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253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何东胜赶紧顺着她的意思:“对对对,是陈媛他们订婚,你就送这条大鲤鱼好了。你瞧瞧这可是红鲤鱼,又吉祥又喜庆,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

  余秋有点儿犯愁:“这鱼能养到元旦吗?”

  她到时候总不能送人家条死鱼,兆头实在太不好了。

  吴奶奶端着盆出来,听他们说话只觉得奇怪:“你把鱼养到元旦做什么?到时候肯定养瘦了。”

  余秋理所当然:“送给陈媛当订婚礼物啊。”

  胡奶奶放下手上的盆:“那可得赶紧收拾好了,腌了趁着太阳好晒成鱼干,不然到时候他们可来不及吃。”

  余秋大惊失色:“他们订婚啦,难不成我拿咸鱼干当贺礼?”

  胡奶奶理所当然:“那可是,这咸鱼干蒸饭吃可香了。他们起码好几天不用愁没菜下饭吃。”

  老人伸手接过大鲤鱼,美滋滋地给余秋报菜名,“正好,这清出来鱼肠、鱼子跟鱼泡晚上能烧一大碗菜。今儿你们可是有口福咯。”

  她空着的那只手拉住何东胜,“你别走,一块儿吃饭。省得小胡吃个饭都不安生,又想着去找你说事。”

  何东胜哭笑不得:“奶奶,我看小胡会计可真成了你亲孙子了。”

  瞧瞧这偏心的,分明他才是胡奶奶看着长大的人。

  胡奶奶就是笑:“那今晚奶奶也偏心一回你。”

  可惜,生产队长显然没有被偏心的命。

  胡奶奶的话刚落下,大路方向就响起焦急的脚步声,伴随着陈福顺气喘吁吁的喊叫:“小秋大夫!”

  余秋转过头去回应:“怎么了?谁不舒服吗?”

  陈福顺跑得满头是汗,一张脸涨得通红,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白子乡,白子乡有大肚子不好,求到咱们公社卫生院。他们说你回来了,又把电话打到大队部。”

  胡杨接了电话就赶紧招呼人过来找余秋。

  陈福顺结结巴巴说不出大肚子究竟怎么个不好法来。

  余秋也不敢耽搁,赶紧抬脚起身。

  大肚子有危险,稳妥的方法当然是将大肚子直接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医院中去。

  但是因为交通极度不便利以及缺乏救护车与相应监护条件的缘故,现在让大肚子转院,风险系数反而更高。

  大肚子动不了,就只能动医生了。

  何东胜看她往大路上走,也赶紧跟上:“我送你过去吧。”

  县里头安排的渡船已经开走了,这会儿要去白子乡,只能他们自己撑船。

  何东胜问老成根夫妻借了船,立刻竹蒿一点,小船顺风顺水的,在河里头走得飞快。

  余秋却只觉得焦急,感觉时间被拉成了夕阳下的影子,长的叫人害怕。

  干惯了产科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瞬息万变,躺在妈妈肚子里头的孩子,情况实在太难讲了,上一秒钟可能胎心还是好的,下一秒钟宝宝就可能不行了。

  白子乡电话居然都已经打到红星公社了,可想那大肚子的情况有多危急。

  何东胜拼命地点竹蒿。小船仿佛跟太阳比赛似的,最后一道天光消失在地平线时,他撑着船抵达了白子乡渡口。

  江县的卫生院基本上都临水而建,一来是交通便利,二来生活也方便。

  余秋还是头回上白子乡,自不曾上过卫生院,不过何东胜倒是熟门熟路。

  他停了船就直接带路,也不怕船被人顺手牵羊了。

  两人赶到卫生院,还没有来得及抓个穿白大褂的人问清楚情况,就听见前头传来哭泣的声音:“两个都要行不行?大的小的我们都想要。”

