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意元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9-12-17 19:36:38

  至于问刘元的人,刘元直接当作没听见,就她现在的情况,那就是一个被父亲用皇权逼得一定要远嫁和亲的公主,不能跟刘邦发脾气,那对不想理的人不予理会,有什么问题?

  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位看着刘元竟然连个眼神都不给,翻身上马就要走,急着朝着刘元喊道:“公主殿下这是不顾大汉江山的稳定,不管大汉百姓的死活,一意孤行要走?”

  话问得十分玄妙,可惜的是刘元不想应付这个人,且由着闲得慌的刘邦来吧。

  “驾。”刘元用扬起的马鞭和马蹄回声回答这位的问题,这人如何也想不到刘元竟然对他冷漠至此,他又不认识子婴,见子婴长得倒也不错,而刘元一个明明被禁足的人却出现在宫门前,本来就胡思乱想的人,这会儿更是脑补无数。

  “坏了,陛下,快去让陛下封了城门才是。”这人一脸着急的就要进宫,便要去见刘邦。

  刘邦正高兴即将到的手的宝藏啊,算着时间想是什么时候他就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宝藏,没想到还没等他做好美梦,门外传来一阵惊呼道:“陛下,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一声叫着的不好惊得刘邦差点没撑住,好在一口气还是吸了回来,转头就往殿外走去,走到那叫着不好的人面前,“你叫喊什么?”

  “陛下,臣在宫外看到被陛下禁足的始元公主殿下和一位郎君往城门的方向去。陛下,公主殿下是不是,是不是与人私奔了?”一句不确信的猜测,却是让刘邦气得脸都黑了。

  那人自是以为刘邦是叫刘元给气的,正高兴着,没想到刘邦消化完那话后上前一脚直踹他心窝去,“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坏朕公主的名声。”

  本来以为可以看看刘邦的笑话,没想到事与愿违,而且情况更是截然相反,被刘邦朝着心窜子踹来,直接连翻了几个跟斗才停下。

  这人也是没想到刘邦竟然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那种,稳住之后连忙朝着刘邦解释道:“陛下,臣只是看到殿下与一位郎君出了城,方才有此猜测,若是臣说错了,还请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恕罪,无凭无据你也敢说朕的公主跟人私奔,你怎么就能够确定朕的公主出城不是奉了朕的命令,为朕办事?与一个郎君一道出城就是私奔,那朕看到你与一个女郎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你欲行不轨之事?”刘邦那也是非一般的人,听听他这问的话啊,那人都不知该如何接话的好。

  “当着朕的面你们也想诬蔑朕的公主,你们的胆子真是不小啊。”刘邦问完了问题也没打算把事情就那么掀过。

  走到那人的身侧,指着那人毫不留情问道:“凭你一己猜测就敢毁了一个公主的名声,你们是不是从未将朕放在眼里?是不是在你们的眼中可欺的不是朕的公主,而是朕?”

  “陛下,臣绝无此意。臣也是忧心与匈奴和亲在即,若是当真公主殿下有什么不妥之处,那于大汉,于陛下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臣是忧心陛下,忧心大汉而已。”听着刘邦将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往他身上扣,那人急急地辩解。

  “照你这么说来,你不仅是无过,反而还有功了。”刘邦那是极其不善地问了,那人连忙地与刘邦作一揖道:“臣,臣无此意。”

  “那你告诉朕,你是什么意思?你今天到这里来跟朕说的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刘邦是一字一字地追问,这摆着不肯放过人的态度,那人已经吓得跪下道:“臣只是担心,臣真的只是担心,担心公主殿下会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

  “你倒是很会替朕担心,也很会朕的江山着想,只是朕怎么横看竖看都觉得你是想看朕的笑话?”刘邦凑近如此阴恻恻地说,那人吓得连连与刘邦磕头,“陛下,陛下,臣绝无此意,臣绝无此意啊陛下。”

  刘邦冷哼一声,突然一个转身,“这一次,朕念你是初犯,只与你重责三十,再有下一次,朕会要了你的脑袋。来人呐。”

  这一声令下,周勃来得必是比樊哙那会儿要快得多了,朝着刘邦作一揖,“陛下。”

  “拖下去重责三十。”刘邦吐字,周勃一眼看向那位,毫不犹豫地应声道:“诺。”

  招手让侍卫进来将人拉下去,打啊!

