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竹里人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9 KB   上传时间:2019-09-15 20:23:14

  这场路途的艰辛,其实谁都看的清楚未来,只是没到那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往最坏的地步想。指不定,不久之后天降雨水,他们就能回来了呢?所有人都抱着最后的奢望,如果可以,谁也不想真的沦落到异地他乡。

  ————-

  只是天不遂人愿,到他们即将要走的前一天,太阳还是大喇喇地挂在天上,炽热的阳光仿佛在嘲笑着众人的痴心妄想,不留一丝余地的。

  出行的这一天,依旧是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村长带着一群老老小小们,举家搬迁确定离开这座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所有人脸上的伤感都清晰可见、无所遁形,再没有什么比为生活所迫而离开自己的根更为悲惨的事情了,且此行注定坎坷,未来无望,心中俱都是忐忑不安。而家中,不管值不值钱的、所有的东西都被收拾妥当,打扫干净,仿佛他们只是短暂的正常出行,而不是逃命。

  尽管之前村人们与亲戚打过招呼,但也没有有钻则和他们一起走的,事实上,不管怎么样,同族、同村的人们都会更加信任和依赖,这也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团结了。要知道,古代一个宗族很多时候荣誉和惩罚都是息息相关、紧紧连在一起的,这份特殊的牵连就是亲兄妹之间也比不上的。

  故而,此次一起的都是大柳村一个村子里的人,众人在村口遥遥望着自己家的位置,眼中满是不舍与留恋,实际上,除了必带的粮食物资外,自家人的身份证明与家中钥匙都被藏在最隐秘的位置,所有人都期待着回来的那一天,不管那一天会有多远。

  大柳村作为一个周、王、张三大姓混居的村子,村长一位也向来都是三个姓的人轮流来的,现在正轮到在位的这位村长正是张家人。

  尽管作为村长,但这位张村长,尚且年纪不够大、经过的事也不够多,加上头顶上还有三大姓的各位族老们压着,所以张村长平日里在村里并不能全权做主。也就管着村里日常大小的事务,更多的,是作为各位族老们意见的一个传达者和执行者。实际上现在他心里也虚着呢。

  但是这次逃荒,事情又有所不同。

  怎么说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事实上能当上族里族老的,不管是年龄还是辈分都足够高的了,平日里见多识广自然有其阅历深厚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整个的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人,甚至可能不如一些小孩子,而这也成为了这次逃荒中最大的劣势。

  不用想也知道,这次的逃亡不会太过轻松,一路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这一路,不只是争脑子、争粮食,更是争体力的一场难关,且不知最终目的地在哪。这个劣势足以击败,可没有人提出异议。

  人们都看得很明白,可谁也没有说些讨嫌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没有几个老人、几个小孩的,他们辛苦奔波不就是为了一家子能在一起好好的嘛,谁能狠下心抛下自己的家人呢?若真的全凭理智行事,那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

  不得不说,周念夏选择一直在大柳村生活,甚至冒险去提点女主张菁华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古代,一群良善淳朴的族人绝对是她们一家四个小孩子最好的依靠和依仗。

  至少,直到这临出行前,村人都是对他们颇为照顾的,尤其周家的长辈们还特意前来指点过她,走时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一路上又要如何如何听话等等,但凡是一路上需要仔细的都给讲明了,这周全的考虑也是真心实意了吧。

  可能其中多少,是因为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的缘故,毕竟不论是何年代,传宗接代都是人们心目中顶重要的大事了,只要有男丁,他们一这房就能一直存在。对此原因周念夏并不介意,事实上她一直认为,受了多少的优待,就得还回去多少,不管是对外人还是自家人都是适用的。她更不会因为性别之分而对下面的弟妹有所偏颇。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但人对她好、她就会还回去,这也是周念夏教导下面三个小孩子的。

  ————-

  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甚至因为没有路引,一行人只揣了身份证明很多守卫严格的城门都进不去,遇到城门之类有人把关的地方,都是直接绕着小路走的,实在不行就分散开来,一批批的过去。

