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长子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9-12-23 20:17:50

  但是把白姨娘接过去这事儿就不行了,他拢共就收了两个姨娘,一个周姨娘,比他还要大一岁呢,早就不去那边了,另一个就是白姨娘了,二十七岁,还是好时候,长得好,性子柔,颇得他喜欢。

  关键是把白姨娘送走了,夫人也未必肯再给他一个通房,他总不能一直去夫人的正院吧,那非得把他逼疯了不可。

  所以让白姨娘去柳州城这事儿,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再说,他就不信,大哥堂堂一个知州,府上还能缺了照顾时哥儿衣食起居的人,非得把白姨娘弄过去。

  魏达得风寒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整个府里都是李氏管着,所有人都觉得魏达这场风寒是意外,毕竟天气冷,哪怕屋里头烧着炭,开门关门的也会把寒气带进去,小孩体弱,得病是很正常的。

  不过李氏还是对儿子更上心了,伺候的人又加了好几个,除非魏仁留宿,否则的话,她都跟儿子待在一个房间里,自己瞧着才能放心。

  当然了,魏仁是绝对比不上儿子在她心里头的分量,之所以哪怕把儿子送到隔壁,也要让魏仁留宿,还不是因为想再生一个嘛。

  她虽然年纪不小了,可小儿子生下来也才一年多,未必不能再怀一胎,自个儿亲生的儿子,谁还会嫌多。

  魏时只写了四封信,一封是给自家父亲的,一封是给姨娘的,一封是给大伯的,还有一封写给的是自家堂兄,压根儿就没有母亲的。

  所以李氏根本就没有收到庶子考中县案首的消息,当年她有了自个儿亲生的儿子,便直接放弃了从白姨娘那里抱过来的庶子,下人基本上全都抽借掉了。

  但是她不屑于在庶子身边安插人,爱怎么着怎么着,她不管也不问,这孩子是好是坏随便,对于她来说都无所谓,反正二房这些东西都是她儿子的,她手里的这些东西更是她儿子的,跟姨娘所出的庶子没有一丁点关系。

  李氏从来都不觉得庶子可以压过她的嫡子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命,从出生就决定了,从白姨娘肚子里出来的庶子会读书,那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嫡子就更会读书了。

  以后她再让哥哥给达哥儿请位名师,达哥儿的将来岂是魏时可以比的。

  总而言之,李氏是没把魏时这个庶子放在眼里。

  同样收到消息的魏大伯,直接跑到后院跟母亲报喜去了,魏家下一代的领头羊,就得是这个样子,光指望定哥儿不行,达哥儿太小,现在还使不上劲儿。

  “案首好哇,咱们家还从来没出过案首呢。”魏老太太喜不自禁,老魏家读书是从老头子开始的,从老头子到两个儿子都没给她拿过案首回来。

  “准备准备,待会儿去给你爹上柱香,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老头子就盼着家里的小辈儿会读书,这要是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怕是要乐的跳脚了。

  “应该的,应该的,是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爹。”魏仁乐得直捻胡须。

  大侄子去赶考之前,他就觉得有可能会考中县案首,但是没敢跟孩子说,就怕有压力,再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万一出个什么天才神童,他也怕这案首没了。

  好在,他怕的那些事儿都没发生。

  “父亲这是也收到时哥儿的信了吧。”

  魏定看了信之后,就立马去了前院想跟父亲分享这个好消息,听父亲来了祖母这儿,他又慌着往这边赶,瞧两个人高兴的,应该是知道消息了。

  “你也看到了,时哥儿再有几天就过来了,回头让你娘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咱们一大家子坐在一块庆祝庆祝。”

  二房那边,二弟和二弟妹不可能过来,但是可以把白姨娘接过来,以后就留在这儿照顾时哥儿的衣食起居,蓉姐儿那边儿一家人倒是可以过来。

  其实要不是时哥儿还要准备四月份的府试,他还想多请几位下属,好好庆祝一番。

  魏大伯满面春风的回了衙门,不到半炷香的功夫,衙门里头的人就全都知道了——魏知州的侄子考中了县案首。

  县试虽说只是科举的第一个台阶,可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迈上去,而且这迈上去的人里也分三六九等,最好的自然是案首。

  更何况魏知州的侄子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是县案首了,以后妥妥的是个举人,考中了举人,那可就能当官儿了。

