里长其实相当于镇长,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是大人物了,但其实手里应该也没什么权利,手下也没几个人,根本办不了这一类刑事案件吧?

  毕竟据她所知,古代的县太爷手下其实都没多少人可用,种种真实情况也与电视上演的绝不相同。

  还在想着要怎么说,不想沈树就先说了出来,倒是替她省了口舌,不然宋氏怕是又得以为她是在推脱了。

  也真是怪了,她公公那么明白一个人,沈恒与沈树也聪明沉稳,便是沈石哪怕平庸了些,至少知道勤劳踏实,不去想什么投机取巧的事儿,怎么沈河就不能学一学自己的爹和兄弟们呢?

  沈河却越发怯了,“可县太爷那样的大人物,我、我……再说家里这几日忙着收麦子呢,也实在走不开啊……”

  倒是宋氏虽也露了怯,却咬牙道:“大丫他爹,你只管去忙,家里的麦子你不必管,我自己会想办法呢,那么多银子够买多少麦子了?只要能追回来,就算我们家剩下的麦子都烂在地里了,又算得了什么!”

  又看向沈树,讨好道:“三弟,你二哥他出门出得少,又是个闷葫芦,这事儿少不得只能麻烦你了,你放心,等银子追回来了,我们一定会好生答谢你的。”

  沈树听得暗自苦笑,这才真是谁出的主意,就谁负责到底呢,可见沈石一直在一旁不说话,知道大哥是既忙不过来也的确管不了这些事儿,四弟妹倒是聪明能干,却是女流,总不能让爹一把年纪了,还要亲自去跑这事儿吧?

  数来数去,竟是除了他,再没有其他人选了。

  只得道:“都是一家人,二嫂别这么说。二哥,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我同了你明儿一早就去联络其他苦主,尽快去县里一趟吧,早一天报了案,追回银子的希望也能大几分。”

  沈河听得沈树明确说愿意跟自己一起去,这才松了一口气,“好,那我们明儿一早就去,等事情了了,我再好生答谢三弟,还有爹娘、四弟妹和全家人。”

第103章 没有后悔药

  沈树见不但沈河,宋氏脸上也霎时充满了希望,惟恐他们希望越大,回头失望也就越大,又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的,忙道:“二哥不要这样说,都是一家人,且到底最终能不能追回来,谁也不知道。如今咱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若能追回来,当然就最好,若实在……你们也别再难过,别再抱怨彼此了,就当是像娘方才说的,花钱买教训,破财免灾了。”

  “好在是这次银子虽不少,却也不算多,只要你们踏实肯干,一两年也就缓过来了,以后的日子也还长着呢,指不定你们发大财享大福的日子就在后头不远了呢?”

  沈河闻言,没说话,光靠自家那点田地和自己农闲了去镇上打打零工,就想发大财,这不是做梦呢?

  宋氏却是讨好道:“只要三弟肯帮忙,只要县太爷肯派了捕快尽快去拿人,肯定能追回来的,以后我也一定会吸取教训,再不那么蠢了,请三弟,也请爹娘和大家伙儿只管放心。”

  沈九林懒得理宋氏,沉声向沈河道:“老三说得对,如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能追回来最好,追不回来日子也得一样过,别回头又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的,可没谁有闲心再管你们!”

  顿了顿,“追银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去向你大舅子讨他们借的五两银子,却是立时就能办的。明日你和老三去找其他苦主之前,先去找你大舅子,告诉他现在拿不出银子来没关系,却必须给你写一张五两银子的借条,然后找人作证按手印,若回头银子能追回来,就把借条还给他;若不能,那银子他就必须得还,哪怕一年还二三两的,还上三年五年,都必须还。否则,以后就别怪我们沈家再不拿他们宋家当亲家,两家再不必有任何往来!”

  宋氏没想到沈九林会这么说,忙小声道:“爹,我大哥大嫂是真拿不出银子来,若不然,当初肯定就自己出钱入股,一家子也不用过得那么凄惶了,要不还是……”

  “你给老子闭嘴!”

  沈九林冷冷喝断了她,“你既这般护着你娘家,那我立刻让老二休了你,让你回去一直守着他们?以往你为了贴补娘家,从老二和两个孩子的牙缝里省,让他们父子过得全家最差就算了。今日都到这个地步了,你还要护着他们,还宁愿委屈自己的男人孩子,也要护着他们,我们家容不下你这样吃里扒外的东西!老子告诉你,打明儿起,你再敢贴补你娘家一分一厘,我都让老二休了你,再给他娶一个新的,凭我们家的条件,再取个大姑娘,也不是什么难事!”

