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刚到京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耀祖大哥出了什么事情,你先慢慢与我说。”

  孙光宗抹了一把脸,眼中还带着几分颓丧,这才说起在赵九福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害的孙耀祖陷入牢狱之灾。

  赵九福不过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他的暂时离岗对大周朝这个庞然大物自然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冷淮川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反倒是多了。

  孙耀祖身上发生的事情与他毫无关系,这事儿要从孙耀祖的职位开始说起,他是顺天府的通判,这个官职说大不大,在京城这地方压根不起眼,但说小的话也不小,至少责任不小。

  所谓通判,掌管的是一个地方的粮运、家田、水利以及诉讼等事项,对长官还有监察的责任,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在顺天府的通判也就是负责一下民间的诉讼而已。

  说到底顺天府这地方是天子脚下,别说一个小小的通判了,就是顺天府府尹也有很多不能为,更多的时候都是打打圆场的事情。

  孙耀祖这些年来,做的最多的就是民间鸡毛蒜皮的诉讼案子,但比起上头大人们的官司,他还宁愿在鸡毛蒜皮里头打转,至少不会出事。

  但孙耀祖小心翼翼的没出事,这一届的顺天府府尹却出了一件大事,据孙光宗所言,这位府尹大人故意为难从外地回京诉职的官员,从中谋取利益。

  回京诉职的官员多少都要出血,不管是吏部还是顺天府的人员都需要打点,这是朝廷上下都有的默契,一般来说为难会有,但绝对不会过分,毕竟闹大了谁都好不了。

  若真是你情我愿的话,这位府尹也不会倒了大霉,他本是按照惯例来,谁知道偏偏遇到了一个愣头青,这位闽南过来的知县铁青松铁大人,偏偏是个宁折不弯,威武不能屈的人。

  这位府尹也不知怎么昏了头,遇到这么个硬骨头不但不避开,反倒是来了劲儿,闹到最后铁大人心一横,乌纱帽也不要了,直接敲响了宫门口的登闻鼓。

  于是原本的小事变成了大事,原本的潜规则变成了赤裸裸的威胁勒索,这位铁大人挨了一百大板,也拼着在皇帝面前告了御状,认证物证俱在,顺天府尹不倒霉才怪。

  皇帝惊天一怒,把顺天府尹下了大狱不说,还直接把顺天府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孙耀祖天降横祸,也被一同关了进去,罪名就是同流合污。

  要说孙耀祖从未拿到过顺天府分发的好处,赵九福肯定也是不信的,比如他在翰林院的时候,每个季度都能拿到相应的冰敬炭敬。

  但要说孙耀祖为了区区一千两银子参与了讹诈,赵九福也不觉得,孙家是大富之家,虽说只是戴河镇的首富,但实际上这些年的生意遍布大周朝,孙光宗还未中举的时候,时长花销就远远不止这个,孙耀祖完全犯不着为了银子牺牲仕途。

  赵九福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光宗,你确定此事耀祖大哥没有参与吗?”

  孙光宗连忙开口说道:“真的没有,平时的冰敬炭敬大哥也是拿的,但这种外地诉职的官员,大哥向来是不参与的,他被抓之前同我说过,那位府尹十分爱财,这种横财向来不许他们插手,只是没想到还是被牵累了。”

  若真的如此的话,这位爱财而小气的府尹倒是干了件好事,只是牵累确实是牵累,从大周律例来说,孙耀祖其实也是触犯了一部分律法的。

  大约是看他脸色不大好,孙光宗忍不住落了泪,连声说道:“出事之后大嫂回娘家求助,结果那边连门都没开,我也是实在是没办法了,阿福,我不求你能帮帮大哥,只想着能想办法进去再见大哥一面,无人打点,也不知道他在里头吃了多少苦头。”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看着孙光宗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心头也不好受,只得拍着他的肩头安慰道:“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打听,能不能把人救出来还不知道,但在狱中打点几分还是能做到的,你先回去准备一些东西,到时候好带进去给耀祖大哥吧。”

  孙光宗没想到他竟能一口答应下来,一瞬间忽然理解了哥哥曾经说过的话,他说过只同窗无数,却羡慕自家弟弟能有一个好友赵九福。

  他抹了抹眼泪,虽然知道赵九福并不需要他的感谢,但还是说道:“阿福,谢谢你,没有你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完这话,他又咬了咬牙说道:“能见大哥一面我就满足了,若是此事会牵连到你的话,后头你也不要再插手了。”

  倒是赵九福摇头说道:“我是翰林院的人,与顺天府向来没有打过交道,想必陛下也不会希望事态愈发蔓延,牵连倒是不至于,只是想要救出耀祖大哥怕也不容易。”

