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竹里人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9 KB   上传时间:2019-09-15 20:23:14

  热恋中的年轻人总是会陷入甜蜜而忘记一切烦恼。

  就如此时的钱建军和周念夏,不在意前进公社和上市的巨大鸿沟,不在意知青和村里人的身份差异,更不在意这千里之遥的距离。而最后是否能坚持到底,总得由时间来见证。

  1969年,从年头到年尾,也不过一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很多事情都尘埃落定,比如两人的订婚。

  在钱建军和周念夏已经交往大半年后,两人的订婚也提上了议程,周念夏在征得周家父母同意后,也就同意了。

  在回信中,在得知钱建军已经有了一份国营厂里的工作后,周家父母虽仍有遗憾却到底没有再说反对的话,显见的是默认了。这些变化周念夏也没有特意瞒着钱建军,这些言语不理解的人怕是以为周家多么趋炎附势呢,理解的人自是知道这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和爱。

  周念夏相信钱建军的为人豁达,钱建军也相信周念夏看中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一份工作的分量。

  两人的订婚礼在村里办的很是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周家没能有人过来。因为这,周念夏是回到知青宿舍把知青点当做娘家场地的,同来自一处,总有些不一样的情分。

  今年年中,上面又分下来两个知青,相互之间相处的也很是友好,但却差点愁坏了钱队长。可周念夏很是庆幸自己当初搬出去是属于和平分手,身处异地他乡,有这么一群朋友,总是格外暖心的。

  除去订婚这件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周念夏格外重视,那就是她等待了一年多的大队小学老师名额。

  与前世不同的是,此时的周念夏与钱家关系已定且相处和谐,钱队长在周念夏明确表达有意向这个位置后,为表避嫌,还特地从公社里请了一位中学教师过来,作为选拔老师出题和阅卷的老师,以示公平。这小学也不是前进大队一个公社办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注意点。

  作为一个认真备考的有心人,周念夏顺顺利利得拿下了一个老师名额,周家也没有被传什么闲话。

  周念夏考完试,在感叹这时代文化水平程度低的同时,又无奈于这时代领导人对人民群众思想觉悟要求之深,这一点知识盲区多亏了钱建军从城里带回来的书,才能顺利通过。不然她一个现代思想的人,哪里答得来时代印记如此浓厚的思想题目。

  说是建小学,其实也就是前进大队和周边几个大队合办的一个小规模小学,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全是为了方便年龄小的孩子们读书认字,等到了初中,还是要去条件更好的镇上初中读的。

  因此,除了校长是从上面教育部申请下来的,其他老师都是从周边各个大队的村民和知青中选出来的,好在正规手续走下来后有了正规编制,老师的工资不高不低,一个月12元左右,包吃不包住,年节时另有些福利,比起厂子差了点,可和村里种田的收益比起来不要太好。

  对于知青们来说,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摆脱囿于土地的机会,自是争夺的厉害。

  因为在这点上,他们甚至还不如村民门路广,可以托关系、想办法城里谋份工作。

  不用想也知道,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为建设广阔的农村而来。这种背景下,哪个厂里敢收知青呢。也因此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知青们才会一直那么颓靡。

  可这种事情能者居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知青们都可以看得见的透明选拔,落选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告诫自己,知识总是有用的,不能因为一时来到农村没有了用武之地就束之高阁才是。

  此后,知青点都一改之前的颓废萎靡气息。大家都被重新激起了学习的热情。每日里互相间或请教中学课本、或学习红宝书等语录,一时间学习氛围高涨,这才展现了真正城里知青的风采面貌。也因此吸引了村里年轻人的好奇与好感,双方打破文化意识的壁垒渐渐走的近了些。

  至于周念夏,在进入小学后就如老鼠进了米缸,不要太幸福了。

  如愿脱离了体力劳动的周念夏,对待这份带自己脱离苦海的工作,再是热情不过。尽管年底才是试教学,但周念夏还是每日里积极认真备课、对待一群小萝卜头也亲切和蔼,被人尊称一句周老师,一时间在村里和在学校里的人缘都好了不少。

  就这样,两人,一个在城里厂子,一个在村里小学,可彼此知道两人一起为未来的生活努力,虽不时常见面心却始终聚在一处、力往一处使。村里大家伙儿也都喜见这对年轻人的结合。