  骂得宋氏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羞臊得死的心都有了。

  却是一个字都不敢再说,毕竟做公公的一般从来不说儿媳的,都是婆婆在说,如今她公公却公然这样说了,可见有多恼她多恨她,她要是敢再说,都不用等以后,只怕他立时就让要大丫他爹休了她了……

  沈九林这才又问沈河,“听见老子方才的话,知道明儿该怎么做了吗?”

  最好宋氏的哥哥嫂子死活也不肯写借条,不肯还银子,那两家正好从此断了往来,以后宋氏也休想再祸害他儿子和孙子孙女,她当老婆当娘的不心痛自己的男人孩子,他当爹当爷爷的却心痛自己的儿孙!

  沈河以往便对自己的丈人舅子没多少好感,觉得他们只会刮宋氏一个出嫁女,占自家的便宜,就不能凭自己的本事挣自家想要的吗?

  如今就更是对他们恨之入骨了,闻言毫不犹豫就应道:“爹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的!”

  若五两银子便能买到与宋家断绝往来,这银子他愿意花!

  宋氏见沈河毫不犹豫就应了,翕动了几次嘴唇想说话,到底还是没敢说。

  沈九林又吩咐沈石:“老二地里还有一些麦子,你不是雇了人吗,就帮他捎手收回来吧,等银子追回来了,他再好生谢你,不然好好的粮食烂在了地里,可是要遭天谴的!”

  沈石一直没大说话,闻言点头道:“爹放心吧,我会替二弟把剩余的麦子都收回家来的。”

  一旁姚氏听到这里,看了一眼安顿好大丫和沈梧,早就回来了的温氏,见温氏脸色有些不好看,很是能明白温氏此刻的心情,因为她自己也糟心透了。

  爹倒是说得轻巧,‘就帮他捎手收回来’,二房还有几亩地的麦子呢,能叫捎手吗?小松他爹和她自个儿连日都累得要死了,雇人也得好几十文一日,就这样他们家也还有七八亩的麦子没收呢,如今还要给二房收,凭什么啊?

  他们自家一心发财,惟恐家里其他人知道了风声,为此还拿她当了枪使,虽终于弄得分了家,却也让公婆都恨上了她时,怎么不想着大家是一家人,有财一起发呢?

  若当初没有分家,老四中头名童生时,便是全家跟着一起风光,等回头老四再中了秀才,更是一家子都沾光了,却弄得……

  人三房也是,自己都一摊子的事儿,老三要早出晚归的出门做工,三弟妹也要晒麦子带孩子了,却弄得只能放下自家的事儿,给他们二房到处奔走去,费神费力的到头来指不定还讨不着好,凭什么啊?

  难道还真能指望银子追回来后,二房会如何重谢他们不成,就凭二弟妹那抠索劲儿,再重又能重到哪里去;何况银子还十有八九根本追不回来,那他们给二房出的力花的钱,就更是全部只能打水漂了!

  姚氏简直越想越气。

  却知道自己眼下无论多气,都只能忍着,一个字都不能说出来,不然公爹肯定要骂人,便是丈夫,指不定也要骂自己。

  惟有恨恨的暗想,二房这都是活该,可见老天爷还是有眼睛的!

  当下沈九林见该交代的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本就累了一天,这会儿又生了一肚子的气,哪还耐烦再多看沈河与宋氏一眼?

  没好气说了一句:“都散了,各自吃饭睡觉去,明儿还有的忙呢!”率先出了二房。

  其他人见状,便也都鱼贯出了二房,实在没力气再管沈河与宋氏还会不会再吵架打架了。

  只路氏终究不放心,怕他们两口子又再吵起来,弄得其他人都吃不好睡不好,回了大厨房帮着季善烧火时,一直都竖耳在听二房的动静。

  好在二房一直安安静静的,除了偶尔能听见宋氏一两声低低的哭声,便再无其他动静了。

  路氏这才稍松了一口气,与季善道:“当初我便提醒过你二嫂,这事儿风险大,让她考虑清楚,可惜她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还当我有什么坏心似的,她要是当初听进去了,又怎么会有今日的破事儿?”

  季善一边翻动锅铲,一边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听起来稳赚且还要大赚的,谁又能忍住呢?别说娘了,便是当初爹和大哥三哥都劝二哥,不许他入这个股,只怕他也是听不进去,偷偷也要去入的,所以真的只能怨自己啊!”

  就跟后世炒股炒基金,甚至买p2p一样,明明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也听过见过不知道多少倾家荡产的例子了,不还多的是人抱着那‘万一自己就暴富了’的心态前仆后继吗?

