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湖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53 KB   上传时间:2019-09-28 20:15:54

  苏二柱抱着书一句话没说。

  崔向北交代完之后,就看了看屋里,“小……苏主任没起来?”

  宋玉华道,“早走了,我家小妹说现在天亮的早,要早点出门了。公社那边事儿多。”

  “……哦, ”崔向北转身就走了。心里想着,还说这顺道过来送个书,要是遇上了,就顺道一起去上工呢。

第84章

  憋着一股劲儿, 崔向北对砖瓦窑的事儿也很上心, 想要让小主任对他刮目相看。

  第一天上班, 就联系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开会了。

  有经验的也不多,也就四五个人而已。其他的都是如同苏大柱这样没啥经验的人。

  不过这个砖瓦窑这么小, 工人也够用了。

  崔向北的意思是先烧出砖块来,好歹也要先将砖瓦窑这边修补修补。要不软就这个破落样子,真不好办事儿。

  他已经在现成的砖厂那边有了和人家老师傅沟通的经验了。双方沟通了一番, 他就发现这些老师傅们虽然经验已经不适用了,但是好歹沟通起来挺方便的。于是就准备着手把手的,和他们试着烧出第一批的砖块。

  也没挑选日子, 当天下午就开始开工了。

  等苏曼这边忙完了,就听人说砖瓦窑那边已经冒烟儿了。

  她连忙过去看了看, 就看到这些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一个个的都成了大黑脸了。

  特别是崔向北那张脸的, 都要认不出来了。

  不过她倒是也没笑话人家,这种为了工作献身的精神很值得认可, 于是严肃道, “崔指导员,这是开始了?”

  崔向北这会儿心情有些复杂。

  他本来觉得做指导员就该和人家转县里砖厂那样干干净净的。可真的干起来了, 发现真的是万事开头难啊。一开始沟通的挺好。烧起来之后各种故障百出, 这些人都指着他, 他就自己去动手。结果一通忙活下来,灰头土脸的。

  他指了指砖瓦窑,”明天晚上能出来了。”

  “明天晚上?”

  她也是了解过这个时代的烧砖技术的, 要二十四小时出来。

  崔向北一听她嫌弃慢了,就道,“砖瓦窑不行,得改进。这和技术没关系的。”

  苏曼也知道这个时代各方面都不算稳定,技术层面以及设施设备都有影响,也就没多要求了。毕竟人家这都忙的灰头土脸了,正是该夸奖的时候,她笑着道,“崔指导员不愧是学了技术回来的人,就是懂的多。行,这改进技术的事儿咱就交给你了。这专业的事儿交给内行人来做比较合适。”

  听到苏曼这么夸奖,崔向北这小心肝顿时有些飘。也不好在人家小姑娘面前太骄傲,就强忍着,抿了抿嘴,“学以致用而已,这技术活,我在行。我还准备继续研究改进。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要不断试验,就能找到最好的方案。”

  很好,就是应该这么积极主动。

  苏曼点点头,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可。这才是咱厂里需要的技术骨干。

  等她离开砖瓦窑之后,崔向北就戴着口燥,跑砖瓦窑旁边继续研究起来。他崔向北一口吐沫一个钉,说出来的话看不能做不到。

  另外一边,苏曼从砖瓦窑出来之后,也好奇的问789,“这个崔向北是不是改进了?”

  789道,“我正觉得奇怪呢,你们人类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他内心没做变化,行动却变化这么大。”

  苏曼道,“那也不奇怪了,可能他是真的太想吃肉了。”

  789顿时感慨的不得了,如果它出生的那个时代,人类也能因为一口肉就做好事,那就好了。

  第二天,公社的干部们都知道砖瓦窑那边的砖块晚上就要出来了。

  程书记一听,当即就说要晚上要过去看看。

  苏曼因为和崔向北谈过了,知道第一批砖块没啥惊喜,就道,“崔指导员说了,第一批砖块没啥改进,是用来修改砖瓦窑的,所以质量可能不是很好。”

  程书记倒是也没那么高的要求,笑着道,“那也意义重大啊。能烧出来,说明他们能干活。这事儿没白干。”

  晚上,程书记果然没回去。苏曼作为厂里的主任,自然也没回去。反正她大哥在砖瓦窑那边上班,到时候可以一起走。倒不怕走夜路。

  两人早早的到了砖瓦窑。就看到砖瓦窑的工人正严阵以待。

  除了之前的几个老师傅之外,还有几位是和苏大柱这样没啥经验的人。这会儿都很稀奇的想要看看自己动手烧出的第一批砖块。

  程书记小声道,“看着还想那么回事儿。”

  崔向北和几位老师傅一直盯着手表看时间。等时间一到,崔向北道,“开。”

  砖瓦窑的第一批砖块就陆陆续续的被从窑里搬了出来,放到一边冷却。

  程书记迫不及待的走了过去,等砖块冷却后,拿起一块砖头就朝着旁边砸了一下,准备劈开。

  明显的感觉道手里的砖块顿了一下才断开。震的手都有些疼了。

  “好砖啊,比之前强多了。”以前砖瓦窑出的砖块就是土砖,一砸就坏。

  没想到这砖块烧出来这么硬邦邦的。

  苏曼拿着这砖块问崔向北,“能烧出比这个更好的吗?”

