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妙手千金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1 KB   上传时间:2020-01-08 15:42:00

  跟棠梨劲节先生拱手道了谢,便随常荣去了后面的竹林精舍。劲节先生看了眼棠梨道:“刚跟常老爷去的那位朱老爷在这岳州也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

  棠梨并未开口,知道以劲节先生的性子,若无下文绝不会提起这些,果然,劲节先生又道:“说朱老爷,你大约不知,可他家的字号,想来你是见过的。”

  棠梨好奇的道:“什么字号?”

  劲节先生:“一品茶香。”

  这个棠梨自是知道,是岳州鼎鼎有名的茶行字号,有铺子还有连带的茶楼,听纪婆婆提过,不止在岳州,在其他州府,也有分号,虽比常记稍差一些,却也是岳州数一数二的大商家。

  劲节先生一说出一品茶香的字号,棠梨便知劲节先生的意思,必是听说自己推销茶叶的事了,才特意提了这朱老爷的底细。

  棠梨躬身道:“多谢先生指点。”

  劲节先生捋了捋胡子笑道:“叶公子何必如此,若说到指点,老道倒该多谢叶公子才是。”

  棠梨:“先生说笑了。”

  两人彼此心里都清楚对方的意思,话也不用多说,点到便好。

  棠梨刚给那位朱夫人看病,屋里人可是看了个满眼,惊讶之余也暗暗心喜,这可是造化了,老君观劲节老道的医术虽说不错,也没到立刻见效,药到病除的程度,怎么也得吃上几剂药才行,若赶上不好治的病症,吃上十几剂亦或者几十剂也不新鲜,可这位小神医却神乎其技,都不能用药到病除来形容了,毕竟她可没开方子,只是要了个诊费,那位朱夫人两年没好的不寐症就给治好了,这医术简直就是再世华佗啊,碰上这么一位神医,自己这病还有什么可愁的。

  心中既欢喜又敬畏,故此常老爷跟朱老爷寒暄耽搁了看诊,也没有着急的,都老实的在后面等着,等着棠梨看诊。

  谁知棠梨给朱夫人看了诊之后,便起身站了起来,瞧意思竟是不会看诊了,众人不免着急,排在最前头的那位忙道:“叶,叶大夫,我这头疼的毛病有半年了,怎么都治不好,劳烦您给瞧瞧。”

  棠梨愣了愣,虽然她来老君观便是想着往后在这儿看诊,可今儿毕竟是头一天,且还没跟劲节先生打招呼便坐下看诊,实在不妥,至于刚才,也是劲节先生让自己给那朱夫人号脉,才出手的。

  后面的病人自然还是由劲节先生看诊才是,谁知后面这位却直接开口叫自己给他看病,这不等于拆劲节先生的台吗。

  自己是大夫,若不理会有些不近人情,若应承了却更是不妥。

  正想着怎么处理这尴尬的境况,劲节先生却开口道:“刚灵飞说有位要紧的贵客来了老君观,不好怠慢,叶公子可否替我一会儿,我去前头瞧瞧便回来。”撂下话不容棠梨反驳,已经迈脚走了。

  屋里的病人脸色都是一松,这老神仙一走就剩下小神医了,他们自然也归小神医管了,正合了大家伙的心思,哪有不欢喜的。

  棠梨自然也知道,会客乃是劲节先生的托辞,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这儿看诊,既如此,倒不好辜负他的美意索性坐下来看诊不提,且说常老爷跟朱老爷。

  在后面的竹林精舍中落座,有青衣小童取了山间清泉在红泥小炉上烧滚,冲入天青色的茶盏之中,顿时满室茶香。

  朱老爷眼睛一亮,拿了茶盏仔细端详了半晌问:“这是何茶?”

  常老爷笑了:“若是旁人问也还罢了,朱兄可是茶道大家,这天下的茶还有朱兄不知的吗?”

  朱老爷:“常老弟这是笑话我呢,老弟今儿的茶,我便未见过,当真是贻笑大方了。”

  常老爷:“这茶的出处容兄弟先卖个关子,朱兄先说这茶如何?”