  再好一点儿,考个进士,跟知州大人一样,光宗耀祖。

第11章

  因着自家大伯已经做了安排,魏时都不需要回燕县,直接赶回柳州城就可以了。

  当然,县试的结果除了告知家里人之外,他也写信给了先生和交好的同窗,只是不能够在一块庆祝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没有比这更好的时节了,魏时一路上心情都很好,当然这跟他考中了县案首不无关系。

  比旁人多了十几年的记忆,在学习上,魏时也算是开了挂的,虽然有那么一点心虚,但他还是很感激自己的这个优势。

  如果他没有上辈子的记忆,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参加科举,不管是有嫡弟之后,还是在那之前,府上的环境都不太适合让人奋发向上。

  他被养在母亲膝下的时候,吃喝不愁,享受的待遇自然不是现在可以比的,但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读书上对他都没有过多的要求,相反很是宽泛。

  现在想想,还好那时候他有严格要求自己,不然的话一朝从嫡长子变成庶长子,这个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科举相当于是他的救命稻草,若是没有这个稻草,在那样压抑的环境下,他真怕自己心理出现问题。

  嫡弟出生以后,一切回归原位,他不会去跟母亲和弟弟抢东西,该是他的就是他的,不是他的,他自然不会觊觎。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没必要抢别人的道。

  “大弟,你这次真的是太争气了,咱们家还从来都没有出过县案首呢,父亲都高兴坏了,就等着你回来呢。”魏定拉着自家堂弟往里走。

  以往他参加考试的时候,别提有多羡慕那些考中第一的人了,早知道堂弟这么争气,他就应该陪着堂弟一块儿过去,也沾沾堂弟的喜气。

  关键是自己陪考的人考中案首,这滋味想想就觉得爽,四月份的府试他是一定会跟过去的。

  魏定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过乡试还差些火候,所以父亲压根不打算让他参加今年的乡试,如果是其他人,即便是火候不到,也可以去考场上试一试,积累经验。

  但是他不一样,乡试不同于县试,每一场只有一天的时间,当天就可以出来,乡试总共分为三场,每场有三天的时间,这就是说,每次他都得在考场里待三天才能出来。

  就他这小体格,参加乡试真的是冒着风险的,要是有把握也就算了,没有把握的话,何苦去折腾这么一遭呢。

  所以他是打算参加下一届的乡试,这样算一算还有三年半的时间呢,瞧堂弟这势头,可能三年半以后,他们兄弟俩可以一起去参加乡试了。

  “大伯今日怎么没去衙门?”今儿也不是休沐日啊,大伯可不是父亲,时常从衙门里溜号,据他所知,大伯还是相当恪尽职守的。

  “估摸着你要回来了,下午衙门那边也没什么事儿,父亲就干脆直接回来了。”

  不得不说他爹对堂弟是真的很看重,这也难怪,有天分,还肯努力,性子也好,不像一些读书好的人,眼睛长在头顶上,他就很喜欢自家堂弟,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吧。

  还真别说,明明是只住了一个月的地方,魏时这会儿却是觉得跟回家一样,相反在燕县的家,他是一点都不想回去。

  只是有些放心不下姨娘,父亲是个不会护人的,母亲的性子又惯来一言难尽,府里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姨娘接过来住。

  大伯虽有跟他提过这事儿,可说到底做主的还是父亲和母亲,只有燕县那边肯放人,姨娘才能过来。

  ——

  说好了要庆祝一番,但因着四月份的府试,并没有怎么大办,除了府里的人之外,只请了魏蓉夫妇过来。

  依着嫡姐以往的性子,魏时本来以为她会不怎么高兴的,不管是母亲,还是嫡姐,不乐意都是挂在脸上的,没学过怎么收敛。

  甭管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嫡姐脸上倒是有个笑模样,不过对他仍旧是爱搭不理。

  正好,他也不想搭理这个姐姐,他又不欠她的,干嘛要热脸贴着冷屁Ⅰ股。

  “城外白马山的寺庙很是灵验,大哥和大弟若是得闲了,咱们可以约着一起去,拜拜菩萨,以显诚心。”孙行川很是自然的道。

  既然已经成了亲戚,那就得多多来往,这样才能亲近得起来。

  他可不能跟夫人一样,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跟谁都不亲近,张嘴就得罪人,这算怎么回事儿。

  孙行川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虽没让自家夫人改了脾气,可也是有效果的,出门不能随意跟人使脸子,可以不说话,笑一笑意思到了就成。

