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626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你们往老家派人呆着管理祖产,手里头不能一点儿基业没有,是不是?该做事情还是要做的。事事都叫日本人跑在前头了,那大家伙儿面子上也挂不住呀。

  没错,廖副书记玩的是一招鲜吃遍天,他拿北田武的事情压二小姐,也拉着电子厂继续刺激二小姐的兄弟姐妹。

  这么广袤的一片市场,这么多人口,这么和平又积极向上的国度,是多么的吸引人啊。

  当年洋鬼子之所以拿□□长炮打进来,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卖鸦.片,而是要倾销自己的商品。

  现在,我们主动开门了,不进来做客吗?过了这个村可没那个店了。

  他可没吹牛,已经有不少人找上门来了,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兴趣。北田武的那些朋友亲人都很愿意过来的。除了电子厂,还有机床厂。不过因为文化方面的因素,他倒是更加欢迎华人华侨,这样沟通起来会比较方便。

  廖副书记说话两句真三句假,剩下的五句是吹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加在一起就叫大忽悠。

  可谁让他是中公方面的省委第一副书记呢,有这么个金字招牌在,还是很能糊弄人的。

  二小姐的亲戚们大概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公产党人,叫他如此狂轰乱炸,还真心起了投资意向。

  他们没有人在政坛发展,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自然也明白市场对于生意发展的重要性。

  二小姐的那位大哥当年在国内卖过汽车,前次回来发现国内基本上很少见到汽车,相当于是一片完全空白的市场,他很想重操旧业,也在弄个这样的办事处,从美国倒腾汽车回来卖。当年干这个他可没少发财。

  结果他的想法却被廖副书记否定了。

  廖副书记现在需要的是技术以及工作岗位,前者是长期发展需要,后者能解决燃眉之急。

  况且他反对想法也不是无的放矢。眼下汽车又不是老百姓急需的物资,现在放眼全国,哪个老百姓能够掏钱买得起汽车呀?这要是公家买,那公家肯定买的是红旗牌轿车,没有洋车的市场。

  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白折腾一番,不如想想生产什么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他们又能够买得起的东西。

  余秋听的可真是服气中的服气。她觉得廖副书记这人果然是实用主义者,为达目的,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

  当年全国受压迫的劳动者团结起来推翻了三座大山,又赶跑四大家族,现在他就能舔着脸把人请回来。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就行。

  廖副书记还在滔滔不绝。

  余秋倒是提出了一件事:“汽车也是有市场的,只不过得经过比较长的时间线。人们还是有坐车需要的,买不了就坐出租车。”

  一般老百姓肯定坐不起出租车,现在国内压根也没有出租车的概念。

  但是假如过来的商人多了,那他们的需求肯定会很大。公交车有线路的限制,不自由,况且公交车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到。

  再加上现在各地的社队企业增加,出门跑业务的人也多了不少。这些人手里头揣着东西甚至是大笔现金,等公交车慢不说,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就算咬咬牙一跺脚掏了大钱坐出租,也还是划算的买卖。

  所以八.九十年代出租车刚兴起的时候,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租行业也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当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四个轮子一转,给个县长不换,人家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县长一两年的工资了,人家为什么要换呢?

  这其实跟民国的时候也有相似的地方。民国早期出租车司机也是高帅富行业,因为当时车资按小时算,坐一个小时的出租车就好几块大洋,抵得上一般人一两个月的收入了。姑娘相亲的时候都要跟媒婆说明白了,希望对方是个出租车司机才好。

  廖副书记摸着下巴开始琢磨事儿了,看样子这个汽车还是有搞头的。不要美国的进口车,要从美国引进生产线,把车子造出来。

  先不卖给私人,也不卖给政府机关,就卖给这种出租车公司。对,是该有个出租车公司统一管理,才不容易出乱子。不然大家伙儿在街上打架可怎么办?

  余秋又好心好意地劝告廖副书记修路:“赶紧把路修起来,交通不方便的话,有车子也白搭。你也不想想看现在的小车行驶在路上多折磨人。”

  要致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指出过:“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改良最为有效”。

  为什么山里头比起平原地带,经济条件普遍不好?不仅仅是因为山里头主要是旱地,种不了水稻,连麦子也产量不高,还因为山里头的东西拖不出来。

  就连红星公社年年搞交流会,山里头的人家也都是将自己的东西统一交给贩子,然后再由贩子千里迢迢地运送到交流会上进行出售。

  可就算各个公社都有农交会,每年加在一起也就是那么几个月热闹,同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认为你所担心的劳动力剩余在目前不是大问题。”余秋正色道,“因为你可以搞基础建设。”

  深圳改建的事情给了余秋启发,想要搞社会大生产,其实现在各地都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或者更加直接点儿讲是修路工人。

