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湖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53 KB   上传时间:2019-09-28 20:15:54

  一场谈话结束之后,苏曼就和詹姆先生告别了。

  她一走,詹姆先生就立马要求和外事部门负责人见面。

  苏曼离开这边之后,也去了顾城的办公室这边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见面情况。

  她刚到,顾城就笑着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刚刚离开之后,詹姆就提出了想要进一步进口商品的意思。而且进口合同参照你们的模式。现在外事部门这边正在和他周旋。”

  苏曼笑道,“他比我想象中的更沉不住气。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市场的广阔。领导,这次任务我算是完成了。”

  顾城笑着道,“小苏,接下来的事情,我会让外事部门和他谈。你不用再出面了。当然,如果以后出了成绩,我倒是希望你能够做这方面的工作,这些人啊,就需要你这样的克星。”

  负责外贸?这不就做成老本行了吗。

  苏曼笑了笑,也没应。在改革之前,这个部门前景不大好,所以她并不打算进入这个部门。

  ……

  接下来的工作,苏曼就没有再掺和了。一切都是省里这边负责。

  不过苏曼很快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湖江省服装厂服装进行出口的事儿。

  湖江省服装厂规模并不算大,也是个千人厂子。这样的厂子规模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这个湖江服装厂准备在下面选分厂了。

  这消息一出来,老朱就跑苏曼这边来找苏曼了。“咱得成为他们分厂。小苏,你得给我出个招。”

  苏曼道,“老朱,你确定了?你这要是搞进去了,以后要是他们不出口了,你还给他们当分厂?”

  她知道省里的打算,所以对于老朱现在这个决定很不赞同。谁知道省里服装厂这边的进口业务能进行多久呢。老朱要是自己做还成,但是为了出口就给人当分厂,她不赞同。

  “咋可能不出口呢?就算以后不出口,现在那不是也出口了吗?以后咱好歹也是出口商品啊。你别说,我现在都后悔了,当初我就该来给你们做副厂长的,我现在那还不得鲤鱼跃龙门了?”

  苏曼笑道,“你们现在也发展的不错了,八百人有了吧。”

  “八百二十五人了。”

  “这就对了,人都这么多了,你去给人能当分厂干啥啊。咋就不准备自己干呢?省城服装厂那边不是搞出口吗,这就代表他们对内部市场供应减少了,这就是你的机会啊。家具和服装可不一样,家具款式可以通用。可服装审美那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服装现在在我们国内是走不通的。他们不可能学着我们搞同款。所以你抓住这个机会搞起来。”

  老朱闻言,心里砰砰跳,又担心道,“万一他们招人咋办啊?”

  “他们要是敢招人,还用得着在下面选分厂?”还不是怕这进口业务不稳定,回头要是不搞了,养不活那么多人。

  老朱一拍巴掌,“有道理。小苏啊,你说你咋就懂这么多呢。”

  苏曼心道省里搞的事儿,她还出了点子呢,能不清楚内部情况吗?

  省城服装厂那边很快就选了好几家分厂,大批量的赶制出口产品。

  紧接着,不止服装厂,连省城棉麻厂那边也搞起来了。

  老陈也看的眼热了。但是看到老朱他们这个情况了,也就苟着了。

  倒是赵县长和高书记有些眼热,觉得现在南平家具厂已经搞出口了,要是县里其他的厂子也出口,那可太风光了。

  苏曼道,“湖江省这么搞还成,毕竟是一个大省。要是咱南平这么风光,那可不是好事儿。”

  两人的美梦一下子就惊醒了。

  苏曼每天都看报纸,特别是内部报纸,关注出口的消息。

  到了九月的时候,湖江好几个行业的工业制品都进行出口了。

  这在全国报纸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还是第一次搞这么多的出口业务呢。而且还是国内目前发展的不怎么样的轻工业制品。

  一时间,湖江省成为全国的焦点。

  因为这个,南平家具厂还蹭了一波热度。因为别人在传播这些消息的时候,都要提起南平家具厂。

  苏曼就专心搞扩建。省城分厂这边建了一个小型分厂,成为二号分厂,依然是孙厂长管理,只不过安排了一个副厂长在那边坐镇。

  南平这边也招了一千人进厂子。南平家具厂终于成为了万人大厂。

第256章

  万人大厂, 代表着南平家具之乡项目的初步成功。

  毕竟当初南平家具之乡成立的时候, 才几百人呢。这才多久的功夫啊, 就发涨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了。不止养活了南平县城的老百姓,更是带动了下面的几个公社。

  而且家具出口之后, 南平家具厂下面还搞了化肥厂。化肥投入到农田使用之后,目前各个公社的庄稼长势也比去年要好一些。这简直就是一个行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典型案例。

  高书记和赵县长对于这样的结果都很是满意。

  两人合伙从农业, 工业方面总结写了一个报告给了地区。地区又给了省里。

  这报告就到了顾城手里了。

  顾城心情愉悦的看完,又想起如今省里正在和詹姆之间进行商谈的事情。

  虽然还没出结果,但是詹姆那边已经有些松动了。

  这些都是小苏这同志的功劳。

  他将资料交给秘书, “写一份完整详细的报告,数据要详细, 要有理有据。这份成果, 我们也要让首都的领导们看看。让他们知道, 下面的同志也是在努力搞建设,而且搞的有声有色的。”