第135章一桩买卖

  朱老爷啜了一口赞道“汤色清透, 回甘绵长, 最难得是这奇香, 便我一品茶香最顶级的好茶,也略逊一筹, 只可惜炒制的有些粗糙, 芽形有些散乱, 倒真是可惜了,若能精心炒制, 必是最顶级的好茶。”

  常老爷“既如此, 敢问朱兄,此茶可能卖的出去”

  朱老爷摇头失笑“常老弟这是说笑话儿呢, 这样的好茶只会供不应求,哪可能卖不出去”

  常老爷却道“不瞒朱兄,真不是说笑话儿,这茶便产于竹山县, 山上有片野茶树,三害作乱,竹山县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温饱已是不易,也没闲钱去买茶叶, 便上山摘了些野茶做待客之用,便是此茶。”

  朱老爷愕然“你说这茶是乡民在山上采的野茶”

  常老爷点头“正是。”

  朱老爷何等人, 到这会儿若是还不知常老爷的意思, 就白在商界混这么多年了, 只不过,交情归交情,客气归客气,若涉及买卖,便需谨慎了。

  朱老爷又喝了一口叹道“茶是好茶,可若是想卖上好价儿却难,常老弟也不是外人,买卖上的门道,老弟也是知道的,就算是再好的货,那也得有名声才能卖的上价儿,外行人不懂,只当好东西就能卖上价儿,可咱们却知道,这酒好也怕巷子深啊,老弟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常老爷呵呵笑道“朱兄说的极是,只不过此事却与其他生意不同”

  朱老爷“有何不同之处”

  常老爷“不知朱兄可知道竹山县来了一位知县大人”

  朱老爷“这个倒是有些耳闻,先头只是安州的驿丞,去年年底忽的便升任到了竹山县任县令。”说着顿了顿又道“这位知县大人姓叶,听闻跟布政使叶府沾亲,自上任以来官声清廉,勤于公务,为百姓做了不少事 ,竹山县老百姓私下里都称呼叶青天,老弟问这些做什么莫非这茶还跟青天大人有什么干系不成。”

  常老爷“是有些干系,这位叶大人自上任以来为了竹山县百姓的生计,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你我都是岳州的坐地户,又都是生意人,竹山县的境况自是清楚,这么多年都是靠着朝廷救济过活,朝廷救济又岂是长久之计,赶上个好官也还罢了,不会克扣,或克扣的少些,拨到下面来总能活命,可若是赶上个贪官,日子可就难过,叶大人深忧百姓,自上任以来跑遍了整个竹山县,连发了数道政令,帮百姓谋生计,这济民堂便是叶大人亲自所设,广集善款,用以安民助民,而此茶便是济民堂的一桩买卖。”

  朱老爷愕然“这济民堂不是善堂吗,怎么又做上买卖了”

  常老爷“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再多的银子,也总有用尽的一日,倒不如自谋生计安稳长远,竹山县依山傍水,并不愁生计,既然水里有恶龙水贼靠不住,那就靠山好了,济民说的轻松,可真做起来却不易,尤其想为百姓谋个长久生计,更是难上加难,不瞒朱兄这济民堂做生意的事,乃是在下的点子。”

  朱老爷疑惑的看向常荣,这常荣可不贼精贼精的,能把常记做到岳州第一商号,手段心计缺一不可,生意人利字当前,他可不信常荣会忽然变成了大善人。

  是,他们生意人也会做些铺桥修路施粥舍粮的善事,可那一是为了跟官府打好关系,再说生意场上混的除了心机手段,也需有个好名声。

  可要好名声却不代表就成善人了,有道是无奸不商,这四个字虽不大好听,可的确是他们生意人的本色,这常荣若是给岳州府所设的济民堂出谋划策还勉强说得通,这小小的竹山县,莫说一个济民堂,就算那位叶知县亲自登门,怕是也请不出常荣这尊大佛,可如今常荣的确费心费力的为竹山县奔走,若不然以他的性子,断不会跟自己说这些。

  莫非他这么用心良苦是想讨好叶全丰,不应该啊,若是别人还可能,但他的妹夫可是岳州按察使宋大人啊,虽比叶全丰低却也是朝廷的三品大员,一点儿不掺假的封疆大吏,这么硬的靠山摆在那儿,常荣有必要去讨好叶全丰吗。

  更何况,还如此用心,难道是这里有大银子可赚,朱老板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茶盏,他是内行,自然知道这茶是绝品好茶,正因藏在山里才无人问津,若运作得当,的确是一桩大生意。

  想到此,也不再纠结常荣为什么会帮那个叶知县,他关心的是生意,遂开口道“既是做生意,那我也就不跟老弟客气了,咱们索性打开窗户说亮话吧,此茶济民堂要价几何”

  常荣笑了“朱兄还是未明白小弟之意,这济民堂是叶大人为百姓长久生计所设,若直接卖出,跟等着朝廷救济有何区别。”