  好在这段时间这一大片区域都是足够的混乱,很多城门其实都不大禁止人员进出了,因为城内情况不好、明白其实这些人员也不会选择留下来,也就是个过路的事儿,权当行个方便了。

  不知道是有意想放他们一个生路,还是单纯的减轻点当地的负担,周念夏猜两者都有,但凡有点良心的官员,都不能看着治下的老百姓活活饿死吧。再者说,反正瘦成没有的后果就是他们也收不上去税,所以这人在不在也就没什么打紧的了。

  官府就是再狠心,也不能把所有百姓都卖身递税吧,拖下去情况只会更不好,这是谁都看的明白的事情,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大柳村族老们这份破釜沉舟罢了。

  于是,在众人有意无意的放松下,大柳村一行人一点点的前进着。而越走下去,情况越是不大好,其实路上都隐隐可见端倪,也是以为他们一直都没有走出这一片区域的原因,没办法,有老有小,速度就不可能快的起来。但由此也可见,现在的大柳村会是何种境地,说是饿殍遍野怕是也不为过了。

  这时的大柳村人也不由庆幸,也幸亏他们走的早、人也多,这一路走来虽说吃苦手诶、可说到底大的亏是没有吃过的,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幸运了吧。

  ————-

  在这种形势下,周念夏就这样安安分分你的隐藏在一众村人间,不打眼可也不是绝对没有存在感的,起码,她成功树立了一份有担当的好姐姐形象。

  针对前世原主这个所谓“扶弟魔”的形象,周念夏固然不想再重新背上,可也没有打算将这几个便宜弟妹抛下不管的心思。不管怎么说,她既然穿到了原主的身上,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三个小孩子照顾好。

  而作为一个照顾弟妹的好姐姐,对于一个未出嫁的姐姐来说,绝对是一个婚嫁上的加分项,名声。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懂事明礼、更是为人纯善的证明。况且,在这会儿她就将这样的形象明明白白的摆在明面上,也是告诉旁人,自己即使能干也是有拖累的。要是想要娶一个纯粹给夫家卖命的儿媳妇,她周念夏不适合。

  尽管夫家为重,可只要不是做到挖空夫家、补贴娘家的地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因为女人才是八卦谣言的主力军,而几乎每一个女人的背后都有娘家存在。没人人会无脑到将事情做绝。

  也不知道原主之前到底是怎么招惹的夫家不快,亦或是真的表现得娘家比夫家重要,才会被众人攻讦、郁郁寡欢。

  周念夏可没有原址那么傻,婚前觉得是优势的事情,到了婚后就成了缺点,固然有立场变化、看待人的视角也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可说到底是压制女子的一个手段罢了。

  若是娘家位高权重,又有哪个夫家人敢评论女子过于看中娘家嘛,怕是巴结还来不及,由前世女主截然不同的反应就可见一斑。

  所以,周念夏现在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疏远弟妹,反而是要更用心的教导他们成才,不说多有本事、赚多少钱什么的,可也至少不能太过于生计艰难到养活不了一家人的地步。说到底,门当户对的说法虽则不一定完全成立,但在很多时候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婚姻、对于家世的一个态度。

  不管娘家还是夫家,若是穷到连饭都吃不起,那就不要想着得到所谓的尊重。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原主就是那么一个情况,夫家也就是个生活略富足一点的人家,就能明目张胆看不起原主娘家,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

  所以,在这次饥荒中,周念夏的目的不只有保住一家四口的小命,更多的也希望在这次出行的机会中能学习到一点技能和方法,就是回去了也能自个将日子撑起来。

第71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9

  即使是亲姐弟也是如此, 这世上, 从没有谁能一直依靠谁活着的道理。周念夏不求以后能收到这群小屁孩的什么回报,但也不希望在自己忙于生计的时候一直有一群拖累在后面吊着, 那样她的日子就会很复杂了。