  几天之后, 加急的报告就到了首都这边。

  一个万人大厂, 在全国范围来说,并不算特别出挑。

  特别是, 这厂子还只是一个轻工业的家具厂。

  但是它本身带来的影响却不小。

  现在全国能出现这样一个案例的, 也就这么一个, 自然引起了中央领导们的重视。

  ……

  苏曼还不知道这事儿,她正准备腾出时间来,接收一些分厂了。

  之前那些家具厂想要成为南平家具厂分厂。但是苏曼当时考虑到南平还可以挖掘工人, 加上出口事宜繁忙,所以没同意。

  现在厂里工人有了,出口的事儿也稳定了,而南平这边虽然还有一些工人没被挖掘,但是还有其他厂子接受,苏曼也不那么着急在南平招工了,所以准备接收几家分厂。这样一来就能够方便全国铺货,不用在运输上面耽误时间。

  为了这事儿,苏曼还开了个南平家具厂的会议,连省城分厂这边的厂领导也都叫过来了。

  “同志们,如今我们南平家具厂发展到如今,都是在座的各位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我们厂子已经是行业领头羊了,咱们得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带领同行业其他兄弟厂子一起发展。”

  孙厂长觉得苏厂长真会说话,明明就是要去接收分厂,但是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是这么好听。

  在座厂领导们都各个的面露激动,责任感油然而生。

  苏曼道,“所以我决定,接收其他地区的单位作为我们的工厂。”

  下面的人顿时激烈的鼓掌。

  接收分厂的事儿,苏曼也没准备自己出动。作为一个万人大厂的厂长,开分厂这种事儿都要自己出动,那以后还不得忙死了。

  她现在也有意识的培养接班人了。

  如今南平家具厂发展至今,也发展的很不错了。不管她的资历如何,以后肯定是不会一直在这上面长待了,这家具厂还是要选一个合适的人来接管。

  会议之后,苏曼就让省里宣传部那边帮忙面向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发了个消息。准备挑选一些合适地区建立分厂。

  消息发出去之后,孙厂长就赶紧给自己的老伙计打电话‘通风报信’。

  “我这可是偷偷和你说的,厂里有开分厂的计划了。你们要是没改变主意,就自己打电话和咱厂长说去。言辞恳切一些。你也看到了,如今咱家具厂势头猛着呢。光是出口那一块儿供货量就大的不行,你们这个时候加入进来是没错的。”

  这些家具厂得到消息之后,立马就召开了厂里会议,最后一只决定,加入南平家具厂,成为南平家具厂分厂,一起享受丰收的果实。将出口事业发展壮大。

  没几天的时间,厂里对外电话就没停过。

  苏曼现在也不急切,这些工厂和省城分厂可不一样。当初省城分厂好歹还是在湖江,利于管控,即便前期没改革好,后期也能慢慢掰过来。可现在这些准备加入进来的分厂就不一样了,都是山高皇帝远的,以后很容易出问题。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苏曼不希望自己的南平家具厂出现一只坏鸟。所以得先憋着他们。让他们知道机会难得。这样到时候谈条件的时候就更好谈。

  她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改的彻彻底底的。甚至还会进行人事调动。

  南平家具厂一直没松口,让很多家具厂都有些不满。但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想加入,到处托关系找人说好话。

  就在这个档口,全国报纸上面突然有了南平家具厂的新闻。

  确切的说是关于南平家具之乡的新闻。报纸上简略的写了一些南平家具之乡建立的历程,然后叙述了如今南平家具之乡的结果。当然,上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主席同志赞扬南平县是先锋县,南平家具厂是家具制造的先锋。

  这消息下来,顿时如同一石惊起千层浪般。

  苏曼看到报纸的时候也惊呆了。

  她还真没想过,自己竟然还能得到这样的表扬。

  这句话简直太重要了。

  苏曼心中兴奋不已,赶紧让丁玲把报纸裱起来,就挂办公室的墙面上。“多搞几份,我回去收藏。”

  这种东西必须收藏啊。

  丁玲兴奋道,“厂长,咱干脆每个办公室都挂一份吧。”

  苏曼道,“这主意好,大门口也搞一份。再把这句话扩大,放在咱大门口的宣传栏。”

  丁玲顿时笑眯了眼,她没想到苏厂长这种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人,竟然还有这么失态的时候。“难得看您这样高兴呢。”

  苏曼笑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夸奖啊,这代表着自己做的事儿都是得到认可的,以后她可就能放开手脚干了。

  这事儿,要说最高兴的,那还是高书记他们,还有南平县的老百姓。

  当初南平县穷得不得了,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工人,厂里给建房子,而且工资福利好。日子比以前要好太多了。

  如今还得到了大领导的表扬。

  大伙儿都觉得十分骄傲。

  一些没上班的老百姓自发的组织了个庆祝队伍,在街上搞演出。李春花也不甘落后,带着家具厂的家属团就拉了一支秧歌队,在路上敲敲打打的热闹了好几天。

  这事儿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还是那些准备加入南平家具厂的各地区家具厂了。这些家具厂看到消息之后也坐不住了,也不打电话了,直接买了车票就往南平这边来了。

  苏曼知道他们要过来的消息之后,就让孙厂长出面招待。

  “和他们说,因为咱们厂里觉得他们挺有诚意,所以准备搞一个分厂会议。咱到时候要根据他们各自的条件进行挑选。条件不够的,咱不接受。”

  “……”孙厂长想起了当初省城家具厂嚷嚷着要成为南平家具厂分厂的时候的场景。顿时再次感慨人民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要不是当初工人们闹了那么一通,现在被挑的就有他们省城分厂了。

  而他也不可能成为这这个万人大厂的副厂长了。

  感慨归感慨,出去接待的时候,孙厂长那大厂领导的派头也拿出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6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2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