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540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掰着手指头数数,这已经是第几部片子啦?估计全国上下都没有人不认识小秋大夫了。

  余秋满脸茫然,这电影应该跟她没关系呀。今年她好像就拍了计划生育的宣教片,肯定没有故事电影。

  等到电影开始播放,她悬着的心果然落回了胸腔子,不是她,是在王大姐他们那儿拍的赤脚医生电影。

  故事片果然拍的鲜活有趣,极富生活气息。这回他们搞创作遵循了文艺工作的新指示,拍身边人身边事,要拍老百姓们都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故事。

  按照这个原则,这电影倒是颇为写实。

  故事从旧社会王大姐的两个哥哥因为破伤风生下来没多久就送了命开始,表现的既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实。

  这样的悲剧在全国各处都有发生,榕树湾的不少老人被触动了心思,抹着眼泪哭了起来。后面放到他们决定学习先进经验,自己搞医疗合作社,王大姐也经过培训开始当赤脚医生,还救活了社员的命。大家伙儿跟着电影里头的人露出了笑容,满心欢喜。

  没错,果然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是在旧社会,生了病没钱治,等死去吧,谁管你。只有在新社会,在主席的带领下,国家才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人,想方设法解决老百姓的困难。让你吃饱肚子穿上衣服孩子有学上还不算,叫你生了病,主席也派人过来给你治呢。

  电影里头的王大姐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将医疗卫生站搞得有声有色,被选为了先进典型,去京里头接受表彰,还参加了国庆□□,从□□前头走过,受到了主席的接见。

  大家伙儿与有荣焉,已经自动带入了他们的小秋大夫。

  除了没有参加国庆□□之外,小秋大夫差哪儿啦?他们杨树湾的医疗站也搞得很好呢,方圆百八十里哪个不知道这儿的卫生站比城里头的大医院也不差。

  还有去京里头接受表扬,小秋大夫可是受过主席跟总理接见的,还参加代表团去国外了呢。

  呦呦呦,看,电影上的人可不就出国了,还给外国人开刀了呢。

  余秋惊讶地看着电影上的片段,严重怀疑后半截子的确融入了自己的形象。那个在日本开刀的故事,确实发生在她身上啊。

  天啦,真羞耻,电影的夸张手法,好像她简直震惊世界了一样。

  余秋伸手捂着脸,感觉自己没眼睛看了。

  田雨兴奋的不得了,这会儿已经忘记她跟大姨妈相处不融洽的事,一个劲儿地拽余秋的胳膊:“小秋,你好厉害啊。他们都竖大拇指呢。”

  余秋想解释,其实日本人好像没有竖大拇指的习惯。这个艺术创作有点儿想当然。

  林教授在旁边也轻轻的拍余秋的肩膀,同样笑得合不拢嘴。她真担心啊,担心拍赤脚医生的故事片就会把他们这些大医院的所谓洋医生踩在脚底下。这样一来的话,好像两边是对立的关系,实在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好在这股风气似乎真的已经转了弯,现在斗争提得越来越少了,抓格命的重点变成了促生产,从上到下都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祠堂里头的人又发出了欢呼,因为电影中的主人公不仅在国外手术台上大大露了脸,还去了联合国哎,那个什么世界卫生大会,瞧瞧,这发言说的多好。

  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因为我们有伟大的主席思想作为引导,所以我们才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医疗合作社,我们的老百姓才能都看上病。

  瞧瞧,别看着苏修美帝表面上风光,其实里子还不如他们哩。那些高鼻子的洋人生了病照样看不起大夫,只能自己挨着。有的人看个病就直接破产啦。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慷慨激昂的乐曲声响起的时候,整个祠堂的人都加入了大合唱。

  还有人高兴地抓着宝英的手:“看,还是咱们社会主义好吧。就连你生不出来娃娃,主席都要喊小秋大夫帮你想办法呢。瞧瞧,你现在肚子多大了。”

  宝英也高兴地笑:“是啊,我做梦都想不到,我还有一天能当妈呢。”

  说着,她扶着丈夫要起身,结果身.下一热,就是一股温热的水淌了出来。

  宝英的声音在发抖:“小……小秋大夫,我这是破水了还是控制不了尿啊?”

