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嫂养儿记[七零]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浣若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9-10-25 19:03:27

  苏向晚没理,伴着王母的哭声直接进病房了。

  病房里,王文花的手腕上缠着纱布,身边会着个男人,一件蓝衣服,袖子上满满的都是油,一看也是个工薪阶层。

  “阿姨……”

  “领导……”这俩人一看苏向晚进来,同时站起来了。

  “我家文花的意思呢,就是确定个恋爱关系,订个婚,把她也送到部队上就行,等复员了俩人再结婚,领导,您给个准话吧。”王文花的父亲嗫嚅着,又说。

  苏向晚说:“那孩子姓李不姓宋,所以就算结婚,我们家不出一分钱,也没有财礼。”

  “这个我们知道,全秦州人都知道他是李师长的外孙,李师长嘛,咱秦州走出去最大的官儿。”王父说起来有点激动,搓着手呢。

  “那你可能想岔了,首先,孩子从他外公那儿拿来的东西全捐给博物馆了。”苏向晚说着,啪的一声就把小玉瓜的捐赠证明拿出来,拍桌子上了。

  看王父大张着嘴巴,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苏向晚又把小玉藕的捐赠书也拍过去了:“他是有两处院子,但是,也全捐给国家了,他现在又红又专,属于无产阶级。”

  王父嘴巴张的很大,毕竟工薪阶层,也没看捐赠证明上写的啥,但在他想来,珠宝一个,房产一个,那挺合适,就是两张证明。

  苏向晚快速的又把捐赠证明收了起来,然后说:“我家啥都不给不说,养了那孩子这么些年,真要订婚,你们家得出一半他的抚养费,承泽我直接送给你们家。至于你说俩孩子一起到部队上,那更不可能,73年全国不招兵,不信问政策去。”

  “多少钱?”王父犹豫着问。

  外面几个妇女叽叽喳喳:“咋回事,这师长夫人是来抢钱的吧,没听说结婚还问女方要财礼的啊?”

  苏向晚伸了三根指头出来:“也不多,三千块就得。”

  王父还没说话呢,王母冲进来了:“要不,我们再考虑一下。”三千块,做梦也做不来啊。

  “妈,我就想进个部队,你们这都说的啥呀这都?”王文花显然也没想到父母这么能讨价还价。

  苏向晚就冷笑开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碰见一小伙子,人孩子有礼貌,有家教,见了女同学会脸红,会让座会关门,家里爸爸还在部队上是干部,这姑娘立马学也不想上了,歌也不想唱了,想尽千方百计就想嫁人小伙子,这叫啥你们知道吗,这叫虚荣心,这叫贪财不要命。且不说今年全国不招兵,就算真招,这种思想部队肯要吗?”

  这下可好,王文花的脸刷的一下也红了。

  “爸……”

  “给钱吧,三千块,明天李承泽我就送你家吃去,能不能上部队,你们自己看着办。”苏向晚的手直接伸王父鼻子底下了。

  王父转身,啪的给了闺女两耳光:“不要脸的东西,赶紧跟我回家。”

  苏向晚冷笑着出来了。

  “那好歹,宋青山是个师长,您也帮我家闺女解决一下插队的事情啊,她就是不想去插队。”王母追在后头,还想讨价还价。

  苏向晚顿时就回头了:“可以啊,我妹在青藏援疆呢,你知道她公公是谁不,咱原来的省委书记,现在在青藏那边还是自治区委书记,我请示他一下,把你闺女调过去?”

  王母的嘴巴立刻就闭紧了。

  要去青藏,那不把王文花的命给要了。

  这就是人的可惜之处了,苏向晚最开始见王文花的时候,对她印象还不错,其实一直以来都在清水县一小里头找空缺,想办法,看能不能帮这姑娘个留城的教师资格,这种资格不能直接安插,总还非得等,等有老师退休。

  可她这儿正想着办法呢,王文花全家就急不可捺,跑军区拆李承泽的台。

  可以说,王文花的留城梦,全是自己给作没的。

  新兵入伍前三天,军装就发到手里了。李承泽终于有了一套崭新的,适合自己身高比例的新军装,附带着,还有一双军绿色的帆布鞋。

  今年全县就走他一个兵,还是特召入伍,省军区的征兵令到刘塘那儿的时候,这家伙还在发高烧呢,高烧,肺炎都断不了他的烟瘾,抖抖索索抽一口,吐一口大浓烟出来,喷在李承泽的脸上,那脸上写满了对于宋青山的敬佩啊。