  为着刘元真是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要挨打。周勃那么的想着,但是那一位这会儿就算被刘邦罚了,只是重打三十而已,比起被夺了官位,打上三十看起来已经是刘邦网开一面,故而连连与刘邦告谢,“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刘邦冷哼一声不再多言,只管让周勃把人给带出去,让他消失在他的眼前。

  至于刘元领着子婴出了城,宝藏所在是她借着萧何给选的,萧何也知道刘元要这宝藏并不是为了吞为己有,因此做起来也是十分的尽心,处处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刘元想要造假的时候也早就给萧何打过招呼,萧何点了头之后,刘元这才开始准备让子婴将这个宝藏名正言顺的送到刘邦的面前,以此也让子婴在大汉争得一个立足的机会。

  “多谢殿下。”这个地方该是没什么外人了,子婴就站在所谓的宝藏面前朝着刘元作一揖,真心实意的谢过刘元的。

  “你不必谢我,这是你该得的。”子婴当年选择将宝藏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就记着这份情,自然也要想尽办法的还回去。

  子婴此刻真是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觉欢喜的,当初他只是为了活命而已,他想着只要他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做到一切他想要做到的事,没想到不仅是命保住了,他给刘元的一切,刘元又给他还了回来,更让他借着这份早就可能不属于他的东西让刘邦封了他一个侯。

  侯啊,先秦本也是个侯,后来称王,那都是艰辛不易的。

  有了项羽之乱,再加上如今各诸侯的关系都乱得很,子婴就没想过再成为一个秦王,所谓的关内侯无论刘邦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了自己将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子婴也绝不敢受。

  “殿下虽不以为然,但是殿下的这份情意子婴永世难忘。”子婴还是再一次冲着刘元作揖,谢过刘元的恩情。

  “你且当我是我看在秦始皇的份上,不忍他的后人因着一群他国的覆灭者而死,所以你不用记我的情。”刘元还是真是因为赢政才想救一救子婴。

  至于从子婴手里当真得了这样一个大的宝藏,算是意外之喜吧。

  “只是这么大的宝藏,殿下全都给陛下?”子婴还算是知道宝藏到底是有多大,但是刘元不曾想过据为巳有,也不曾想过自己偷偷的留下一点,子婴领了那么大一份恩情,那多少也得想着还着点吧。

  “我要来做什么?这些宝藏于许多人看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对我来说,那也不比这个天下太平,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更叫人看着欢喜。”

  “如果能倾尽这份宝藏换得天下太平,百姓和乐,那是有多值啊。”

  刘元说得也真心实意,无论她一开始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元心里更多的时候都会记着那些百姓,那些曾经为了刘元舍身忘死,愿意相信刘元的人。

  “一个人过得好不算什么,能让所有人,让他们全都过得好,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追求。”刘元冲着子婴吐露这份希望,身负重担便只能迎难而上。

  “这份宝藏你记住,这是你们秦王朝的宝藏,我虽是第一个随你到宝藏来的外人,但是你是要献给陛下的,在陛下不知之前,只有你一个知道。”刘元想来想去还是特意叮嘱了子婴一句,想让他把话牢牢地记下。

  子婴张了张嘴,刘元道:“你也看到了,城门前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天下想要我死的人可是多得很,一个不慎你也得跟我着一起陪葬。”

  要说刚刚还是没拿着当回事,再听着刘元这一番话,子婴只能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是。”

  刘元做事谨慎,越是谨慎于子婴其实更好,刘元不想再让子婴提起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好。

  这个天下间子婴也只以为只有刘元和他知道宝藏事,刘元既然已经无意再提这件事,往后想必也不会再提的,这对子婴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再谢殿下,此言一出,往后我绝不会再提。”子婴一看刘元又要再一次叮嘱他慎言,以后是没有机会了,但此礼还是要朝刘元行的。郑重朝着刘元作一揖,表示对刘元的感谢。。