  他不求着夫人出面给他攒什么人脉,只求不得罪人,既然图的是夫人的家世,其他的也得一并受了。

  新婚头几日,孙行川还想着慢慢的把夫人的性子掰过来,但是如今他已经没有这个妄想了,能达到现在这个效果就费了老鼻子劲了,想让夫人长袖善舞,那太难了,他宁可下苦功夫去读书。

  魏时对求神拜佛没什么兴趣,哪怕是经历了穿越这种神之又神的事情,他骨子里也仍旧是个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佛,但如今这个时节,他倒是很乐意去爬山,在寺庙里逛一逛。

  魏定倒是没少去了白马山,小的时候是家里人求神拜佛保他平安,长大了之后,他自己每年也是要去拜拜的,对那里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了。

  两个人都没有推诿,相当爽快的应下了,魏蓉有一瞬间表情差点就绷不住了。

  她就纳闷了,魏时有什么好的,不管是堂兄,还是夫君全都上赶着。

  她也知道大家都是亲戚,关系得处起来,但是要上赶着的那也得是魏时才对。

  事实却是掉了个个儿,不管是堂兄,还是夫君,对上魏时之后,脸上那个笑,她看着都觉得腻歪,就跟被下了蛊一样。

  就连自家大伯,也对魏时颇为看重,这是她来柳州城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第12章

  一直到月末,魏时三个人才约出去一块爬山,当然不可能不带着下人。

  魏时身边带着的就是他前几日才选出来的书童,上次陪他去方山县考试的那些人,回来之后,大伯把大部分人的奴籍都拿过来给了他,这些人以后就跟着他了。

  元宝就是他从里边挑出来的书童,今年十四岁,比他大三岁,人挺机灵的,微微有些圆润,看上去挺讨喜。

  这一批人,说是及时雨也不为过,大伯家里的下人和他的人,还是有些区别的,而且他也到了必须要有一个书童的时候。

  原本在来柳州城之前,他没指望母亲会给他安排书童,甚至都做好了没有护卫送他去考试的准备。

  大伯对他确实是恩重如山,这些事情于大伯而言,可能没什么负担,但是对他来说,恩惠却是实实在在的,既少了风险,也节约了时间。

  倘若大伯不管的话,他就只能自己去找人牙子挑书童,可能还要挑几个护卫,这些开支哪怕父亲可以报销,但是他还真不怎么信任自己挑人的眼光,更不知道如何管教一个新人。

  怕他手里的银钱不够用,大伯已经给他塞过好几次银票了,拒绝都拒绝不了。

  这哪里是当大伯的,他父亲都不曾有过这份心意。

  总之这些琐碎的事情如果没有人管的话,真的是让人头大。

  “过几日你们就要出发了吧,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话。”孙行川很是热情。

  妻弟是个有能耐的,别看年纪小,又是第一次参加府试,可光看魏大伯和堂兄对这个妻弟的态度,就知道绝非是泛泛之辈。

  更何况人家已经取得了县案首,府试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过,过了府试便是童生,十一岁的童生,还是挺让人稀罕的。

  不过,孙行川在知道魏定这位堂兄要跟过去陪考的时候,惊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柳州城谁不知道知州府的独苗苗身子骨不好,虽然没有到整天吃药的程度,可也是经常生病,能陪人去考试,来回走这么一遭,足见交情。

  这人跟人还是不能比的,他夫人跟人家还是姐弟呢,就没有这份本事,知州府里头也就老太太因着血缘关系,平日里会惦记着他夫人,时不时的把人喊到府里去。

  这其中的缘由,孙行川再清楚不过了,还不是因为自家夫人那个脾气,他都没法想象岳母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把女儿教成这样。

  明明除了家世之外,什么优势都没有不是吗,何必傲成那个样子呢,在他们家这样也就算了,在知州府同样傲气,那就是傻了。

  白马山还是挺热闹的,爬山的人很多,大都是冲着上面的白马庙去的,求平安的、求子的、求金榜题名的、求财源滚滚的、求一帆风顺的……

  这世上倘若真有神佛,大抵是忙不过来的,信徒太多,愿望更多。

  魏时随大流跟着在佛前拜了拜,压根儿就没许什么愿望,比起神佛,他还是更相信自己。

  ——

  因为魏定身子骨不太好,一行人出发的要比魏时之前的计划早两天,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歇着,绝对不在野外过夜。

  “我哪有这么娇气,这都已经四月份了,还能得伤寒不成。”

  堂弟在这方面太过小心翼翼了,魏定有些哭笑不得,他又不是泥捏的,哪用得着这么仔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