  不说全县了,全省今年就只招了李承泽一个兵。

  下乡参加宋庭秀的婚礼,李承泽就穿着他合身又崭新的军装,坐在宋团的指挥车上,自我感觉光芒万丈。

  “宋东海,以后见了小姑娘绕着走,明白吗,就是咱妈教的那首歌,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看见了千万要躲开。”这种感慨,发自李承泽的肺腑之中。

  驴蛋说:“女人是老虎,看见了咱就打打打!”臭小子,搞的好像有人能看上他似的。

  “女人是老虎,这叫什么歌?”宋团一听不高兴了。

  苏向晚悄悄在宋团儿边唱了一遍,最后两句是:师父呀,坏坏坏,老虎已经闯进我的心里来!

  宋团拉着手刹呢,顿了一下:这唱的可不就是你嘛,真跟头老虎似的。

  宋青玉早就二嫁了,不过宋庭秀结婚,回来在家忙碌着干活儿,做菜呢。宋大花带着方彩旗,也在厨房里忙碌。

  老太太格外欢喜,坐在门口吹牛呢:“庭秀找的是个老师,好的不得了的职业,等一过年我就搁城里,给我的新儿媳妇带孩子去。”

  “那也不如人向晚吧,向晚可是咱的妇联主任。”跟她聊天的宋光光说。

  老太太顿了一下:“啊呸,人家秀兰有文凭呐,将来说不定能当校长,她苏向晚能升上去,那凭靠的全是赵国栋的关系,本质还是咱老农民,要不然,一个主任当这多年?”

  宋大爷在归整自己的衣服:“够了,你少说两句不行吗,大喜的日子。”

  “我就说,咋地啦,老三结婚都多久了,他青山不住的房子也不给我们俩老养老,那俩口子就是亏先人,她苏向晚就不是我儿媳妇,她要敢来,我啐她。”

  “妈!”宋团一声,把这老太太惊醒过来了,没发现啊,大儿子居然回来了。

  但是,更叫老太太没想到的是,苏向晚带着几个孩子也跟在后头。

  “哎呀,我本来准备了半袋子的花生,想着酒席上要用呢,可惜啊,老太太似乎不待见我呢,那我还是把花生提回去吧。”对于自己和老太太的矛盾,苏向晚从来没有在几个孩子面前掩饰过。

  李承泽提着花生,转身就走了。

  “你个苏向晚,青山恁多的福利,你就一人省着吧,过完年我就上清水县城,我还住你家对面呐,咱倒看看,谁日子过得好。”老太太终于有了个有工作的儿媳妇,立马就不一样了。

  苏向晚又说:“东海,把那半个猪腿也甭往来扛来了,你奶看不上吃。”

  她现在回村,那叫太后出巡,说实话,赏光都是为了宋庭秀,半跟猪后腿,再加上半袋子花生,她当着老太太的面,还真的就原样儿的给提走啦。

  哎哟喂,老太太的心可以说是简直是在滴血啊。

  打开自家门,还得搞一趟子卫生。

  苏向晚自己搞卫生,交给李承泽和吱吱一个任务,就是让他俩去趟宋齐家,去看看宋齐家的闺女宋小芹,看她在干啥。

  宋小芹这闺女,今年估摸着也有二十一二了,大姑娘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苏向晚对她突然就感兴趣了,真是奇怪。

  外面宋庭秀的迎亲队伍应该已经进村了,现在不讲究吹琐剌,抬轿子,一路那是公安局的公安们唱着歌儿把孙秀兰就从车上给接下来了。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啊,送给那亲人解放军!”一群小伙子们唱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不过,簇拥着新媳妇唱这首歌,似乎哪里不对啊。

  “唱歌的事情爸妈不让去就算了,那不算多大的事情。”李承泽在后面走的慢慢腾腾的,说。

  吱吱跺着脚说:“哎呀可真烦人,我十五岁就参军,到部队上唱歌去,你们都甭管我。”

  “喜欢你才管你,要别的姑娘,我管她是谁啊。”李承泽说。

  七八岁的宋南溪,还是个小闺女呢,因为谷东胃口好而影响,这两年圆润了很多,小脸蛋儿那叫一个圆。而且,李承泽要走,就数她最高兴,每天掐着指头算李承泽参军的日子,少一个哥哥,少一个人打她呀。