  穿白大褂的女医生满脸焦急:“我也希望母子平安,可是现在娃娃生不下来。你看,就跟这条门似的,我站着能够走出来,可是我如果躺在地上,怎么滚也滚不下来。你们家的小二子就是这样,横在里头,我想办法给他转了,转不过来,现在大人孩子都不好。”

  余秋赶紧冲上前询问女医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余秋看对方表情疑惑,赶紧自报家门:“我就是余秋,你们卫生院打电话给我了。”

  女医生还没说话,产房里头跑出个熟面孔,跟余秋一块儿在县卫生院进修的赤脚医生小吴直接朝余秋喊:“你赶紧看看吧,不好了。”

  余秋也顾不上其他,立刻冲进去看情况。

  接生台上躺着个大肚子,面色惨白,显然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她旁边的婴儿车上躺着个小子,正在哇哇大哭。

  接生台前还站着个上了年纪的助产士,愁眉紧锁,显然焦急万分。

  余秋上前看大肚子的时候,小吴趁机介绍情况:“这个妈妈怀的是双胞胎,距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

  不过双胎多半如此,能正儿八经熬到40周的几乎没有,基本上都是提前发动宮缩。

  这个大肚子也35周了,生了就生了,没必要做任何保胎治疗。

  可没想到,她第一个孩子下来的顺顺当当,第二个孩子却出现问题了,居然是个横位。

  横着摆的扁担出不了城门,助产士就想给她做内倒转,将第二个宝宝转成足位生下来。

  这是一种风险系数极高的操作,容易导致产妇子宮破裂,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在余秋穿越前,除非是条件极为艰苦的偏远地区卫生院,完全不具备开剖腹产的条件,否则没有接生人员会进行这个操作。

  白子乡卫生院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

  于是助产士跟大肚子以及家属说了之后,就开始尝试着进行足位内倒转。

  小吴在县医院进修的时候,就听余秋说过,她不鼓励行足为内道转术,因为风险系数太高。况且越是条件艰苦的地区,接生人员处理难产的机会越少,根本就没办法做到经验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进行徒手操作,危险更高。

  小吴现在在白子乡卫生院进修帮忙,他见情况不妙,跟自己的代价老师说了声,就拨电话上红星公社卫生院。不曾想,陈敏告诉她,余秋已经回杨树湾了。

  小吴立刻又将电话追到了杨树湾。

  她这通电话打的很有必要,因为助产士的内倒转术失败了。

  产妇的骨盆条件只能说一般,双胞胎虽然普遍较正常,胎儿更小,但是助产士帮她做内倒转术的时候,她还是疼得差点晕过去。这毕竟是一个需要术者将手伸进宮腔里头进行的操作啊。

  小吴看着余秋:“你能不能帮忙试试?你的手小。”

  刚才带教她的助产士就抱怨,要是她们能够有双小手就好了。

  余秋直接放下听筒,拒绝尝试内倒转术:“立即剖腹产,不要再做任何操作。”

  她大概已经猜到了那内倒转术失败的原因,一个是产妇骨盆条件一般,另一个就是这儿根本没有良好的麻醉条件。

  为了让产妇尽可能的配合,并且让子宮松弛下来,接受内倒转术的产妇应该打麻醉,直接吸入式麻醉就好。

  可这正是荒谬的地方,不具备剖腹产条件的医院,谁会打麻醉?这种情况下即使给大肚子杜.冷.丁镇痛,效果也很糟糕。

  “立即消毒。”余秋吩咐小吴,“不要转手术室了,她的子宮可能破了,宝宝也不好。”

  小吴在县医院的时候看过厂房里头开剖腹产,倒是能够反应过来。

  她赶紧拿卵圆钳夹起消毒纱布,给大肚子上到胸部下到大腿的区域进行消毒。

  余秋已经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穿上了两层手术衣,她可没耐心等小吴,她直接抬高了嗓门:“倒,把碘伏直接倒上去。”