  先前国家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也是出于安置劳动力的需要,修筑了大量的铁路。但这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还不够,除了铁路以外,各地还需要公路。

  这么打比方吧,铁路是交通大命脉,相当于主要的大动脉大静脉,但是毛细血管同样需要啊,否则还是没办法滋养到各个细胞。

  他们省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别看山地不少,可水也不少啊。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将生产的东西统一集中起来,走水路运输出去。

  当然现在的前提是这些东西要能够成功的运上水路,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跟杨树湾一样,直接就靠在水边上。

  这么多地方要修路,廖副书记还担忧安置不了劳动人口吗?他应该愁的是政府从哪儿掏这么多钱来修路才是真的。要是担心劳动力不够的话,吸引农民加入修渡的队伍也可以。他们杨树湾出村子的大路就是自己修出来的,所有的资金人力都是自筹,还省了政府不少事呢。

  不过杨树湾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的农业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工业模式生产,而且他们有其他社队企业产生的利润作为支撑。

  廖副书记觉得这个事情还得好好再琢磨琢磨,他拉着何东胜,决定细细地谈,好,拿出个章程来,然后才好跟二小姐的那帮亲戚说下一步的事。

  余秋相当冷酷无情,直接拉着何东胜就要走。开什么玩笑?回家过年去了。何东胜答应他妈今年要回去过年的。

  别说什么过年是小事,工作的事情才是大事。对于整个人生而言,工作才是小事,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廖副书记急得很:“干嘛非得赶着呀?先把这事儿做完。”

  余秋不假思索:“再不敢船的话就来不及回家了。你着急有什么用啊?这又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你这边想明白了,也得过了正月十五,大家伙儿收心再开会,你们省里头才能定下来方案。”

  这头急吼吼揪了半天,那头慢吞吞拖个半年,到时候头发掉光了都没用。

  廖副书记眼睛一横,还要等到正月十五做梦吧,这还没过年呢,现在就开会,赶紧把方案定下来。一拖二二拖三,他没工夫跟他们磨洋工。

  余秋笑容满面:“那我们更加应该赶紧坐船回去呀,不然都要过年了。”

  廖副书记被她噎得说不出来话,只恨自己没长两个大翅膀,直接扑腾着就能来回。

  二小姐已经扶着老夫人进屋去了,这会儿出来只听到一个话尾巴,她立刻做出了邀请:“不用着急的,飞机送你们回去就好。飞机快,一两个小时就到,大年三十走也来得及。”

  说着她还朝一直好奇打量宅院的胡二姐笑,“我先前已经安排人收拾出屋子了,你就住那间可好?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一树梅花。”

  余秋浑身一惊,恨不得将胡二姐直接压缩成饼干,好揣进自己兜里头,省得被人觊觎了。

  廖副书记却是双眼放光:“你们有自己的飞机,可以今天去,大年三十回来呀。走走走,大家伙儿一块儿过去,趁着过年前所有人都回家了,你们也实地考察一下人文环境啊。”

  余秋目瞪口呆,她感觉自己又要刷新一次对于廖副书记下限的认知。实际上,这个人是没有任何下限可言的。

  天底下就没有这样搞招商引资的,自己不安排交通工具也就算了,竟然还直接动用人家的飞机。

  腊月二十八呀,人家千里迢迢,飞越高山与大海跑到上海来做什么?人家是为了跟老夫人团圆过年。

  可为什么他们现在坐在飞机上,要离开上海地面?对,他们的家属是留下来了,还有孙子重孙辈在老夫人面前尽孝。

  但是从血缘的关系上来讲,谁也没有他们重要啊。

  还有老夫人,你为什么要说工作为重这种话?为了工作,你已经牺牲了太多家庭生活,现在完全可以跟小辈们好好团聚,一解多年相思之苦。

  廖副书记还在那儿笑眯眯,感觉自己的想法十分靠谱:“我们今天到了看一看大概的情况,明天白天再仔细瞧。晚上我们省委政府连夜开会,保准大年三十之前给你们拿出个方案来。让你们顺顺利利地回家过年。”

  余秋扭过头,完全不想说话。

  胡二姐感觉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小到大的教育白受了。

  她感觉比起省委领导来,当初她想去香岗去苔弯根本就不是个事,亏得她还天天心惊胆战,生怕叫她爸发现端倪,她会挨揍。

  哼,要是让她爸看到这些,估计他们家的地震要比海城发生的地震还要激烈吧。

  林斌则在跟何东胜感慨,还是飞机快,瞧瞧飞机翅膀一挥,几天几夜的功夫就化成了几个小时。

  “其实也可以修高速铁路的。”何东胜在这方面了解的多一些,“小秋说日本的新干线也很快,要是我们的交通速度上来了,肯定能解决很多问题。”

