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204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他也来不及换回自己的衣服,就穿着洗手衣,又套回了脱下来的手术衣,直接到手术室门口跟病人交代。

  真冷啊,这个时代的确能不开刀就别开刀,因为手术室压根就没空调,上哪儿保持恒温环境去?

  不行,得让医院多买几个取暖器,否则后面寒冬腊月了,他们开刀非要活活冻死不可。

  再现实点儿讲,冻坏了医生护士不当事,冻坏了病人,人家感冒发烧影响术后恢复,看医院怎么跟人家交代。

  余秋喊来患者家属,开门见山的交代情况:“我们打开了你们家儿子的肚子,结果……”

  他话还没说完,患者的母亲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儿子是不是得了绝症?大夫,你可得跟我们说实话啊。”

  刚才她就听到里头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什么刀不能开。

  余秋震惊了,没想到手术室的隔音效果居然如此之差。

  她赶紧解释:“我们的确只打开了他的肚子,然后又关上了,但你不要误会,不是我们发现他是绝症,而是我们看到他肚子里头的情况好好的,阑尾看上去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几个医生反复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把肚子关上。”

  一听不是绝症,家里人的情绪总算缓和了一些。

  患者的叔叔皱眉头:“不是阑尾炎,你们开什么刀啊?这把人肚子打开好玩吗?”

  “当然不好玩。”余秋平视对方的眼睛,“人生病就像是隔着一堵墙,我们闻到了臭味。墙这边看不出什么问题,那臭味应该是从墙的那一边传过来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那边有垃圾有茅坑有臭水沟。结果我们打了个洞,想处理掉那边的垃圾。透过那个洞一看,那边好好的,没有看到任何脏东西。那我们不能冤枉人家,把人家也拖走是不是?我们就只好再把这个洞堵上。”

  孩子父亲也反应过来了:“合着你们就白打了这个洞?”

  “当然不是白打。”余秋正色道,“我们不打这个洞怎么知道那边没有茅坑,没有臭水沟呢?”

  患者的叔叔眉头紧锁:“那你们应该事先给病人做好检查,搞清楚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别的不说,最起码应该拍个片子吧?”

  余秋保持诚恳的神色:“实在抱歉,卫生院条件有限,拍不了x片。如果当时他过来的时候情况还比较平和,我们卫生院大概会建议他去上面的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当时他情况很紧急,疼得满地打滚,而且有典型的阑尾炎表现。绝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病人都是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偏偏刚好他就属于少部分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好像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可有的人生下来就用左手一样。”

  患者的叔叔仍旧皱着眉毛:“你们就应该先给他拍个片子,什么都没有,也敢开刀。”

  余秋点点头:“没错,如果能够拍个片子的话,应该能够提示更多的信息帮助医生作出判断。但是拍片子就像咱们晚上隔着窗户看外面的树叶影子,狭长的像柳叶,尖细的像松针,但同样狭长的也有可能是桃叶、竹叶、山胡椒叶子。尖细的也有可能是天门冬。同样,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所有的辅助检查手段都是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谁也不能打包票。”

  患者母亲被她这一长串的话说得有些头晕,只上下挥挥手:“大夫,您甭说这些,你就说接下来我儿子要怎么办吧!”

  “接下来,我们会给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对症处理,并且请更多的医生进行会诊,争取尽早明确疾病原因。”

  余秋看着患者母亲,“婶婶,您跟叔叔一定很着急。我们也一样着急,我们特别想马上就把他给治好了。可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在我们眼前是一团麻,得找到了线头子才能解决问题。咱们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人,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想办法来度过这个难关。”

  患者的叔叔仍旧耷拉着脸:“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们几个小年轻会看什么病啊?就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大夫来。”

  李伟民在后面要跳脚了,说的好像是他们求他家过来看病一样。

  余秋直接踩在他的脚上,武力镇压了不安定因子。

  她对着患者家属依旧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同志,您说的没错,医学就是一门经验科学。有的病发生概率高,比方说吃坏东西拉肚子了还有阑尾炎,生这些病的人多,医生看得多,自然也就经验丰富,药到病除。有些疾病就像您侄子现在这样,明明肚子里头看着没什么毛病,可偏偏肚子疼的特别厉害。这种情况太少见了,医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自然就少。”

  患者母亲哭了起来:“我儿子命怎么这么苦啊?还要生怪病。”

  余秋轻轻地拍她后背,安慰她道:“人生总免不了有些坎坷,可能您儿子的坎就是这一道。我们一起想办法迈过去,好不好?”