  孙光宗自然早就知道这点,其实这段时间他日日夜夜拿着银子去走门路,但这风头上愿意收钱的人都少,大嫂回娘家哭诉了好几次,倒是也进门过一次,但那边竟是让她直接合离,一点力气都不愿意花,如今他大嫂病在床上日日哭泣,显然是对娘家失望了。

  在赵九福回来之前,孙光宗就像是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钻,钱送出去不少,但路子一条没找到,回到家中还不得不安慰年幼的侄子和病倒的嫂子。

  如今赵九福回来了,看着他镇定的模样孙光宗反倒是安定了一些,赵九福身上总是有一种让人心神安定的魅力,以至于他竟让也放松了一些。

  等孙光宗一走,赵九福倒是皱了眉头,这件事显然是没有那么好办的,但是他与孙光宗多年好友,与孙耀祖也略有交情,孙老爷对他更是如同亲孙,当年在戴河镇的时候,他可没少往孙家跑,如今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顾的。

  既然孙耀祖已经下了牢狱,那么现在就应该在刑部的地牢之中,他身处翰林院,与刑部倒是也曾经打过几次交道。

  其他的暂且不提,现在先去看看狱中人如何了才是重点,赵九福想到了一个人,当下告知了严玉华一声就匆匆出门了。

第162章 门路

  赵九福去找的这个人姓朱,正是刑部的主事,官职虽然不高,但刑部这一亩三分地却十分能说得上话,只因为现在的刑部尚书是康亲王,而康亲王是皇帝的堂弟,据说这两人从小到大都关系极好,也是如今唯一在朝为官的皇亲国戚,而朱玉鑫就是康亲王的小舅子。

  朱玉鑫就是赵九福最能找到的路子,说起来两人南辕北辙,原本是搭不上交情的,偏偏朱玉鑫嗜酒如命,有一次听闻顾行之手中有好酒之后就上门纠缠,混到了一口极品人参酒。

  后来知道这人参酒是赵九福亲手酿制的,朱玉鑫就索性找了过来,他出身好,性格倒是也不差,那时候赵九福还不是侍读,他说话做事倒是也客客气气。

  可以说两人是因为酒水结缘,朱玉鑫又是个分外喜欢角力的人,听说赵九福的角力是圣上都夸过的,时不时就邀请他一块儿喝酒,喝完之后就两个人玩一把。

  于是慢慢的倒是也积攒了一些交情,赵九福之所以直接去找他,而不是通过顾家或者严家想办法,也是因为还不知道此次事情的大小,并不想要把顾家和严家拖下水。

  赵九福来朱家的次数并不多,不过门房显然是认识他的,很快就迎了进门,没多久朱玉鑫就笑呵呵的出来了,看见他就喊道:“阿福,你回来啦,哎呦,你不在的时候我喝酒都没滋味,哎,你还给我带了酒过来?”

  这段时间赵九福花了不少积分在系统商城里头,都是直接买的人参酒,系统出产的极品人参酒一桶,换成大周朝的酒坛能有十个坛子那么多。

  一些是被赵九福用来送人了,一些是留在家中给家人喝,因为知道自己以后不常能回去,赵九福特意挖了一个酒窖,在里面塞了不少,以免老爷子喝没了运送不便。

  这会儿他带过来的人参酒是用小坛子装的,分量不大,但用来送人刚刚好,主要是在京城他不能随心所欲的送人,毕竟虽然有酿酒这个借口,但人参酒的炮制也需要时间。

  赵九福笑了起来,将酒坛子递过去之后,朱玉鑫迫不及待的打开一闻,就笑着说道:“就是这个味儿,哎,之前你送我的喝光了之后,我可想了好久了。”

  赵九福倒是并未东拉西扯,略说了两句就直奔主题:“朱大人,实不相瞒,此次我过来是有事相求,不知道朱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二。”

  朱玉鑫在刑部做事,人人都知道他是康亲王的小舅子,康亲王虽然也是三妻四妾,但对于康亲王王妃十分看重,唯一的世子就是王妃所出,连带着对小舅子也和颜悦色,所以一些事情旁人不敢直接找上康亲王,找到朱玉鑫这边来的也不少。

  听见赵九福的话,朱玉鑫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但想到往日的交情和手中的人参酒,到底是没有一口回绝,反倒是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赵九福也没隐瞒,将孙家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临了才试探的问道:“朱大人,我才刚回到京城,家里头凳子都没有坐热,实在是不知道孙大人犯了什么事情?”