  说到底,习惯了现代教育的周念夏, 在很多时候更倾向于个体的生活, 而不是一个大家庭乃至一个宗族所谓的大义, 现代人的“独”在周念夏身上很好的体现了,而这, 其实与古代世界格格不入。

  古代讲究一个宗族观, 这点很多时候持续的比一个朝代还要长久。古代通常会有一种处罚人的方法,叫做除族。如果族里有人犯了大的错事, 宗族族长所采取的一种把犯事者逐出家族的做法, 而这个处罚的威力, 在很多时候比起官府的刑罚更为恐怖、叫人害怕。因为被除族, 就意味着成为了一个无根的人, 不仅没有族人可以依靠、人人可欺, 更是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种, 不管是婚丧嫁娶都不会有人会与这样的人来往。

  所以别看很多故事里都写的主角被除族,跟没事人一样,而在实际上, 除非真的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权势与财富,否则被除族之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是不受待见的。

  这也是古代刑罚能够实现“连坐”的根本原因,有了宗族, 就有了约束,这也是古代朝廷对百姓治理的一种道德约束。

  说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为了说明,周念夏只要活在古代,那就要受到时代规则的制约,不管是大到遵纪守法、还是小到宗族婚嫁,都是如此。

  周念夏虽无奈,可还是愿意遵守这些规则的,这就是她需要付出的代价。而这,与她所得到的生存机会不值一提。

  ————

  随着村人上路的日子越来越长,形势也慢慢好转起来。

  他们这是往北边走的,一般而言南方会受到雨水的影响更大,而北方因为种植的大多是耐旱的作物,反倒不大受到干旱的影响。这也是大柳村最终选择往北方来的原因,在不确定这场干旱会持续多长时间的前提下,往北边走显然更为保险点。

  果然,这不就如他们猜测般。

  因为走的早,这一路倒是颇为安全,除了大家心里依旧慌慌的,所以他们也完全不知道,后来熬到实在撑不下去才选择搬迁的那群人的日子有多惨,也是后来终于回到那片故地,众人这才知道。而这些,在原主剧情里,也是大柳村的人们需要经历的,这全托了周念夏的福,尽管他们并不知道,甚至将这口锅扣在了女主的头上,但周念夏也是颇为满足的,不沾染任何是非就将麻烦解决了,多好。

  甚至为了避嫌,一路上周念夏都尽量远离女主,生怕被问到什么问题,也是表明了自己不愿意和对方深交的意思,主角注定不凡,而这一世她应该是平凡的普通人。

  张菁华本就是个明智的,为人也识趣,自是看明白了周念夏的意思,也就没有去凑去打扰,暗暗决定将这件事埋在心底,对方对全村都有恩,既然人家唉自己不愿意自己更不应该拖人家下水。

  于是,周念夏的小日子也就乐滋滋的,很多时候她也只能顾及自己的日子,至于更多的,就有更多有能耐的人上吧。

  逃荒的日子愣是被大柳村的人弄的像集体郊游一般,除了到后来路上粮食实在不够吃之外,其他一切都很顺利。不得不说,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很多时候都是绝对管用的。像大柳村,一村这么多人走在一起,不管是刚开始的混乱、还是后来的平稳地儿,都没有什么人敢上来惹麻烦。

  但是,很快,大柳村的人们就遇到了困难,也是这次逃荒之旅遇到了最大的瓶颈。

  大家的粮食不够吃了。没有粮食就没有气力再往下走,实际上在更早之前,很大一部分人就已经断粮了、无奈拿带出来的财物换的粮食撑着罢了;而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相对平和的地方,又是地广人稀的北方,有着空缺的大片土地,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很大。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就是他们所期待的暂居地了。有土地的地方才有家、才有族。

  族老们讨论一番,也就暂时决定把定居点安排在这边,虽然他们没有路引,但是他们的身份证明也足以证明他们良民的身份;加上最近北方也都知道南方那百年闹饥荒的事情,虽然这还是第一波他们见到的灾民,而且看起来状态也太好了点,但整个身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当地的官府很是高兴的接受了他们。没办法,北方其实也是很苦逼的。因为土地贫瘠,人口也少,所以哪怕土地很多,其实北方人们的日子也不太好好过。