  崔向北有些嫌弃那砖块,“这比砖厂的砖差远了。等我这砖瓦窑修改好了,肯定能烧出比这好的。”

  他甚至觉得自己技术不过关,所以烧出这差劲的砖块。

  程书记这会儿高兴,看着他这个欠揍的样子也没那么嫌弃了,“好样的,争取烧出好砖块来。”

  苏曼鼓励道,“崔指导员那肯定是能行的,咱对他有信心。”

  崔向北咳了咳,“其实也没那么好。”

  程书记顿时乐了,这小子竟然还知道谦虚了。真是不大一样了。

  接下来,砖瓦窑就进行了两天的修改。

  用这些烧好的砖块,将砖瓦窑内部结构进行了一番改动。按照崔向北说的,这似乎叫轮窑。可以减少烧砖的时间,在质量方面也能得到一定帮助。

  改进好了之后,砖瓦窑就开始出砖了。

  苏曼和程书记再次去看了一次。果然都是上好的砖块,只不过不是红砖,反而有些灰蓝色的感觉。

  不过即便不是红砖,这砖块的质量也比现在很多建房子的砖块要好了,苏曼觉得比他们之前在县里看到的厂房也不算差了。

  程书记高兴道,“小苏啊,咱公社的社员们可算是能开始建房子了。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砖块?咱公社那些建设先不用着急,紧着社员们来。他们这些年也因为住房的事儿为难了。咱不能让他们吃饱,这房子还是要帮忙解决的。”

  苏曼道,“这样的砖块用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成本也高,老百姓只怕负担不起。我打算再专门针对社员弄出成本低一点的砖块。”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老百姓现在兜里压根没钱。你让他拿什么来盖房子的。即便是用工分抵债,也会大大的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就问崔向北,“能不能烧出成本低一点的砖块,不需要这么好的。”

  崔向北:“……”昨天还让改进技术,今天又说要搞差一点的。女同志的心思这么多变?“要差点的,那当然没问题,可你不担心这砖瓦窑的名声?”

  苏曼道,“烧土砖也行,最重要的是供应给社员们,能让他们负担的起,让他们能够有房子住就成。”

  听苏曼这么说,崔向北就明悟了。就是有些人穷,买不起好砖块。就烧便宜点的供应。这相当于有钱人吃肉,没钱的吃粗粮一样。

  这小主任倒是想的挺周到的。

  “能烧,我们再多起几个窑,分批烧,没问题。”

  要烧好的不容易,烧差点的那就太容易了。到时候都不用他亲自盯着了。

  检查完了砖瓦窑之后,留下值夜的工人守夜,苏曼和苏大柱,以及崔向北就收拾包袱回家了。

  至于程书记则直接回公社的家里去。倒是不用和他们一块儿。

  路上,苏大柱激动的讲着话,“小妹儿,没想到我竟然能烧砖,我咋这么厉害呢?”

  苏曼道,“哥,不是你厉害,是崔指导员厉害。你要多学习。”

  崔向北:“……也还行,我也就是凑合凑合的。”

  苏大柱高兴道,“崔指导员,这还叫凑合啊。这太厉害了。难怪都说念书的人不简单。你们这可真不简单。那么难的事儿都能办成呢。我就想着啊以后咱公社的人都用我烧出来的砖块做房子,心里就特别高兴。”

  以后他苏大柱走出去终于有个能吹的事儿了,要是有人敢瞧不起他,他就能指着人家的鼻子骂,你有啥能耐的,你们家房子还是我烧出来的砖块盖的呢。

  光是想想就挺美。

  崔向北完全理解不了他这种激动的心情,好奇道,“你为啥这么高兴?”

  苏大柱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为了以后能吹牛而高兴,只能装傻的笑,“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高兴。”

  苏曼道,“崔指导员应该学过一篇文章吧,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咱们烧砖不就是为了让大伙儿都住上房子吗,我哥可能就是为了这个高兴。不止我哥高兴,我也高兴。”让这么多人住上房子,这得得到多少的圣母点奖励啊。

  苏大柱完全不懂自己妹子说的啥意思,但是他知道妹子说的就是正确的,于是配合的点头,“我妹子说的没错。”

  崔向北:“……”这小主任这思想境界可真高。他心里莫名的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

  又忍不住去幻想那个场景,自己烧出来的砖块陆陆续续的到了农村各地,让农民们都盖上了新房子,住进了新家……那些低矮破旧的房子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砖房。

  好像,是有些让人心血上涌的感觉。

  随着砖瓦窑烧出的砖块更多了。公社的社员们再次因为这事儿沸腾起来。

  好些人都在家里暗自算着能有多好钱,让他们能够将房子盖起来。

  苏曼也开始制定这些砖的用途。

  因为崔向北同志也不知道为啥工作热情极度高涨,连着几天加班加点的建立起了新的砖瓦窑。于是开始分批次的烧砖。

  砖瓦窑外面已经堆积了很多砖块了。

  好的砖块,苏曼是不准备在公社用的,准备拿去换钱。至于这些差一些的低成本砖块,则准备开始帮助社员们建房子。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盖,凡事儿都有个轻重缓急。她决定借城里厂子分职工房那一套。家里困难的优先考虑。家里有适婚年龄的优先考虑。

第85章

  考虑到这会儿农民同志手里也没啥钱, 苏曼也不打算从他们手里收现钱了, 就和程书记商量着赊账给这些农民同志, 然后让大队从这些农民同志的工分里面扣。

  按照农民同志现在的收入,只要工分足够的。不止可以分到口粮, 每天还有两毛钱的收入。

  这个钱并不是每个月,而是等年底清算工分的时候,工分足够了, 才会有这笔钱。

  虽然不算多,但是只要家里人勤劳肯做,一般年底的时候都能分点儿工资。这也是农民同志唯一的收入来源。

  “程书记, 咱这样做,就有利于提高农民同志的积极性。毕竟他们好好劳动, 收获是看得到的房子。每天住着房子, 心里就有盼头了。我也准备优先赊账给那些工分足够的。那些平日里偷懒耍滑, 反而倒欠大队工分的,我这边就不给批准。”

  这样的做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也提升了综合服厂在社员们心中的地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6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2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