  朱老爷疑惑道“不卖,打算如何”

  常荣“入股,朱兄的一品茶香远近驰名,把这茶交于朱兄运作打理,最是妥当,济民堂不需朱兄花银子买,只是以茶入股,要所得利润的一成。”

  朱老爷心道,果真这常荣是个猴精儿的,一成说着轻松,那可是净利,是实实在在的肉,而且,一成利听着不多,可如此好茶,若运作得当必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到时候利润的一成便非常可观了,割给这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济民堂,实在肉疼。

  常荣岂会不知朱老板的心思,又让侍茶的小童斟了一盏茶,吃了一口貌似无意的道“听闻嫂夫人这不寐症有两年了,今儿在这老君观就睡过去了,可见是好了。”

  说起夫人,朱老爷心情极好“是呢,以往在家是怎么都睡不着,熬鹰一样,人都不成样儿了,多亏这位小神医妙手回春,若不然,内子这命都不知保不保得住呢,这位小神医的医术当真高明,我朱丙申好歹也是岳州人,怎么就没听过这位神医的大名呢。”

  常荣“据在下所知,这位小叶神医是随父上任来的岳州,以前一直呆在安州,朱兄不知道也不稀奇。”

  姓叶,先前在安州,如今随父上任朱老板可不傻,这么一想还能不知这位神医的底细吗,却仍有些不信道“老弟是说,这位小神医是那叶知县”

第136章神医之名

  常荣呵呵一笑“这个我也只是猜测, 或是巧合也不一定。”

  朱老爷心道, 这常荣话都说出口了还能吞回去不成, 他这般说自是不想落下口实,当真是只老狐狸。而且, 常荣如此上心这济民堂冲的绝不是叶知县, 若说是冲布政使叶大人倒也不见得, 叶大人来岳州上任可都一年了,前头可没见常荣上赶着巴结, 二品大员都不屑巴结又怎会上赶着个七品知县呢。

  不是冲叶府亦不是冲叶知县, 那就只剩下一个原因了,想到此, 朱老爷道“前几个月听闻贵府小公子染恙,本想去府上探望的,却赶上内子病着,怕去了反倒过了病气, 便不曾登门,不知如今可好了”

  常荣目光一闪“朱兄客气了,小孩子家身子弱得个病也是常事,朱兄是长辈,哪有长辈探小辈儿的道理, 更何况,如今已然大好又调理这几个月, 更是健壮了不少。”

  朱老爷“小叶大夫当真是华佗在世啊。”

  两人相对一笑, 虽未说明白, 却也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棠梨治好了自家夫人,朱老爷本来便想着重谢,如今有这个机会倒便宜,更何况这桩买卖做下来不仅表达了自己谢意且有丰厚的利润回报,虽割让一成的利润有些肉疼,但这一成的利润并非送与他人,而是交给济民堂,济民堂是为百姓所设,自己拿出些银子也是行善积德,一举数得,这桩买卖划算的紧。

  想明白了,朱老爷也极痛快“若老弟信任朱某,这茶便交与朱某吧,只不过咱们丑话也得说在前头,常老弟是生意人,自是知道,做生意总是有赔有赚,没有十成十都赚的,虽这桩买卖我也极看好,可就怕万一,末了若是未成,老弟可莫要怪罪。”

  常荣“朱兄说哪里话,只要朱兄出手,哪还有不成的。”

  朱老爷“常老弟就别捧了,回头捧得高摔的狠,万一有个差池,我这老脸可也就别要了。”说着顿了顿道“不过,以往倒是听闻叶知县出身寒门,苦读中榜方入仕途,却原来是医道世家。”

  常荣摇摇头“据我所知,小叶大夫的医术并非家传。”

  朱老爷颇为意外“不是家传,如何会有如此高明的医术,莫非拜了哪位名师高手。”

  常荣仍是摇头“也不曾听说小叶大夫有师承。”

  朱老爷愕然“常老弟逗我呢吧,既非家传也无师承,那小叶神医这一身医术是从何处而来,难道是生来就会的不成。”

  常老爷没说话,可心里却觉朱老爷最后这个猜测貌似有些靠谱,据余星阑说这小叶大夫的医术是看了几本医书药书之后无师自通的,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相比之下,常老爷更愿意相信,棠梨的医术是与生俱来的,这世上钟敏毓秀得天地造化的人,虽不多,可也不见得没有啊,说不准小叶大夫就是一个。

