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

  当年城市居民的粮食严格实行计划分配、凭票供应。末成年人每人每月23斤,成年没工作的每月27斤,参加工作的每月29斤,强劳力每月30斤。粮票等票据凭户口本到居委会领取,一个季度发一次。粮票注明了使用月份,当月的当月用,逾月作废,翌月的不能提前用,遗失不补。粮票分地区、省和全国通用几种。全国通用的粮票,一般是给流动性较大的公务人员,如军人、在外长期执行任务和超大型国企的人员等等。地方人员出省公干,可凭单位证明到指定的部门用地方粮票换取全国通用粮票。全国粮票没有使用年限,凭票每购10斤粮食可购一两食用油。

  所以胡奶奶见到全国粮票,就晓得是胡杨的父亲留下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水葵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发挥积极性

  大船顺风顺水, 沿江蜿蜒而下。太阳刚露出半张脸, 江上清风扑面而来,舒爽宜人。

  胡杨看着江面上浮现出的太阳, 兴致勃勃地问余秋:“看, 像不像溏心蛋。”

  余大夫伸手捂脸,完蛋了,集体堕落。你好歹也是将军之子,标准的高干子弟, 怎么现在看什么都能扯到吃上面。

  不过红日的确很像溏心蛋,煮熟了, 缓缓浮出水面那种。

  大约是因为在水里头泡过, 所以那光芒居然不刺眼,反而显出了柔和的色调。

  江水被染红了, 红色安静地蔓延到河流两岸。水田里头插着的秧苗已经挺直了腰杆。红配绿, 美得质朴又明亮。

  乡村总是醒来的分外早,农民没有礼拜天的概念。虽然还不到早上七点钟,已经有社员在田头忙碌。

  那一小块一小块葱郁的农田,里头的翠色浓郁的几乎要滴出来了。

  胡杨高兴地大喊:“看,好漂亮的小麦。”

  “这是芝麻!”船舱里传来胡将军的怒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东西。”

  可怜刚得意不到半天的胡杨, 立刻又缩下脑袋蔫吧了。

  余秋好奇地伸长了脖子, 原来芝麻长这样啊, 她还真不知道。

  一簇簇的, 挺直的秸秆, 叶子碧绿。

  她不由得看笑了:“我还以为咱们这儿只种油菜收菜籽呢。”

  “这是自留地。”何东胜笑了起来,语气略带点儿调侃,“像这种山地还种得好的都是自留地。”

  胡杨瞪大了眼睛,茫然地问了句:“为什么?”

  人多力量大,应当集体的地种的更好啊。

  余秋心念微动,她想到昨天晚上听到的大队书记的抱怨。

  是啊,没错,人都会舍得为自己的东西下力气。所有违背人类本性的政策,最终都会导致失败。

  种庄稼乃至于种所有的农作物,说到底一个水一个肥,这二者其实是可以通过人力进行扭转的。肥地可以拖成瘦地,瘦地也可以改造成成肥沃的良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的确可以胜天。

  她清清嗓子:“因为自留地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种。这块地上究竟缺水还是缺肥,种的人心里头清楚,也就能相应性的给予解决的措施。但是生产队的话就不一样了,每天大家都是集体劳动,每一块地的具体情况,干活的人反而不清楚,如果固定下来,比方说这一亩地始终是哪几个人打理,说不定情况就会好很多。”

  胡杨仍旧迷惑:“那种的时候,既然发现有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跟生产队长说,生产队来处理呢?”

  余秋真不忍心打击天真的孩子,说个屁,凭什么要说,说了还给自己找事。说了他又有什么好处呀?

  她绞尽脑汁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有些事情是介于好跟坏之间的,你非要说不行的话,其实也行,但你要说行的话又有点儿欠缺。这种情况你让社员怎么说?还不如分开来让大家负责。”

  何东胜点点头:“你说的是计件工分,生产队栽秧割稻子也这样记的,几个人负责一亩田。”

  这样干完的人可以歇歇脚,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余秋摇头:“我说的不是这种临时性质的,而是长期持续性。”

  这种临时性的计件工分完全不适合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并不能立刻看到成效。

  就说栽秧吧,秧苗栽下去了,重点看的不是速度,而是秧苗能不能成活。

  要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迅速把秧给插好了,但是秧苗不能活下来,这其实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年大越进的时候追求的多快好省,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错误,可实际上,多与快可以迅速的看到,好跟省却没有量化指标,所以才导致了浮夸风的盛行。

  同样的在生产队使用计件工资也是这么回事。

  胡杨来了兴趣:“那你说要怎么算?”

  “对事不对人。”余秋眉头微蹙,“我看现在生产队定工分是定死了的,一个人是拿什么工分,定下来之后就始终是这个公分。这样很容易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工分高的始终高,工分低的,长时间都是低,很难再调整。前者可能懈怠,后者则是失望,不想干活。

  拖后腿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集体财产变少,工分高的人也拿不到钱,同样也不愿意出力。

  胡杨皱眉:“工分都是生产队开大会决定下来的,也不是谁的一言堂啊。”

  社员都不能做决定,那还有谁能定下来工分的高低呢?