  “我收下了。”刘元点了点头如是说。心中若是真存感激的人也一定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大家都好,不可否认刘元不提宝藏一事确实是为了大家都好,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出你之口入人之耳,不会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如萧何早就知道这个宝藏存在,但是萧何从来没有与刘元提过半句,若不是刘元想要,萧何全当了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第174章 最好的靶子

  “来人。”刘元都已经亲自带人来看过了宝藏确实是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派人去见刘邦了,把这里的事告诉刘元,让刘邦知道宝藏确有其事,接下来刘邦会做什么,刘元倒是清楚得很。

  就算一开始刘邦是想将宝藏据为己有了,到了现在也再不会存着这样的心思。

  说起这事,刘元也得感慨一句,世上的男人有时候还真不是一般的恐怖,为了所谓的江山真是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愿意做。

  想想刘邦听着大秦宝藏的第一反应便是将这个宝藏收为己有?是的啊。可是刘元将利害关系和刘邦分析之后,不管刘邦本来是什么想法,从刘元点破宝藏即可利己亦可利于天下,刘邦就只想怎么样利用这个宝藏安定这个天下。

  “速速回去禀告父皇,宝藏确实在此。”刘元如此吩咐,立刻就有人应声快马赶回长安禀告了。

  刘邦等着连动都舍不得动,这会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喜着连连鼓掌,而且冲着前来禀告的人连声地叫好,当然也得考虑,接下来他是要怎么样呢?

  “来人,立刻传萧丞相留侯还有御史大夫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赶紧进宫。”刘邦笑得嘴都合不拢啊,有了这么大的宝藏即可解他的燃眉之急,又可以让大汉喘一口气,如此好事怎么能让他不喜。

  萧何和张良以及曹参收到消息,虽然不解刘邦还能有什么要事相商,收到传诏还是立刻进宫,看到彼此皆是一顿,但一想既然是有要事,也不可能只传他们之间的一个而已,让他们一道进宫来商量,这才是刘邦。

  “陛下。”门口碰上只以眼神交流了一番,多的一句都不曾说话。

  急急进入宫中,见着刘邦作一揖,然后就等着刘邦发话了。

  “先秦王子婴,昨日与朕奉上了先秦数代积攒下来的宝藏。”

  刘邦立刻迫不及待地告诉萧何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三人一听脸上满是震惊,“陛下证实了?”

  话是曹参问出来的,刘邦答道:“证实了,子婴带着元儿一道赶往宝藏所在,元儿已经看到了宝藏。”

  又跟刘元扯上关系了啊,这三人里头有两个,一个是知道内情得一清二楚的,一个是隐约猜的,但是都只与曹参一般当作初次听着,因此也跟曹参一般朝着刘邦恭贺道:“恭喜陛下。”

  “同喜同喜啊,有了先秦宝藏,我们可以大松一口气了。”刘邦笑得发自真心。

  曹参也是真心地道贺道:“本以为项羽当初得了整个大秦的国库,咱们当时连一丁点都没敢拿,好生遗憾,没想到大秦还有另外一个宝藏,历代秦王真是深谋远虑啊!”

  刘邦却是欢喜无比地道:“真得谢他们深谋远虑,否则如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陛下所言甚是,那先秦宝藏接下来如何安排?”萧何最是清楚刘元什么时候得到的这份宝藏,又是在这些年里用过宝藏多少,到了天下太平,眼看着刘邦为着钱发愁,即又动了心思将宝藏送了上来。

  刘邦啊,刘邦即贪财也好色,其实萧何担心刘邦万一将这份宝藏占为己有,不愿意供养天下,那个时候他是应该怎么办。

  可是从前一直防着刘邦的刘元这一次却笃定地告诉萧何,刘邦一定会将宝藏用到刀刃上。

  如此,萧何思及刘元所言,最后只能一切都听刘元的,反正刘元说话从来不是无的放矢,先前她瞒着拿住宝藏没让刘邦知道,现在她既然做了决定把宝藏交到刘邦手里,想必无论刘邦有多少的私心,刘元一定有办法对付刘邦。

  “我们不是正愁如何给元儿陪嫁吗?有了先秦宝藏,这就不如愁了。大汉还缺的什么东西,你是丞相你比朕更是心里有数,总而言之,宝藏有了咱们得用到老百姓身上,我们能喘口气,也让大汉都喘一口气。”刘邦话一说出来,无论是心里本来担心的萧何或是不确定的张良,这个时候都暗松了一口气。

  “陛下,若是如此,宝藏就不宜让太多的人知道。”张良还是得为大汉着想,刘邦既然一心为着大汉着想,他也会为刘邦着想。

  刘邦朝着张良道:“留侯所指?”