  路氏点头道:“这倒是,根本就拉不住的,也都是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自己做的事,当然只能自己承担后果,我倒是不同情他们。我就是觉着大丫和小梧可怜,要是银子真追不回来,回头你二嫂还不定得怎么节约呢,苦的还是你二哥和孩子。”

  叹一口气,又道:“当初分家时,我真是恨死她和你大嫂了,不止一次想过,将来一边是老四中了风风光光的,一边却是她们倒了霉哭哭啼啼的,我心里肯定不知道多解气多痛快。可真到了这一日,我才发现,好像我心里也没多痛快,只是觉得,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她们是好是坏,其实都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季善笑起来,“可见娘心胸有多宽广,又有多不记仇。不过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就譬如方才的事儿,不就影响到我们吃饭,影响了一家子的心情,还要耽误大哥和三哥的时间精力呢?但娘能这么想就最好了,想得开才能长命百岁。”

  路氏道:“可不是,你三哥自己都那么多事儿,指不定还得自己贴钱,去县里一路上总不能不吃不喝吧,到了县衙只怕多少也得打点一下,可你二哥眼下哪拿得出钱来;你大哥也一样,自己都累半死了,还得雇人给他们收麦子,自己也少不得出力。当真是都得出钱又出力,便他们自己不说什么,你大嫂三嫂心里又怎么可能一点意见都没有?真是有好处时只想着自己,出事儿便想着大家伙儿了,搁谁能不生气的!”

  婆媳两个一边说着,一边做好了菜饭,遂都端到堂屋里,叫了大家伙儿一起开饭。

  二房既没做饭,自然仍是跟着沈九林和路氏吃,只宋氏却没来吃,想是打击太大,实在没心情吃饭?

  路氏也不问,只不停的给大丫和沈梧夹菜,又让沈河多吃一点:“不管怎么说,身体最要紧,越是这个时候,你越得保重身体才是,不然让你爹和我心里多难受,大丫和小梧又怎么办?”

  说得沈河是悔愧难当。

  当初他们拼了命要分家时,他一心只想到了自己多年的辛苦和委屈,却忘了娘多年来是如何照顾他,是如何为这个家付出的,如今他终于都想起来了,可已经迟了……

  沈河只能把满心的后悔与苦涩和着饭菜,一起都吞进了肚子里去。

  一时吃完了饭,季善自洗碗收拾去了,路氏想着沈河和宋氏今晚怕都睡不着了,怕他们回头又吵起来,惊着了孩子,遂安排大丫与沈梧就跟着自己睡。

  弄得沈河是越发的难受了,只能低声谢了路氏,艰难的回了自家屋里去。

  这一夜,沈家除了孩子们,又是所有人都多少没睡好。

  好容易天亮后,宋氏更是发起热来,烧得满脸通红不说,还满嘴的糊话,一看就知病得不轻。

  沈河急着去找宋家要借条,随后还得联络苦主们,宋氏烧得迷迷糊糊的,也不停的催他快去,别管她,她躺一会儿就好了。

  沈河无法,只得托了路氏帮忙照看一下宋氏,然后与沈树一道急匆匆的出了门。

  沈九林与沈石随即也下了地去。

  家里便只剩下一群女人和孩子了。

  路氏只能让季善把孩子们都看着,自己亲自照顾宋氏,因见宋氏好似越烧越厉害,还打算托人去镇上请吴大夫,却被宋氏阻止了,喘着拼命的说自己没事儿,不用请吴大夫。

  弄得路氏与季善都很是无语,早干嘛去了,十五两银子够请多少次吴大夫了?可既然宋氏坚持,她们也只能依了她,打算如给宋氏敷了冷帕子,身体擦了酒后,还是不能退烧,再请吴大夫也不迟。

  便是姚氏与温氏瞧得宋氏这般可怜,也把心里的恶感稍微去了两分,毕竟落井下石的人终究是少数,同情弱者的反倒是大多数。

  好在路氏给宋氏换过几次冷帕子,身上擦过几次酒后,到中午时,宋氏的烧终于开始在退了,所有人才暂时松了一口气。

  只接下来两日,整个家里的气氛都很是沉闷。

  到了第四日傍晚,沈河与沈树自县里回来了。

  宋氏虽因病还没好全,浑身都发软,听得沈河沈树回来了,依然第一时间拖着软得面条一样的双腿,出了自家的房间,到了院子里,赶着沈河急急问:“他爹,怎么样了,县太爷怎么说,可有打发人即刻拿那家子杀千刀的骗子去?”

  沈河见她面色苍白,嘴唇干得起皮,几日时间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儿,本来对她仍满肚子火的,到底也发不出来了。

  只因为太累,也实在不想说话。

  沈树见状,只得自己开口道:“二嫂,县太爷接了我们的案子,因为苦主这么多,大家合起来被骗的银子金额也不小,所以很是重视,听说立时便请了师爷和捕头去商量拿人,昨儿拿人的捕快也都派出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8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门佳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