  “土地呀。”余秋笑了起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干活有没有出力出力,有没有出到点子上,庄稼地最有发言权。伟大的主席不是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庄稼地调查了多少年了?它对人最有发言权。”

  何东胜觉得小赤脚医生说话极为有趣,饶有兴致地追问下去:“那你要土地怎么给人定工分?田又不会说话。”

  “看收成呗。”余秋笑容满面,“田不会说话,田会写字。产出来的稻子,麦子,油菜籽,就是田写的字。量多量少,量好量坏,一目了然。”

  “田写了字之后,又要怎么记工分呢?”船舱里头传来了胡将军的声音,“社员可是凭工分算收入的呀。”

  余秋不假思索:“每亩田现在是700斤的任务量,是不是?那么刨除这700斤的公余粮任务之后,剩下的就是种这亩地人的工分。到底要怎么算?他们自己内部讨论决定就好。大队不管生产队定工分,生产队也没必要管合作小组如何定工分。”

  只要脑袋瓜子转得够灵活的人,都会选择自己亲近的人作为合作小组。

  不出意外,就是自己的家人。

  其他人就算木讷,也会有样学样。

  再说农民本身也不笨,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看他们家家户户将一分地的自留地打理的如此生机勃勃就知道了。

  胡将军从船舱伸出脑袋来,看着余秋笑:“你这娃娃倒是很能想啊。”

  余秋面带微笑:“我想的是如何让广大社员同志吃饱吃好,只有营养充足人的健康状况才会好转,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才能够真正推行下去。药补不如食补。”

  胡杨兴奋地连连点头:“对,没错,就该这个样。大家伙儿只有吃饱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呀。”

  没力气还怎么建设农村?

  胡将军只微笑不说话。

  胡杨已经开始发散性思维:“种田需要肥料,除了农家肥之外还有化肥,还有农药,用化肥跟农药,也是合作小组跟生产队申请,到时候从他们全组的工分里头扣。”

  余秋忍不住又插了句嘴:“我还有个想法,其实生产队可以多养些鸭子。这些鸭子平常就交给社员照应。”

  胡杨有些算不过来,试探着提问:“那这工分应该怎么算?算鸭蛋吗?”

  “不,算鸭粪。”余秋正色道,“昨晚上那个大肚子她丈夫不是在农场当短工嘛,人家也不赚钱的,就是将养猪场的猪屎交给生产队作为报酬。”

  既然要沤农家肥,那鸭粪也是肥料的重要来源。

  而且小鸭子放在稻田里头吃浮萍吃浮游生物吃螺蛳,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饲料费用。相当于农民可以白得农家肥来源。

  余秋咽下了另外一点,农民需要上缴的鸭蛋数目是固定的,多余的鸭蛋就归他们自己所有。这其实也是笔隐形收入。

  种田需要重劳力,但是养鸭子却是老人跟孩子都能做的事,这相当于将全家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

  这一切,上面仍旧可以扣着集体的大帽子,是广大社员同志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为国家做贡献。

  何东胜立刻表达了对余秋想法的支持:“我看养鸭子就挺好,起码省下了好大一笔肥料钱。鸭子在稻田里头划水,还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社员一开始可能会害怕,但有那20亩稻鸭鱼共生田做示范,总有人胆子会大起来的。

  要是旁人恐慌,组起来的合作组不敢要那20亩水田作为自己分到的对象,那他来管那20亩田。

  “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胡杨兴致勃勃,主动请缨,“加上我们三个吧,我们四个人负责20亩试验田。我们细细地做,我就不信种不出来。”

  他今天就去县城的书店找资料,跟着技术员教的做,肯定能办好。

  哈,到时候所有的试验都成功了,那肯定整个生产队,哦不,是整个杨树湾,整个红星公社的稻田都长得又肥又壮。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也不愁吃不饱,还能时不时吃到生产队上缴完了剩下来的鸭蛋呢。

  反正浮萍是现成的,螺蛳也是现成的,不愁没有饲料喂。

  余秋看这孩子两个眼睛比太阳光都亮的模样,忍不住笑着摇头:“那螺蛳可真是不够吃了,我还要指望它养蚂蝗呢。”

  一个小水沟自然是不够的,如果养得好,的确可以考虑稻田。

  反正基本上有一点可以肯定,蚂蝗吃荤腥,不吃稻子。

  螺蛳现在是廉价,到处可得,但如果大家养鸭子养的多了,螺蛳恐怕就不够用了。她的蚂蝗又要吃什么呢?

  船上的水手到甲板上抽烟,听到他们说螺蛳,立刻笑着主动搭话:“螺蛳呀,螺蛳多的去,护城河里头随手一捞一大把呢。”

  螺蛳不是受欢迎的水产品,因为烧螺蛳需要大量的佐料,尤其的费油。不给足了料,烧出来的螺蛳也不好吃。

  况且当地有句俗语叫做垃圾婆吃螺蛳,不是讨饭的,最底层的饿得要死的人,是不吃螺蛳的。

  农村好一些,基本上没太多讲究。城里头人却对这一点尤为看重。

  没有人捕捞,有些生活污水却又直接排到护城河里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护城河自然遍地都是螺蛳。

  “就在前头。”水手伸出胳膊一指,“那片河到处都是螺蛳。”

  众人大喜过望,其他地方沟河都是集体的,他们去捞人家的螺蛳容易起纠纷。

  护城河没关系呀,她就像位慷慨的母亲,源源不断地为自己的孩子们做着奉献,不求回报也不会找他们算账。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我要换一个名字 30瓶;yoyo1015 10瓶;水叮咚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菜场是个宝(捉虫)

  水手说的护城河其实是连着护城河的一个大水塘, 就在渡口边上。

  虽然通了电, 不少人家也有电风扇,但在县城, 水塘仍旧承担着防暑降温以及储备水源的作用。附近有些人家的生活垃圾就直接丢进去, 导致水质浑浊,塘里头长了大量水草跟螺蛳以及水藻之类的浮游生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