  李伟民跟着余秋回病房,咂摸了半天,觉得余秋好像也没说什么了不起的话。

  “同理心。”余秋头痛,拎着这熊孩子的耳提面命,“病人生病很倒霉,你得让病人跟家属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以及想要帮助他们的心情。病人相信你,才过来找你看病。你水平高低是一回事,有没有糊弄病人是另外一回事。你糊弄人家的时间长了,人家还会相信你吗?病人一旦都不相信你了,这病治起来有多难,你不会心里头没数吧?”

  李伟民被她说得脑袋都要贴在胸口上了,他讷讷道:“你每个病人都这样交代事情吗?”

  余秋愣了下,她摇摇头:“我也做不到。”

  她当然清楚有效充分的医患沟通对于建立并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可事实上,从她开始临床工作以来,她就做不到。

  病人在医院排队三小时,医生看他却只花了三分钟,然后他再去花三小时的时间排队做各种检查,等回到诊疗室的时候,医生差不多都要下班了。

  这就是她工作的省人医的现状,不是他们不想多跟病人交流,傻子都知道病史询问的越详细,体格检查做的越细致,正确诊断出疾病的概率就越高。

  可是他们做不到啊,他们每天要接待的病人实在太多了。

  余秋上门诊的时候从来都不敢喝一口水,因为出去上厕所的话,等了那么长时间的病人会有意见。

  她在美国梅奥中心进修的师姐跟他们吐槽,梅奥的同行一天门诊看七八个病人,在休息室里喝着咖啡打病历的时候,还能抱怨今天实在太忙了。

  七八个病人,换成在国内同等规模的医院,医生的接诊人数可以是这个数据的10倍,而且是常态,医生本人都不觉得有特别忙。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医务人员实在太少了。

  还是拿数据说话,国内的协和医院也是顶尖医院,余秋记得的一组数据是协和年接待病人数是226万,协和有4000多员工。梅奥诊所年接待患者大概116万左右,员工总数61100人。协和的医务人员要承担他们梅奥同行30倍的工作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所有人都会用脚投票啊。一个行业发展的好不好,最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多不多。

  余秋摇摇头,强行中断了自己的思绪。

  她看着李伟民,正色道:“尽可能去做。医生对病人以及家属所能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安慰。你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别人对他们是好是坏,他们能感受到。”

  李伟民耷拉着脑袋,小声嘟囔道:“咱们一天搞不清楚他到底为什么肚子疼,他家一天都不可能高兴起来。”

  余秋也头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患者出现转移性下腹痛,还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呢。

  炎症?脏器穿孔?梗阻性腹痛?出血性腹痛?缺血性腹痛?功能紊乱以及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腹痛?

  余秋在心中列了一大堆疾病名称,每一种旁边都写着诊断依据跟鉴别诊断方式,可惜的是她能够做的检查实在太有限了,感觉每种疾病都似是而非。

  “走吧,回头再问病史。”

  碰上疑难杂症走进死胡同无路可走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回头,从最基础的病史开始询问。

  这办法看着挺傻,像大浪淘沙,但有的时候运气好,还真能让医生捡到金子。

  余秋上楼看了眼吴二妮,这姑娘自从手术过后就表现得挺老实的,虽然明显精神有问题,但不再攻击人了。

  小周给她梳头发,唱歌给她听的时候,虽然他唱的难听得要死,隔壁病房的人都跑过来看情况,吴二妮居然也没咬他。

  不亏小周拿他家那头原本计划过年杀的猪换了70块钱给她开刀治病。

  没法子,他们给吴二妮挂的丙种球蛋白还是穆教授用自己的关系,才从省工人医院拿过来用的呢。

  不用不行,吴二妮的情况这么严重,除了手术治疗以外,丙种球蛋白加激素也得上。

  就是这样,都不知道这姑娘究竟能够恢复到哪一步。

  小周倒是挺高兴的,只要二妮不咬他就行。

  人生追求如此,余秋还能说什么呢?