  时间也不等人,两人都到了可以结婚的时候了。

  钱建军今年已经20了,尽管已经有了对象,但看在外人眼里没结婚就是没成家,钱家人、尤其钱妈妈格外着急,恨不得拉着儿子和周知青立马把这婚给结了。

  只都叫钱建军拦了下来。他不希望给夏夏太多压力,他更期盼两人的结婚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半推半就下的将就、凑合。这一生这么漫长,以后相处的日子有那么多,他希望现在在一起的每一件事都能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更别说结婚这种人生大事。

  周念夏心里也大概清楚,按村里一般相看节奏,他们这也差不多到时候可以结婚了。

  但到底他们俩之间情况有些不同。

  念夏家在遥远的上市,身边除了一群知青,没有一个亲人。再者知青与村里人终究不一样的。她离家这么远,就是出了什么事,娘家也没办法及时过来撑腰,所以这未来结婚对象的考察期就要格外长些。

  为了自己以后的安稳生活,方方面面周念夏总要多考虑些,冲动行事向来不是她的风格。

  另外,周父之前来信中也特意嘱咐过,如果要结婚一定要提前打声招呼,到时家中一定会派人过来,既是为了给周念夏送结婚的一应物拾、陪嫁,也是为了来给周念夏撑腰。旨在告诉钱家人,周念夏是有娘家护着的,哪怕离得远,也不是婆家可以随便欺负的。

  虽然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有效——毕竟男人要是真的变心,哪有什么能拦得住。但这会主流思想是这样,周念夏也就坦然接受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一向是周念夏识时务之处,也是周父周母一片爱女之心。

  按照原主以往记忆来推断,每年年头、年尾都是厂子里单子多、最忙碌的时候,那是周家一家人肯定都脱不开身。这么一算,最近的结婚日子也要排到4、5月份时候了。到时周家能有人来,村里也还没有进入农忙,正合适结婚办席。周念夏和钱建军两人商量着定下了大概的时间,具体的还得请长辈看个吉日,老一辈大多都讲究这个。

  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也渐渐迈入年关的门槛。村里喜气盈盈的气氛和知青点的欢快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大团体。

  对于知青们来说,最欢喜的事莫过于回城,哪怕只是几天探亲假也足以叫人喜悦。这一年,前进公社的知青点争取到了三个回城探亲的名额,其中就有一个分给周念夏的,也是体谅她在这偏僻农村马上要结婚的缘故。

  周念夏也没有过多谦让,为了父母和兄长的一片挂念之心,她有机会也该回去安安他们的心。再者结婚这件事,当面商量总叫人放心些。

  只是两人就钱建军要不要跟着一起回去产生了一点争议。

  周念夏觉得反正到时结婚周家人会来,故这一趟没有什么必要,还白浪费钱,去上市一张火车票可要不少钱;

  钱建军却坚持要提前拜见未来老丈人、丈母娘,为了让他们安心把女儿托福给他,这点小钱完全不是问题,实则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分。

  最后,周念夏到底没犟得过钱建军,任对方在厂子里请了假,没了一起回上市的票。倒是周念夏学校里临近年关就放假了,也不担心被扣工资。

  钱家人知道这是去周念夏家商议婚事之后,都很是支持,钱妈妈都恨不得在后面催着钱建军去了,哪里会拦着。

  两人在钱家的期待中,搭上了回上市的火车,与来时同样的硬卧还是钱家托关系买的。

  一来一回相同的路,来时路上一群陌生人作伴前往异地他乡,回去时身边已有了约定相伴一生的人结伴回到家乡,周念夏感慨万千,她终究与这个叫钱建军的男人在一起了。

  可她知道,这绝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剧情作用,她所认识的钱建军也绝对不是原文里那个好吃懒做的钱建军,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她周念夏自己愿意。

  他们的结局,也一定会是幸福美满的,她有自信,也对钱建军有信心。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不论何时,夏夏永远是一个善于为自己考虑周全的女孩子。

  希望大家喜欢她呀。

  本文将于4月20日入V,停更两天,入V当天三更,V后日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33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2