  等她慢吞吞的消毒完,肚子里头的孩子就彻底没救了。

  “静脉通路全部开放。”余秋说话又急又快。

  她甚至来不及将手术刀片接到手术刀上,更加不可能等麻醉师到位。

  她直接用血管钳夹起刀片,在来不及把任何麻醉的情况下,生剖了产妇的肚子。

  这听上去极为不可思议,但是在产科,来不及打麻醉或者来不及等麻醉起效,就生剖的情况并不罕见。

  余秋所在的省人医产科护士长,当年就是生剖。孩子下来情况不好,抢救的时候护士长,还急得直接在接生床上坐起了身,后来看到孩子能哭出来了,她才自己也哭了,疼的。

  那会儿大家都忙着顾孩子,麻醉师也没人从手术间跑过来,压根就没人给她打麻醉。

  抢救完孩子麻醉师才想起来要给她推药。

  只有当妈妈的女人才能忍受这种痛苦。

  可是这个大肚子的情况比当年的产科护士长更糟糕,她是横位,而且羊水在助产士做经荫道内倒转术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流干了。

  所有的产科医务人员都讨厌碰上横位,不仅是因为生不下来,还因为剖腹产也非常难做。

  宝宝横在肚子里头,即使子宮上下了切口,也还是一个很扁担出城门的问题,需要手术人员抓住宝宝的脚,将小家伙拽出来,这也是一个内倒转术。

  羊水都要流干了,宮腔内的环境无比艰涩,在没办法经过接口判断胎足在哪个方向的情况下,手术人员必须得凭借自己的手感,判断清楚宝宝的小手跟小脚,然后抓着脚,将孩子牵引出来。

  一旦胎足牵错成手,那可真是要命了。牵了宝宝的手,再塞回去很困难,一个是出口减小难以牵足,另外还会造成产伤。

  偏偏宝宝在母亲子宮里头已经窒息了,根本就不会留下充足的时间给手术医生慢慢寻找。

  更要命的是横位不常见,纵然是汇集众多疑难病例的省人医,也不是每一个产科大夫都亲手开过横位剖腹产,尤其是急诊手术。

  甚至有的二线班医生都没有正儿八经处理过横位,上台手术的时候只能看着一线班大夫初生牛犊不怕虎,跃跃欲试地勇敢尝试。

  余秋拼命让自己静下心来,判断宝宝大拇指跟四指的区别。这是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条件下,她唯一能够做的事。

  麻醉医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了。

  为了实现廖主任手术不出卫生院的要求,他刚去县医院接受了三个礼拜的麻醉培训,昨天晚上才回来的。这会儿倒成了救命稻草。

  余秋催促:“赶紧推麻药,把人立刻放倒。”

  麻醉医生慌慌张张,应声推了药。

  不知道是不是产房多了大夫,让产妇精神放松了些,余秋总觉得她绷紧的肚子松弛了点儿,刚好叫自己抓到了宝宝的脚。

  小秋大夫不敢耽误,赶紧抓着胎足将孩子带了出来。

  小家伙一出来,所有人就知道不好。

  他在母亲肚子里头闷的时间太久了,浑身青紫,一动不动的,半点儿活泛气都没有。

  余秋清理了口鼻中的黏液,拼命地拍打孩子的足底,旁边的助产士也帮忙刺激胎背。

  这要是开了个刀,小东西还是死了,那就太不得劲了。

  原本痛的死去活来都没有掉一滴眼泪的产妇,这会儿听说孩子下来不好,立刻哭了起来。

  她这一哭,可真是够呛,原本就没有做任何肠道准备的肠子直接往外头鼓。

  余秋一边大声喊小吴拿盐水大纱布盖住手术切口,一边厉声呵斥产妇:“不许哭,我们现在没空管你。”

  她直接给毫无反应的小家伙做起了心肺复苏。直到给孩子也用了肾上腺素后,小家伙终于有了反应,小胳膊小腿动弹了起来,还哭出了声音。

  余秋真想一屁股直接瘫在地上,然而她能做的事赶紧重新换手术衣再度上台,大肚子还没人管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