  朱玉鑫一听是这事儿反倒是松了口气,露出一丝笑容来:“原来是这事儿啊,你那朋友想要探监的话倒是不难,我嘱咐一句就成了,不过下去之后要注意规矩,毕竟有那么多司狱看着呢,总不能让人抓着把柄。”

  见他脸色轻松,赵九福内心紧绷着的弦也略松了一下,笑着说道:“能见着人就好,赵某先多谢朱大人了。”

  朱玉鑫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一声谢谢。”

  赵九福见状,顺势问道:“只是不知道这案子什么时候能够了解,虽说孙大人也有过失,但终归罪不至死,只是不知道上头如何定夺。”

  看着朱玉鑫沉吟不语的样子,赵九福笑着说道:“最近家中还打算酿一批人参酒,只是想着这酒水酿制不易,量也不能太大,到时候不如多留一些给朱兄品鉴,毕竟这美酒配知音,若是让我这般不懂酒的人喝了,反倒是浪费了。”

  朱玉鑫一听,倒是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看着赵九福打趣道:“你也知道自己不懂酒啊,哎,这上天就是不公平,我这么爱酒懂酒的人,酿一个葡萄酒都成了醋汁儿,你明明不爱喝酒,怎么能酿出这么好喝的人参酒来。”

  作为一个爱酒狂人,朱玉鑫显然也自己动手酿造过不少酒,但他显然没有这个天分,下人动手的还好,至少能是酒,自己动手的就一塌糊涂。

  所以赵九福这么会炮制酒,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人参酒,朱玉鑫心中羡慕的不得了。

  “大约正是不爱喝,所以才忍得住闻着酒味,一日一日的也不去打开酒桶。”赵九福笑着说道,虽说酿酒是打出来的幌子,但为了真实性他每年确实是会炮制一下,别说,用的人参虽然普通,但是用灵泉酿制之后,即使灵泉中灵气散去,味道也还不错,只是比不得系统所出的纯正和味道好。

  有美酒在前头引诱,朱玉鑫看了看手中那一小坛子人参酒,就这么点还不够他一顿喝的,到底是压低声音说道:“此事你不要再提,圣上并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但那姓铁的杵着,府尹算是完了,其余人也得受一段日子。”

  这话一说,赵九福反倒是安心了,不会伤及性命就好,皇帝既然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就不会疾风骤雨的处理,这样看来孙耀祖一直被关在地牢反倒是好事。

  至于最后会不会官复原职,或者是有其他的惩罚,赵九福问不出来,朱玉鑫也没有再说的意思,显然他虽然喜欢美酒,但却不是嘴上没把门的人,也是,不然的话朱家也不会这般看重他,而康亲王也不会最喜欢这个小舅子,毕竟王妃的弟弟可不止一个。

  离开朱家之后,赵九福索性亲自先去孙家走了一趟,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孙光宗,又约定好了探监的时间,这才匆忙离开了。

  等他一走,原本藏在屋内的孙夫人忍不住走了出来,连声问道:“二弟,赵大人那边可探到了什么消息,可说了能不能探监?”

  孙耀祖被关之后,孙夫人回娘家求救了无数次,有一次甚至硬生生的跪在门口求助,但到了最后进了门,那边却希望她能主动合离,反正是不能牵连到那头

  孙夫人与孙耀祖倒是有真感情在的,再说还有一个已经五岁的儿子,她自然不会提合离,只是因为自己不但帮不上忙,娘家那边还落井下石,孙夫人回家之后就病倒了。

  之前赵九福答应帮忙之后,孙光宗回家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嫂子和侄子,孙夫人倒是强打起精神来收拾东西,不过即使是孙光宗也没有想到,赵九福居然隔了半天就过来了。

  孙光宗点了点头,勉强露出一丝笑意来:“阿福说招人疏通好了,我们能进去探监,不过不能带违例的东西,嫂子,你多准备点小额的银票,到时候我塞给司狱和狱吏。”

  孙夫人一听大喜,连声说道:“好好好,我这就准备。”

  说完这话又落下眼泪来:“赵大人跟你不过是好友同窗,都愿意伸出援手,我娘家那边却……到底是因为我是庶出,他们才不当一回事儿。”

  孙光宗见她又开始自怨自艾,只得安慰道:“嫂子,这也不关你的事,你只要把家里头管好,把侄儿看好,对大哥来说就比什么都强。”

  别的不说,出事之后嫂子几次回家求助,甚至不惜长跪不起,在那边提出合离之后嫂子能够一口回绝,孙光宗就不会因为此事迁怒于她。

  这么一折腾赵九福回到家已经是入夜,只是家中还是灯火通明,显然严玉华还未入睡。

  赵九福心中有些愧疚,忍不住劝道:“下次我回来的晚的话你就先睡,不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反倒是让你白等。”

  严玉华一边让兰心去端了一碗面汤上来,一边笑道:“怎么会是白等,看见夫君平平安安的回来,我心里头也更踏实一些。”