  又是一个两天两夜的路程,因为有了伴倒也不觉得孤独。

  周念夏心中满是回家的喜悦、钱建军也是抱着征求周家父母同意的念头, 双方都充满了期待, 心情很是不错。

  到了火车站下车, 是周大哥来接的人, 至于厂子里的工作则由周母去替一会儿,总归都是做惯了的活, 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之前联系的信里也有提过,因为周大哥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到满了三年时就已经给转正了, 工资也提上来了;而且, 自周念夏谋了老师的缺,也有让周父周母少补贴点, 现在周家的经济条件多少改善了点。

  不管怎么说, 亲人间久别重聚总是件开心的事, 哪怕多了钱建军这么个碍眼的。

  是的,在周大哥这个大舅子眼里,妹妹出去两年就带回个未来妹夫,还是马上要结婚的, 可不是碍眼得很吗?

  可也没办法不是,妹妹一人孤身在外、家里也提心吊胆的,现在好歹有了个帮衬的人,就是看在这,他待人堵得客气点。

  因为这次回来呆的时间不长,两人都没有带太多东西, 除了日常的用品,就只有一些村里的土特产,有周念夏自己换来的,也有钱建军家里出的。

  周大哥拖着行李箱在前面带路,周念夏和钱建军尾随其后。

  见过二十一世界如何繁华的周念夏对这时代的上市不太看得上眼,可一直呆在安市那个小地方的钱建军却很是新奇,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大都市,这一切景象都与小县城不可同日而语,也难怪夏夏一直想能回到这里来。

  人总是得出来见识见识,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现在他能理解了夏夏的想法了,搁他也愿意在这里生活啊。

  转了一趟公交,不多时也就到了家属院里,周家的筒子楼也是厂子里分的,住的都是一个厂子里的职工。好在周父周母双职工分房分到了两室,后来自己改的隔断,才有的三室。这次回来,预备着周念夏继续睡原来的房间,钱建军则另外出去住招待点,两人没结婚那就不好住一个屋下,容易招人闲话,故而之前在村里就开好了介绍信。

  还没到中午,一行三人回到周家时,周父周母都还在厂子里干活,家里暂时没有人,周大哥就又急急忙忙的去换周母回来做饭。

  周念夏趁机回自己的房间先整理一下行李,钱建军则留在厅中坐下休息。

  钱建军不错眼的打量着眼前这间小屋子,这可是夏夏从小长到大的居住地。

  从客观条件来讲,筒子楼的居住环境又小又窄,上下左右的隔音也不咋地,肯定比不上他们村里的前院后屋格局的乡下宅子,能有自己的自留地种些瓜果蔬菜、也能养几只牲畜。但筒子楼胜在干净整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这也是农村和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

  钱建军嫌弃眼前的筒子楼小,可却不知道周家这屋子已经算不错的了,城里多的是一家三代七、八口人也就只能挤在这么大屋里。他只在心中暗暗坚定,以后如果真的回到城里,一定要给夏夏买一个大大的房子,就和钱家在村里的房子一样。此时的他,还不清楚那得是往后多少年,也不知道城里还有种房子叫做别墅和四合院,都是天价的豪宅。

  同周大哥不同,回到家的周母看见钱建军这挺有精气神一小伙子,当即就满意了几分,又有工作这个加分项,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在周母眼里,唯一的缺憾就是离家实在太远了,可这时候讲究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们两口子也没指望闺女养老,只要闺女过得好,远点也就远点吧。

  周母热情的招待好未来女婿,便起身道厨房里开始做饭,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周念夏他们回来时的动静不小,家属院里之前ye都多多少少听说了,周家这个小女儿谈了个乡里男青年,都准备结婚了,此时在家的见着了都过来凑凑热闹。

  有的是纯粹想听八卦的,也有的则是也有儿女下乡了、想打听一下情况的,毕竟亲身经历的人说出来的话总是可信些,周念夏都一一含笑解答了。

  就这样,周家门就干脆开着了,一**来去,门前挤挤攘攘全是人。

  等周父和周大哥回来时,已经到饭点了,围观的人群方才稀稀散散回去,周家一家人并钱建军开始坐下吃饭。

  周父显然比较理智些,饭桌上边吃边问起了钱建军一些问题,大多都是家里条件怎么样、父母身体如何、村里收成怎么样、工作如何如何,钱建军也不怵周父,有什么答什么,他这一趟来就是为了获得周家父母的认可,让周家人能放心地把夏夏嫁给他。