  “我家小芹,那早到秦州去了呀,给人当保姆的,一月能赚不少钱呢。”宋齐说。

  野蛋的腰终于直接,当然,小伙子也挺精神,就是看着李承泽和吱吱的时候,非常的局促,搓着手,一会儿想给这俩城里来的兄妹倒杯茶,看看自家的茶杯那么脏,又觉得不好意思。

  “是在哪儿,哪家子当保姆,这些我妈都得问。”李承泽尽量笑的像雷锋似的,热情的说。

  宋齐说:“说起来那可光荣着呢,说是叫光荣大院,里头住的可全是大干部。”

  就跟土司衙门里住着清水县的干部一样,秦州有个著名的光荣大院,将来叫大法院,不论军区还是省上的大干部,全住在那里头。

  宋小芹个农村闺女,能在那儿当保姆,确实不错。

  李承泽和吱吱俩打问完消息,冰茬子,冷风渣子,冻嗖嗖的就往家走呢。

  先是牟清,再是王文花,李承泽可以说是被蛇咬过两次了,所以,他的心里女孩子不止是老虎,还是毒蛇,正是因此,他刚来的时候,还在炕上打滚滚的宋南溪就犹为的可爱了。

  “你就说句听哥哥的话能怎么样?”李承泽拽着吱吱的辫子说。

  吱吱回头瞪他一眼,抓回自己的辫子,头摇的像拨琅鼓:“就不,谁叫你老打我。”

  回到家,说起宋小芹在光荣大院里当保姆,苏向晚似乎早就知道似的,只淡淡的说了句:“我知道了,你俩去老房里喊你爸去,咱也该回城里了。”

  宋小芹,在原书中,这小姑娘就在光荣大院做保姆,然后是给谷东砍死的。

  没错,爆脾气的谷东,在书里头那可是属恶魔级别的,虽然书中没有明写,但是各种证据都能证明,那事儿就是谷东干的。

  而韩明呢,当时已经从大秘换到实权位置上了。

  所以,这个人的黑就黑在这儿,他包庇、宠溺儿子,是从小的事情。

  不过,这事儿要发生还得好几年呢,暂时,苏向晚并不操心这个。

  宋南溪一再的说李承泽走的时候自己得敲锣打鼓,拍手相送,当然,小的几个也没心没肺,没人把李承泽的参军当回事儿。

  2月28号,要去参军的日子了。

  李承泽凌晨五点起床,背着行李,跟宋团俩出了门,等着部队上的大卡车来,然后上了车,照例,县征兵办一样要给他佩大红花,一样要敲锣打鼓相送,不过今年不征兵,偌大的翻斗里就他一个人,风吹的寒,车又颠,空荡荡的。

  “九九那个艳阳天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那怕你一去千万里,那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只要你佩戴红花呀,回家转……”

  清脆的歌声,在黄河上漂荡着。

  李承泽还戴着光荣的大红花,跳起来挥着手。

  黄河滚滚,波涛如浪,吱吱穿着件红色的,软腾腾的厚棉袄,身后还跟着几个大的,迎着天方的鱼肚白,就在黄河边跑着,胖嘟嘟的脸蛋冻的红彤彤的。

  那歌声啊,是李承泽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

第138章 光荣战役

  “你还真的要高考啊,看书看的连饭都不做了,再说,你就能笃定明年一定会恢复高考?”宋团下班回来,看苏向晚捧着书,有点不敢相信。

  驴蛋背着书包大摇大摆的走进来,说:“我妈一直念叨着说她要参加高考呢,她说能考,肯定就能考,要不然,她能把我承泽哥哥从南海给叫回来?。”

  扔下书包,这十五岁的大小伙子转身就跑。

  “跑哪儿去啊,我还等着你给我领带鱼呢。”苏向晚说。

  驴蛋才不在乎:“我又不馋带鱼,那玩艺儿自打到了秦州我就吃腻歪啦,让宋南溪帮你去领吧。”

  大小伙子,只闻其声,人已经出门,不知道跑多远了。

  刚入十月,北方渐渐的就开始有带鱼了,光荣大院,那是全省物资最丰盛的地方,就比如说水果,别的地儿全发的都是红星,国光,唯独光荣大院的果子,清一水儿的红富士,又脆又甜。

  现在是1976年,苏向晚比较诧异的是,首先,四人帮在74年的时候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再其次,她影响中76年有一场特别大的地震,也与她所看的历史上发生的,相去甚远。

  不过,除此之外的很多事件,都是照着历史走的。

  而她和宋团在经历了三年多的两地分居之后,终于,宋青山在光荣大院里分到了一间房子,正好驴蛋和狗蛋正好上了高中,她也就搬进来住了。

  李逸帆调到省上之后,也住在这儿,俩人还是照样做邻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5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2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嫂养儿记[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