  尤其,几乎所有的富商贵族们就算置产,也只会去土地更为富饶、物产更为丰富的南方,北方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所以,对于官府来说,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恶人,他们都是欢迎的,尤其是这么多的农人,一人开上那么几亩荒地,这得是多少的土地啊,虽然新开荒的地开始前几年不会交税,可是只要地开出来了,后面总是要交税的,再者,粮食要是出产的多了,有的粮食流入市场,对他们这地儿也是一件好事。

  说道理,古代人力成本确实很低,这是由古代特殊的阶级分等造成的,尤其努力的存在更是视人命如草芥;另一方面古代人口稀疏也是很显见的现实,一旦有个天灾**那就是大批量的人口伤亡,所以其实人口现状也很尴尬的。

  ————-

  选择暂时在这地界定居下来的大柳村人,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解决一群人的吃饭、住宿问题,毕竟现在他们可称得上是弹尽粮绝了。好在大家有手有脚,也是勤奋能干的,只要世道好就不怕饿死了。

  在当地官府的安排下,大柳村人们选择了一处叫做“莘村”的地方定居,这也是经过族老及村长认真考核过的。

  第一,就是这莘村是个各姓人混居的地方,所以不会存在本地人抱团的情况,他们这一群人住下也不会造成矛盾、被本地人欺压;第二就是这莘村周围有大片的空地,很是适合他们这些外来人开荒需要。

  在张村长的指挥下,老人、孩子并一小部分青壮年留在了莘村,开始了他们建造房屋的路,另一大批青壮年则尝试出门找点活计赚钱买粮,他们身上实在没什么积蓄了。在这时候,周念夏就把自己的大弟也给推出去了。

  十来岁的大小伙子,在古代基本也该承担起一个家庭的一部分责任了。

  尤其他们家实在是穷,一路也多亏了周念夏包裹里的那二十斤大米,换成的粗粮解决了他们一路的燃眉之急。但即使这样,四个人也还是又饿又累,现在一个个跟个皮包骨头也差不多,看着就叫人可怜。

  现在可不就得出去一起赚点钱,改善一下嘛。

  现在他们都还没有长成大人,村里的人因为有着亲属关系所以对他们也颇多照顾,但这种特殊绝对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等到他们长大了,这种同情心是很容易直接消失掉的,说到底人在世间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其他人连同亲人都不一定靠得住,更何况只是同村人。

  “大姐,我真的要一起出去吗?”周大弟的语气明显有点心虚。

  周念夏平视这个已长的与自己一般高的弟弟,看得出来,周家大弟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不管是在小时候父母的庇护下、还是到后来长姐的照顾,他其实一直都没有直面过太多的狂风暴雨。可是就如同养在温室里的花朵,不经历一番挫折,只怎么能成功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周念夏摸摸他的头,鼓励道“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姐姐和弟弟妹妹都需要你的保护,对不对?你这次出去要听叔叔伯伯们的话,好好干活、不能淘气,知道吗?”

  周大弟颓丧地点点头:“我知道的。”

  周念夏还待再说些什么,周大弟不知怎么突然想开了:“大姐,你放心,我一定听话,赚钱买好多好多粮食回来。”

  周念夏微笑颔首,自己的小孩子也总有要出去闯荡的一天了,但还是不放心的叮嘱:“你年纪还小,干多少活都不要紧,自己身体最重要知道吗?”