  赵九福坐下来吃了面汤,原本皱着的眉头倒是也舒展开了,他不避讳的将今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不隐瞒家中的妻子。

  在赵九福看来,一家之主是他,但妻子却是家内之主,若是对他的事情一无所知那才会带来灾难,反正严玉华是一个通透的人,赵九福相信她知道了也不会过分忧虑。

  果然,听完之后严玉华不但不劝阻,反倒是说道:“夫君与孙家有多年之谊,搭把手也是应该的,现在看来孙大人暂时无视,孙家那边也能安心了。”

  赵九福点了点头,洗漱了之后却叹了口气,忍不住说道:“这当官确实是个风险的行当,尤其是我们这般无甚门路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栽了呢。”

  就像这次的事情,顺天府里头难道只有孙耀祖一个人吗,出事之后,皇帝确实是大怒,但实际上有权有势有门路的,都能迅速的把自己脱开来,现在还在牢狱之中蹲着的,除了铁大人一口咬死的府尹大人,就是孙耀祖这般无人帮忙,也无甚背景的。

  这样的人最适合拉出来当替罪羊,能让百姓们消消气,也不会伤筋动骨,这一点赵九福看的很清楚,皇帝想必也知道,所以才不打算追究到底。

  只是此事一出,赵九福难免也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看见孙光宗满脸憔悴求着他的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若是出事,家人是不是也会如此。

  严玉华似乎听见了赵九福的心声,她温柔的靠在了男人的怀中,柔声说着话,似乎像是安慰,又似乎是无尽的理解:“古往今来,又有什么事情是一辈子能安安稳稳的呢,夫君,只要你还在我身边,玉华就不会害怕。”

  赵九福不过是一时恍惚,很快便醒悟过来,他当年为什么豁出性命来考科举,固然有系统的催促在,但更多的还是社会地位位置。

  一辈子在家种田也不是安安稳稳的,不说官绅欺压,老天爷还有作弄人的时候呢,来一场旱灾水灾就能让老农民一辈子的心血都毁了。

  抚着怀中的发丝,赵九福释然一笑,他已经站在这个位置,倒退是不可能倒退的,唯一的方向就是继续往前走。只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家人,这条路就要走的越发的小心,越发的沉稳才是,他不想要孙家的事情发生在赵家身上。

第163章 探监

  赵九福原打算第二天就去衙门销假,但出了这事儿就不得不先耽搁一下,比起销假,显然孙家这边更加紧急一些,毕竟距离他的假期结束还有好几日。

  孙家那边确实是很着急,几乎是赵九福带来消息的那一日就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幸亏朱玉鑫办事也利索,很快地牢那边就有了消息。

  赵九福也没避嫌,亲自带着孙光宗和孙夫人过去,因为有他在场,狱吏虽说明里暗里的要好处,但是没有多加为难,孙光宗为了亲哥哥自然不会吝啬打点的银子。

  “大哥!”在看见孙耀祖的牢房的时候,孙光宗忍不住扑了过去,等看清里头人的样子眼泪忍不住就落下来了,用袖子用力一擦眼睛都通红了一片。

  狱吏走过去打开牢门,笑着说道:“赵大人,几位跟犯人好好谈吧,小的就在外头等着。”

  “辛苦狱吏大哥了。”孙光宗连忙递过去一个荷包,那狱吏一掂量就知道银子肯定不少,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笑盈盈的就出去了。

  别以为他们在地牢做的油水丰厚,这边可是京城,但凡是进了地牢的都是皇帝面前挂过案的,没有上头的吩咐谁敢随便放人进来?

  上头的司狱还有人打点,他们这些守在牢房里头的狱吏能捞到一点油星就不错了,所以这会儿狱吏才会对孙家的人颇为热情。

  当然,狱吏敢留下他们几个单独说话,也是因为有赵九福在,谁都知道赵九福前程似锦,他总不能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情来,再说了,孙耀祖的案子也不算太棘手。

  那头孙光宗和孙夫人已经冲进了牢房,孙光宗这会儿已经忍住了眼泪,孙夫人却控制不住的哭起来,一边摸索着孙耀祖的伤口,一边喊道:“老爷,你,你还好吧?”

  孙耀祖显然是已经被提审过了,身上有受过刑的痕迹,但看得出来刑法并不算严重,至少人虽然看着精神萎靡,但脸上双手都没有伤口,只是趴着像是挨了板子。

  “你们怎么来了?”孙耀祖看见他们进来也是吃惊,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孙夫人娘家的态度的,所以走那边的路子显然不可能。

  此次事情一发生,能开脱的那几个根本没进来,进来的这几人都是被放弃的,别说探监了,连人影都没见一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