  周父打听了自己想知道的,也满意了几分,条件过得去,人也还行,这女婿他就能认下。

  待吃完饭,周母回厨下洗碗,又拉着周念夏一起小声说话。很多事情,一封、两封信里也说不清楚,还是当面问的细点才能放心。且男人多关注的是大面儿上情况,女人则不同。

  周母关注点在于钱家人,尤其钱母、钱大嫂和钱小妹的品行,一家子人一起住,一般都是家里女人管家,女人间相处产生矛盾的几率是最大的。

  在听到钱母无脑吹小儿子时,周母有点担心,但这种脑子简单的也好哄,钱家大嫂也老实,钱小妹更是基本住在学校里,这么一看,钱家内部没有什么矛盾,还是户不错的人家了。周母放下了一点提着的心。

  周念夏见父母及兄长如此为自己操心,颇有点愧疚,就悄声将自己和钱建军的约定说给周母听,本意是想让他们放心点。谁知话一出口就被周母捂住了嘴。

  周母见女儿不明所以的样子有点头疼,这样的话是能随便说出口的吗,不怕两人间离了心?男人是多要面子的一种生物,听到订婚对象还没结婚就嫌弃婆家,一心惦记着回娘家,哪怕心里知道上市好是事实,恐怕也会生气的。

  周念夏却道她是瞎操心,钱建军可没这么小气,可也不好多解释什么,离知青大批回城还有好几年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中间会不会发生点什么,现在的承诺给出去也太早了。也就放下这茬,讲起了学校里孩子间的趣事逗周母开心,只哄得周母眉开眼笑的。

  周母岁数上来后,看见人家小孩就想着抱孙子,偏偏儿子一把年纪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更别提孙子了,怎么催也没用,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回倒好,妹妹都要走在他这个哥哥前头了。

  其实周念夏多多少猜到点周大哥的心思。因着当初周念夏下乡的事,周大哥一直很愧疚自己顶了母亲的职,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开。可原主耿耿于怀的,周念夏压根不在意,这是属于原主的命运,不是任何人的错。

  原剧情中周大哥就是因为这份愧疚之情,面对原主的索求时一直步步退让,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原主的性子才会过于偏激,直到最后原主做的太过分、忍无可忍才真正恼了原主这个妹妹。周念夏觉得,周大哥称得上是一个好大哥,只是原主陷入自己的思维看不清现实,自己生活不如意就怨怼他人发泄罢了。

  藉由这次回来的机会,周念夏也想开解一下周大哥,她这个当事人都没放在心上,周大哥也无需过于介怀。找了个两人独处的机会,周念夏将事情讲清楚,自己的态度也表明出来,周大哥才像是放下了一个背负已久的沉重担子,整个人都显得开朗了不少。

  周念夏见他想开了心里也高兴,这一世周家三人给了她最纯挚的亲情,她暂时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只能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

  接下来的几天,周念夏两人除了同周家人唠嗑,便是带着钱建军逛逛这上市,那天下火车时,对方的神情她看的清清楚楚,且来这一趟多不容易,自是要带着他好好转转。上市的著名景点、有名商场都逛了个遍,也算不虚此行了,

  就这么过了几天,直到要回去前,周念夏和钱建军商量着,来上市一趟,总要带点东西回去,还有给钱家人带的礼物之类。

  如此又是两天过去,两人买齐东西,任是周家人再是不舍,也到了周念夏他们必须要回去的时刻。

  周母又给周念夏塞了不少钱票,周念夏推辞不过只得接过一半。

  这一次回去,好歹没有了第一次独自下乡的彷徨无助,有人陪着周家人也放心了不少。

  两人打道回府,钱建军见周念夏很是伤怀,于是连忙过去安慰,说大不了明年再来。周念夏嗤笑他哄小孩子呢,每年几个探亲名额那么多知青分,今年能给她就已是人家谦让,明年哪有那个脸面去争抢。

  再者,如无意外,过不了几个月他们就要结婚,到时自还有相见的机会。婚,到时自还有相见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新文入V,谢谢大家支持了。

  为龙族和绘强烈打call,入榜第13届作家榜,怀念中学时期一本绘全班传阅的美好时光。

第34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3

  回到前进大队后的日子, 一如既往, 仿佛与世隔绝般,没有太多世俗的喧嚣与困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