  棠梨却并不知朱老爷跟常荣正在猜测她的医术从何而来,她这会儿正忙着看诊,自从她几句话治好了朱夫人之后,后面看诊的便没有一个敢怀疑她医术的,一个个都用敬重的目光望着她,她开出的方子,也当成宝贝一样郑重的收起来,瞧那样儿估摸把这方子当成传家宝了。

  对于这种目光棠梨很是熟悉,前世的时候,以她军总中医科王牌主任的名头,来看诊的病人都是这么看着自己的,所以棠梨丝毫不觉得奇怪,且能处之泰然。

  而劲节先生跟余星阑这对阴差阳错的师徒,也并未因棠梨看诊便离开,而是在旁边打下手,一个誊写方子,一个认真记录,把棠梨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前世她看诊的时候也是有学生在旁记录的,所以棠梨习以为常,不觉奇怪,道观里的小道士,诸如灵飞这样的 ,先开头见主持这般颇不习惯,可见主持师傅一副心甘情愿,也没人敢说什么。

  因朱夫人这件事,加上劲节先生跟余星阑的大力支持,棠梨头一天看诊异常顺利,眼瞅天色已晚,求诊的人也都下山去了,棠梨方直了直腰,站了起来,准备回家,忽然她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前世,虽累却心情极好,可见她还真是个劳碌命,之前那般在家里天天闲着,浑身都皱巴,这看了一天诊,却觉通体舒畅。

  劲节先生却颇遗憾的道“若叶公子日日来老君观看诊当真是百姓的造化了。”

  棠梨“虽不敢保证以后日日都能来老君观看诊,但近几日是可以过来的。”

  劲节先生大喜“无量寿佛,若叶公子能来就太好了,贫道替那些求医的百姓先谢过叶公子了。”

  棠梨“先生何必如此,倒让在下惭愧了,需知为医者本就该诊病才是。”

  棠梨敢打这个包票是因了解便宜娘的性子,她娘对烧香拜佛之事一向很是热衷,尤其爹从驿丞一跃升为七品县令之后,她娘更是虔诚,只要得空必要去烧香的,自己只需回去说在老君神像前许了愿,七七四十九日日日来老君观烧香。她娘如此虔诚,自是不会拦着自己的。

  果然,棠梨家去一说,苏氏便极为欢喜开口道“早就跟你说过佛爷灵验着呢,应当多跟着娘去烧香磕头,你却不耐烦这些,如今可是开窍了,知道佛爷灵验了吧。”

  棠梨嘴上应着“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虔诚向佛,多烧香,多磕头,让老君爷庇佑咱们叶家阖家平安。”

  苏氏“这才像话。”

  棠梨“那娘是答应女儿去老君观烧香了”

  苏氏白了她一眼“娘之前不让你出去,是怕你一个姑娘家到处疯跑,坏了名声,虽你行得正做的正,到底人言可畏,万一传出个不好的名声,还怎么找婆家,如今你去烧香拜佛,是正经事,娘如何还会拦你。”

  棠梨心道合着自己出去给人看病是疯跑,反倒是烧香拜佛成了正经事,她娘这逻辑也真是醉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烧香的借口,总算能名正言顺的出来看诊了,倒也不枉自己编了这么一大通的瞎话。

  棠梨觉得最近自己的运气不错,虽然仍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坐堂行医,到底能看诊了,而且济民堂那边儿有朱老板跟常荣帮忙也有了大起色。

  说起济民堂虽是父亲主导,可真正出主意的却是劲节先生,这是棠梨从余星阑嘴里知道的,棠梨倒不觉意外,当日本就是叶全丰点拨自己来寻劲节先生的,而劲节先生也的确不负众望,只一个主意便为竹山县百姓谋了个长久生计,可见真有治世安民的大才。

  而棠梨自己对于这些却无能为力,她能做的也就是大夫。

  棠梨这大夫做的很是成功,且棠梨也终于领教到了古代的传播力量,即便没有先进快速的各种媒体通道,只口口相传,力量依然不能小觑。

  棠梨在老君观坐诊了只三天,神医之名便不胫而走,来求医的病人从老君观山门一直排到了山脚下,日日如此,以至于山道上都挤满了人。

  棠梨每日一早过来,一直到天擦黑才回家,累是累,但心里满足,果然她还是适合做大夫。

  但棠梨也未想到,因看诊却也招来了麻烦,这麻烦便是岳州头一号的纨绔子弟,知府公子吴玖,进而引发了一件轰动整个岳州城的大事。

第137章大煞风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妙手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