  她这一声喊,原本热热闹闹准备退场的众人全都扭过头来看。

  余秋跟林教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瞧见了惊疑。妈呀,宝英该不会是胎膜早破要生了吧。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嘿木嘿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嘿木嘿木 50瓶;小星星星辰 5瓶;大西北臊子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献给祖国的生日礼物(捉虫)

  宝英肚子里头的两个娃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甚至可以说全国医学界都盯着这件事。这项技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医学史上的突破了。

  如果不是余秋坚决反对, 林教授也担心有电影制片厂的人全程跟踪拍摄会令让宝英紧张, 反而搞不好导致孕妇流产,电影厂可是要直接拍成记录片在全国播放的。

  好不容易跟栽秧育种一样才怀上的双胞胎, 又好不容易保胎到了现在,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大家伙儿不关注才怪。

  出于保险起见,余秋倒是愿意给宝英做剖腹产, 稳稳当当地将两个小东西取出来, 然后送进温箱里头,非得待到满月了, 她才能放心。

  不过医疗组在跟宝英夫妻俩做沟通的时候,两口子都倾向于自己生。

  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宝英本人是因为听说自己生对宝宝更好,她不怕痛上一回。比起前头为了怀孕吃的苦, 生孩子当真不算什么了。

  宝英的丈夫则是有自己的思量。严格来讲,这个孩子有点儿逆天命的意思。按照她老婆的情况, 要是不搞试管婴儿基本不可能怀上了。也就是小秋大夫跟林教授不是一般人, 居然能够想出这样的主意。

  但是医生不怕逆天改命,他们做父母的却免不了担心。两口子都很害怕孩子生下来以后叫老天爷发现了。阴阳薄上没这两个小娃, 阎王爷知道了会不高兴。

  那两个孩子就得正正经经地过一趟明路, 自己生, 太太平平的生下来了, 那就说明老天爷允许他们做孩子的爹妈了。

  也亏得林教授是基督徒, 更加关注患者与家属的心理状况, 能够接受夫妻这样的思想;余秋又没什么革命激情。否则光两口子敢这么琢磨事儿就足够让他俩被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叫当做□□的典型了。

  余秋跟林教授商量之后,觉得虽然是试管婴儿来之不易,但实际上所有的爹妈能有孩子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哪个孕妇怀胎10月跟没事人一样,都是遭着罪一路过来的,怀了双胞胎更是如此。

  既然他们夫妻愿意自己生,双胞胎又不是自然分娩的禁忌症,那医疗组这头就做好了监护,等待着瓜熟蒂落吧。

  前头小家伙一直没动静,今儿大概是碰上中秋节合家团圆,他俩蠢蠢欲动,也迫不及待了也要出来跟爹妈见面了。

  准妈妈破了水,又到了这个月份,也没必要继续保胎了,那就赶紧送到医院里头等着生吧。

  胡杨已经积极地推来了板车,众人帮忙将宝英搬上去,让她躺着,大家一路推人去杨树湾刚盖好的妇幼保健医院。

  麻醉科医生被紧急叫过来了,随时做好一旦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立刻改剖腹产的准备。

  宝英还不觉得肚子疼,杨树湾的男女老少的心先揪了起来。

  李红兵在外头上蹦下跳,一个劲儿地嚷嚷,他敢打包票,这一回生下来的肯定是儿女双全金童玉女。

  宝英丈夫也不知道孩子的性别。他听了李红兵的话只不停地拱手作揖:“我就不求这个了,我就想着大人小孩太太平平的生下来就好。”

  小秋大夫刚才跟他讲了,要是他老婆破了水之后肚子疼,那就最好不过,顺其自然地发动宮缩,直接等生下宝宝。

  要是破水之后迟迟没有反应,那就得想办法催产了,催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风险,到时候再看。实在不行,宝宝撑不住了,那就直接开刀把孩子拿下来。

  不管阎王爷答不答应,也不管老天爷是什么脸色,这孩子他们既然已经拽过来了,那就是他们的娃娃,谁想抢,他们整个医疗团队都要跟着拼命。

  宝英倒是比她丈夫镇定多了,还安慰人道:“没事,说不定还不到时候呢,你先睡一觉吧。人家疼了三天三夜才生下来的也有的。何况我还不疼呢。”

  结果她这话刚落下,就忍不住哎呦了一声。肚子疼的突如其来,连句招呼都没打。

  大家伙儿都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一听到这声喊,所有人都笑逐颜开。

  很好,肚子疼的好,肚子疼了才能生啊。

  可惜宝英就疼了一下,便没有后续反应。

  其实刚才她叫唤的时候,那感觉与其说是疼,不如讲是肚子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就好像有东西绑在她头发上,最早从头皮上传来的疼痛消失了,剩下的就是重物拉着头发的下坠感。好像也不是太难受,习惯了干脆就无所谓了。

