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0-07-20 12:13:25

  景仁帝微笑,“先生与旁人,总是不一样。”

  皇帝这样主动递了橄榄枝,杨太傅身为臣子,自然不能不识抬举,他仍旧每日兢兢业业。马上就是春收了,这一季的赋税该收了。

  每逢收税,都是吏治最混乱的时候,杨太傅眼睛盯得死紧。

  除了盯朝政,杨太傅没忘记那四个字。等赵传炜去考试的时候,杨太傅忽然在大朝会上上了一道奏折,请立嫡皇长子为太子。

  他忽然上了这一道折子,如同在热火里倒了一瓢水,把大朝会都炸了。

  景仁帝斥责杨太傅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以为君臣二人因政事争执,闹了不愉快。后来杨太傅生病养伤,景仁帝仍旧每日太医和好药赐下去,百官们最会看风向,看来杨太傅没失宠。

  紧接着,赵杨两家结亲,众人更是大跌眼镜。好家伙,老杨不光没倒台,还给自己拉了个硬靠山,以后他和圣上叫板,岂不更有底气。

  至于之前的流言,景仁帝不放在心上,大伙儿也只是私底下传一传。反正圣上是先帝亲生的,一看就像。至于那个小娘子,啧啧,谁管得了呢,如今成了赵家儿媳妇,你敢动她试试,你看老赵不把你家祖坟扒了。

  做官做到一定程度,谁屁股干净呢。若只是论为官清廉不清廉,杨太傅真是个大清官了。如今他唯一的把柄被景仁帝捏着,但百官们不知道这无耻的君臣二人虽然没彻底闹翻,却已经达成了种种交易。

  景仁帝觉得杨太傅以后会更老实了,谁知他居然这样捣乱。

  大朝会上,景仁帝气的脸色铁青。要说谁不想立太子,头一个就是景仁帝。

  景仁帝觉得,他千秋鼎盛,皇子们年纪尚小,看不出优劣,早早立了太子,一部分官员开始站队,心思都用在讨好储君和外戚上面,政务都要荒废了。

  除此之外,嫡皇长子一旦立为太子,就成了众人的靶子,谁也不能保证他能不能顺利撑到景仁帝死去继位,若是出了意外,这世上只有死了的太子,没有退位的太子。

  景仁帝目前只有五个儿子,他看的都精贵。

  杨太傅不和他商议就请立太子,把百官们都搞蒙了。那些中间派心想,这难道是圣上的主意?你们师徒一向一个鼻孔出气,不会是故意来试探我们的吧。

  严侯爷的人也蒙了,这,提前也每没通个气,怎么就忽然请立大皇子了。当然,他们肯定是乐意大皇子做太子的。

  算了,有人冲在前头,他们附和一下也无妨。

  至于张侍郎和谢侯爷等人,也跟着附和。这二人想的是,早早立了太子,省得世人都以为他们两家想夺嫡。

  诚然,夺嫡的想法谁也不是没有,但有嫡皇长子在前,他们谁也不回去冒这个头。不如先让大皇子做了太子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百官们风驰电掣一般,肚子里百转千回,思量了好久,居然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先后附和起来。

  杨太傅低垂着眼,不去看景仁帝的脸色,“圣上,立嫡立长,非大皇子莫属。先帝在时,诸皇子争储,致使国朝动荡,胡人入关,险些丢了大景朝江山。圣上宜早立储君,以稳定朝纲,安天下万民之心。”

  景仁帝额前十二旒冕冠遮住了他的脸色,他的双眼没有一点波动,平静地接话,“爱卿为社稷朝纲着想,朕知道了。立储君非小事,自然不能草率。”

  杨太傅就是提个醒,也不是非要现在就立太子,并没死揪着不放,立刻又开始说赋税的事情。

  等下了朝,诸位重臣都在上书房议事,从春耕说到赋税,又说到夏季可能出现的天灾,还有今年城墙要加固,还有各地秋闱的事情,说了半天,景仁帝就是没提一个字立太子的事情。

  众人渐渐品出了一些味道。

  等说了半天的事情,景仁帝单独留下了杨太傅,众人都习惯了,老杨总是最后一个走的。

  景仁帝坐在那里看折子,声音毫无祈福,“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先生如何这般小气。”

  杨太傅公事公办,“不知圣上说的何事,臣一向都是毫无私心。”

  景仁帝翻了一页纸,“先生,朕原谅你对先皇不敬,先生如何还要给朕找麻烦。”

  杨太傅跪了下来,“圣上,自来前朝后宫,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如今诸皇子长大,都是一个爹生的兄弟,谁愿意给谁磕头呢。圣上不早些立太子,难道要诸皇子们争夺个你死我活吗。”

  景仁帝把奏折狠狠摔到案上,“放肆!”