  她跟穆教授打了声招呼,直接去外科住院部找挨了一刀的小孟家属。

  她把小孟的父母都请到了医生办公室,然后将自己手写的一张腹痛主要病因推给两个人看:“叔叔婶婶,关于孟同志肚子疼的情况,为了找到病因,我们还要请你们多帮忙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他生病?”

  孟母愁眉苦脸:“大夫,我们是真不知道啊。要说吃坏肚子吧,我们家都一块儿吃饭。再怎么着他肠胃也不会比我弱啊。”

  余秋点头:“除了日常生活以外,我还想问问看,你们双方家里头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病的时候情况未必跟孟同志一样重,但症状很相似。”

  小孟的父母对视一眼,全都摇摇头:“没有,没听说过谁这样。”

  “那除此之外,你们双方家里头有没有人生过比较大的病?比方说开过什么刀啊,或者是精神头不太好之类的。”

  这下子,做妻子的人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倒是孟父立刻戳穿了妻子:“你娘家不是有个嬢嬢疯了嘛,怎么就没精神问题?”

  孟母立刻反驳:“那她做姑娘的时候也是好好的。是我那个姑爹不地道,成天逛窑子的抽大.烟,好好的人被他给逼疯了。再说了,这跟咱们儿子生病有什么关系?”

  余秋赶紧安抚焦急的母亲:“所有的情况都有可能会提示一些问题。您别着急,就是您嬢嬢,也有可能是身体生病导致精神异常。要是把身体上的病治好了,说不定精神头也能好起来。”

  孟母叹了口气:“来不及咯,人掉进井里头淹死了,都好些年了。”

  余秋详细问了半天,到后面孟母干脆拉着他的手述说起生活的不容易来。

  日子苦哦,被组织安排到这儿来,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喝两口黄酒,才能咂摸到点儿家乡的味道。

  余秋立刻竖起了耳朵:“黄酒?你们家黄酒是装在什么容器里头的?”

  孟母有点儿回不过神来:“锡壶啊 ,我娘家那边可有好锡匠。当初带了那么多东西过来,剩下的没几件了。”

  余秋对锡匠的手艺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个病例。

  有一家人长期用锡壶装黄酒炒菜,结果酒把壶中的铅析出来了,导致孩子铅中毒,结果一查才发现全家人都血铅超标。

  慢性铅中毒可以导致腹痛便秘乃至精神异常。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at1488 30瓶;萘音、箐玲、mang 10瓶;沙沙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廖主任疯了

  典型的铅中毒患者除了有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这些胃肠消化道反应之外, 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贫血。如果中毒比较深, 持续时间比较长, 甚至患者张开嘴巴,大家就能发现异常。

  因为在患者的下牙龈可出现明显灰线, 称之为铅线。这是慢性铅中毒后铅与患者口腔的细菌代谢物发生反应后形成的。

  小孟术前查的血常规显示小细胞低色素轻度贫血,比较符合慢性铅中毒的表现。

  余秋带着李伟民去给小孟做体格检查,希冀可以发现典型的体征来支持临床诊断。

  麻醉清醒了的小孟嘴巴一张,余秋眉毛就皱得死紧, 甚至侧过头去晃脑袋。

  李伟民顿时紧张不已:“中毒情况很深?”

  孟母在旁边嘴巴一瘪,立刻嚎啕出声:“我苦命的儿啊。”

  看看啊,大夫都摇头了, 那肯定是人不行了。

  小孟的父亲也抱着妻子,跟着掉起了眼泪。

  余秋好不容易喘过气来,赶紧摆手:“这不是铅线, 是牙黄。”

  妈呀, 小伙子, 你出生以后到底刷没刷过牙?这牙黄重的嘴巴一张, 臭气简直能够熏晕十里八方。

  “好好刷牙。”余秋郑重其事地告诫他,“不然你这样以后是找不到老婆的。”

  李伟民在边上巴巴儿看着:“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余秋叹气:“检测铅含量呗。”

  诊断铅中毒自然要检测血铅跟尿铅水平,不过这两样,卫生院一个都不能查。

  余秋打了电话给县医院, 谢天谢地, 县医院规模虽然不大, 底子到底还实在, 居然可以做相关检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2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