  余秋给她做内检,发现她宮颈管已经展平,宮口松松的,可以放进去一个手指头。

  旁边的韩朝英上手给大肚子摸宮缩,宮缩却已经一阵接着一阵,强度并不弱。胎心监护仪显示器上走出的波峰相当不赖。

  不过大概是因为宮缩强度与频率没有那么厉害,宝英始终感觉情况还好,没有特别不舒服。人在产房里头也能跟大家自如地聊天。

  一直到宮口开了三公分,宝英才感觉到肚子开始发胀,一阵阵的胀痛,叫她感觉有些吃不消了。

  余秋当即立断,直接招呼麻醉医生过来打无痛分娩。

  没错,既然她都已经打定主意要改革了,那就一步头到位,她要在杨树湾妇幼保健院将无痛分娩也早早推广起来。

  国内剖腹产率之所以这么高,除了有关健康宣教不到位之外,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是从肚子疼到生,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无效宮缩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产妇过于疲劳,产程进展欠佳,导致原本想生的人在这样的折磨下也不得不打退堂鼓。

  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无痛分娩总体做得很不好,甚至可以说普及率相当低。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例极小,而且很多时候还只是熟人或者本院职工要求,产科才会联系麻醉科来人给打无痛。

  之所以一个号称要全方面超越欧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出现如此难堪的局面,一个是因为传统观念上对于减少产妇分娩时痛苦重视不够。

  很多人认为女人生孩子痛是理所当然的,早点生完就早点结束战斗,甚至临床上不少医务人员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疼就忍一忍,哪个生孩子不疼呢。上了年纪的家属更是会强调,想当年大家都是在地里头干活,直接就生在田头的也不少,也没见谁真疼死过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由于麻醉医生不够用,而且是很不够用。大医院人满为患,各科的教授为了抢手术台,恨不得能够在手术室里头直接撸起袖子斯文扫地的互殴,麻醉医生连手术都来不及应付,哪还有精力再去管什么无痛分娩。

  况且生孩子又不是肚子一疼立刻就生下来,那么长的时间要麻醉医生看着,麻醉药却就给那么多量,从经济效益上来讲,完全比不上做无痛人流。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干呢?

  而在最需要无痛分娩的基层卫生院,情况就更糟了。不少医院甚至连专职的麻醉医生都没配备,反正他们日常也不开展手术。在这种情况下,产科就极为被动,接生到一半生不下来都不晓得要怎么办,还不如直接转运,连接生都懒得再开展了,更别说什么无痛分娩了。

  所以国内很多人主动选择剖腹产的原因压根不复杂,不过是不想那么痛。至于什么肌肉松弛之类的,真正考虑到这方面的人很少。

  用她导师的话来讲,产科解决好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处理好产妇潜伏期出现宮缩乏力导致的疲劳问题,另外一个做好无痛分娩,顺产率保准翻番。

  他们省人医以高危产科在周边地区闻名,住进来的大肚子基本上都有各种妊娠合并症,假如没有这两点做支撑,怎么可能完成每年剖腹产率不超过30%的指标。

  余秋一早就想搞无痛分娩了,她特别不赞同那种不疼怎么生孩子的观点。凭什么怀孕都已经遭了那么大的罪,生的时候还要死去活来啊。

  以前没有胎心监护,也没有B超机,余秋没办法做,胎儿宮内情况的综合评估,自然不敢贸贸然打无痛分娩,况且也没那么多麻醉医生配合她的工作。

  现在什么都有了,她要是再不做无痛分娩,她才真是个棒槌。

  麻醉医生给宝英推了药,原本皱着眉头开始额头上淌冷汗的人一下子就轻松了起来。

  夜色已经深了,她不由自主地犯困,连打了几个呵欠之后忍不住问余秋:“我能稍微睡一会儿吗?”

  “直接闭上眼睛,给我最好一路睡到生。”余秋笑了起来,“你能睡得着,你家的两个娃生的就顺利。”

  临床干久了,医生自然有经验。事先评估综合情况还好,产妇都开始生了,最后却难产生不下来,不得不去开刀的,主要原因就是胎位不正。

  可是大部分枕横位枕后位其实只要及时干预,还是能够变成枕前位的。而这里头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就是依靠规则的宮缩,有效的宮缩帮助胎儿自己在产道里调整位置,以最恰当的角度生下来。

  这个时候产妇尤其不能疲劳过度,否则宮缩就很容易不正常。

  宝英睡着了,她睡得极香。余秋跟林教授却都谁也无法入睡。

  他们查看了待产室里头所有快要生的大肚子,又协同今年刚培养出来的助产士一块儿接生了两个宝宝,然后再回到待产室里头摸宝英的宮缩。

  结果余秋的手刚碰上她的肚子,宝英就打了个呵欠,自己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为了防止打扰产妇休息,待产室里头的灯调得极暗。余秋看不清楚宝英的表情,忍不住紧张:“你是疼厉害了吗?”

  宝英茫然地摇头:“还好啊,我没觉得疼。”

  她有点不好意思,“我能上厕所不?我今个儿吃得多,我想上大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5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0/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