  现在想想看他们真的有好多事情要做,他们面对的近乎于是一张白纸,就看他们要绘画出怎样的蓝图了。

  飞机停靠在了军用机场上,胡将军亲自过来迎接。

  飞机虽然快,但飞机不是天空上都能开,得专门规划好航路,还得有专门的停放地点。为了避免影响更多的人,所以这架意义非凡的飞机联系的降落地点是军区的军用机场。

  胡将军跟客人们一一握手,又拍了拍女儿的脑袋,夸奖了一句:“还是应该多练练,这样才有进步。”

  胡二姐难得受到父亲的表扬,简直激动的浑身直发抖。

  廖副书记却不给父女俩抒发感情的机会,直接招呼胡将军,大方点儿,军区派几辆车送他们去干活吧。

  他回头招呼何东胜:“你别急着走,你陪着一块儿过去。”

  何东胜好歹是在老人家身边呆过的人,对于大方向的把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以外,他还去过苔弯,算是开过荤,长过见识。有何东胜在,两边沟通起来也方便些。

  余秋在旁边气得鼻孔里冒白烟,廖副书记这个不要脸的家伙,拉壮丁倒是一把好手,分分钟就安排了何东胜。

  别忘了,马上要过年了,他们家什么东西都没张罗呢。一年到头,他什么时候歇过呀?就不能让他回家好好喘口气吗?

  可惜的是余秋不仅没能保下自己的男朋友,连她自己也很快被找上门了。

  胡将军拍完女儿的脑袋,又开始教育女儿要向余秋好好学习:“你不是一直想做大夫吗?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你能学到人家的1/10,就是个很不错的医生了。”

  胡二姐眼睛瞪得老大,她想跟她爸告状来着。他们都被余秋蒙蔽了,这个家伙其实很阴险很卑鄙的,满嘴谎言,根本不可信。

  余秋冲她微笑,对着胡将军假谦虚:“叔叔您过奖了,二姐还是很有天赋的,只要给她多加加担子,她一定能够飞速成长。”

  胡二姐差点儿当场给她跪下,担子是什么呀?是过年都过不安生。

  胡将军难得笑容满面:“正好的,你过来了,工人医院那边正要找你呢。你们的那个什么脑炎检测搞出来了,检测了一个阳性。他们听说你回来了,想请你过去帮忙看看。这个病,他们了解比较少。”

  余秋双眼发亮,立刻一蹦三尺高。检测出来了,那就代表他们搞出了检测试剂,抗NMDA受体脑炎的检测试剂!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2019年国内所有医院使用的检测试剂全部都是进口的呀。她就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一家国内药厂生产这种试剂。

  也许有厂商生产出来了,但它肯定没有获得主流医学界的认可。

  而抗NMDA受体脑炎实验学检测结果阳性,对于诊断疾病极为重要。因为很多该病患者临床并没有表现出畸胎瘤,或者当畸胎瘤可以被影像学诊断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而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发病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低。按照英国的一项统计学数据,它在ICU重症脑炎病例的1/5,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新诊断的抗NMDAR脑炎病例数已经超过了肠病毒脑炎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国内协和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某一年他们医院检测的原因不明脑炎患者当中,超过16%最后被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

  检测试剂的出现意味着早期诊断可以成为现实,而所有的疾病都是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最好。

  最最重要的是,这项检测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医学检验事业的重大突破。有它作为基础,后面很多疾病的实验学诊断都能够插上翅膀,快速飞翔。

  余秋哪里还等得及,她现在就要去看。

  胡二姐不明所以,也对什么试剂毫无兴趣。然而她爸却硬推着她跟着余秋去医院,真是让胡二姐头大如斗。

  关键时刻,二小姐发挥了怜香惜玉的心,笑着招呼胡二姐:“算了,你陪我去看服装厂吧。我不跟他们一块儿,我做我的事情。”

  她对在大陆搞服装厂很有信心,因为这里的人还需要凭借布票才能买到衣服。她相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的衣服就算贵一些,只要不需要额外的票证作为限制,肯定也会有市场。

  二小姐笑容满面:“这儿是你出生成长的地方,你肯定对这里最熟悉。刚好我也想问问,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最希望穿什么样的衣服?”

  她说话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要拉着胡二姐走。

  余秋脑袋瓜子嗡的一声,感觉世界实在太可怕。妈呀,霸道总裁是为你承包鱼塘,放在这儿就成了我为你盖一座服装厂,你想穿什么衣服我都给你做。

  天啦!这段位有几个小姑娘能扛得住呀?

  可是余秋也不能丢下病人的事情,自己硬要跟过去吧。

  她当机立断,赶紧拉住要跟着何东胜走的林斌:“你陪她们一块儿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6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6/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