  杨太傅眼里毫无惧色,别看前几日说起宝娘的事情,他理亏,怂的只晓得磕头求情,如今说起公事,他又变成那个无所畏惧的杨太傅,“圣上,储君定下,诸皇子一时不服气也是有的,只要圣上稳定,略微扶持一把,储君有了威严,诸皇子自然臣服。至于太子,跟着圣上学习理政,也能减轻圣上负担。圣上不必忧虑外戚作乱,严家无一兵一卒,纵有千条计,也只能热锅里打转。圣上,臣为社稷想,方请立太子。立不立太子,与臣又有何干系呢。臣又不会升官发财,臣又不是外戚。”

  景仁帝本来还在生气,听见他这一番无比光棍的话,顿时气笑了,“先生真是为国为民,但先生心里有过朕吗?先生是想让朕和父皇一样,最后被人喂下一杯毒酒吗?”

  杨太傅抬眼看着景仁帝,“圣上,若有毒酒,也是臣先饮下。”

  景仁帝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这个死老头子,就是有本事让朕不忍心责罚他。

  “先生起来吧。”

  杨太傅起来了,站在了一边,看着景仁帝批折子。

  景仁帝问他,“听说二妹妹和炜哥儿定亲了,朕明儿送一份厚礼给先生,算朕的赔礼。”

  杨太傅有些尴尬,若是景仁帝什么都不说,他还是个铁骨铮铮的太傅,这一声二妹妹,让杨太傅刚才还笔直的腰一下子塌了下来。

  他顿了一下,低声回答,“多谢圣上关心,圣上日理万机,些许儿女小事,不必挂牵。”

  景仁帝笑了,说的很有人情味,“先生不用客气,朕原来只有两个姐姐,如今忽然多了个妹妹,朕关心她也是人之常情。二妹妹十几年不在母后身边长大,先生一个人抚养妹妹,也不容易。”

  杨太傅的腰更弯了,“圣上,臣该死。”

  景仁帝在奏折上写写画画,“天家规矩重,父皇虽然不在了,朕也不能说让母后再嫁,再说了,先生家里还有妻室呢。朕有时候想,父皇在时,三宫六院,母后一个人守着宫殿。等父皇去了,母后的日子更是古井无波,朕只顾着让母后吃好喝好,却忘了母后也是个人,这是朕的疏忽。这天下男人都是妻妾成群,女人却要守着寂寞过日子。都说先生不好女色,不也是一妻二妾。”

  杨太傅额头开始冒汗,“圣上,臣不配。”

  景仁帝忽然打住,又开始说正事。

  从此,景仁帝就发现了,但凡杨太傅和他因为朝政之事吵架,只要他问一句,二妹妹近来如何,杨太傅立刻偃旗息鼓。

  杨太傅当朝提出立太子,严侯爷虽然没上朝,立刻就知道了。

  严二爷一脸喜色,严侯爷看都不看他一眼,带着长子进了书房。

  严世子问,“阿爹,可是您?“

  严侯爷摇头,“圣上春秋鼎盛,自然不想立太子,我们家岂能出头。“

  严世子担忧,“就怕娘娘一个高兴,直接冲了上去。“

  严侯爷叹口气,“咱们能看得开,娘娘是皇子亲娘,自然会着急。妇道人家一着急,就会出乱子。“

  严世子又问,“杨太傅不是一向不偏不倚,怎么忽然请立太子。“

  严侯爷哼了一声,“这事儿,怕是还出在露娘身上,赵家从来不是能吃一点亏的。杨镇为了女儿,也小心眼了起来。一辈子就被个女人套住了,白瞎了一肚子才华。“

  严世子低声道,“阿爹,难道外头的谣言是真的?“

  严侯爷眯起了眼睛,“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和寿康宫,定然是不干净的。“

  严世子忽然道,“阿爹,立太子也不是什么坏事。就算不立太子,大殿下是嫡长子,谁还能放过他了。不如有个正经名分,也好行事。“

  严侯爷嗯了一声,“既然杨镇给咱们当了马前卒,咱们索性推一把。你说得对,大殿下退无可退,只能往前冲了。你要多提醒他,这个时候,定要谦卑,做足姿态。“

  严世子笑,“阿爹放心,大殿下最知道规矩,不管是对两宫,还是圣上,包括下面的诸皇子公主,都是一丝不错的。“

  严侯爷点头,“你在外头,也要谨慎。等会子你去告诉老二,让他把尾巴给我收一收。我不想看他那蠢样子,你替我教训他几句。“

  严世子岔开话题开玩笑,“也不知咱们这位圣上怎么想的,先皇头上的绿帽子,他也能忍了。“

  严侯爷摸了摸胡须,“咱们这位太后娘娘,真是好算计,一夜春风,又圆了旧梦,又给儿子换来个能以命相护的忠臣,这买卖划算。什么绿帽子不绿帽子,先皇都烂成泥了,死人不管活人的事。没道理女人死了男人能续弦,男人死了女人就得苦巴巴的。再说了,若说贞洁,这天下男人没几个有贞洁的。“