  周大弟傻傻点头。

  周念夏不放心,还是在晚上独自出门,去了这次一起出门的几位叔伯家,再次托他们多照看着点,才算放下心来。这些周大弟也不知道,只当自己真是一个人出去养家糊口的呢。就这样,大弟和村人一去外出寻找打工的门路,周念夏则带着两个更小的留下来帮忙,也算各忙各的。

  在此期间,周念夏深深体现了自己作为一个长姐所应该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核对底下弟妹的关心爱护。周念夏可以肯定的说,在整个大柳村人的眼中,自己这个贴心好姐姐人设是立的的妥妥的了。这也正是周念夏所期望的。

  周念夏日常待在村子里帮助建设村里,除此之外最关心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自家弟在外边怎么样了;第二就是女主的命运会走向何方。

  因为自己的插手,女主一家到现在还好好的,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去结识未来的男主,别是这样就此错过了吧,周念夏默默心虚,不过想到这后面代表的是整个村子的安全无虞,她又有点理直气壮。

  不过周念夏的担心显然没有必要,因为还有一句话叫有缘千里来相会,都是一本书的男女主了,那自然是有缘的。所以,不久之后,周念夏就亲眼见证了男女主之间所谓天定的姻缘,且还是男主这边主动送上门来的。

  前面也说了,这会儿就是混乱的时代,人员流动非常大,而大柳村人们来到的这个地界,恰好也是男主家族所在地。

  男主也并非出身什么显赫的大家族,顶天了也就是一方富庶之家,但实际上通常最顶层的阶级总是被最底层的打破的,男主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只不过,这时的他还只是一个青葱少年呢。

  只是,不同于前世女主的因为钱财卖身为奴,这次是男主家在镇子上放出了要收短工的消息。显然,在这场混乱中,相比男主家也没有少占便宜,否则在这段时间怎会没有受损、反倒需要扩充仆从来帮忙呢。也是因此,男主家族才有后来翻身而起、揭竿起义的能力吧。

  对大柳村的人来说,乱世找活干本就艰难,更别提还是一个明显轻松又待遇丰厚的好活计,村里不少男男女女都去应聘了,只是被选中的也只有女主一个。大概情况周念夏也猜的出来,人家挑奴仆肯定挑选身材、长相过得去的,就大柳村人这么一副灾民样,谁会看得上。至于女主?那自然是女主在这么多难民样的人中间鹤立鸡群,一看就知道不凡了,不然怎么担得上女主的名头,即使瘦,人家那也是瘦的有形。

  周念夏猜想,女主肯定忘记了自己和她提起过的那个故事。

  周念夏也没有自讨没趣,一是自己形象实在不咋地;二是自己若真的离开留家里三个小孩她也不放心,起码得再大一点,她才能放开手,那时才是她考虑自己婚事的时候。

  就当相应号召晚婚晚育了吧,周念夏可不会没有承认自己爱心泛滥了。

第72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10

  女主张菁华的离去, 除了让周念夏少了那么点八卦的乐趣外, 对其他大柳村人们的生活没有其他的影响,谁也没有想到张菁华这一去, 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如同原剧情那般,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以为只是暂时的离别, 终究成了不复相见, 让周念夏也不得不感叹一句造化弄人、命中注定。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既与大柳村的人息息相关、又似乎并无联系。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 对于穷苦老百姓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吃饱饭更为重要了, 能吃饱喝足他们就能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反之, 不能吃饱喝足的百姓们就会穷则思变。

  周念夏他们所遇到的,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

  这场皇权更替的起源, 不过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受灾严重的南方区域, 一群贪官污吏的罪行暴露, 终于激起了早已被天灾**折磨的不堪受辱的老百姓们的反抗, 这阻断了他们能看得见的唯一一条生路。

  民众的反抗精神向来如此,既脆弱又坚强。但似乎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带头,其他所有的人都能跟随着蜂拥而上, 誓死跟随一般。说到底,其实不过是人的从众心理在作祟,要说多少忠心肯定是没有的。但很多时候, 反抗的行为和精神是能激发围观者的激情和热血的。

  就如同南方的叛乱,从一开始一个小小陈家的怒而揭竿,到后来众多穷苦百姓和名门贵族各自为政,举起了诛佞臣、清君侧的大旗,似乎也意味着这代帝王的为君路即将到了终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