  张良与刘邦作一揖道:“天下贵族心未定,从殿下遭受的非议便可看出,他们并非都一心盼着陛下好,也盼着大汉好。宝藏陛下要用到大汉上,该知道的人可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无须让他们知道。”

  换而言之,张良觉得那些贵没有必要知道宝藏的存在。

  “国库是由丞相府执掌,这件事不妨交给丞相安排。”张良还是相信萧何的,早些年张良就已经猜到刘元在咸阳收获得一点都不比萧何当初得了整个先秦丞相府更多,秦王子婴是一个,一定还有别的,如今算是知道了这份别的是什么了,竟然是大秦的宝藏,刘元委实运气很好。

  刘邦本来就想这么大的宝藏应该怎么样的安排才好,结果听到张良如此道来,一眼看向萧何,萧何却是皱起了眉头。

  “丞相是有什么难处?”刘邦显然是想听张良的话的,因此看到萧何显得为难才会有此一问。

  萧何冲着刘邦道:“不知这宝藏有多少?”

  此问得刘邦指了子婴让人搬进宫的十几大箱记册,“这十几箱都是登记了宝藏了。”

  虽然早就料到这份宝藏不少,张良乍然看到这样的十几箱的东西记着的也是难掩震惊,拿眼不可置信地看向刘邦,不确定刘邦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么多。”曹参发出一声感慨,十几箱登记造册的东西,曹参直接走了上去打开其中一个,一看那都满的,全都满的都是竹简啊。

  张良看着心下感慨刘元做事确实是用心,当初竟然在得了宝藏之后就让人登记造册了?额,也不能说都是刘元的功劳,里面必有萧何一份手笔。

  萧何朝了刘邦作一揖,“如此庞大的宝藏若是运了回来一定会惊动长安。”

  刘邦本是是高兴的,但是惊动长安不就是说宝藏肯定瞒不住贵放?

  刘邦是想了又想啊,他一开始倒是想将这个宝藏据为己的,结果被刘元谏了一番,便消了一开始的歪心思,结果想将这个宝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不缺钱啊,然而萧何的意思似是不同意,这个……

  等着萧何的下文,萧何朝着刘邦道:“陛下,大汉要与匈奴议和因此需要财宝才迷惑匈奴,于大汉而言,只有贵族才会急急的想将宝物据为己有,对天下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粮食。”

  区别贵族与百姓,刘邦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百姓对宝藏或只会感慨一声,在没有填饱肚子的时候看着这些钱是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但是贵族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若是知道大汉有这么在一个宝藏,他们的心一定会动。”

  “正是。”萧何肯定刘邦所言,刘邦是个聪明人,一定清楚眼下他最大的敌人是谁。

  “丞相是的意思是?”刘邦不太确定自己有没有误会萧何的意思,多问一句。

  “宝藏所在之处是否安全?”萧何这样问了一句,刘邦道:“大秦能藏了这么多年宝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张良道:“从前安全未必见着如今也是安全的。”

  刘元他们已经赶去了,万一叫人跟上了,防贼不易啊。

  “依着子房的意思是?”萧何和张良似乎想的办法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细节可以有所差异,刘邦只好继续问个清楚。

  “陛下,收不如散。”

  张良此言一说出来,刘邦那是直接傻了眼,不太明白张良这意思,散不如收?是他理解的意思?

  而张良已经再道:“宝藏所存是为解困,但是现在宝藏闹了出来,陛下如果不想让贵族们团结起来,不如就用这个宝藏,让他们更加离心,更可借他们一举搅浑匈奴的水。”

  这意思竟然是要用一个宝藏来挑起贵族们相对,更让贵族且大汉解匈奴之困?刘邦的眼睛亮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4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4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