  严世子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老父亲居然能说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话来。

  严侯爷教导长子,“你莫要跟那些死脑筋们学,有些规矩,该守的要守,有些规矩,就是摆着好看的。这回立太子,杨镇也不完全为了私心。他对圣上的忠心,满朝文武谁都比不上。不是谁都有勇气以肉身去挡匪徒的利刃。“

  严世子点头,“儿子知道,杨太傅请立太子,也有公心在里头。说起来,他对圣上是真没话说。这天底下,别说这种不能拿到明面上的关系,就算是真的继父,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个地步的。“

  严家父子在家里说闲话,宝娘在家里又开始转圈圈。无他,赵传炜这两天去考府试了。

  宝娘好久没看见他了,杨太傅说了,没过府试,二人不许再见面!

  宝娘只得乖乖在家里学管家。

  家里吃喝拉撒的事情她早就捋清楚了,陈氏开始教她管理外面的店铺和庄子。正值春耕,陈氏手把手教两个孙女如何和管事们打交道。

  这一日,宝娘把今日的家事都交代清楚了,陈氏打发她回自己的院子。两个妹妹今日去学堂了,宝娘订了亲,彻底不用去了。

  她正闲着,忽然有人来传,嘉和县主来了。

  宝娘高兴地提着裙子就往外跑,在二门口接到了嘉和。

  嘉和笑着打量她,“让我看看,这订了亲的人,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宝娘拍了她一下,“你赶紧定亲,不就知道有什么区别了。“

  嘉和哈哈笑了,二人一起去了陈氏的院子里。

  陈氏笑着和嘉和打招呼,“你母妃怎么样了?从过了年,我就没看到她了。“

  嘉和认真回答,“母妃安好,多谢老太太关心。“

  陈氏又和煦地和嘉和说了几句话,就打发她们小姐妹去了栖月阁。

  到了栖月阁,宝娘把嘉和带到了自己的书房,亲自给她端了茶水,“我家里近来事情多,我还要跟着阿奶学管家,出去的就少了。“

  嘉和哼了一声,“定亲也不给我送个信。“

  宝娘立刻给她道歉,“县主娘娘恕罪,都是我的错,我认罚,请您息怒。“

  嘉和抬眼看着她,“真认罚?“

  宝娘点头,“单凭县主娘娘吩咐。“

  嘉和顿时笑了,“我哪里敢罚你,你如今是有婆家的人了,听说晋国公府的男人是出了名的护短,我要是罚了你,明儿就该找我麻烦了。“

  宝娘有些羞,去拧她的嘴,“明儿我去告诉王妃娘娘,早日给你说个婆家,省得你天天说嘴打趣旁人。“

  嘉和笑嘻嘻的,“天儿这么好,咱们出去逛逛吧。去你家花园子也行,在这屋子里闷着,多没意思。“

  宝娘点头,“好,只要不出门就行。如今我阿奶和我阿爹都不让我出门了。“

  嘉和笑,“有婆家的人了,自然不能随便出门。“

  宝娘去咯吱她,“我让你笑话我。“

  两个人闹成一团,歪在书房里的榻上。

  笑过了之后,宝娘吩咐喜鹊,“去准备准备,我和县主去花园里。“

  喜鹊赶紧去了。

  两个人坐了一会子,整理了下衣衫,一起往花园里去了。

  四月天,天气正好,花园里又是姹紫嫣红,鸟鸣啾啾。

  宝娘心里有些感叹,不知不觉间,她到这里一年了,还定了亲,她好像和这里越来越亲近了。

  到了花园里,嘉和先去打秋千。

  她穿了一身名贵衣料,秋千起伏中,裙摆飞扬。伴随着她的笑声,整个园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宝娘也被她的笑声感染,跑到后面去推她。秋千越荡越高,嘉和从大笑到尖叫,兴奋的不得了。

  等她荡了一会子,强行把宝娘按了上去,“我也让你尝一尝飞出去的滋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